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慧娘 >

第5章

庶女慧娘-第5章

小说: 庶女慧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晚间吃完年夜饭,放完鞭炮,家里的男丁都不在,一群女人,大夫人也没心情留她们,让她们回自己的住处守岁去了。

回廊的分岔口,琦娘跟段姨娘一路走了,看来是今晚一起守岁,尧娘拉住慧娘的衣袖,怯怯的问:“慧姐姐,流云馆怪冷清的,我能跟你一起守岁吗?”

慧娘看着她可怜兮兮的样子,想着她小小年纪在这儿后院里挣扎求生存,挺不容易的,心一软,“好!”点头答应了。

尧娘看到慧娘点头,小脸儿上扬起一抹明媚的笑容。

不由地慧娘认真的看了她一眼,小小年纪的尧娘一双杏眼如一汪秋水,小小的琼鼻微翘,薄薄的嘴唇不点而红,一身肌肤细腻光滑,只是有点苍白。

慧娘想到了尧娘生母张姨娘,能让钱大老爷看中了拼命从青楼楚馆接回来的,自然是个绝色美人儿。

而尧娘继承了她生母的妩媚妖娆。

“你叫小雅是吧?”慧娘看着尧娘身上略显单薄的衣衫,冲尧娘身边的一个丫鬟问道。

“是的,慧小姐,奴婢以前叫小丫,奴婢嫌不好听,就请尧小姐给改成了小雅”那样丫鬟年纪看着比尧娘还小,声音清脆,口齿伶俐,说话懂规矩,怪不得尧娘喜欢出门带着她。

“你回流云馆给你们家小姐取件大麾,还有明天要穿的衣衫首饰什么的一起带过来,守完岁尧小姐直接在点翠阁歇息,明天一起早起去给大夫人拜年。”慧娘直接吩咐道。

小雅应声往流云馆退去。

“还是慧姐姐想的周到!”尧娘笑着谢慧娘。

慧娘笑了笑,领着尧娘往点翠阁走去。

回到点翠阁,慧娘让碧苏去拿了点心果子和热茶,烤着红薯,听丫鬟婆子们听来的八卦,时间也过得很快。

后来碧苏说想听慧娘讲故事了,以前慧娘在调教几个贴身丫鬟的时候会经常讲可以明事理,又长见识的成语故事,后来她们还听上瘾了,经常缠着慧娘讲给她们。

慧娘想了几个柳暗花明,精卫填海,赤胆忠心的成语故事讲了,转头发现尧娘两眼发光的看着她。

“尧娘,你以后可以常来点翠阁听故事。”慧娘心一软道。

“嗯!”尧娘重重的点了下头。

守完岁休息的时候,尧娘偷偷的对慧娘说:“慧姐姐,你真好!为什么薇姐姐每次看到我的时候,都不是吓我,就是骂我?”

原来小小的尧娘也是有心计的。

慢慢的慧娘又释然了。

毕竟这里是后院,要生存的。。。。。。

只要别把我扯进去,其他的她都不在乎。

第六章 盛京

  正月十五,吃完元宵,年味渐渐褪去了。
钱家上下也开始了进京之前的交接工作,准备在出了正月全家起程赴京。

大夫人本来是打算开春儿以后,天开始渐渐转暖的时候在上路的;但是时间越来越近,大夫人也越来越压抑不住思乡之情,恨不得马上就北上。

大夫人娘家杨家也是盛京的名门望族、官宦世家,现任礼部侍郎杨秋槐的嫡长女。

嫁给钱大老爷之后,就一直跟在地方的任上十几年,几乎没有回过盛京;后来,钱老太爷去世,又跟随钱大老爷回钱家老宅丁忧,一直到现在,将近二十年没有回过盛京了,她思念家里的亲人,怀念盛京的繁华。

临行前,慧娘把点翠阁转了一遍,五年了,现在要离开这个自己用心经营了五年的小窝,慧娘感觉心里酸酸的,很是不舍,今日一别,应该再也不会有机会回来了。

而盛京可能是慧娘以后要经营一生的地方。

晚秋还是决定跟去盛京。

过完正月十五,晚秋就签了死契,发誓永远跟着慧娘了。

墨菊的麻烦也解决了,年前采买年货,厨房采买这块儿是徐妈妈负责的。

慧娘有一次跟薇娘聊天的时候‘不小心’走了嘴,说碧苏听厨房小丫鬟说今年的菜色没有往年的好,花样儿也少了些,听厨娘嘀咕说是今年过年菜价比往年高,而她又听晚秋说,她家里今年的菜卖的比去年还便宜,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第二天,薇娘就跟大夫人跟前的王妈妈嘀咕了好久,也不知道说的什么。结果过了不久就听说徐妈妈被罢了职赶了出去。

