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北宋生活顾问 >

第118章

北宋生活顾问-第118章

小说: 北宋生活顾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婶也是个直脾气,信奉有仇就要报,听过任婶的报怨,就想替林依出这口气,遂把白巾子朝胳膊上一搭,再到柜台前取了一份酒水单装样子,走到牛夫人桌胆弯了弯腰,恭恭敬敬道:“这位客人, 我们店有规矩,不点酒水,不能久坐。”

杨婶脸色平静,带着此谦卑,浑然就是一名尽职尽责的酒保,丝毫瞧不出有怒气,她也不管牛夫人认不认得字,将酒水单翻开,摊到她面前,道:“客人,小店有数十种酒水,任您挑选。”

牛夫人多年算账,略识得几个大字,但面对密密麻麻的酒水单,还是有许多字认不出来,她对杨婶讲的那条规矩,本就不满,再看了这份看不太懂的酒水单,更不高兴起来,阴沉着脸道:“我经营酒店数十年,从未听说过有这规矩。”

杨婶笑道:“那是因为您家酒店的店面大,不似咱们这小店,一共只得六张桌子,若人人都跟您似的,那真要吃酒的客人,可就没位子坐喽。”

这话极有道理;牛夫人反驳不了,急了,将酒水单朝地上重重一扔,道:“不是我没钱点,实在是你们店中的酒水粗劣不堪,入不了口。”

她生气,杨婶却不气,脸上依旧带着笑,问道:“那照您看,甚么样的酒,才算是好酒?”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牛夫人马上将桌上摆着的酒壶一指,道:“这才是好酒。”

杨婶还没接话,青苗忍不住了,叫道:“哎哟,我们夫人与你客套一句,你还就当真了,不就是果酒吗,满大街哪家没有,我们祝婆婆调出来的,比你这味道更好。”

牛夫人又是气,又是疑,道:“好话儿谁不会讲,既是有好酒,拿出来瞧瞧。”

青苗站着不动,撇嘴道:“那是专门与官宦夫人准备的,等牛夫人封了诰命再来吃罢。”

若把杨婶的话比作暗刀子,那青苗就是来明的,只这几句,就叫牛夫人受不了,将桌子猛一折,呼地站起身,就要招外面的仆从进来。

青苗不待她开口,大声喝道:“谁敢在朝廷命官家撒野?”

杨婶装作害怕不已,撒腿就朝外跑:“不得了,出事了,我上衙门报官去。”

牛夫人想起上回那场不愉快的官司,忙叫守在门口的自家丫头拦住杨婶,上前和颜悦色道:“我只是想尝尝你们家的酒,你急甚么,既是瞧不起我,不愿给我吃,那我也不强求,这就告辞。”

杨婶与青苗看着牛夫人拂袖而去,欢欣不已,相视大笑,只有祝婆婆很担忧,牛夫人毕竟是张仲微的外祖母,这瞧不起长辈的名声传出去,可不怎么好听。

晚上等张仲微夫妻回来,祝婆婆将这担忧讲出,林依这才知道他们不在家的一天里,店中差点出了事。杨婶与青苗都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站在张仲微两口儿面前,异口同声道:“就算罚 我们的月钱,也要叫牛夫人晓得厉害。”

青苗还补充道:“最好让她见了咱们就绕道走。”

张仲微觉得这句话不对味,轻咳一声:“别个见了大恶人,才绕道走呢。”

众人扑哧笑出来,气氛缓和许多,祝婆婆道:“二少爷说的是,咱们开店做生意,来的都是客,得罪不得。”

张仲微却道:“若放在以前,我就要说青苗几句,不过今日,得罪的好。”

他才刚隐晦批评过青苗,怎转眼就改了口风?众人都是不解,只有林依心知肚明,张家下人公然赶走牛夫人的事一传出去,张杨两家交恶,就由不得王翰林不信了。

虽然歪打正着,但林依还是说了青苗几句,道:“同样是给钉子吃,杨婶就比你有手段,既呛着了人,又句句是理,让人挑不出错来。”

青苗服气,低头认错道:“我不该提那酒只有官宦夫人才能吃,若真让她嚷嚷开去,给二少爷和二少夫人安个不敬长辈之名,麻烦可就大了。”

林依暗道,这个倒是不必操心的,如今人人都晓得张杨两家关系不好,无论牛夫人讲甚么,别个也不会全信,再说她只是外祖母,并非祖母,差了这一个字,就与“不孝”没关系。

虽然林依并不担心,却没讲出来,且让青苗惦念几天,好让她长长记性。

时辰也不早了,祝婆婆辞去,杨婶到厨下做饭,青苗回房反思。张仲微待他们一走,就跳将起来,冲去把门关了,回身兴奋道:“娘子,咱们下等瞧的那块地如何?”

