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宋阀 >

第362章

宋阀-第362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江南水乡之地,不比两河中原之利马军。金军虽众,但在此地难以施展。只要朝廷态度坚决,哀兵必胜臣等请天子效仿真宗皇帝澶州之典故,激励将士,击退北夷”何灌是在场唯一武臣,从他的专业角度劝说道。

赵桓双手撑着塌,眉毛挤作一堆,并不说话。在场这三位大臣,都是朝中首脑人物,也受到他的信任。既然他三个都是这种态度,那说明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只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风险着实太大万一守不住江防,朕难道要去作北夷的阶下囚么?

赵折何三个轮番上阵,百般劝说,只差没立下军令状说若金军过江,即斩臣首。赵桓还是拿不定主意,摒退道:“卿等暂退,容朕细细思量。”

赵鼎还想进言,却见天子重新躺了下去。三重臣无奈,只得告退出宫。方踏出宫门,那外头耿南仲一伙疯狗一般扑将过来,七嘴八舌,都是斥责宰执误国,欲陷天子于险境。

赵鼎是个直性子,拿出舌战群儒的风范来,与那一班主张撤离的大臣大打口水仗,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折彦质与何灌立在一旁,万般无奈。可一众大臣还是没放过他俩,扑到跟前,左一句“奸侫”,右一句“误国”,骂得何灌几乎抬不起头来。折彦质火气上来,放声吼道:“何与这等贪生畏死之辈作口舌之争走”

正好此时内侍出来,召耿南仲等入见,赵鼎等三人才算脱了身。

“耿南仲此去,必劝官家处置我等,信是不信?”折彦质边走边说道。

“哼他也就这点手段仗着是东宫旧臣,飞扬跋扈”赵鼎不屑道。语毕,还不解气,又道“当年,东京民变,军民暴*之下,殴伤多位重臣,似唐恪李邦彦等辈,被打得抱头鼠窜耿南仲若非有官家力保,他早祸事了”

“不管他们如何进谗,该我等作的事,还是要作。折枢密,水师一直是你亲自负责,有把握么?”何灌问道。

折彦质脚步未停,实话实说道:“在天子面前,自然要说得大一些。水师原本就有,只是疏于操练,行在南迁之后,本相扩充军备,择熟谙水战之将加紧训练。倒也有模有样,真正行不行,还要打过才知道。但金军不习水战,这是毫无疑问的。”

何灌点点头:“我主持御营司江南防务,三万精兵倒是布置妥善。然中原溃军估计此时还不得安置,要不,我亲自去整顿?”

赵鼎是宰相,折彦质是枢相,两位重臣当即停了下来,对视一眼后,同声道:“好”

“何少保,如今局势混乱,一切从简既然本相和折枢密都点头了,你马上去办这件事,相关文谍,随后补上就是”赵鼎当场拍板道。

何灌抱拳一礼,并无二话,大步往宫外而去。

“家贫思贤妻,国难显忠良啊。”赵鼎望着他的背影叹道。

“但愿皇天庇佑,过了这一关,否则……”折彦质的话,更显深意。

不说朝中乱成一团,众大臣分成各种派系,群魔乱舞。却说在长江北岸,金军拿下真州和滁州之后,就已经与镇江府隔江相望了。只是金军没有舟船,而这两地也没有大型的渡口可供部队通过。兀术听取宋军降将的意见,兵分两路,一路取扬州,志在瓜洲渡,一路取和州,志在白桥渡。并约定,无论哪一路先拿下,直接渡江进攻,不必等待。

其中,扬州与镇江府距离最近,兀术亲率大军往攻。折家军驻守的和州,兀术派出了一员悍将,名唤乌延蒲卢浑,这个人名气或许不大,但他的哥哥正是金国名将,胡沙虎在大金国的各条战线上,粘罕和斡离不,以及现在的兀术,负责对宋攻略。而胡沙虎,则一直负责对付耶律大石。

蒲卢浑率偏师进攻江北重镇和州,此时的金军士气高昂,上上下下都杀红了眼。因为这回南征,他们几乎很少遇到象样的抵抗。除了攻破东京费些事外,广大的中原江淮地区可以用不废吹灰之力来形容。

