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宋阀 >

第469章

宋阀-第469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腔忠义都献给赵宋,可能到头来……

钱成一班内侍没有在陕西过多停留,不久之后即回朝复命。一到杭州,他就被太上皇赵桓召去,询问川陕情况。钱成如实报告,称川陕之地,有二徐主持,局面大为好转。真个兵精粮足,士气高昂,且在光复区的恢复生产也卓有成效,值得期待。

赵桓特地问了徐卫的态度,钱成也丝毫不加掩饰,除了描述徐卫受封的欣喜,和关切三圣的忠心以外,更着重提到了紫金虎对于折彦质封王的反应。说徐卫虽然表面上很大度,但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声称“功盖当代,言之尚早”。

赵桓十分高兴,甚至得意洋洋地对儿子说,看吧,这就是我给你选的栋梁之臣。

徐卫担任宣抚副使以后,在陕西,是上下悦服。他手下那些骄兵悍将自然没得说,姚平仲、刘光世、杨彦、王禀、王彦诸路帅守也诚心称贺。至于上头,徐处仁因为眼疾的缘故,必须得借重王庶和徐良,对于徐卫升任宣抚副使,他是乐观其成的。宣抚处置司中有人议论,说徐卫已经总节西军,如今又充宣抚之重,恐非好事。但徐处仁丝毫不以为意,还说荆湖何灌,也是武臣出身,尚且官拜宣抚使,甚至有临机专断之权,徐卫为什么不可以?

他说这话,一来是出于对徐卫的信任和爱护,二来,徐卫虽然挂个名,但并不管宣抚司的日常工作,对他几乎没什么影响。

到三月,春暖花开,徐卫离了秦州,马不停蹄地视察各路,为收复全陕作调研。经历多年发展,陕西各路基本从鄜州惨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这当然是帅守们领导有方,却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在调研视察过程中,不用徐卫开口,帅守们主动询问关于收复全陕的事情。尤以熙河帅姚平仲为最。徐卫视察熙河,他寸步不离地陪同,多次提及出兵。也难怪,姚平仲在当初东京勤王之时,就已经作到了承宣使,累年来,时运不济,沉沉浮浮,至今没能建节。就盼望着西军收复全陕,建个节度使作作。泾原帅王禀,也表达了期望反攻的意思,甚至承诺,只要宣抚相公你一声令下,我们泾原可出精兵四万,会同环庆刘大帅,从保安军打过去,直捣延安府。

这两位大帅如此积极,当然是有原因的。这回东征,徐卫只动用了秦凤军和两兴军,功劳自然也是这两司的将领得。其他将守看在眼里,能不着急?如今不比从前,谁还敢拥兵自重?大家都在同一面军旗下效力,何分彼此?

对于大帅们的热情,徐卫善加抚慰,嘱咐各路帅守好生养精蓄锐,光复全陕之机,为时不远。

回到秦州以后,徐卫就召集刘子羽、吴玠、张庆、马扩等人商议,一致认为,如今西军士气正旺,而敌人日渐疲敝,当乘此良机,一举收复全陕。最晚最晚,也当在今年秋收以后发动攻势。再迟的话,金国就有可能在陕西和河东作出调整,以防备西军。而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着手准备。

徐卫将这件事写成报告,以陕西制置使的身份上报绵州。徐处仁接获以后,兹事体大,也不敢独断,会同王庶、徐良、张浚、赵彬等人商议,最终确定,可行

几年来,四川屯粮一百多万斛,可供十余万大军半年之用,况且陕西各路自身多多少少也有些存粮,虽然不便审计,但这事宣抚司是知道的。至于钱,也不愁,东征的斩获加上自身的积蓄,应付一次大规模举兵足够。

徐处仁唯一担心的是,各路西军之间不能团结协作。尽管徐卫治军很在成效,各路帅守都甘受节制,但那是平时,真要打起来会不会上下一心,又另当别论。有鉴于此,在给陕西制置司的复函中,他再三强调,务必在战前统一步伐,免生事端。

请求得到批准,徐卫马上召集诸路大帅至秦州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徐卫明确表态,今年秋收以后,七到九月之间,择机反攻一举收复陕西

这次军事会议,不单单是动员,徐卫还作出了详细的布置。一旦战端开启,永兴、秦凤、熙河、两兴四路兵马,集中全力,从关中平原上向东突进,拿下同州,直抵黄河断绝陕西金军退路和河中府金军的入援之道而后转兵北上,取丹州,攻延安。与此同时,泾原兵入环庆,经保安军,从陕北扑往延安,与主力会师。而后猛攻延安府,能速胜则速胜,不能,则围点打援。

