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75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759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在远东的派遣团与办事处除了新德里(1948年1月31日关闭),悉尼(负责南太平洋地区,1948年6月30日关闭)以及中国署(1948年1月关闭)之外,都在1947年底关闭了。设在南美的办事处(里约热内卢)是在1948年10月25日最后关闭的。
  在华盛顿总署方面,高级副署长、海军中校杰克逊于1947年10月离开联总,其职位就此取消。署长鲁克斯少将于1948年9月30日离职,联总到此结束。
  主计官哈里·W·豪厄尔被任命为清理主管员,负责结束联总的未完活动。
  第七节 对联总成绩的评价
  关于进行战后善后救济工作的想法起初萌芽于伦敦的经济作战部,这个想法是当时担任经济作战部大臣的弗雷德里克·李滋…罗斯爵士所提出的。丘吉尔在1940年8月21日的演说里首次公开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它是对战时和战后初期的政策的重大贡献之一。美国在接受这个思想的过程中,最初有些犹豫,但终于对它表现了特有的热忱、大方和慷慨。在美国方面和李滋…罗斯对等的主要人物是迪安·艾奇逊,他后来当上了国务卿。他是李滋…罗斯的老朋友;这两个人的合作——他们是使联总诞生于世的两个助产婆——对于一个很可能成为问题儿童的婴儿来说,对他的未来健康与成长,是一件好事。
  联总诞生之后,艾奇逊虽然仍旧友善地照管这个组织初期遇到的一些困难,但已不再直接负责它的发展事宜,而李滋…罗斯则以负责欧洲地区署财务与行政事宜的联总副署长身分,继续为联总做着有益的工作。
  联总的成就也应归功于三位署长的地位和资格——他们都是美国人。赫伯特·H·莱曼是一位知名的民主党政治家,担任过纽约州州长(1932…1942年),也是一位具有参议员才能的杰出人物。1949年,他被选为纽约州的参议员,他是罗斯福总统的私人朋友。任命他为署长表明了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准备从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尽力支持联总。1946年3月,他由于健康不佳而退职,4月,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菲奥雷洛·H·拉瓜迪亚继任此职。拉瓜迪亚绰号“小花朵”,作为纽约市长(1934…1945年),他或许比莱曼甚至更加出名。他任职署长的时间只不过九个月(1946年4…12月),虽然他的一些决定如果多加思考还可以更好些,但是毫无疑问,在一个艰难的时期里,他的性格起着鼓舞人心的作用,而他的离职是令人遗憾的。拉瓜迪亚对于联总与欧洲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应付1946年春严重粮食危机时所表现的果断与魄力。他亲自向联合粮食委员会申请增加物资供应以拯救陷于饥荒的欧洲,这导致了国际粮食应急委员会的成立,于是这个组织取代了联合委员会。拉瓜迪亚反对联总继续存在下去,他建议应当同联合国的一些专门机构一道作出安排,以便让这些机构继续进行关于难民、卫生和福利方面的工作。他的态度对于国务院似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拉瓜迪亚的继任者是洛厄尔·W·鲁克斯少将(任期是1947…1948年),他曾在驻欧洲的美军中担任过一项重要的战时职务(曾任助理参谋长)。结束联总的活动,解散职员和处理资产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就落在他身上。他以军事行动的效率完成了这项工作,并把不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联总有它得力的领导人员,这是值得庆幸的。要从署长领导下的、为联总事业服务的来自许多国家的有才能的男男女女中,挑选一个人予以特别表扬,这是厚此薄彼易招反感的事情——然而R·G·A·杰克逊海军中校却可以作为例外。他是一位年青的澳大利亚海军军官,原在开罗的中东署任职,后被调到联总接替退休的阿瑟·索尔特爵士担任高级副署长。他任职的时间是1945年至1947年,也就是说是在联总活动规模最大的时期,他的特殊贡献在于他改组了欧洲地区署,并澄清了该署同华盛顿的关系。
