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洪荒之混沌青莲 >

第34章

洪荒之混沌青莲-第34章

小说: 洪荒之混沌青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辕一路沉迷于崆峒山的美景当中,浑然往了此来乃是为了求道拜师的。原来轩辕从小便向往大道,听族中长老言崆峒山有仙人,是以安排了一下族中的事务便独自一人来到崆峒山求仙访道了。

  这时从崆峒山深处远远传来歌声:

  志心皈命礼。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刚唱罢这首,又有一首道:

  一径松竹篱扉,两叶烟霞窗户;三卷黄庭经,四季花开处。新诗信手书,丹炉自己扶;垂纶蒲,散步溪山,坐向蒲团,谓动离龙坎虎;功夫披尘远世途,狂呼啸傲免和乌。

  待到歌声结束,轩辕只见一众仙风道骨的道人已经立在了他的面前。他忙恭敬地行了个礼,道:“见过仙长,有熊族公孙轩辕有礼了!”

  那道人回了个道家礼,道:“贫道多宝有礼了。不知族长何来?”

  却道这多宝如何会在崆峒山处,只因那金鳌岛乃在东海之上,岂是轩辕这个没有任何法力的凡人所能够找到的呢?便是借了那崆峒山之名,做起了这收徒之事。

  只是此番却是欠了阐教一个人情,日后也让他们有机可趁,在讨伐蚩尤的战争中也获得了诸多战绩,同时也分去了轩辕证道的功德。

  多宝微笑道:“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

  轩辕闻言若有所悟,对广成子道:“仙长定是仙人也!还望仙长收轩辕为徒!”

  多宝笑道:“贫道此来正是为你而来,你与贫道有师徒之缘,今日贫道便传你我上清大道的《也生经》”言罢从袖中取出一册经书交个轩辕。

  轩辕大喜地接过经书,又对广成子行了拜师礼,从此广成子随轩辕回到了有熊部族,教授轩辕玉清大道。

  轩辕答道:“轩辕自小爱道,今来此乃是为了拜师学道而来!”

  公孙轩辕拜了多宝为师之后,夜晚便随多宝修道,白天便处理族中事务,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有熊族在他的带领下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附近部族闻他乃是有德之人,于是纷纷投入了他的麾下,渐渐地形成了以熊、罴、貔、貅、虎、雕为首的强大的氏族联合部落,有熊族也因此成为了中原地区强大的部族。

  那时田无边际,耕作无数,轩辕遂在神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耕,乃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部族的土地重新分配,协调劳作,如此有熊族的粮食大大地增产。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轩辕又大力训练军队,治军严格,军队实力顿时大增。

  陈都的神农闻轩辕有大才,且闻轩辕出生时的异象,暗思道:伏羲圣皇与吾生时有神龙绕梁庆贺,如今闻公孙轩辕生时亦有神龙来贺,料想他必定是我人族在吾之后的共主!

  神农于是下诏令公孙轩辕来陈都,公孙轩辕收到诏书之后,在多宝道人的陪同下一路驾云朝着陈都方向而来,一日之后方才到达。

  神农接到门卫的禀报,亲自出到城门迎接轩辕。只见轩辕身高九尺,双眉如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灿若星辰,站在那里自有一股王者之气散发而出,期间隐含着淡淡的霸气。神农一见,心中叹息:好一个英姿飒爽的人儿!

  轩辕见神农亲自来迎,心中一惊,忙跪倒拜道:“有熊族族长公孙轩辕拜见共主!”广成子也向神农稽首行礼道:“贫道广成子见过人皇!”

  神农笑呵呵地扶起轩辕,对他道:“轩辕不必多礼!吾闻轩辕乃是人族有德之人,今日终于一见,果然是人中之龙啊!”

  轩辕谦虚地说道:“共主过奖了!轩辕不敢当。”

  神农请两人进了议事大殿,各自就座之后方对轩辕道:“吾自得位于伏羲圣皇之后已有数十载,这些年来吾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差池,惟恐弱了我人族,如今终于不负圣父所望,人族在我手中总算一路走了过来。只是吾如今年事已老,对族中事务有心无力,轩辕,你乃德才兼备之人,吾欲将共主之位传与你。”

  轩辕闻言忙站起身来道:“轩辕何德何能,岂敢成为共主?”神农摇摇头道:“轩辕,你不必妄自菲薄,你之能吾知,望你以我人族大业为重,莫要推辞!”

  轩辕闻言点头严肃地说道:“既是如此,轩辕定不负共主之望!”

  神农闻言笑道:“如此才是!”于是召开人族大会,在会上宣布将于一个月之后证道,并将共主之位传给轩辕,众大臣都没有异议,毕竟神农身为共主,而且他们也多闻轩辕乃是德才兼备之人,自是可以继承大位。

  一个月之后,又是陈都中央的高台上,三尊圣像仍然稳稳地立在上方,似在俯视着人间的一切。陈都又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一声钟响,神农拉着轩辕出现在众人眼前,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神农说话。

  神农却并不急着传位,而是站在高台下等待了起来,有了上次伏羲传位的经验,众人都知道神农在等待太清的法旨,是以也都陪着等待起来。

  未几,只见自三十三天之上飞来一辆九龙御辇,御辇上正端坐着天皇伏羲,他的左手边正站立着人教弟子玄都大法师。

  御辇稳稳地停在了众人眼前,众人见是伏羲亲来,纷纷拜倒山呼不已。神农领着众人上前拜过伏羲,笑道:“今日神农证道,皇兄能来真是神农之幸也!”

