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芳菲 >

第223章

庶女芳菲-第223章

小说: 庶女芳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太后赠花,玉石海棠

闵芳华是个极聪明的女人,她知道郭家出事一定会连累到父亲,若不自救,今后就再难有翻身的机会。加上芳菲那日的一席话,叫闵芳华笃定了心思,趁着皇上还没全恢复,一心一意的蹲在跟前侍奉。
也幸亏皇上身体虚弱,还没想到将她打发走,等慢慢清算后宫时,了解了卫皇后与王贤妃那点卑鄙的小心思小算计后,皇上反而更加倚重闵芳华。
洵王昨儿奉旨去见皇上,就眼见华昭仪时时陪伴在侧,往日宫中欢宴,洵王远远瞥见过华昭仪数次,印象之中的华昭仪总是浓妆艳抹,艳丽无双,可如今,那女人却素雅装扮,浑身上下只点缀几件不起眼的珠钗。
他昨日只觉得眼熟,却想不起原因,今日忽见闵芳菲,洵王才恍然大悟。原来华昭仪换了常服之后,稍微一打扮,与其姊妹便有了六七分的相似。
洵王轻笑:“陛下派我领中原军驻守潼关,郭霭不叛变也就罢了,若真如陛下所料,他动了反心。。。。。。本王将领中原军与其死战到底。”
中原军是朝中精锐部队之一,叫洵王领兵,看来,皇上真的对这个兄弟放下了芥蒂。
芳菲道:“恭喜王爷,只是如此一来,怕朝中对王爷的非议会更多些。”
洵王冷笑:“那些御史大夫?哼,平日里只知道吃朝廷俸禄,说些没要紧的蠢话,何况,他们眼里,素来瞧我们这些皇亲国戚不顺眼。恨不得踩着我们的肩膀往上爬。幸而陛下信赖我们,没有因为小九那混账东西就疏远了我们。”
“说起来。。。。。。秦郡王还没有找到吗?”
洵王沉默,良久才道:“这件事还没有传开,不过告诉你也无妨。小九与卫家联合,在黄河以南举了‘清君侧’的反旗,虽然人数不多,但据说颇得当地豪绅的支持。”
芳菲大吃一惊:“黄河以南?那距离京城岂不是咫尺之遥?”
京畿地区只有西京大营堪称重要守备力量。但这些老爷兵从先帝时开始就好逸恶劳。过惯了舒服日子,能不能抵挡住来势汹汹的秦郡王,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洵王也知道这里面的危险。所以解释:“万岁安排了洪老将军为主将,卓青云为先锋,想将小九挡在黄河,再由马阳、何笑言领南山军。从后包抄,两处夹击。粉碎叛军。”
洪老将军早在先帝时就金盆洗手,言明不再出征,皇上请他领军出兵。。。。。。会不会期望落空?
芳菲狐疑的看着洵王,洵王了然一笑:“洪老将军虽说脾气执拗了些。但是分得清大事小情,也明白轻重缓急。这一次领兵,万岁拖着病躯亲自去了洪府。洪老将军欣然领命,有他这位‘战神’在。小九和卫家的反军不会得意太久。”
芳菲不用再问也知道,卫家反了,卫皇后的日子当然不好过,这后宫里靠家世的女人,一旦父兄走错了路,自己也绝没好果子吃。
“圣懿皇太后呢?”
洵王叹口气:“皇上正因这个苦恼,想必就算她参与其中,但碍于先帝的面子,也不会昭告天下,对圣懿皇太后动手。”
洵王说着说着,神情黯淡了下来:“当年,还是我母妃更受宠些,可惜她识时务,知道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该藏。陛下登基这几年,为了我们兄弟几个,母妃吃斋念佛,不问红尘俗世,只希望,陛下能看在我这次全力以赴,待大军旗开得胜回来,能允许我母妃出宫。”
太妃出宫随已成家立业的儿子单过,这是早有的惯例,只是皇帝不放心皇太妃有三个儿子,才掣肘着洵王并两位郡王。
芳菲笑道:“王爷一定能心想事成。”
洵王一扫阴霾心情:“有件事一直想找个机会告诉你,听说你和佟鹤轩已经定了亲事,叫他暂时不要接泠童县令这个差事。现在西边是多事之秋,万一真打了起来,泠童就是个要塞,去了也没好果子吃。不如叫佟鹤轩跟着卓青云往南走,小九看似野心勃勃,实际上最愚蠢,他只会叫卫家拎着脖子走,将来也成不了气候。佟鹤轩想加官进爵也好,建功立业也罢,都是个不错的机会。”
芳菲听的出对方的善意。
洵王说的不错,往南的确是个好出路,想必皇上的诏书一下,京城里许多年轻的官宦子弟都盼着大军之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过,芳菲相信,佟鹤轩放弃京中的优渥生活,转向贫瘠动乱的泠童,并不仅仅是为了仕途这么简单。
