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93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938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问题,理由是调解委员会需要时间进行工作,而联合国大会也要等1949年4月1日会议开始后才能就安全理事会的建议作出相应的决定。法国代表不能同意杰塞普把巴勒斯坦同刚诞生的美国相提并论,以色列的边界不取决于原始森林的开拓或对野蛮部落的斗争,而是取决于与现存各国所达成的协议,他建议延期一个月,可是,无论他的建议,或英国的建议,或以色列实质性的申请,都没有在12月17日获得必要的七票。这个问题便暂时自动延期了。
  (七)以色列“害了埃及人”和迫使贝文摊牌,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
  12月22日,埃及战线方面的以色列军队,在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土可以自由行动的口实下,向自10月以来一直被困在法卢贾的埃及旅发动了进攻,与此同时,以色列空军还轰炸了加沙及其南面的一些村庄。以色列发言人和某些作者后来所提出来的重新发动攻势的理由是:埃及一直在调动大批援军力图解法卢贾之围,并不断袭击靠近边界的以色列定居地,而埃及飞机又轰炸了海法、特拉维夫和拿撒勒的近郊。代理调解人则建议,在以埃两国开始停战谈判的同时,应将后者在法卢贾的军队逐步撤回到埃及,但对这一建议(据以色列方面的说法)埃及方面却故意推托,正如夏天伯纳多特在同一地区设法要解决以色列定居地粮食供应问题时所碰到的情形一样。以色列方面接着宣称,发动这次攻势是由于有官方消息(由联合国停战监督小组的负责人——美国的赖利将军传出来的)说:埃及对举行谈判的建议已加以拒绝。以色列人还说,根据22日至27日期间俘获的埃及军官的供词,埃及定于27日进攻,他们为了先发制人,才采取了行动。另一方面,赖利将军给代理调解人的报告中却揭示,以色列有计划地回避10月战争以后重新制订的停火条件—最明显的就是他们不让联合国观察员在该地区设立观察所。以色列发言人企图把安理会以后要作出的有关停战谈判的决议,讲成是当前遵守停火条件的先决问题,而安理会中的比利时和法国代表则认为这种讲法虽然是巧妙的,但是不能接受。于是,英国12月29日的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停火、撤退到10月战争以前所占领的阵地上和派遣联合国观察员执行有效的监督——终于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而美国、苏联和乌克兰则在投票中弃权。
  可是,这项决议同以前几个决议一样,也没有起什么作用。当埃及旅仍然在法卢贾坚守时,埃及军队的右翼——驻扎在从比尔谢巴西南方向经过哈菲尔乌贾到苏伊士运河的那条汽车公路上——受到以军的突然袭击,其主力被包围压缩在加沙地区,而以色列军队便大举深入西奈半岛的埃及地区。那时由于开罗的新闻检查无法把不光彩的节节败退的消息完全加以封锁,这就使一些极端主战派组织—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组织上强大的伊赫万穆斯林党(穆斯林兄弟会)--反对马哈茂德·法赫米·努克拉希政府的敌对情绪大为抬头。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里,街头上的恐怖行动是在犹大人和欧洲人身上泄愤的;但是,10月和11月间埃及政府试图制止看来是极端分子想夺取政权的活动,已经为时太晚了,12月28日,首相自己也被一个伊赫万穆斯林党徒暗杀了。
  在埃及的前线,军事上是一团糟;而其首都又由于政治上一片混乱,危机四伏。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政府于12月31日威胁要援引1936年的英埃条约(无视埃及于1947年曾请求安全理事会废除该约这件事),如以色列军队不迅速从埃及领土上撤出,英国即进行武装干涉,美国政府在向以色列政府转递英国政府的该项警告时,对报道中有关以色列此时调动军队威胁约旦一事表示遗憾,提出其自己的警告说,除非以军撤退,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可能不得不重行考虑。无论如何,现在易卜拉欣·阿卜德·哈迪领导下的埃及政府既不愿英国政府援引1936年的英埃条约,又觉得埃及的阿拉伯盟国已把埃及抛弃了,因而通知代理调解人本部说,如以色列同意停火,则埃及愿意举行停战谈判。
