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决战朝鲜 >

第403章

决战朝鲜-第403章

小说: 决战朝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仗要真打起来啊还真不会是这个样子了”我回答道。
  接着笑着对冷枪部队的战士招了招手,很快就有十几名战士走了上来,分别对山顶阵地上各个位置和曾经暴露过的人进行了一番描述。被描述到的战士也很自觉,一个接着一个的站了出来,这其中竟然还有一个是连长。
  “如果这仗真打起来……”我朝站出来的战士比了比,说道:“才刚开始打,你们守在阵地上的兵就差不多去了一半了。我的部队在神枪手的掩护下发起猛攻,完全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就占领了山顶阵地,你坑道里的兵根本来不急补充”
  “我们可以守坑道”胡彪还是不服输的说道:“只要坑道还在我们手上,就不能算输”
  “给你看看七连战士的枪”我随手招来了一名战士,把他手中的枪递给了胡彪。胡彪一看就愣了,这枪没什么特别,就是枪管上绑了个手电筒,很明显就是为进攻坑道做准备的。
  第八卷 金城战役 第三十二章 演习(二)
  “团长”胡彪在部下面前被七连的战士五花大绑了一回,明显是面子上过不去,把手上绑着手电筒的枪还给了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把手电筒绑在枪管上这法子的确不错,可以腾出手来专心打枪嘛,这法子我服不过……”
  “不过什么?”我问道。
  把手电筒绑在枪管上这方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在现代时看到特种部队那些枪的前面,都有这么一个照明装置,所以就想着在枪管上绑上一个手电筒了。
  话说这在枪管上绑手电筒还真是好处多多,这样做不只是可以进攻坑道,不只是解放出双手专心打枪。在战场上想要照明时,双手无需离开枪只要伸手一按开关就可以了,而且在作战紧张时也不至于会遗失手电筒。再加上我军一向擅长打的就是夜战,所以我本来是为了方便进攻坑道才想到的这方法,没想到在战场上却十分实用。霎时所有的战士都无一例外的在自己的枪管上绑上了手电筒。
  当然,装备有夜视仪的卡宾枪除外。一是有了夜视仪后就不需要手电筒这样的照明装备了。另一个则是夜视仪过重,装备了它的卡宾枪再挂上手电筒,那活动起来就不大方便了。
  “不过就是……”胡彪回答道:“这战要真打起……”
  “就不会是这个样了是吧”一直站在胡彪阵营举着望远镜观战的李平和这时走上了来接嘴道。
  “政委”胡彪一看到李平和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迎了几步上去急着问道:“你一直在阵地上看得明白,你给我说说公道话,这仗……”
  “胡彪同志”李平和笑呵呵地打断了胡彪的话:“崔团长已经是手下留情了,真要打起来,只怕你会输得更惨”
  “啥?”胡彪听着不由愣住了。
  “政委”胡彪手下的一个连长听着不服气了,在旁边应了一声:“就算在阵地上打不过,那咱们躲在坑道里,崔团长他们难道还能钻进坑道里来跟咱们打不成?”
  李平和我对视了一眼,就对胡彪等人说道:“你们要是不信,就跟我和崔团长到七连的训练场去看看?也好学习下战斗经验嘛”
  “去就去,谁怕谁?”胡彪应了声,他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这败仗不是没有吃过,但今天这仗还是最让他憋气的,所以死活就是不认。
  对此我也没有什么意见,反正那些训练方法又不是什么宝贝,538团的战士也不是外人,于是就带着七连和胡彪等一行人朝训练场走去。
  训练场设在649。8高地靠近山脚的反斜面上,这里是敌人炮火和射角最不容易波及到的地方,大慨有千米长宽的大小,只是用几根铁丝网简简单单的拉上了划个界就是了,也不算什么秘密的地方。只不过我们平时训练的时候多在夜里,而且胡彪等人必须在山顶阵协上驻守阵地,所以才很少见着罢了。
  十几分钟后,一行人就随着七连整齐的脚步开进了训练场。这里其实也是个斜面,主要还是用于模拟山地战的。乍看一眼跟其它的阵地没什么两样,不过就是在训练场中有几个坑道罢了。
  我还以为胡彪还会叫上几声:“切这就是训练场?有啥了不起的?”
