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唐朝笔记 >

第18章

唐朝笔记-第18章

小说: 唐朝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人微微诧异,点点头之后,让其他人闲下去,单独留了十二娘说话。

十二娘就把曹映嘉邀请她去曹家私塾读书之事说了,大夫人听的眉头紧皱,不等十二娘说完,就否决道:“我高家女儿何用曹家妇人来教,如此多事!你且在家好好待着,等忙过重阳,我就要给你们六姐妹请师傅,不必去别人家里!”

虽然十二娘本就没报多大希望,但是听到大夫人这么说,依然难掩失望之色。

大夫人看了,对十二娘说:“众人称赞你的画技,那是抬举你,你不可恃才傲物,更不可目中无人,若因此得意忘形,就没有人会跟你亲近。”

“是,十二娘谨记大伯母教诲。”十二娘咬牙忍下大夫人的此番“敲打”,退下去十一娘的房中找她们。

十一娘跟七娘坐在临窗的大炕上聊天,十一娘连环发问,大小巨细都想知道,语气中颇有些悔恨没能去刘府玩的意思,七娘只好一一讲述。

十二娘看六娘一个人坐在屋内的小圆桌旁,便主动跟她坐在了一起,并开口轻声谢道:“多谢六姐提点我。”

六娘迅速抬起眼睑,看向十二娘问道:“刘思慧又耍了什么把戏?”

又?十二娘捕捉到六娘言语中的关键词,看来,六娘也曾在刘思慧手下吃过亏,所以才在王家处处跟刘思慧抬杠?

这样一想,十二娘才觉得合理很多。诚然,六娘性格并不好,但她既然会在大夫人面前装乖巧,又怎会不顾高家的面子在外面跟刘思慧闹起来?必定是发生了什么让六娘觉得无法忍受的事情。

十二娘把身子转了转,背对着十一娘低声对六娘说:“慧娘把墨汁弄到我的衣服上,让丫鬟带我去换衣服的时候,把我带进了男子的院落。幸而我想起六姐的话,警觉发现了。”

六娘白嫩略显肉感的拳头捏的紧紧的,冷哼了一声。

十二娘察言观色,轻声问道:“六姐又是如何知道慧娘狡猾多端?”

六娘瞥了十二娘一眼,神情冷冷的。

十二娘只当她不准备告诉自己内情,讪讪的取了桌上的一粒葡萄吃了,而后对门口的丫鬟吩咐道:“你且去瑞娘那里看看,许锦记的糕点买回来了没有,若送回来了,直接送到这里吧。”

丫鬟应声而去,十二娘重新坐回位子上,冷不丁,六娘开口说:“那日我们在大姐那里吃午宴,她偏要把位子换到我身边,跟我故作亲近,若不是我机警,险些被她一碗热汤泼在身上!我知道刘思慧是怪我跟她穿了同样颜色的衣服,想把我衣服弄脏,可她还装作可怜的样子,不断赔礼,说不知道我不喜欢喝那汤,却也不应该把汤推开,反诬陷我差点把汤洒到她身上。真正是惺惺作态,让我恶心!”

十二娘暗自惊叹,的确是刘思慧能够做出来的事。但看六娘的硬脾气,在宴席上只怕是有苦难言,生生被刘思慧阴了一招!

“原来是这样。”十二娘点了点头,柔声说道:“这种事情,你怎不跟大伯母解释一番,如不解释清楚,只怕都会以为是你的无礼。”

六娘面色一冷,扭头说:“有什么可解释的,只会认为我狡辩罢了!”

六娘不听劝,十二娘也不好多说,正巧瑞娘把许锦记的糕点带来了,十二娘不再多说,把糕点分了给大家吃。

十一娘正在听七娘说起魏宜岚射覆时让丫鬟捉蜘蛛之事,见十二娘递糕点给她吃,连忙拉着十二娘问:“她们真的捉了一只蜘蛛放在盒子里给你猜吗?”

十二娘点头笑着说:“是呢,那个岚娘端的胆大,我看她跟十一姐你有几分相似,若有机会认识,许能成为好朋友呢!”

十一娘连忙点头,说:“我听了也想认识她呢!”

四姐妹一起吃了糕点,又一起陪大夫人吃晚饭并说了会儿话,到掌灯时分,七娘跟十二娘才告退回到芳菲楼。

在大夫人和十一娘面前,七娘尚能装作开心的样子,回到芳菲楼之后,七娘就显的疲惫万分,话不多,让丫鬟送开水进来洗漱,就在房里躺下了。

十二娘也有些累,洗去一身疲惫后,歪在床上跟燕娘和阿兰说话。

十二娘问道:“燕娘也做了秋衣吗?”