  以色列声称,到1949年1月2日为止,以色列军队已从埃及领土上撤出,但是以色列方面的报道本身却说明一直到1月7日为止,还继续有以色列军队在边界线上的腊法村以南的地方。由苏伊士运河地区英国皇家空军基地起飞的飞机,据称在空中侦察时发现:以色列军队于1月6日又有新的大举入侵埃及领土的行动。次日(1月7日)早晨,四架喷火式战斗机奉命执行另一次侦察任务,指示它们穿过战区上空,但不得逗闺,并不得越过埃及—巴勒斯坦的边界。但是由于在过去几天中埃及空军出现在战区上空的次数比较频繁,以色列空军便进行了截击,结果全部英国侦察机都被击落了。就是在这天,埃及政府已经同意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下午二时起实行停火,但是证实这件事的消息迟迟才到达运河区英国人那里。因此以色列军与埃军之间的局部战斗在腊法又持续了三小时之久,而在这段时间之内,另一架执行侦察任务(寻找当天早晨失踪的四架英国飞机)的英国飞机又被以色列空军击落,坠毁于巴勒斯坦边界的一边。这些事件使英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英国驻华盛顿大使请求美国政府出面支持,但为杜鲁门总统所拒绝;而以色列政府则谴责英国在停战谈判的前夕组织了一场针对他们的军事和政治活动的大表演,包括在“东地中海的大规模海军演习”以及“模拟在以色列海岸登陆”的演习。以色列政府再一次诬控说,英国秘密地把军火供给与它结盟的一些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同阿拉伯各国开始停战谈判,以及这些事件对英国议会和公众舆论所造成的冲击——这两件事加在一起使贝文对以色列一直寸步不让的态度有所改变。1月18日他宣称,英国政府准备释放一直扣押在塞浦路斯的那些合于兵役年龄的犹太移民。1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对于以色列给予事实上的承认;美国政府也于二天之后宣布,对于以色列和约旦给予法律上的承认。
  第二节 战争的后果,1949—1950年
  (一)以色列—阿拉伯停战,1949年1月至7月据信美国政府代表曾作了很大的努力,促使以色列和埃及于1月13日开始举行停战谈判。在代理调解人主持下,这次在罗得岛举行的停战谈判,一开始就面临着许多因难。这因为埃及不久前虽吃过败仗,但仍然要求收回以色列1O月进攻前它所占有的阵地。同时,以色列也针锋相对地要求埃及军队从加沙到埃及的沿海地带撤出,并且拒不同意让被困在法卢贾的埃及军队撤走。虽然后来对以上两点作了让步,但以色列仍坚持要保持沿边界的乌贾地区。该地区位于埃及和比尔谢巴之间的内陆公路的交叉点上,具有战略价值,埃及右翼纵队于1948年5月就是从这条公路进入巴勒斯坦的。埃及人仍不承认以色列占领比尔谢巴的合法性。不过,双方还是在2月24日签订了一项妥协性的停战协定。由此项协定和以后其他协定所制定的分界线,“于其划定时,。。在涉及最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不得损害任何一方的权利、要求和地位”,并“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得解释为一种政治上或领上上的边界”。仍归埃及军队占领的加沙地带,规定为二十五英里长,延伸至瓦迪哈锡的河口为止,其宽度则从海岸算起为三英里半至五英里半,巴勒斯坦战争爆发前,该地带人口原有七万左右,由于有二十万左右难民迁入,因此人口激增。停战分界线把许多村庄与其耕地分割了开来,使那些耕地归以色列人去耕种了。位于巴勒斯坦边界境内的战略要冲乌贾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埃及人在距离该地区十四至十七英里的边境之内不得设防。