  让我意外的是,胡彪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睁着一双大眼睛凝神观察。
  我在心里不由暗道一声,这家伙倒还是个聪明人,知道看起来越是平常的地方,却越是不平常否则的话,就会再闹上一次大红脸了。
  但胡彪聪明,他手下的几个连长却没有这么大的智慧,沉默了一会儿后还是有人开口了:“政委、团长这里就是训练场?”
  “怎么样?崔团长”李平和没有回答他的话,直接转向我说道:“让战士们表演下给同志们学习学习吧”
  “张熊”我直接朝身后叫了声。
  “到”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一名武大三粗的战士就站在了我的面前。
  张熊是七连的一位排长,人如其名,他体形就大得跟熊似的,但脑袋却一点也不像熊那么笨。不过貌似真实的熊体形虽大,却也一点都不笨。如果真要给熊平反,那又会是另一番长篇大论了,所以这里暂且打住不说。
  在战场上混过的人,都知道武大三粗这种体形在战场上一般不好混。体积大就意味着暴露的面积也大,那被流弹、弹片打中的机率也大。再加上志愿军战士大多都因为营养不良而偏瘦偏小,有个把身高体壮的人在队伍中就会显得很奇怪。敌人的狙击手,甚至是普通的敌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把这种人做为目标。
  但越是因为这样,能活下来的、体形大的战士一般都会有手绝活。这个张熊的绝活就是快,脚快手也快。
  脚快就是跑得快,敌人手雷抛在面前他也有办法顷刻之间就跑出爆炸范围。
  手快就是杀敌快,据说有一回他带着几个兵去抓舌头的时候,忽的一声就闯进敌人碉堡里头像拧小鸡一样,咔咔几下就拧断了三个敌人的脖子,敌人连叫都来不及叫上一声。完了还拖着一个吓愣的俘虏出来……
  也正是这样的人,才能加入到七连中当上一名排长啊
  我掏出怀表朝他挥了挥手,说了声:“二排准备行动,十五分钟”
  “是”张熊应了声,二话不说就拉着他的部队抢了出去在训练场上分成几队排开杨振山那个班的冷枪部队也随即在他们身后各自找到有利位置潜伏好。
  正当胡彪等人看着大惑不解的时候,我对着怀表喊了一声:“开始”
  呼的一声,就像是刮起了一阵风,张熊所带领的部队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部份,个个猫着腰举着手中的步枪、冲锋枪,在杨振山等神枪手的掩护下互相掩护着交替前进。杨振山与张熊之间还互相间通过对讲机交流着战场上的一切信息和可疑地点。
  有时是杨振山告诉前方哪些位置有可能有敌人潜伏,有时又是张熊或者他手下的几个班长把可能隐藏着敌人的位置告知冷枪部队的战士,让战士们通过夜视仪验证。
  胡彪等人看着就有些不明白了,刚才的演练至少还有他们这支538团的部队来“对抗”一下,而这一会儿,训练场上似乎一个人都没有,所以他们就不明白张熊等人这副如临大敌又像是演戏似的姿态。
  但他们很快就知道这不是在演戏了
  因为这时候阵地上突然出现了几个戴着钢盔的脑袋……
  “砰砰……”几声,战士们手中的枪响了,几个钢盔发出一阵“铿铿锵锵”的脆响就被打得老远。
  这些突如其来的枪声倒把胡彪等人吓了一跳,当场就有人叫出声来:“这不是演习吗?怎么动起真格的来了还,还打死人了……”
  接着再定晴一看,那些脑袋哪里是真人,只不过是几个戴着钢盔的木头疙瘩而已,这才松下了一口气。
  “七点钟位置,三百米,两名神枪手四点钟位置,两百米,两名机枪手”张熊把前线的情况及时报告给后方的冷枪部队。
  杨振山当即下令道:“一组、四组,七点钟位置神枪手。第三组,四点钟机枪手”
  “砰砰,砰……”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黑暗中,在我们几乎就看不见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又是几声钢盔掉落的声音,很显然战士们全都命中了。
  接着在训练场上的各个角落里,突然冒出了许多这样的戴着钢盔的假人,有的是迅速跑过,有的是从显要位置冒出头来,甚至还有许多端着枪……俨然就是一支埋伏在这里的部队阻击着战士们的攻势。