燕娘点头说:“做了,做了。托咱们十二娘的福,现在府里那些捧高踩低的,对咱们好多了!”

不管什么原因,生活有改善就好。

她点点头,说:“阿兰你今天陪我出门,没赶上做秋衣,你明天且看看七姐身边的明月和明珠是怎么办的,跟她们一起去补做一套。”

“是。”阿兰很开心,十二娘什么时候都不会忘了她们,让她觉得安心。

第一卷 第三十六节 黑心(2/2)

燕娘坐在床前的脚踏上,看着十二娘不仅身体好了,而且越来越出息,心中满是欢喜。

她突然扬了扬眉,起身去把已经关好的门窗又关了一遍,这才回到床边对十二娘说:“十二娘,燕娘今日可是为姑娘出了口气!”

十二娘眼睛微微睁大几分,问道:“燕娘此话怎讲?”

燕娘脸上有得意之色,她低声问道:“姑娘可还记得柳二娘?”

十二娘点点头,柳二娘就是那个在结香草庐克扣她们饭菜,并甩脸子给她们看的仆妇。

燕娘笑着说:“我今日在草庐看木工更换屋梁,就随口问了两句是什么木头造的,那人说屋梁是专门采买的上好花梨木做的。我听了就觉得奇怪,我虽久居内院,什么也不懂,可我却知道,先六夫人陪嫁来的有一套花梨木家具,那可是价值千贯的好东西,而且木质有香,敲之铿锵作响,浑然不似他们用的那种东西。于是我就去找大夫人安排来的总管,一查之下,那哪里是花梨木,那是最次的松木!而府中专司木料采买的,就是柳二娘她男人!”

十二娘听着,精神一紧,问道:“此事最后如何?”

燕娘扬眉吐气一般说道:“大夫人知道之后,自是让管家查买办的账簿,里面果然有大问题!大夫人命人把柳家夫妇捆了,把柳家抄了个底翻天,因柳家抄没的东西抵不了从公中贪的银子,大夫人就让人把柳二娘和他男人扭去见官了!原先负责元帅府的大管家也被绑起来打了板子!”

十二娘微微点头,大夫人和元帅府外院管事、买办之间的矛盾,她有所耳闻。

元帅府的人在长安随意惯了,突然被大夫人和她从老家带来的管家管制住,多有不服,而大夫人在蓨县当家做主惯了,现在下面有人不服,她又如何甘心?

燕娘这次误打误撞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给了大夫人发作的由头,大夫人高兴还来不及,只怕燕娘出头得罪了长安这派人,他们没办法在大夫人那边出气,就把气出在她们身上!

十二娘把心中担忧说了,叮嘱道:“燕娘以后凡事多注意一些,若是跟柳家和那被打板子的管家有关系的人,你便注意一些,免得他们把气撒在你身上。”

燕娘神色凛然,她先前并没想这么多,现在被十二娘一提点,顿时觉得自己惹了麻烦,白白便宜了大夫人。

十二娘心中另有计较,她原先觉得这次重修结香草庐的动作大了一些,想自己补一些钱给公中,但这次大夫人借燕娘办了一件大事,却未说奖赏燕娘分毫,那她也不必客气,权当不知道结香草庐花费多少钱好了!

让燕娘和阿兰下去休息之后,十二娘带着专门给小唯留下的许锦记糕点,进入了空间。

而灯火通亮的刘府后宅中,气氛正紧张。

刘思彰、刘思睿兄弟两人在外面吃了晚饭之后赶回府中,没有回各自的院子,而是来到了母亲的院落,刘思慧也被人喊了过来。

刘夫人坐在正中,刘思慧依偎在母亲身旁,兄弟两人则一起坐在左边,刘思彰作为大哥,正一板一眼的在母亲面前训斥着刘思慧。

“……那高家十二娘是要寻地方换衣服,却被妹妹的丫鬟带去了五郎的院子里,若不是别人发现不对先走一步,要是被我们回来撞见,闹的别人没脸,我们自己也没法交代!小妹做事也太不知轻重了!”

刘思慧嘟着嘴,被兄长责怪感到十分不乐意。

刘夫人听着这件事也觉得不妥,遂问道:“慧娘,你大兄所说的可是真的?”

刘思慧努努嘴,说:“虽然事情的确是这样的,可是我是因为知道大兄和五兄在马场,才叫人带芸娘去麒麟院的,谁知道他们中途会回来啊!”

五郎刘思睿在旁听了,眉头皱的更紧,开口说道:“小妹你还狡辩!你明明知道我不喜女子去我院中,所以连个丫鬟也没有,却偏把客人往我那里引,你老实说到底是为什么!”