从此慧娘再也没有见到过徐妈妈。

因为这次带着家里好多东西,而且都是女眷,除了自家护卫,还请了程远镖局一对精良的镖师,据说这些镖师都是经过血的洗礼,很是厉害。

天刚刚亮,钱府大门皆开,镖师开道,随后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跟随着三辆朱轮华盖车,然后是二十几辆黑漆平头车紧随其后,里三层外三层的由护卫护着,得得得马蹄车,骨碌碌轮子声,喧阗着朝东面的驿道奔去,后面也是镖师铁骑护卫。

当时分派马车是这样安排的:

段姨娘一辆,

琦娘跟薇娘一起,

慧娘跟尧娘在一起;

两个贴身大丫鬟轮流在马车上服侍。

这可把尧娘高兴坏了。

这段时间尧娘没事儿就往点翠阁去,缠着慧娘教她女红,给她讲故事,在点翠阁,人也开朗大方了很多。

就连小雅都说,尧娘主仆几人,隔段时间不听慧娘讲故事就浑身难受。

马车一连行了几天,开始两天慧娘和尧娘还有兴致偷偷看看外面的风景,官道上的风景都差不多,后来慢慢的就没意思了,坐在马车上摇摇晃晃,很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可是在马车上睡多了,晚上到了客栈就睡不着了。

所以慧娘就尽可能的找些事情做,偶尔翻翻书,或者指点一下尧娘女红。

尧娘缠的不行的时候就把前世时候的小故事连想带编的讲给她听,日子倒也不是太难打发。

就这样走走停停,大约过了半个月的时候,钱家的车队终于赶在关城门之前摇摇晃晃进了久负盛名的通州城。慧娘记得前世时的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是历史上繁华的皇家码头。

现在的通州,慧娘也曾在地理志上看到过。

大周朝也有一条大运河,通州只是它的沿路码头,但因为通州是进盛京的必经之路,所以仍有‘皇家码头’的称号。

晴夜,扶栏远望观似水摇银钩,长桥映月。

这是通州的八景之一。

钱家的车队进的是通州城的东城,多是客栈、酒楼等场所,还有夜市;外面的吆喝声儿,叫卖声,还有各种吃食的香味儿飘进了车厢,

尧娘到底是年纪小,一听到热闹就忍不住掀起帘子偷偷的瞧。

这里毕竟不是城外人少的地方,慧娘怕被人看到惹麻烦就不允许。

“慧姐姐,我就悄悄看一会儿,好不好,慧姐姐。。。。。。”尧娘现在是越来越不怕慧娘了,瞪着一双溜圆儿的杏眼可怜兮兮的看着求着她,旁边的两个小丫鬟也眼巴巴的看着慧娘。

“好吧,那先戴上帷帽,就看一会儿啊”慧娘其实自己也很想见识一下古代的通州城夜景,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看着她们三个眼巴巴的求着自己,就退了一步道。

“好啊好啊”尧娘听到她同意了,催着小雅取出帷帽戴上往外面瞧着。

慧娘也戴上帷帽,悄悄地往外面瞧去。

虽然带着帷帽看不清楚,但是还是可以感觉很欣喜。

酒楼,茶肆、客栈的门楼上挂着红灯笼,一直沿着常常的街道看不到终点,宽宽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卖各种小吃或者各种小玩意儿的,很是热闹,真不愧是繁华的通州城。

“慧姐姐,你看那边一个老大爷在捏泥人,是不是就跟以前大哥给母亲送回来的泥人儿一样的,有可爱的胖娃娃,还有笑眯眯的老公公老婆婆”尧娘每看到一处好玩儿的就拽着慧娘说个不停。