芳菲谢过洵王,恰好樱桃那边多方努力,终于在太后面前露了风声。太后听说闵家的小丫头来叩见,虽迟疑了片刻,还是叫人来唤她。
芳菲只得辞过洵王,洵王已见她走了很远,目光还是久久不能收回。不知什么原因驱使,洵王忽然对着走远的人影喊道:“你父亲的事,本王会替你周旋。。。。。。”
洵王没有看见闵芳菲回头,心里微微失落,也许,她没有听见;也许,她明知自己的心意,却还是选择和佟鹤轩携手并肩。
来接芳菲的小宫女耳聪目明,她怯怯的瞥了瞥芳菲:“闵四小姐,洵王千岁好像在叫咱们呢!”
芳菲满脸惊讶的偏头:“是吗?我怎么没听见?”
这里距离偏殿已经十分远了,而且回廊周折,小宫女被芳菲这么一问,猛然间也不确定自己刚刚是否为幻听。
她挠挠头,不好意思的憨憨一笑,露出满口小白牙:“也许是奴婢听错了。”
芳菲摸摸小宫女的头,轻笑道:“新近当差的吧?”
小宫女忙摇头,一脸正色的说道:“奴婢进宫三年了,只是一直跟着姑姑们学规矩,上个月才分到寿康宫当差。”小宫女觑着芳菲。羡慕道:“樱桃姐姐说过,闵四小姐和咱们寿康宫里上上下下都交好,奴婢能认识四小姐,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芳菲忍不住乐:“你这张嘴倒是甜,樱桃一定喜欢的紧。不过眼下可不是说笑的时候,小心叫温嬷嬷看见。”
对于这些小宫女们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温嬷嬷的一张冷脸。等芳菲说完。小宫女赶紧捂住嘴。大眼睛做贼心虚的乱打量。
芳菲莞尔,脚步也轻盈了许多,待到大殿门前时。樱桃正与人说话,瞧见她过来,赶紧丢下那边匆匆走来。
“怎么这么迟?太后已经叫人出来问了两遍。”
樱桃不满的目光落在小宫女身上,以为是对方贪玩。没有用心带路。
小宫女赶紧用湿漉漉的眼神向芳菲求助。芳菲忍不住轻笑:“是我遇见洵王,多说了两句话。事不宜迟,往里面通报吧。”
樱桃倒也不是真的想惩治那小宫女,听见芳菲开口替她辩解,遂不再深纠。现如今她也算是寿康宫里的一个小红人儿了。等闲些的宫女太监都知道樱桃很得温嬷嬷喜爱,所以都将她当个正经的小管事姑姑。
樱桃领人进了大殿,殿中却十分冷清。倒是内殿珠帘后人影攒动,似乎十分热闹。
芳菲紧跟着樱桃进了内殿。却看见满地的大箱子,温嬷嬷正领着几个大宫女在清查箱底。
“民女给太后娘娘请安!”
圣母皇太后歪在榻上,见芳菲进来,笑着招手:“今日你来的巧,正说要送你个好东西呢!”太后撑起半个身子,从温嬷嬷手里接过一盆巴掌大的玉石海棠。
尽管芳菲跟着大太太见识了些世面,还是看的目瞪口呆。
这么小小的一棵花树,用的红宝石却足有上百粒,连盆地儿都是一丝杂尘没有的翡翠雕琢而成,更别提那些海棠红花,简直璀璨夺目,叫人不敢上前观望,唯恐自己的一口浊气吹散了花枝。
太后见芳菲看的入迷,不由得笑道:“这是当年哀家怀着陛下的时候,先帝所赐。如今你大婚在即,哀家就赏了你,讨一个好兆头。”
芳菲连连摆手:“这如何使得!这是太后娘娘的心爱之物。。。。。。”
“无妨,哀家这些年也没攒下什么好东西,”太后说的是真心话。她还是德妃时就仰仗皇后鼻息存活,又不及皇贵妃受宠,从先帝那里得来的赏赐自然不及二人丰厚。如今她叫温嬷嬷找出所有家底,将值钱的金银珠宝都放在箱子里,预备着折换成银子,支持朝中大军。
芳菲得知真相,更不敢收那玉石海棠。
温嬷嬷见一个执意要送,一个却不敢收,便笑道:“四姑娘别拂了太后娘娘的好意。就算咱们寿康宫要为大军西行筹集粮饷,也不差你这一盆玉石海棠。四姑娘若真想报答,就为太后多酿些美容养颜的花蜜,那次你送来的,太后不知多喜欢。”
芳菲自然是欣然答应,玉石盆景就轻轻巧巧落在了她怀里。芳菲单薄的穿着,捧着这样艳红如火的盆景,倒淡化了她脸上的伤痕,反显得整个人有些朦胧虚幻的美丽。
太后笑望着她:“你大婚那日,哀家再赐你一套吉服,上轿的时候就抱着这盆玉石海棠,看你那糊涂的父亲还敢说什么!”
寻常家的姑娘出嫁,上花轿时一定要抱个花瓶,预示着平平安安。可要比起这玉石盆景,自然后者的意头更好。至于吉服。。。。。。
见芳菲还没明白过来,温嬷嬷忙轻推她一把:“四姑娘还没听出来,这是要给你一个诰命封号呢!如此年轻的诰命夫人,整个京城里也是数得出来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 、婚事提前,另有内因