  联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项美国的事业,因为大部分的财力和物力是美国提供的。联总的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工作方式基本上是美国式的,很大一部分的高级职员也来自美国。联总协定是由四十四国代表(后来有另外四个国家加入)于1943年11月9日签署的;联总诞生后的结构是:它有一个全会,有一个中央委员会,有一个总署(总署设在华盛顿,由署长指挥),有一个权力很大的欧洲地区署(设在伦敦),还有一个中国署(曾暂时设在华盛顿,后来移至远东)。
  从1943年12月至1945年1月是一个筹备时期,也是一个受挫折的时期,此时的联总看来是不活跃的。在这个阶段,它从事于创立自身的组织,从事于制订物资供应规划、安排物资采办事项等等。在招聘优秀工作人员方面存在着困难。同军方救济工作当局的关系也不是和谐的,因为它们有冷淡联总的倾向。欧洲地区署的地位也是不稳定的,它同华盛顿的关系是不明确的。
  1945年2月,杰克逊海军中校被任命为高级副署长。他的影响、威望与能力迅速使华盛顿总署和欧洲地区署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李滋…罗斯被任命为欧洲委员会主席;中将汉弗莱·盖尔爵士被任命为副署长负责欧洲地区署工作;中将F·摩根爵士被任命为负责救济难民署的首脑。这些人以及其他一些有才干的助手是正当联总开始积极开展活动时参加工作的。他们同军方有联系,这就使得他们能够同军事当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他们过去的行政经验对于推动联总在一旦情况许可时就全速开展工作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联总的受挫和挣扎时期就此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稳定和顺利前进的时期。
  1944年春,随着联总接管了中东难民救济署的难民营,它的积极活动时期开始了。1944年4月3日签署了开罗协议。这一协议以及其他协议承认了联总作为胜利、收复失土和解放事业机构的一个部门的地位。但是在1944年,联总获准进行的唯一实际活动只是中东难民救济署的工作,直到1945年4月,它才受权在希腊和南斯拉夫组织救济工作,受权照顾难民,受权优先照顾在意大利的一批人。
  在1945年和1946年,联总的活动规模达到了最高峰。“在194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联总是全世界唯一最大的出口机构,在这一年的八个月中,每个月从西半球装运出去的物资毛重都要超过一百万长吨;到了1947年3月底,从世界各国运出的物资总量已在二千二百万吨以上。”
  在1945年8月的第三届全会上,投票通过了第二次捐献的决定,这使得联总能够继续进行工作。当时决定联总应于1946年底停止工作;可是在194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其业务并未停顿,那一年成了完成(规划)与清理业务的一年。联总的正式结束日期则是1948年9月30日。
  英国政府倡议组织一个国际救济机构这件事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话,那么联总是不是这样的一个合适的机构呢?
  英国原先设想的机构是一个代表所有盟国的救济全会,由它来仔细审查救济申请书,分配船舶与物资。至于采办物资和实际管理救济事宜则是每个盟国各自的责任。英国的设想并没有要成立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机构。它的想法的根据是这样一种假定:战争突然结束,要立即展开战后的救济工作。这种想法由于拖得很久的1943…1944年意大利战役而变得不现实了。事情很清楚,救济工作不得不在战争状态下进行,一部分由军方负责,一部分由文官当局负责。
  在此期间,联合委员会应有权继续分配粮食、原料和制造品,这是必要的。在这种方式下,英国由于是一个主要交战国而感到处于有利地位,然而作出的安排却并不符合英国原来关于成立一个分配救济物资的国际性全会的设想。联总没有成为最高的分配当局,而西欧国家由于有支付能力,可以购买自己所需的物资,因此它们对联总也不再感到兴趣,它们所要求的物资是依靠它们可以接近的联合委员会提供的。因此,英国政府的政策在下述两方面是有矛盾的:一方面是原先的救济全会的想法,另一方面是它对保持联合委员会也感到兴趣。