可一进和州,蒲卢浑发现这个地方实在不是什么好处去。江淮地区跟中原和两河完全不同,水的江河溪流随处可见。这些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南水广植水稻,那水稻收割之后,水田里除了稻茬之外,就是烂稀泥。一脚下去,一直埋到腿肚。这给金军的行军和推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骑兵部队,只能选择走官路驿道,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去。而与之对敌的宋军,正是从西北麟府路撤到江南的折家军。这是一支既善野战,又能攻守的精锐之师。只是苦于朝廷对折家的限制,兵力一直维持在两三万人左右,没能成大气候。

折可求进入和州后,遍查地形,最后果断放弃和州北部,企图将金军诱入和州南部的横江渠和裕溪流域。这一地区多山丘,且水流纵横密布,大兵团无法展开。

蒲卢浑在当地百姓的引导下,高歌猛进,沿途击退多股宋军,没用多久就进抵和州境内的清溪镇。这个小镇背靠万岁岭,前面是横江渠,右边是裕溪,而左边,就是金军来的方向。

金军把小镇抄了个底朝天,当时就有人提醒蒲卢浑,说我们沿途过来,无论大小村镇,多多少少总还有人。这个镇连个鬼影都没有,小心宋军埋伏。

结果话音刚落,清溪镇背后的万岁岭里就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折可求埋伏在岭下的三千勇士一齐杀出。神臂弓,踏张弩一通招呼,射杀敌军无数。金人猝然遇袭,倒也不乱,纷纷从镇中涌出,要歼灭这一伙宋军。

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伏兵不止一处。在裕溪边上,折家小将折彦野引四千人马杀出。一时间流矢乱射,杀声四起。

蒲卢军自知中伏,严令全军反击。但那清溪镇外一眼望不到边的水田,金军多穿皮靴,一脚下去,鞋子被扯住,影响行动。反观宋军,除了那些拼命放箭的弓弩手外,许多士兵居然打着赤脚,挽着裤腿,操起家伙就冲上来。

两面受敌的金军一时乱了阵脚,四散开来。可这一下才让他们叫苦连天,横江渠挡在前面,根本展不开与此同时,那们退到万冈岭上的清溪镇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齐声发喊,让金军难辨虚实。

蒲卢浑自认倒霉,下令从来路后撤。可他们怎么跑得过宋军?皮靴马蹄多半陷在泥中,行动迟疑,光脚板的宋军长枪大刀一拥而上,就在那清溪镇狭窄的空旷中展开浴血搏杀

一路南下所向披靡的女真大军,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被折家军杀得尸横遍野,哀声四起。当蒲卢浑深一脚浅一脚退到距离清溪镇数十里之外的含山县时,仍心有余悸。这简直就不是打仗的地方

清点兵马,竟折了五千余人这种损失,可真有在东京城下才出现过他这还算是命好的,复杂的地形限制了金军,同时也限制了宋军,让折可求不可能伏兵太多。再加上兵力相差较为悬殊,折家军没敢追杀太凶,否则,蒲卢浑这一路偏师,非要整个伤亡断手断脚不可。

经此一役,蒲卢浑不敢再大意冒进,将军队屯于城池周边,详细摸索地形,寻找通往白桥渡的道路。

这一路金军偏师被阻挡在和州,而兀术率领的主力部队,除了分出部分兵力去攻打附近的州县外,其他的都集中力量兵发扬州。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繁荣富庶之地,城池既高且大。原秦凤帅赵点奉诏镇守此处。他麾下有秦凤军一万八千多人,都是出生于秦陇之地的勇士。在过去对夏对金作战中,秦凤军累立战功,便是在西军里,也称得上精锐。

只是如今已然没有秦凤经略安抚司,所属部队也一分为二。一部划给徐卫指挥,成为名震两河陕西的虎儿军。另一部,就在赵点手里。有如此精锐,按说赵点应该雄心勃勃,力挽狂澜才是。

可事实却并不如人所愿,赵点在宰相和枢相点了他的将,让他守江北防线时,就一再推辞。他的理由是,秦凤军是擅自山地作战和攻守城池的部队,在江南不土不服,恐怕难以抵挡。

朝廷不许,严令他过江布防。赵点抗拒不了,只能执行。可他驻守扬州以后,只干一件事情,加固城防。扬州城确实高大,秦凤军也确实擅长攻守城池,如果善加经营,确实可以给金军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可赵点忘了一件事情,他背后就是长江,一旦扬州城被围,他将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你一来就把自己限制在城里,等于是断了退路。

当兀术率领大军,踏入扬州境内之时,惊喜地发现,沿路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抵抗他甚至怀疑自己记错了,还专门咨询了降将和当地百姓,确认扬州和行在只有一江之隔

