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66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668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1943年5 月6 日,东条亲自访问了马尼拉,在一次群众大会上作了讲演。
  他宣称,美国人“在正义和民主的糖衣标签下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真正的目标”,执行了一项剥削政策。“给你们以廉价实利主义的短暂利益和虚假的经济稳定的感觉——这种经济稳定实质上是完全以依赖美国为基础的,以此来换取你们与生俱来的独立和生存的权利。”他说,这一切现在都改变了。“我非常满意地看到,你们正在创造新菲律宾的事业中努力迈进。在这种情况下,我比以往更加确信你们早日获得独立是适当的。”大东亚相青木一男也同来,他几天后仿照东条的话发表了讲话。
  巴尔加斯和洛雷尔作了最大努力来热烈表示对东条的感谢,并保证与日本合作。
  他们没有从东条和青木那里得到关于什么时候实现独立和结束日本军事管制的明确声明。东条在返回日本后,只说菲律宾的独立为期不远了。然而在6 月16日,这位日本首相告诉国会说:“我们将在今年之内给予菲律宾以独立的荣誉。”6 月18日,日本军政监部命令“卡利巴皮”组织一个“菲律宾独立筹备委员会”。第二天,“卡利巴皮”举行了一次全国特别会议,大会选出了筹备委员会成员,成员名单经报请日本军司令官批准,在筹备委员会的二十名成员中有罗哈斯,虽然根据他的传记作者和政治上的拥护者布托斯说,罗哈斯对此没有同意。布托斯说,根据日本人指示制订的宪法初稿,罗哈斯成功地使之撤回了;他说服日本人,需要添进更多与1935年宪法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取得人民的赞成。宪法第二稿主要是他负责起草的。
  这部宪法于9 月4 日签署;三天后,由另外一次“卡利巴皮”大会批准。9 月20日,从“卡利巴皮”的省、市和地区委员会中选出了代表,作为“菲律宾共和国国民大会”约代表。国民大会于9 月25日召开,选举若斯·洛雷尔为新菲律宾共和国的总统。他以前曾担任过内务部长,但由于与美国总督伦纳特·伍德将军争吵,在1921年辞职,以后就没有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6年,他当了菲律宾最高法院的助理法官。他曾作为一个律师,充当日本商行的法律顾问,并把他的几个儿子送到日本求学。日本显然认为他是比巴尔加斯更为可靠的合作者,一些抗日团体显然也有这种想法,因为在1943年6 月的一次未遂暗杀中,他受了伤。
  洛雷尔与巴尔加斯和阿基诺一道被召到东京同日本商讨一个同盟条约。他们于10月6 日回国。10月14日,这个条约在马尼拉由村田省藏和雷克托签署。村田省藏曾是非律宾行政委员会的日本总顾问,现在被任命为大使。雷克托则是菲律宾共和国的外交部长。条约规定:日本和菲律宾相互尊重对方的领土完整和独立,双方在进行大东亚战争中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密切合作。但洛雷尔说服了日本人,不坚持要菲律宾向同盟国宣战。这样他就能避免实行征兵,虽然10月14日他在马尼拉所作的总统就职演说中,竭力主张组织一支扩大的警察队去对付游击队。行政委员会前主席巴尔加斯被任命为菲律宾驻日大使,虽然他直到1944年2 月底才在东京递交国书。
  1943年10月14日,黑田将军(他在那年6 月任菲律宾的日军司令官)宣告军事管制结束,共和国成立。雷克托说,这件事,以及条约的签订,在双方都是欺骗,因为日本人从来不想给予菲律宾真正的独立,而菲律宾政府也想尽一切可能办法使条约无效。“所有这些事,对日本人、菲律宾人或美国人自己来说,都不是秘密。”
