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宋阀 >

第44章

宋阀-第44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这些带兵的作甚!”

估计是怕将太原众将逼急了,给他来个兵变,他又好言抚慰:“守土安民是你等职责,务必勉力。我回京之后,当奏明官家,不日便发各路大军来援!”

童贯出走,无疑使大宋黄河以北诸军军心动摇。他走便走,居然还带走了五万精锐之师。这五万人马号为“常捷”,是童贯在西北招募高大勇壮少年组成,拥有最精良的装备,向来被他视为亲军。老阉人心里雪亮,他这是临阵脱逃,万一有人盛怒之下打出“勤王室,清君侧”的旗号要取他首级,身边没一支可靠的部队是不成的。

可童贯机关算尽,却怎么也料不到,他抛弃别人逃跑,人家就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大宋宣和七年十二月,大宋百姓被一阵诏书雨砸昏了头。先是官家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花石纲。老百姓拍手称快,心说官家到底还是体恤咱们的。没多久,诏书又来,取消延福宫,西城租税和内外制造局。宋境子民们大受感动,以为幸福的日子不远了。结果隔了几天,官家居然破天荒的下了罪己诏,直言自己登基以来的过失。民众几乎感动得想哭,可纸终究包不住火。从北边传来消息,说是女真人数十万大军南侵,北方边疆所有州县都已陷落。一时间,人心惶惶,举国动乱!

而徐家庄,这个大名府治下世外桃源般的村落,也被恐惧所笼罩。好在,还有一样东西能让他们稍微安心,那就是徐九的几千人马就驻扎在庄外麦场。

三个月严酷训练,靖绥营每一个士卒谈不上脱胎换骨,但已和乡勇营初创时大不一样。徐卫一边训练部队,一面密切关注局势。何灌接连来信告诉他,郭药师被召回东京后,北边已经传来金军南下的消息。但蔡攸等人压着不报,满以为等郊祀大典结束以后再议不迟。郭药师目前仍旧滞留东京。而燕山知府蔡靖虽然是个文官,却率领军队死守燕山,不过估计撑不了多久。此外,蔡靖还用银牌快马飞报东京,狠狠告了童贯一状,直指他弄权误国,罪大恶极!蔡攸一党抓住机会,正在酝酿向童贯发难。朝中人事,必有极大变动!

进入十二月,何灌再没有来信。来的,却是一道赵佶令各州县率军勤王的诏书。

靖绥营军帐内,徐卫与父亲相对而坐,久久无言。皇帝既然已经到了下诏命州县率军勤王的份上,那北边局势不难想象了。金军西路军会被堵在太原,这倒是不急,可进攻燕山府的东路军,蔡靖能挡住他们多久?一旦燕山沦陷,没有了郭药师作为向导的金军会不会直扑东京而来?又会不会出现一个张药师,王药师,马药师?徐卫预知历史的优势,在此时已经不复存在。

“金人既然事先预谋,燕山府怕是多半守不住。万一金军直扑东京而去,后果不堪设想。”徐太公开口打破了沉默。这位业已致仁的老臣,此时忧心如焚全都写在脸。

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徐卫现在关心的是;历史上金军轻取燕山府,在深知大宋国内虚实和河北军事布防的郭药师引导下才直扑东京。而现在,燕山知府蔡靖在顽强抵抗,郭药师又远在东京,即使金军攻破燕山府,在不知大宋底细的情况下会怎么进兵?

金军原来的作战目的,只是想完全攻取燕云,占领太原等军事重镇,并没有长远而全面的规划。也就是说,女真人自己都没有想过可以一战攻取大宋半壁江山。眼下,金军东路军并没有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饮马黄河,这说明,自己和何灌所议定的计策生效了。

见儿子并不作声,徐太公忍不住问道:“你有什么打算?率靖绥营进京勤王?”

“勤王?我才不去凑那个热闹。”徐卫冷笑道。历史上金军东路军直扑东京,打得赵家父子措手不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进军神速,让大宋朝廷来不及准备。现在,自己已经稍稍让历史改变了一点,金军已经不可能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东京城下。哪怕就是燕山府失守,而金军也在没有郭药师作向导的情况下直扑汴京而来,何蓟已经带着近两万人马在河北晃悠,等待阻击。道君皇帝已经下了勤王诏,就算何蓟挡不了多久,经自己的提醒,何灌已经有所准备,他再去守黄河,还会不战自溃,烧桥逃回么?退一万步说,哪怕何灌也抵挡不住,但等到金军兵临东京时,大宋都城之外怕是已经云集数十万各地勤王之师。金军如果非要硬啃,只怕会崩掉大牙。

徐太公一想,也觉合理,各地接到诏命,蜂拥前往东京,还缺你这三千人马?