林依没他这样激动,冷静道:“那地倒是空着,但只不过石头多些罢了,你怎晓得就是废弃的地皮,说不准早有人看上了。”

张仲微依旧兴奋,搓着手道:“我留意过了,那块地四面盖的都是出租房,样式与咱们住的无二,你想想,朝廷划拨宅基地给‘修完京城所’,都是成片成片,他们断没有四面都盖了房子,却独留那一块空地的道理。”

此话有理,但林依还是觉得玄乎,便道:“咱们在家里猜来猜去也没用,不如出门打听打听。”

张仲微连连点头,道:“我明儿就去‘修完京城所’,寻个人问问。”

第一百七十九章  风水宝地

林依却摇头,道:“八字没一撇,莫要惊动了官员,还是找来牙侩问一问。”

张仲微觉着有理,便先没朝“修完京城所”去,而是等到第二日,寻了个牙侩来家。

林依顾及现在的官宦夫人身份,不肯轻易让别人看了相貌去,但在家戴个盖头,又觉得别扭,便将店中的屏风搬了一个来,搁在里间,自己则朝屏风后坐了。

张仲微就坐在屏风前的交椅上,又命杨婶搬个凳儿来,请牙侩坐,牙侩知道他是个官,不敢坐,只肯站着回话。

张仲微将昨日见着的那块地描述给牙侩听,他照着林依先前的嘱咐,只讲了那块地的大小形状,却没讲在何处——两口子约好了,若这牙侩连地方都讲不出来,就一定是对东京城不熟,那他们换个人再问。

夫妻俩运气不错,这位牙侩对东京城大小地皮了如指掌,当即就答了上来,道:“张官人,你讲的乱石地,可是东面市旁的那块?”

地点分毫不差,张仲微面露笑意,点了点头,问道:“你可晓得,那块地是否归‘修完京城所’所有?”

牙侩躬身答道:“回张官人的话,那块地的确是在‘修完京城所’名下,不过……”

“不过甚么?有话明讲,亏待不了你。”张仲微追问。

牙侩倒不矫情,即刻讲明实情,张仲微两口子看中的那块地,并非真正的废弃地,而是修完京城所的一名官员假公济私,在为朝廷盖房子时,偷偷留下了一块,又怕明眼人瞧出来,便拖来几块大石头堆上,充作乱石地,以掩人耳目。

林依昨日的无意猜测,竟是准了,原来那地真不是废弃的,张仲微不解问牙侩:“既是有人特意留下,却为何没盖房子,任其荒在那里?”

牙侩答道:“那人前些年犯事,被革了职,地皮也就耽搁了下来。”

张仲微了然,道:“不知‘修完京城所’还愿不愿卖那块地。”

牙侩道:“张官人想买?我奉劝你一句,还是别买了。”

张仲微问道:“为何?”

牙侩道:“留地的人还没来得及盖房子,就把乌纱帽给丢了,晦气;再说那块地与犯官沾边,张官人又是在任上的,还是不要买的好。”说完又补充了一句:“都是小人愚见,张官人勿怪。”

牙侩这样讲,很可能就此丢了生意,可见是真心相劝了,林依顿感此人还算老实,便轻轻叩了叩屏风框,示意张仲微到后面来,将一把铜钱递与他,小声道:“这人还不错,与他几个赏钱,叫他帮咱们留意着。”

张仲微会意,拿着铜钱打赏了牙侩,道:“多谢你实情相告,我们还要买地,若有合适的,麻烦知会一声。”

牙侩问道:“不知张官人想买甚么样的地?像刚才那块一样的?是可遇不可求,只怕再寻不出第二块了。”

张仲微想买的,是别人废弃不用的地,可这话要是讲出口,难免令人生疑,他欲寻个万全的理由出来,却一时想不到,只好走到屏风后问林依,附耳道:“娘子,你脑子灵光,快些编个借口出来。”

林依在官宦夫人堆里混迹这么久,扯谎的活儿学得最好,眼珠子一转就编出一个来,小声告诉张仲微。

张仲微认真听了,重回屏风前,向牙侩道:“我们受人所托,想买一块别人废弃不用的地皮。”

牙侩果然十分诧异,问道:“别人都是尽着好地买,张官人却为何偏要买差的?”