与前几次反攻相比,这一次西军的战略有了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鄜州上。鄜州是陕西重镇,金人历来在此布置重兵驻防。要打延安,无论走哪一条路,都不可能无视鄜州。此前,徐卫也一直把夺下鄜州作为收复全陕的先决条件。

但这一回,他放弃了这个策略。转而主张集中优势兵力,直捣贼巢不给金军从容调动的机会,只要把延安围住,鄜州金军必然来救,他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看谁拼得过谁

在这个战略里,各路都要出动,独环庆例外。首先,环庆是诸路中实力最弱的,其次,在西军主力出动以后,鄜州金军万一出奇招,不救延安,而攻坊州,然后进入耀州,威胁长安,乃至凤翔,甚至蜀口,这不可不防。环庆帅司的任务,就是紧守坊州,不让鄜州金军出来,闭门打狗

徐卫这个战略,是他和吴玠等人经过深思熟虑才构成的。不敢说万无一失,但他们都有信心,必能收复全陕,把金人赶过黄河去。各路帅守没有任何异议,就等着秋收进兵。

陕西制置司将方略报给徐处仁以后,这位宣抚相公听毕大喜,击案赞叹道“吾得之矣”,不作他想,只等着当真正的“川陕宣抚处置使”。之前,他虽然担着这个差遣,但陕西东部一直被金人占据,如今,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徐卫雄心勃勃,他甚至规划着,收复陕西以后,西军就马不停蹄打过黄河去,在宋军多年不至的河东狠狠搅他一搅让金人大大地欢喜一番

而他现在也确实有这个实力,二十万西军枕戈待旦,兵精粮足,士气高昂。除了精锐的步军,他手里已经有了规模破万的马军,足够在关中平原上跟金军一较高下。

万事具备,东风不欠,陕西光复,已经指日可待

然而,世事无常,就在徐卫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四川方面已经在调集粮草银饷等物资,马上就要往陕西运时,老天居然慷慨了一回,或者说,跟川陕官员和西军将士开了个大玩笑。

建武四年,五月。行朝的君臣都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大金国就来锦上添花了。

杭州城,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御营使徐绍官邸。

因为近来病情加重,更兼宋军已经取得防守作战的胜利,徐绍没有去政事堂办公,朝廷日常工作暂时由首相朱胜非主持。皇帝也表示了对老臣的优待,除了赏赐药物,更派了多名御医替徐绍诊治,并随时听取汇报。又派内侍到徐府,嘱咐徐绍好生休养,不必操心国事。

可徐绍是个闲不住的人,尽管在家养病,他还是让相关官员把公文送到他家里,以便随时审阅,并把意见转达给朱胜非。

书房里,老相公穿得整齐,这么热的天他把门窗紧闭,正一边咳嗽,一边审阅着文书,手中的笔不停地在公文上批示着。门吱嘎一声开了,他的发妻徐夫人端着一个盘子,里面装着汤药进来。

听丈夫咳得让人揪心,徐夫人上前道:“相公在家养病,就应该静心,怎么还审文书?御医怎么说来着?”

“无妨,左右也是闲着,看看文书,也给他们一点头绪。”徐绍随口道。

徐夫人将汤药放下,道:“莫不是朝廷就你一个人?晓事的,知道你是好意,不解的,还认为你抓着不放,何苦惹人闲言?”

“嘴长在人家身上,随他去吧。”徐绍不为所动。

徐夫长暗叹一声,端了药碗递到丈夫面前,徐绍接过,却一直端在手里忘了喝,一边咳,一边批。妻子提醒他,他却走了神,喃喃道:“怎么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忽地,有家人在房外报道:“相公,许枢密来了。”

许翰是徐绍的坚定盟友,后者虽然认为他缺乏机巧,过于莽撞,但也承认,若论尽忠于国,至诚于民,没有人比得上他。因此,折节相交。听闻他到,徐绍这才放下笔,咕咕将药喝下,便请许翰到书房相见,徐夫人自退。

不多时,身着公服的许翰步入书房,进来第一句话就是:“相公还闭门在家,外头已经变了天”

这话非同小可,惊得徐绍一怔,怎么就变了天?遂追问道:“枢密相公此话从何说起?”