“报!”帐外有士卒大声喊道。

“什么事?”徐卫侧首问道。

“有人求见!自称太公故人!”士卒报告道。

两父子相视一眼,都感疑惑,徐卫便命引人来见。帐帘掀处,一人入内,先看徐卫一眼,继而转向徐彰,快步上前,抱拳激动道:“天甫兄!”此人年纪当在五十以上,外表极其威猛!比徐太公足足高出半头,身形提拔,长须及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徐太公盯着那人看了半晌,突然起身,一把执住对方双手,失声道:“曲充!你是曲充?”

那名为曲充的老者,反握住徐太公双手,细细端详,竟然哽咽不能语。反观徐彰,也是抿嘴咬牙,激动难当。良久,徐太公反应过来,扭头对徐卫说道:“快来拜见!”

徐卫依言上前行礼,曲充点点头,敷衍了两句,便与徐太公坐下来。后者询问来意,曲充却看着他,欲言又止。逼问得急了,他才叹道:“本来有事,但见天甫兄这般……”

徐太公是个急性子,拍案道:“你有事就说!吐吐吞吞,难道年岁高了,口齿也不灵活?”

曲充深知这位老哥的脾气,赶紧说道:“我此来,是奉了小种相公之命。”

徐卫一惊!小种?莫不是种师道?不知这位西军名将现在何处?慢,既然这曲充是奉他的命令而来,想必是他部下,难道种师道这么快就率军勤王来了?若真是如此,非但不用怕女真人大军压境,反倒可以跟他们一较高下!西军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

徐太公一听到小种之名,面容肃穆,坐正身子问道:“小种相公有何差遣?”

曲充看了徐太公一眼,心中酸楚不已。原来种家军的老将们相继辞世,天甫兄硕果仅存,当年号称西军第一勇将,党项人闻风丧胆,可如今却是风烛残年,不复往昔风采。小种相公的心思,怕是白花了。



第七十四章 禽兽

寒冬腊月,本该一家老小缩在家中,置办年货欢度佳节。可今年的腊月,徐家庄到处弥漫着离情依依的气氛。不少人在家中准备着,并不是准备过年,而时替征人置办行装。一件棉衣,一双布鞋,甚至几个鸡蛋,无不寄托着徐家庄父老对子弟的牵挂。

天色渐明,徐府门前灯笼高挂,老仆人缩手蹲在台阶上,怔怔地望着麦场方向。一条大黑狗蜷缩在角落里,不声不响,似乎也被离别氛围所感染,呜呜哀鸣。徐卫踏出府门,后面跟着满面忧伤的嫂子和三姐。

“回去吧。”在屋檐下站定,他回头对姐姐和嫂子说道。

徐王氏放开儿子的手,走到小叔子面前,未开口,泪先下。替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簇新的棉衣,那是她亲手缝制。想到自己一手带大的兄弟就要踏上征程,前途未卜,这位贤惠善良的妇人心如刀割。行军打仗她不懂,只是再三嘱咐小叔子吃饱,穿暖,如果可能尽量捎信回家。徐秀萍也红着眼圈,上前拉着弟弟的手,不知语从何起。两个小孩子还不懂出征打仗是怎么回事,只是看着娘亲掉泪,也没来由的撇起嘴巴,一声不吭。

收起繁杂的思绪,徐卫深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向营区走去。侄儿突然窜上前来,一把抱住他大腿,放声大哭。徐王氏强行抱起儿子,哽咽道:“去吧,万事小心。”

咬了咬牙,徐卫一言不发,大步向营区走去。曲充奉种师道命令,前来征召徐太公,却没想到当年的西军第一勇将,如今已是百病缠身,不复当年威风。失望之下,又兼军情紧急,当即告辞离去。徐卫和父亲商议决定,带领靖绥营奔赴前线,抗金卫国。

部队横贯村庄,向东而行,徐家庄众人扶老携幼赶来相关。不少人在队伍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一旦发现,便将手中包袱塞过去,大声嘱咐着,一定要活着回来。徐卫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铠甲,手提陌刀,走在队伍最前头。经过家门前时,目不斜视。除徐太公外,徐府所有人都立在屋檐下,望着徐卫的背影消失在前方,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九弟到底是长大了,成器了……”徐秀萍轻扶着痛哭的徐王氏,喃喃念道。