“嗯,是吧,慧姐姐也没见过呢”慧娘也笑眯眯的附和着。

看着那些老百姓朴实真诚的笑容渐渐远去,慧娘突然发现这就是自己所要的。

一生平安喜乐,岁月静好。

墨菊转头看到帷帽里慧娘的笑容,没有平时的温婉柔顺,而是像雨后的天空一样干净、纯粹。

有钱有势就是好办事,钱家打前站的管事已经包下了一家客栈的后院。

进了客栈后,就有婆子领着往各自的房间走去。

慧娘换了衣衫吩咐墨菊带着小丫鬟收拾东西,自己带着碧苏往大夫人处去问安。

大夫人住在东边的翠柳居,路程并不远。

慧娘一行,快走到翠柳居门口的时候,突然看到杨管事引着两个锦衣青年从里面出来,迎面往这边走来。

怎么会有外男,慧娘跟碧苏吓了一跳,赶紧转身避开。

转身瞬间慧娘扫了一眼,只见打头的男子一袭暗青色竹文长衫,五官立体深刻,特别让人无法忽视的是一双寒眸锐利深邃,散发着一种让人压抑的气息。

此时,那男子也向这边看过来,慧娘与他的目光一碰,心神一震。

那种眼神敏锐,深邃,带着一种无形的杀气。

那一行人没有朝这边过来,而是朝另一边而去。

看着那人消失的背影,慧娘心里警惕。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来拜访大夫人。

慧娘进了翠柳居,早有丫鬟看到她通报过了,这会儿直接请她进去。

问过安后,大夫人笑眯眯的对慧娘说:“正好有事找你呢,你就过来了”。

慧娘心中一凛,想到刚才看到的那个男人。

“母亲有事尽管吩咐”慧娘虽然担心,嘴上还是柔顺的回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刚才有个亲戚家的晚辈办事路过通州,因为进城晚了没有住处,得知我们家在此,就过给我问安,顺便问问方便不方便借宿”大夫人慈祥的说着:“其实按说咱们家都是女眷不太方便,可是就这样把人赶出去也不合人情,我想了想,尧娘现在的住处比较清静,让那晚辈在那里住一晚也不会冲撞了你们。只是这样一来,就得让尧娘跟你凑合一晚了。”

慧娘听完松了口气。

看来这人来头不小,要不然大夫人也不会给他这个面子,都是女眷的情况下还留下他。

“这是应该的母亲,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能帮的就帮一下,我这就叫墨菊去领尧娘过去我那里”慧娘想着嘴上答应道。

“还是慧丫头明事理,还有一件事,你既然过来了,我就跟你一起说了,”大夫人接着说道“过了明天,再有一天差不多就进盛京了,我想着咱们这一大群进京太招眼了,让一些仆妇婆子带着大部分行礼先走,我们在后面也不用太赶,你回去安排一下,只留下用的着日常用品,和几个贴身服侍的,其他的也先走吧,。你回去也跟尧娘说一声,其他人我让王妈妈去通知一下,也不用过来请安了,毕竟有外男,免得冲撞着。”

“还是母亲想的周道,我这就回去安排一下”慧娘说着就告退回住处去了。

回到住处,慧娘吩咐墨菊把尧娘领来。

不到两刻钟的功夫,尧娘领着几个丫鬟大包小包的就过来了,看着尧娘兴高采烈的样子,慧娘感觉大夫人的决定真是正中尧娘的下怀呀!

第二天辰时,在客栈用完早膳一行人才上马车起程。

今天的车队真是少了很多,主子仆妇的加起来还有慧八辆,比之前少了一半还多。

今天一直到起程也没有在看到昨天那个男人,据碧苏打听来的小道消息,好像是今天早上天还没亮就离开了。

这个小插曲告一段落,剩下的路程就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第三天下午未时三刻,慧娘一行人就来到了盛京的城门口。

钱家两位少爷,钱裴熹和钱裴祁早就带着一群随从等在了城门口,看到钱家的马车就赶紧迎了上来。

慧娘和尧娘正在马车里偷偷往外瞧,有婆子来说:“慧小姐,尧小姐好!大少爷和四少爷来接咱们了,大夫人说先不用下车了,人太多会堵了城门,先回府,问安的时候再见。”

“谢谢妈妈了,您回母亲说,我们知道了”慧娘对婆子道。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慧娘才听人来报说到了钱府,慧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呼了出来,与尧娘相视一笑,终于到了。

马车一直行到二门处才停下来,墨菊先跳下来,先后扶着慧娘和尧娘下了马车。

看到王妈妈已经搀扶着大夫人下来了,薇娘她们也陆续下来都朝着大夫人走去,慧娘也走了过去。

大夫人正跟钱大少爷钱裴熹叙话,慧娘眼睛扫过出来迎接的钱裴熹、钱裴祁、张姨娘,定定的看向自己的生母吕姨娘,眼里一阵酸涩。

第七章 姨娘

  看着眼前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善良的姨娘,慧娘想起她离京前的场景。
那时本来不是吕姨娘跟大老爷进京的,钱大老爷的意思是只带着张姨娘去就行,但是张姨娘是钱大老爷的上司送的,人长得娇小妩媚,性子活泼,颇得大老爷喜爱,也颇得大夫人忌讳。

大夫人既怕张姨娘受钱大老爷独宠,在盛京的钱府一手遮天,又怕大老爷没人约束就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屋里拉。

所以大夫人就思量再三,就想找个自己拿捏得住的帮她看着大老爷。

大夫人把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