最近朝廷里的坏事一件接一件,除了平头百姓怕家中的儿子被抓去当壮丁,急匆匆的成了亲,达官贵族里却是极少有,甚至宁愿改了日子时辰,也而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触宫里的霉头。
只是今日,太后不但开口提及此事,还细心问了时间。
芳菲如实道:“家里的长辈们选了腊月二十六,仅在除夕之前,算作是喜上加喜。”
就见太后将这日子在心里默念了两遍,随即摇头:“哀家叫钦天监帮你瞧过,腊月虽好,却不及本月十五这个这日更佳。哀家就替你做主,定了十五成婚。”
本月十五?
那岂不是六天后?
芳菲有些不知所措,赶紧看向温嬷嬷。温嬷嬷会意,轻声笑道:“太后为四姑娘可真是没少费心思。万岁下了旨意,叫小佟大人本月二十西行赴任。此去一路风雪,也不知几时才能回京。太后怕那小佟大人辜负了四姑娘的青春,所以特下懿旨,助你们提早成婚。”
芳菲脑子里浑浊一片。
难道佟鹤轩在这个时候开口请旨去泠童?
就像洵王所说,两军交战,泠童作为战略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怪不得洵王在偏殿时会对自己说出那样一番话,叫她劝佟鹤轩追随洪老将军南下。。。。。。看来,洵王是早知道内情了,只是不能和自己明说。
芳菲沉默片刻,欣然抬头笑道:“民女多谢太后娘娘。想必我家太太听了这喜讯,一定感激太后娘娘的仁德。”
圣母皇太后定定瞧了芳菲片刻,才满意的点头,随手一摆:“既如此。哀家就遣个人帮你一帮,也免得时间紧促,耽误了婚事。”
温嬷嬷在一旁赔笑:“按理说,老奴与四姑娘是有些交情的,不过,太后这里现在人多事杂,老奴也不敢随意抽身。”
芳菲忙道:“如何敢惊动温嬷嬷!嬷嬷是太后娘娘身边左膀右臂。区区小事怎敢劳烦嬷嬷您?”
太后轻笑:“要说哀家心中最稳妥的人。其实非她莫属,不过你这丫头说的倒也在理,少了温嬷嬷。哀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既如此,就叫崔内侍过去帮你的忙。左右他如今也是闲着,倒不如找个事情做做,也能化解他心中的烦闷。”
芳菲早听说肖昭仪当时能那样受宠。和崔内侍在皇上的耳边风有关。皇上身边两宦官,善公公年纪大些。不及崔内侍能说会道,讨皇上喜欢。崔内侍也有意无意想将善公公踩下去,他眼见肖昭仪势头强劲,遂也没多想。就和那女人搅在了一处。本以为能稳坐宦官中的头把交椅,谁知肖昭仪是个奸细,事情败露后。崔内侍的日子也不好过。
只是,芳菲没有想到。太后还肯在这个时候帮衬崔内侍。
芳菲高高兴兴的应了下来,太后想着时间紧促,所以叫芳菲直接去寻崔内侍。温嬷嬷赶紧讨了这个差事,其实是暗中有话嘱咐芳菲。太后心知肚明,便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漫不经心的应了下来。
芳菲抱着不大玉石海棠跟在温嬷嬷身后,二人出了寿康宫没多久,温嬷嬷便停住了脚步,只叫尾随在她们身后的一个小太监去报信:“告诉崔内侍,收拾出几件出宫的常服,太后命他去闵家帮衬婚事,速去速回。”
小太监忙跑了,温嬷嬷这才拉住芳菲往一棵常青松下站定:“刚刚在里面,老奴不好说明说,其实这件事太后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思虑良久才做的决定。四姑娘心里别埋怨,其实太后真的是为了你着想。”
芳菲笑道:“太后不但赏了东西,还请崔内侍帮我筹办婚事,我若心中还有埋怨,可见是无情无义了。”
温嬷嬷释然:“四姑娘这样想才是极好的。小佟大人西行是必然之策,如今人人都当那里是烫手的山芋,一旦郭家反了,泠童就是要塞。加上前任县令死的不明不白,皇上虽在病中,却还要为此事烦心。小佟大人能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