大宋宣和七年十二月,燕山府驻军虽在知府蔡靖率领下顽强抵抗,终究敌不住剽悍善战的女真铁骑,燕山失陷。蔡靖死于敌军之中,金军统帅斡离不将其尸首分离,悬挂于燕山城头示众。城内宋军群龙无首,只得向金军投降。金军虽然攻陷燕山,但损失不小,斡离不盛怒之下,尽数坑杀。东路军虽然初战告捷,西路军兵临太原,却遭遇顽强抵抗。粘罕见一时之间难以得逞,遂下令长期围困。消息传回东京,举国震动。河北河东两地百姓,见金军攻来,纷纷举家南逃。这两地匪祸本来就最为严重,一时间,盗贼纷起,两河战略要地乱成一团。

十二月中旬,金军东路军南下,一举击溃真定援军五千人,再破中山府援军三万,势不可挡。斡离不眼见宋军如此不堪一击,甚至连江河日下的辽军也不如,雄心勃勃,叫嚣打到东京活捉宋帝!帐下汉臣建议,西路军战况如何还不得而知,不宜孤军深入。斡离不哪里肯听,一路南下,直逼邢州。邢州知州坚壁清野,拒守不战。金军连攻数日不破,遂绕过邢州,一路烧杀抢掠,直投相州而去。

东京震动,赵佶慌了手脚,接连下诏命各州县率军赴京,勤王保国。至十二月下旬,各地赶来的的勤王之师云集东京城下,达三十万众,童贯也率领数万精锐抵达京师,他才松了口气。按理说,东京防务已经加强,他应该调兵遣将,击退入侵之敌才是。可这位道君皇帝思维异于常人,非但没有派出一支部队出战,反而遣使向金军求和。并说,贵我两国是盟邦,有联合灭辽之谊,张觉一事纯属误会,大宋愿意道歉,赔款。

斡离不孤军深入,攻邢州又不破,帐下汉臣接连劝谏,本已萌生退意,打算劫掠一番便还兵燕云。可赵佶的使臣一到,使得这位金国二太子意识到,大宋不过是只披着狗皮的羊,只会汪汪乱吠,还有更大的便宜可占!于是斩杀宋廷使节,号令三军,直逼黄河!

恰在此时,传来消息。说大宋皇帝拜名将种师道为检校少保,靖难军节度使,京畿两河制置使,授以自主行事之权,已经率领百万西军赶来勤王。斡离不知虚实,犹豫不决。帐下汉臣又指出,种师道为宋军名将,素来善战,今率大军来援,不可与之硬拼,应该还师燕云。斡离不一路杀来,哪个宋军将领不是号称名将,还不是一触即溃?于是不听劝谏,扬言横扫种师道,渡过黄河!夺了汉人的花花江山!

赵佶在东京闻讯,叫苦连天,将一众大臣骂得狗血淋头。本想再派级别更高的使臣入斡离不军中求和。可有前车之鉴,谁还肯去冒这个险?最后,道君皇帝昏了头,居然派滞留郭药师为使!郭药师起初也是坚决不肯,可赵佶认为他久在辽地,熟悉金军情况,是最合适的人选。朝中大臣上奏说,郭药师为勇将,应该让他率军拒敌,怎么能充当使节呢。赵佶不听,强令出使,由此种下祸根……

这是大宋相州治下一处村落,正当晌午,各家各户的房顶都冒着炊烟。虽然有消息说女真人打过来了,可村中百姓心想,咱这地方离着燕云上千里地呢,女真人都插着翅膀么?

村外,几个顽童正互相追逐嬉戏,一个妇人站在村口呼唤着孩子吃饭。可小孩都好玩,充耳不闻,妇人急了,上前揪住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耳朵就往家里拖。忽然听到背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回头一看,只见一彪兵马飞驰而来。咱这地方这般偏僻,又向来太平,怎么会有官军到来?

心里畏惧,忙抱了儿子就往村里去。没跑几步,回头看去,直骇得这妇人两脚发软,面如死灰!那还在玩耍的几个孩子被突如其来的骑兵吓傻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快跑!跑啊!”妇人急得大喊!突然一声尖叫,急忙掩住孩子的眼睛!天杀的!那帮骑兵竟然直接撞了过来!可怜那几个孩子,被疾整奔飞来的战马撞得直飞出去!连叫都没叫出来一声!那妇人骇得腿软,蹲坐在地,紧紧搂着孩子,暗暗祈求神灵保佑。一支长枪呼啸而来,铁枪贯胸而过!妇人还没断气,又被铁骑撞倒践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