  黎巴嫩参加对以色列的战争一直是半心半意胸。1月16日,即以色列—埃及停战谈判的第四日,以色列和黎巴嫩两国代表在黎巴嫩—巴勒斯坦边界线上的纳库拉角会晤,开始试探性谈判,同时,以色列军队从去年10月所占领的四个黎巴嫩村庄撤出。这次谈判也拖延了很久,因为在叙利亚没有表示准备从巴勒斯坦那一边前线邻近土地上所占据的阵地撤出之前,以色列不肯从靠近叙利亚—黎巴嫩前线属于黎巴嫩领土的战略要地上撤出。但是,3月21日代理调解人终于能提出报告说,叙利亚已同意谈判,接着,以色列与黎巴嫩便在3月23日笠订了停战协定。协定以巴勒斯坦—黎巴嫩的边界为分界线,分界线的两边都划有非军事区,任何一方区内驻军均不得超过一千五百名。虽然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曾建议把巴勒斯坦南部延伸到亚喀巴湾的长形地带划给以色列,但当1948年6月阿拉伯军团占领死海南端大约二十英里以内两个从前巴勒斯坦的警察哨所时,该地带还没有犹太移民或军队进入。人们还记得,英国政府和已故的调解人在夏天的时候曾建议过,约旦可以保国该地带而让以色列获得西加利利作为交换。可是,以色列人却决心要在亚喀巴湾获得一个出海口,从而可以不通过苏伊士运河而达到红海和印度洋。其次,以色列人还打算开发巴勒斯坦南端早在所罗门国王的时期就已经开采的矿产资源。
  在10月进攻中,以色列军把沿海平原的埃卑击退:11月间,又沿阿拉伯河谷一直推进到死海以南四十五英里的地方。12月1日《即与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军团签订停火协议的次日),又与这个遥远的南端地区的阿拉伯军团发生了一次小的接触。12月内埃及军队的失败使以色列军得以自由向南推进。但据报道,1949年1月2日,阿卜杜拉国王援引了英国一外约旦条约,结果是英国派遣了一小队兵力驻亚喀巴。在2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以前,军事形势一直没有变化,而当时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即将在罗得岛举行。可是,2月24日,以色列的一支巡逻队(违反以一埃停战协定向南推进,穿越埃及的西奈)出现在亚喀巴西北十英里的险峻的关口之前,四天之后才扬长而去。
  当3月2日停战谈判开始时,以色列方面否认曾到过该地区;但当约旦政府声称事实上占领了亚喀巴以北六十英里的阿拉伯谷地时,以色列谴责约旦政府企图利用“既成事实”来破坏谈判。作为反击:以色列还控诉说,在伊拉克和约旦军队控制的中部巴勒斯坦所发生物一系列事件,把以色列沿海平原的最狭隘处压缩到只有八英里宽了。3月7日,停战谈判陷于停顿。当天早晨,有两个以色列纵队沿阿拉伯河谷向南推进,直指亚喀巴湾。
  过去伊拉克政府拒绝同以色列进行双边停战谈判,但同意接受约旦所答应的停战协议的约束;这时决定在以色列向其攻击之前将其军队从巴勒斯坦中部撤出。这样一来,稀疏地驻守在从亚喀巴湾至耶路撒冷以北、长达一百三十余英里战线上的阿拉伯军团也就必须掩护其暴露的北翼,并且不能在南端冒发生一场冲突的危险。早在3月10日,由于驻守在亚喀巴的阿拉伯军团的小部兵力已经撤走,以色列军队进入了该地以西五英里的海湾地带——前巴勒斯但的警察哨所所在地乌姆拉什拉什,后来以色列人又把它改名为埃拉特。在代理调解人的安排下,双方于3月11日签订了一项停火协议,但两天之后英国把亚喀巴的兵力加强至一个旅的规模时,以色列又提出了抗议,认为这种行动有碍它与约旦的和解;而约旦政府则要求英国的巡逻范围向北扩大到死海,以便制止以色列军侵入巴勒斯坦一外约旦的旧边界。代理调解人在美国批评英国对亚喀巴的增援违反停战规定时,英园外交次官则说,英国政府坚信;正是由于有了这支部队,才稳定了局势,使以色列和约蛐停战诛判不致中断。英国还向以色列保证说,这支军队的目的只是为了防御,不会影响到以色列对前巴勒斯坦南部领土的占领。但在北面,以色列却对约旦进行威胁,不承认阿拉伯军团接收以前属于伊拉克的那部分地区。在舒奈的冬宫与阿卜杜拉国王所进行的一次秘密会谈中,鲁文,希卢阿(以前叫扎斯拉尼,现负责以色列外交部的“特种工作”)和摩西·达扬上校两人,以恢复敌对行动为要挟,迫使阿卜杜拉国王接受其姜求,使阿拉伯军团从其五十五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二英里。这样,就解除了对以色列手中的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以东沿海平原地带所受的压力,从而也使以色列得以毫无阻碍地控制那条越过卡尔迈勒山脉至埃斯德拉埃隆溪谷和加利利两地的主要战略公路。这次后撤还使大片阿拉伯村民的耕地落到以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