  而战士们也一丝不苟,对于可以击中的目标和有可能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目标做出正确的评估,时而隐藏时而跃起,有时作战部队出击有时由冷枪部队动手,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斗就在我们面前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只看得胡彪等人应接不暇、目瞪口呆。
  就像现在电影里,那些特警在训练营救人质时,突然在墙角或是房后冒出一个假人一样,我这种训练就是从那联想到的。所不同的是这戴着钢盔的木头疙瘩目标更小、更难命中。
  当然,我也知道最好的训练就是在真实的战场上战斗。但在真实的战场上就必然要遭受伤亡,而且朝鲜战场是极为残酷的。上了真实的战场虽说可以让战士们得到煅炼,但却有可能一场战斗就让战士们伤亡过半。这种结果显然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组建这支部队的目的。
  这种模拟训练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可以尽可能的给战士们形成一种战场氛围和互相协作练习。再加上他们原本就是老兵,以前就没少上过真实的战场,所以模拟起来就越发的逼真神似。
  我相信,他们在训练场上这样煅炼之后,有朝一日等他们真的走上了战场,伤亡必定会有所下降。
  “在说什么?”我看到胡彪手下的几个连长在窃窃私语,于是就问了声。
  “报告团长”一名连长挺身敬礼道:“赵连长说……他说这些假人摆在什么位置,七连的同志早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所以打起来才会这么轻松”
  “这你们就说错喽,他们事先并不知道假人的位置”李平和听着就代为回答道:“崔团长对七连的三个排,是实行竞争的方式训练一排进攻的时候假人就是二排放的,二排进攻的时候假人是三排放的,以此类推打完之后,哪个排的成绩最好任务就优先安排哪个排为了这,这几个排都绞尽脑汁的互相下套,就怕别的排会超过自己”
  李平和这么一解释,胡彪等人就再也没话说了。
  但好戏并没不是就这么结束了,训练场上的敌人差不多清理完了之后,张熊等人很快又把目标转向了有可能隐藏了敌人坑道。
  只见几名战士紧贴着坑道壁靠近坑道口,接着猛地朝坑道里投进了两枚手雷。
  没错,就是手雷,美军用的卵形手雷。
  虽说志愿军习惯于使用手榴弹,但不可否认的是卵形手雷在有些特殊的工事和地形上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在坑道里,或是在坡度较陡的斜面上。
  在坑道里,如果使用手榴弹的话,那又矮又狭窄的空间无疑大大限制了手榴弹的投掷距离。首先低矮的坑道顶会让手榴弹无法做高幅度的抛物线运动,稍高一点就会被挡住甚至反弹回来炸伤自己。其次就是手榴弹的重量和形状,注定了它在坑道里无法投远,这就无法达到攻击敌人的目的,甚至还往往会误伤自己。
  但手雷就没有以上的那些缺点了,因为它重量轻而且是球形的,轻轻一投就可以在坑道里滚上好远,有时投得好的话,甚至还可以利用坑道壁撞击的反弹力把手雷投到拐角处。所以在坑道里作战用手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要找到美军的手雷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就像我总是不缺M1步枪的子弹一样,有了庞师长的支持,180师从美军那缴获的子弹和手雷很快就集中到538团的仓库里来,对一个师来说这些玩意也许不算多,但对于我们连队……我想几乎是用到朝鲜战争结束都用不完了。
  随着“轰轰……”两声,手雷在坑道深处爆炸,爆炸声刚过,早就候在坑道口旁的战士当即按亮了枪管上的手电筒,举起这特殊的步枪、冲锋枪就冲进了坑道里。
  接着又是一阵沉闷的枪声,偶尔也有一、两声爆炸……
  当然,这在坑道里的战斗我们是没有办法看见的,只有在外面等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走。
  终于,在我怀表上的指针到第十四分钟的时候,战士们从坑道里钻了出来,接着用步枪上的手电筒朝着我们划了两个圈,演练胜利结束
  胡彪也不吭声,抬腿就沿着张熊的进攻路线朝前走去,一营的几个连长也赶忙紧随其后。
  我知道胡彪想看的是什么,他是想看那些被打死的“敌人”脑袋上的弹孔,想看“敌人”隐藏的位置,想看战士们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