张仲微将林依编的理由讲出:“我们有个远房亲戚,正与兄弟闹分家,他不愿把好地皮分给弱弟,因此想偷偷买一块劣地,以次充好。”

兄弟萧墙的事,牙侩见得多了,当即表示理解,丝毫未生疑,又再三保证尽快帮张仲微寻一块称心如意的地皮。

张仲微送走牙侩,大赞林依这理由编得好。林依若有所思,道:“城中牙侩遍地,自有他的道理,往后不论买甚么卖甚么,都先找牙侩问问的好。”

张仲微感叹道:“幸亏听了你的话,先寻牙侩来问,不然贸然去了‘修完京城所’,还指不定惹出甚么麻烦来呢。”

夫妻二人都认为方才那名牙侩不错,但保险起见,还是又见了几位,将买地之事相托,再静候他们的消息。

且说劝他们别乱买石地的那名牙侩,生意虽暂时没做成,但还是拿到了赏钱,他心下高兴,办起事来格外有效率,没过几天,就又来寻张仲微两口子。称天汉桥果市旁有一块空地,足有大半亩,堆放的全是烂水果,一到夏天,臭气冲天,‘修完京城所’早想把这块地卖掉,却无奈没人要接手。

天汉桥即州桥,林依接连逛了两天的街,却忘了在家附近转转,眼皮子底下的一块好地,差点遗漏掉。

天汉桥果市,离州桥巷极近,这比林依想象的还要好,她在屏风后激动起来,张仲微也是一样的心情,不待她示意就开口问牙侩:“不知那块地的具体大小,还有价钱如何?”

牙侩道:“那地块,‘修完京城所’极想出手,却又无人愿意买,因此价格一降再降,若张官人想要,我就去帮你打听打听,顺路还还价。”

张仲微大喜,正想点头,林依出声截住他,口吻极为不满:“地虽然够大,却堆的全是烂果子,我那远房兄弟买下,还得花大力气清理,平添几多麻烦。”

牙侩笑道:“其实雇几个人力,倒也不难,上头堆了烂果子,正好还价。”

这牙侩真是再机灵不过,林依坐在屏风后,微笑起来,但口气依旧带着些许不满:“那就劳烦牙侩压压价,若不将人工费用省出来,我是不肯要的。”

牙侩连连称是,张仲微又要打赏,林依却将他止住,只称生意做成之后,必有优厚酬劳奉上。

牙侩告辞,自去“修完京城所”询问打点。

张仲微将屏风挪至一旁,笑道:“娘子越来越有生意人的风范了。”

林依扑哧笑出声:“哪里,都是跟官宦夫人们学的,用到生意上来罢了。”又道:“不说别人,就是那些翰林夫人,个个都比我强,幸亏她们不屑于做生意,不然我可就没活路了。”

张仲微听她提起翰林夫人,悄悄告诉她道:“我那天听一位同僚抱怨,要启奏圣上,查封娘子店。”

林依先是一惊,旋即明白他这是玩笑,不然他自己早就急了,哪还会用不急不缓的语气讲来听。她揪住张仲微的耳朵,笑骂:“越来越油滑,竟拿我的店来打趣?”

张仲微大呼“娘子饶命”,笑道:“我讲的千真万确,翰林院的同僚,大都家中清贫,每月能有结余让他们去吃几回酒,就算不错了,如今了添了娘子店,不但他们要吃酒,家里的夫人也要吃,钱只那一点点,哪经得住两人花销,这才抱怨起来。”

林依松了张仲微的耳朵,笑倒在床上,问题:“这是你哪位同僚,抱怨娘子分了他的酒钱?”

张仲微笑答:“是赵翰林,你认得他家夫人的。”

“原来是他,夫妻俩的性子, 倒是相像的很,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林依对这答案,不觉得奇怪,“赵翰林夫人确是爱吃酒,常常上咱们店来呢。”

张仲微道:“你听过也就罢了,可别讲出去。”

林依白了他一眼,道:“当我傻呢,若是讲后,赵翰林夫人不来了,怎办?”说着就要从床上爬起来,张仲微却扑过去,将她压在身下,凑到她耳边道:“娘子,机会难得……”

林依探起身子,望了望窗户,又望了望门,见都是锁着的,便由着张仲微掀起了裙子。张仲微见林依配合,十分高兴,搂着香个不停。正要入巷,忽听得门响,杨婶在外禀道:“二少夫人,有位夫人要赊账,我不敢作主,特来问你。”

张仲微懊恼不已,但正事又不能不理,只得爬起来理衣裳。林依同样泄气,见他这副模样,又觉着好笑,故意朝他身下捏了一把,再才拢着头发去开门,问杨婶道:“谁人要赊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