  伏羲呵呵笑道:“这些年来倒是有劳皇弟了,如今皇弟证道真是可喜可贺啊!”随即转首对身边的玄都大法师道:“道友请宣读太清法旨吧!”

  玄都大法师躬身行了个礼,然后从袖中取出太清符诏,展了开来,神农见状忙领着众人拜倒于地,恭听太清法旨。

  只见玄都大法师念道:“太清太上道德天尊敕令:人族共主姜氏神农,自成为人皇以来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今可得道,飞升火云宫,当历无量量劫不灭!另着人族公孙轩辕继位。钦此!”

  神农拜了九拜,双手接过太清符诏,拉着轩辕登上了高台,拈香祭拜了三尊圣像,随后转身高声说道:“神农自成为共主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天幸如今下任共主已出,神农也可放心离去,今日神农禅位,天下共知!”言罢从袖中取出人皇至宝崆峒印,捧着来到轩辕面前,表情严肃地说道:“轩辕,今日我把人族的未来交到你的手中,你定要将我人族带领壮大,莫要辜负了圣人的期望!”

  轩辕双手接过崆峒印,高举过头,转身来到三尊圣像前,跪倒在地,高声道:“公孙轩辕今日接掌大位,必不辜负教主圣父圣母的期望!天佑我人族!”

  下方众人闻言也高声说道:“天佑我人族!天佑我人族!天佑我人族!”

  一股澎湃的王者之气从崆峒印中爆发出来,五条九爪金龙在陈都上空飞舞盘旋,吟啸连连,天降无量功德,有一成落在有巢氏和燧人氏的身上,剩余九成落在神农身上,神农顿时爆发出五彩霞光,照亮了整个陈都,天音鸣唱,无边金莲涌起,神农一路道行飙升至大罗金仙,瞬间证得了地皇道果!

  神农上了九龙御辇,对轩辕说道:“皇弟,从此人族就交给你了,吾去也!”随即与伏羲大笑着乘九龙御辇而去,到火云宫去了。

  众人眼见神农证道离去,轩辕登位成为人族共主,正欲上前恭贺,却见那留下来的玄都大法师又从袖中取出一道太清符诏,高声道:“人族公孙轩辕接旨!”

  轩辕一愣,广成子在一旁扯了扯他的衣袖,他才反应过来,忙上前拜倒于地道:“公孙轩辕恭请圣人法旨!”

  玄都大法师展开符诏念道:“太清太上道德天尊敕令:人族公孙轩辕乃是天定的人族共主,德才兼备,今赐下轩辕圣剑,尔当以此卫护人族,钦此!”念罢,从袖中取出一剑,但见剑长三尺三寸,光华内敛,一面上刻草木鱼虫,一面上书圣人教化之篇。

  轩辕大喜地拜谢,随即从玄都大法师手中接过轩辕圣剑,问道:“敢问仙长,不知此剑有何用?”

  玄都大法师闻言笑道:“此剑尚未祭炼完全,还请人皇陛下以血祭之!”

  轩辕闻言有些犹豫,却见一旁的有巢氏道:“轩辕,你可试之!”

  轩辕闻言点点头,以刃割手,霎时剑身吸收了鲜血,血光暴涨,直冲天际,搅乱了万里浮云,更有亿万鬼哭狼嚎之声啸鸣苍穹,催人泪下!未几,异象散去,再看之时,此时剑身散发出汹涌的皇者之气,金光万道,万法莫沾,群邪不侵!

  轩辕大喜,感受到剑身上传来的澎湃力量,一股豪情自心中升起,我一定会凭借此剑遇神杀神,遇魔弑魔,绝不容许任何人危害我人族!

  本书由。提供下载



第六十三章
更新时间:2010…2…21 3:35:10 字数:2141


  却说在南瞻部洲的东方有东夷人,乃是人族的一支,东夷中又有大族曰九黎者。九黎一族于三十年前曾诞下一儿,那时恰逢轩辕降生不久,当时天有大变,方圆千里之地尽暗,云层中更有红黑色闪电纠结交缠,天有血光降下于九黎族中,更有万鬼齐哭于天,吓得一干族人心惊胆战不已,纷纷关紧门窗躲避在家里不敢出来。
  如此持续了三日,方才散尽异象,却有九黎族族长之妻诞下一麟儿,哭声震天,直将天上的浮云震散。那婴儿小小年纪便长得浓眉大眼,叫声响亮,手腿壮硕且头上长角。族长大喜不已,认为是天将神子于他,并为他取名为:蚩尤,将希望都寄托在蚩尤身上。

  蚩尤乃是天生神力,少时就以力大闻名于族中,东夷人好战,故而九黎族也不例外。每次在族中的比武中蚩尤都大获全胜,且其为人豪爽异常,那些战士因其武勇,故而对他言听计从,小小年纪就在族中的威望甚高,族长看后心中兴奋不已,暗叹九黎族终于有了传人!

  蚩尤生而有大神通,能操纵天地间的元素力量,更为让族人敬重的是他肉体极具强悍,莫说寻常的刀刃,即便是神兵利器也无法在他身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皆谓为天人也!

  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再加上巫族天生不会臣服的性格,便起野心要夺取人皇之位。蚩尤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蚩尤这次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黄帝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黄帝顿然悟解,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