  为了区别各国有无支付能力而进行的支付能力审查,严重影响了联总的活动范围,使它缩小到只对意大利、中国以及中欧和东欧已解放国家从事救济工作。西欧国家虽然最终都需要大量援助,可是由于它们在解放时拥有充足的财力可以为其紧急需要的物资付款,所以根据支付能力审查,它们被排斥在联总活动范围之外,联总无权援助它们(极小规模的援助不在此例,例如处理在这些国家领土内的外国难民问题)。英国本身就属于这一批国家之列;虽然它在战事结束后数年内显然需要援助以应付其需求,但由于考虑到威望,因此它不愿以一个接受救济者的身分出现。
  在提供救济方面,美国不得不承受最大的负担。为了使国会同意拨款,美国政府必须保证救济物资将得到有效的、对任何人不歧视的分配。这就需要一个中心管理机构和足够的工作人员来监督分配事宜,而根据全会所制定的原则,分配事宜是完全由受援国自理的;这种做法更加背离了原先的英国方案。
  一个代替联总的方案就是要把救济工作让军事当局去处理,直到文职政府恢复并能负担全部责任为止。军事当局拥有物资、运输工具、机构和权力,而且它们可以从联合委员会获得战略上的优先考虑。军事当局或许能避免采自华盛顿和伦敦的政治影响。然而它们不会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来处理除了防止饥馑这一基本问题以外的其他事情。如果它们不是为此目的而去招聘和训练一批专门工作人员的话,它们是无法完成联总所做的工作的。而且,根据英国人的看法,这样做势必会增加军事开支,从而要使英国财政部增添沉重的额外负担。反之,通过联总进行救济工作,这样大部分费用就由美国承担了。此外,联总对公众的吸引力要比军事救济所能具有的吸引力大得多,所以联总更加适合于处理医疗和儿童福利计划以及农业和工业善后事宜。事实上,联总也广泛地依靠军方的支持——特别是运输工具方面——来进行它的许多工作,而这种依赖在早期阶段常常造成摩擦。然而到了后来,军事当局感到联总倒是一个可以推卸棘手问题的有用场所——特别是关于难民问题,因为军事当局感到对此无能为力。但当突然要联总提供工作队以照顾七十五万难民时,联总最初并没有能提供非常有效的服务,这是不足为奇的。
  联总于1948年9月消亡后,遗留下来的主要事业是救济难民工作(移交给国际难民组织)、帮助受援国穷苦儿童的工作(移交给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基金会)、卫生设施(移交绐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一些农业技术工程(移交给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开始时,联总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它逐个地予以克服了,并且在其资力所允许的范围内顺利地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资助它工作的捐献总共约为九亿二千万英镑。这笔资金不仅用于粮食、衣着和医疗物资,而且也用于农业和工业的善后工作。结果,饥馑和疫病得以避免,运输得以恢复,农业生产大为提高,工业生产活动得以重新开始,受敌人摧残最严重的那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得到了控制。按这样的规模组织了国际援助工作,这是一项出色的成就。今天欧洲的情况已是够糟糕的了;如果没有联总的援助,那末欧洲的局面究竟会怎样,这就很难想象了。
  在反贫困斗争方面,联总虽然没有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但它的成功的百分比肯定是非常高的。前面所列举的事实表明,在一些国家里联总的工作确实是有成效的——特别是在希腊(以及多德卡尼斯群岛)、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意大利。联总工作中最明显的失败是在中国,这儿也是联总尽了最大努力的地方。然而中国与其他有关国家不同。中国与其说是象一个国家,不如说是象一个大洲,这个国家年代久远的长期贫穷是难以估量的。而且,联总是在中国内战时期开展工作的,而这场战争发展的方向不利于联总的努力。
  联总确实打算在没有政治歧视的条件下提供援助,它获得了参加联总的全体成员——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的积极支持。如果有人曾经希望联总通过改善一些国家的贫困状态而可能把这些国家从共产主义之下“拯救”出来,那末他们对中国、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情况感到了失望,虽然他们可能对希腊、芬兰、奥地利、意大利以及南斯拉夫(它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