刘夫人扬了扬手,制止兄妹们的争吵,说:“大郎、五郎,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好好管教慧娘的,时候不早了,内院要落锁,你们先回去吧。”

刘思彰和刘思睿没把事情问清楚,有点不甘离开,但母亲发话,只好告辞。

待他们走之后,刘夫人伸出食指点了刘思慧的眉心,训到:“你个死丫头,以为我不知道你想的什么?也太不害臊,竟自己凑了上去!”

刘思慧脸色微红,辩解道:“娘,你说什么啊,我怎么不害臊了!”

刘夫人严肃的说:“你还不承认!我就知道我跟你爹昨晚说的话被你偷听到了,你爹不过是随口说一句,想把你配给姚家那小子,你还当真了!今日若不是想找个由头见他一面,你怎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见心思全部被母亲戳破,刘思慧把头埋在刘夫人的臂弯里,撒娇道:“娘,女儿好奇嘛,也没多想,就想见见他长的什么样子,为什么爹爹那么夸奖他,还想把女儿……”

“呸,你还说!”刘夫人推开刘思慧,毫不留情的说:“我告诉你,你的婚事没有你插手的份,你爹也是随口一说,我断不会把你嫁到剑南北道那偏远之地,纵姚家小郎君再好,你也给我绝了这份心思!”

刘思慧原本还想跟母亲抱怨十二娘如何“勾引”姚元崇,不料母亲说出这样绝情的话,当即伤心的瞪大了眼睛,泪光闪烁。

刘夫人一看女儿这表情,当下骇的站起来,问道:“你莫不是真的看上那小子了?死丫头,从今天起,给我在家禁足一个月,哪里也不许去!”

刘思慧何时见母亲如此严厉的对待过自己,当即哭了起来,并捂着脸就冲了出去。

刘夫人看着女儿的背影,在后面气的跺脚,同时心里埋怨自家老爷,怎么会提起跟姚家结亲之事!

姚元崇之父姚懿此次由硖州刺史迁任嶲(xī)州大都督,是为了平复当地邛部蛮族酋长作乱,若他能顺利平反,且立个军功,封侯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姚家看着前程似锦,但对女儿来说却不是个好归宿,且不说姚大都督先前的两任亡妻和现任夫人总共给他生了十一个儿子,单说嶲(xī)州那偏远蛮荒战乱之地,就不是大家闺秀能去的地方!

刘夫人略想一想都觉得不行,当即决定一定要把女儿看好,且早点给她另外说个人家,让她断了这个心思!

  
第一卷 第三十七节 生辰(1/3)

自从刘府回来,十二娘就不怎么在府里走动,除了大夫人召集各位姑娘裁新衣的时候去了一趟芝心斋,其余时间就待在芳菲楼里看书。

因大夫人不许她去曹家的私塾念书,十二娘只好给曹映嘉回了一封信,婉转的表达了对此事的遗憾。

曹映嘉从曹夫人那边听说了十二娘的处境之后,表示理解,但依然觉得很可惜,于是派仆人给她送了一幅自己临摹的骏马图给十二娘。十二娘则揣摩着曹映嘉的喜好,画了一幅《荷塘烟雨图》回赠给她,聊表感激之意。

十二娘平日看看书,兴致来了画两笔,再就是看七娘做女红,帮她画花样子,日子过的倒也悠闲,眨眼间就到了八月初八高元娘生辰。

因只是散生,加之刚刚给梓哥儿办了满月酒,所以元娘这次没有请客人,就只有王家和高家的人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十二娘念着元娘对她的好,挑了一枝金镶珠石点翠簪作为贺礼。

燕娘看着十分心疼,道:“十二娘,这可是六夫人留下来的点翠簪啊!”

点翠是一种用翠鸟羽毛与金银首饰相结合的复杂工艺,翠羽点缀的位置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而且翠羽自身有梦幻般的彩光,使得点翠首饰典雅而高贵,价格不菲!

十二娘笑了笑,把点翠簪放进送礼的匣子里,说:“燕娘,你之前也说,我在长安的日子,全靠大姐照拂。上回我若不是得大姐提点,如何能在众夫人面前博彩?又如何能得大伯母另眼相看?眼下的日子,全是托她的福,我相信娘泉下有知,也不会怪我把她的东西送人的。”

燕娘想想也是,若六夫人在世,只要能让十二娘过的好,又怎会舍不得一直簪子?

她终是轻叹了一声,说:“燕娘原还想着等姑娘长大了,看姑娘戴上这支簪子的。”

十二娘安抚道:“燕娘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