许翰看起来有些忿忿不平,走到徐绍案桌之前,眉头紧锁,满面晦暗,也不知在跟谁置气。

'w w w 。bxwx。net'



第五百五十八章金国求和

第五百五十八章金国求和

在徐绍连番追问下,许枢密终于开口道:“四天以前,北面的使团就已经抵达行在。”

北面?金国的使团?徐绍步出案桌,请对方坐下,而后问道:“这战事结束不久,金人派使臣来作甚?都有谁和他们碰过面?”

“道君六十寿诞将至,金使自称是来祝寿的。最先与其接触的,自然是鸿胪寺礼宾院。但蹊跷的是,礼宾院会见之后,金使立马受到朱相的接见,而今天,官家先是派内侍沈择与之接触,随后,亲自接见了对方。”许翰回答道。

徐绍不禁有些怀疑,在这次开战之前,宋金保持伯侄关系,北夷派使来祝贺太皇太上皇六十寿诞,还说得过去。但战端一开,第二次隆兴和议自动中止,两国重回敌对状态,这种情况下,派出使者祝寿,不嫌有些牵强么?

“据我所知,此番金使前来,除祝寿以外,还带来了金国宋王、太师、尚书令完颜宗磐的口信。”许翰继续道。

完颜宗磐,女真名蒲鲁虎,是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儿子,拥立当今金国皇帝完颜亶的功臣。并且是完颜亶打击粘罕的急先锋,削粘罕兵权,杀粘罕亲信,并诬陷粘罕谋反,此人皆参与其中,他就是金国的首相,权倾当朝。

徐绍从这句话听出了极不寻常的味道,面色一沉,问道:“什么口信?”

“说是金国朝内,有人一意孤行,执意发动襄汉战事,破坏隆兴和议。他对此事,以及造成的后果,很不满。”许翰边说边冷笑。

徐绍一时沉默,宗磐说的,当是宋人称之为四太子的兀术无疑。可这未免太让人不解了,兀术是金太祖的第四子,宗磐的父亲吴乞买是金太祖的四弟,他两个是正经的堂兄弟。如今堂弟指责堂兄一意孤行,这是何道理?

这一点且不论,宗磐作为金国首相,让使臣带来这个讯息,他想表达什么?恐怕长个脑袋的人都能猜测到几分。

“宗磐是想借此机会,为后续作个铺垫。”徐绍沉声道。

“徐相所言不差,在下也认为,金人是在释放媾和的讯息。”许翰表示赞同。

徐绍一声冷哼:“金人狼子野心,转面无恩,毫无信义决不能与之媾和”在听闻巩县皇陵被掘之后,徐绍就已经怒发冲冠地发誓,终他一生不与金人媾和

许翰叹息着摇了摇头:“首相先会见,立马官家又接见,徐相,这里面不寻常。”

这个徐绍如何不知?怪不得送到我府里的公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原来,有人故意不想让我知道,不想让我插手

“我立即进宫面圣,无论如何……”徐绍怒道。

“相公且慢,还有一事。”许翰制止道,“枢密院日前接到川陕宣抚处置使徐处仁奏本,言宣抚副使,陕西制置使徐卫,欲在今年秋收以后,发动攻势收复全陕,驱北夷过黄河他已经用‘便宜行事’之权批准此事,且已着手筹划,向朝廷报备。”

徐绍心头先是一喜好老九乘战胜之勇气,意图收复全陕,这是件大好事西军是国家精锐之师,反攻当自关陇始,这是当年自己任陕西宣抚处置使时就认定的。只可惜,自己没办成,徐处仁倒很有希望。

但马上,他心里一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老九正在厉兵秣马,时刻准备收复陕陕。而金在这个时候释放出有意和谈的讯息,倘若朝廷接受,西军势必无法出兵

“北夷奸猾兀术寇襄汉铩羽而归,河南府被西军收,兵威正隆金人是想借和谈拖延时间,慢我军心”徐绍一针见血,道破金人阴谋。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想西军正全力准备反攻,此时若议和,徐卫还怎么出兵?”许翰沉重道。

徐绍再不迟疑,便准备入宫面圣,许翰自愿同去。但徐绍不想让官家觉得政枢二府长官合力向他施压,遂婉拒。拖着病躯,换了朝服,让人抬着去了禁中。

禁中,垂拱殿。

当今天子赵谌,正在与首相朱胜非议事,忽有内侍匆匆进来,报道:“官家,徐相求见。”

听到这话,殿内君臣二人都是一惊徐绍抱病,这些日子一直在家休养,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