这一下,最为精锐的数万金军争先恐后,乐得鼻涕泡都出来了。哗啦啦齐齐冲到扬州城下

兀术问,守将是谁?投降的官员告诉他,说是原秦凤帅赵点,提万余秦凤军镇守此城。对于秦凤军,从来没率领过西路的兀术很陌生,但降将告诉他,紫金虎的军队里,有相当部分就是原来的秦凤军。

一听这话,兀术倒不敢大意了。既然是对方是精锐之师,那咱们也得把看家的本事拿出来遂催动三军,广起砲车,什么也不管,轰他几天再说砲石如雨点般在扬州城头上飞舞了两天,击毁房舍无数,但给守军造成的损失相当有限。

当金军开始近前攻城时,秦凤军作为西军精锐,表现出了决死的勇气和高超的战斗技巧。凭借锐利的器械,让金军死伤惨重。攻了好些天,连一座城门都未破。

兀术亲自督战,限时破城,金军动用了一切手段,正面进攻,挖掘地道,甚至想引水淹城。可秦陇勇士几乎全都是玩攻守战的高手,任你耍什么手段,都无法撼动城池分毫。

这是兀术第一次领教西军的厉害,以后他还会多次领教,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久攻不下,恰逢乌延蒲卢浑报告,说在和州遭遇宋军伏击,至今未能抢占白桥渡。兀术一怒之下,召蒲卢浑前来同攻扬州城。

金军会师于扬州城下,兵威大震,倾尽全力扣城仍不能破。此时兀术也动起了心思,遣心腹悍将引数千精兵往江边推进,试探对岸镇江府的反应。进至瓜洲,那防守渡口的宋军一见金军到来,以为扬州已经失守,不战而溃,夺船渡江而逃。

金军毫不费力,占据了长江边上最重要的渡口,并得到大批船只。这本来是准备给秦凤军,万一战局不利,可以入江南渡用的。瓜洲位于大运河的入江口,是控扼运河长江的重塞,也是渡江的必经之地。

瓜洲失陷,也就意味着扬州城处于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中而溃兵渡江登岸以后,直接造成镇江行在大恐慌镇江城里,无论官民皆风传谣言,说扬州已破,金军渡江在即赶紧逃亡吧

'w w w 。bxwx。net'



第四百五十六章舍近求远

第四百五十六章舍近求远

隆兴五年十月,大宋两个战场上,江淮地区战成了一锅粥,与金军隔江相望的镇江行在成了惊弓之鸟,朝中为是去是留争执不下。但在陕西,集结起来的十二万西军主力,却准备向女真人发起反扑了。

徐卫受命担任都统制,总管诸军,负责拟定战略,指挥全局。但这个都统制不好当,陕西金军一反常态,收缩兵力全面进入守势。想打大规模的兵团会战,人家不给你这机会。而且宣抚处置司的意见,是兵分数路大举反攻。以现在宋金两军所处的地形,还能分成几路?不外乎就是一路走关中平原,进攻同州,而后转兵背上,攻丹州延安;另一路则从坊州出发,直接攻击鄜州。

但是女真人早有防备,鄜州调来了韩守,必有重兵防守。同州据侦察只有少量金军活动,但徐卫认为,这是诱敌之计。同州附近一定隐藏了金军的主力,就等着谁去硬碰硬的打一场野战。

娄宿现在就象一只刺猬,全身缩紧,竖起尖针,等着西军去下口咬。徐卫召集各路大将商讨进兵方向,北路招讨司的张俊建议,他和西路招讨司姚平仲去攻鄜州,南路招讨司的部队和宣抚司直属部队走关中平原,毕竟这两年紫金虎的部队屡次跟金人交手,经验丰富。

但徐卫不这么想,此次反攻,准备不充分,集结又仓促。而且这次不是他将打独斗,三路招讨司精锐齐出,指挥起来不可能跟自己的部队一样得心应手。金军既然收缩防御,那肯定把西军有可能的进兵路线全都算死了,如果还按套路出牌,只会陷自己于被动。

那要怎么才算出其不意?从金军想不到的路线进兵

但老实说,想要反攻,最便捷的就是从坊州攻鄜,或取道关中平原攻延安。舍此之外,还真没有合适的路线。陕西的北部是丘陵沟壑纵横之地,山高坡陡,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军推进。

可徐卫偏偏就盯上了陕北。吴玠认为,耀州西军大集结,娄宿肯定也收到了消息,我军如果舍近求远,北上攻打金军占领的保安军,胜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