  虽然我们可以适当考虑到这是雷克托为自己及其同事所作的辩解,但应当承认,双方都存在着欺骗,这也是事实。日本仍然占领着菲律宾群岛。令人恐惧的宪兵队继续搜捕政治嫌疑犯。既然战局现在不利于日本和它的轴心国同伴,洛雷尔和他的同事们自然加强了他们的骑墙态度,并且尽其所能,少对日本人作积极的支持。作为名义上的一个独立政府,他们可以放手做相当一部分起阻碍作用的事情。他们抗议日本人强迫菲律宾人服各种劳役,抗议日本人任意侵占私人财产,同时在执行日本人要求供应食物和原料的任务中,尽量壮着胆子拖延时间。但是象雷克托承认的那样,他们对日本军队没有控制权,日本军队继续为所欲为,同时,他们对居住在菲律宾的日本居民也几乎没有控制权,尽管日本居民在名义上是在菲律宾当局的管辖之下。
  塞班岛失守后,东条倒台,美国军队向菲律宾进逼。这时,洛雷尔和他的同僚更加大胆了。据说,洛雷尔鼓励警察队背弃日本人,投到抵抗运动方面去;警察队中的大部分人果然这样做了。雷克托自己在1944年6 月20日给村田以及日军参谋长和地将军去信。这封信表面上是解释为什么菲律宾人一般说来缺乏合作精神,实质上它长篇大论地谴责了日本军队的作为,并间接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仅仅是一个谎言。雷克托说,如果一个普通菲律宾公民“遭到歧视,受到傲慢和残忍的对待,被赶出家门而无任何其他地方可去,他的财产被没收而没有得到他认为合理的赔偿,这种情况逼得他走投无路,那么,他自然就对共和国失去信心,对日本人抱有怨恨。”受过教育的阶级,就更能“明辨事实和宣传,真诚和虚假”。接下去,雷克托就列举了日本人的暴行:打耳光,当众鞭打,把人绑在柱于上在太阳底下晒,有人往往为报私仇而去告发别人,致使被告发者受到处决,以及因个别人的抗日行动而使整批人或住在附近的人都受到惩罚。他说,所有这一切,在共和国成立后并没有减少。甚至把政府的高级官员任意逮捕起来,而总统对此一无所知。过去政府说服人民相信日本要使菲律宾独立是真心诚意的,但以上这一切使得政府的这些劝说都归无效。
  所有这些对日本人来说一定是极端不合胃口的。他们对洛雷尔和他的同僚不愿意向美国和英国宣战一事,更为恼火。尽管黑田将军公开告诫,日本控制下的报纸也经常反复讲到这个问题,但洛雷尔尽量坚持这个观点:菲律宾群岛只希望维持自己的独立,只要不遭到袭击,它就不打。可能他象印度支那的德古一样,也在希望日本在别处被打败,从而被迫撤出菲律宾群岛。如果他这样想的话,他的美梦很快就破灭了。1944年8 、9 月间,菲津宾开始遭到美国飞机的空袭。日本人要求洛雷尔把这看作是攻击,要他发出拖延已久的宣战。事实上,在9 月23日他被迫这样做了。据说人他曾要求罗哈斯给他出主意,说日本人要他在四十八小时内发出宣战通告,并威胁说,如果他不这样做,他们就要把他处决,而由贝尼诺·拉莫斯继任他的职位。根据这一叙述,罗哈斯劝他顺从,但是避免召开国民大会,根据1943年的宪法,必须在国民大会中得到四分之三的多数同意,宣战才能成为合法。罗哈斯告诫代表们不要出席大会;日本人从一百四十个成员中只不过收到二十三票支持宣战。同时,洛雷尔继续避免制定征兵法。新加坡的征服者山下奉文将军于1944年秋季到达那里,为对即将来临的美国入侵组织抵抗;据说,他曾提到,宣战而无征兵法,在他真是闻所未闻。
  1944年12月,日本军的一些首脑眼看无法信任洛雷尔和他的同僚,就转而信赖拉莫斯,这是在菲律宾的许多“少壮派”军官一直要求他们这样做的。日本人帮助拉莫斯把他的追随者“加纳普”分子组织成一支武装部队,并由他担任“马卡披利”
  (即菲律宾爱国者同盟)的首领;他保证要与日军全力合作。l2月22日,洛雷尔和他的内阁成员在日本军队护送下由马尼拉迁到碧瑶。
  但是拉莫斯执政的日子太晚了,因此没能起多大作用。由于美国海空联合指挥部的作战行动以及菲律宾游击队的袭击,山下奉文将军的分散的部队无法做到有效地集结,因此他们正在被各个击破。拉莫斯自己的部下,不是被游击队打死,就是开小差逃到游击队那里去了。日本对非律宾人进行了残醋的报复,特别是在马尼拉,当地的日本海军指挥官坚持死守,结果马尼拉大部分遭到了摧毁,当地许多居民遭到了日本人的屠杀。1945年3 月,洛雷尔和他的内阁的一些成员被带到东京。其余加人,包括罗哈斯,设法逃跑,到达了美国这一边。
  1945年2 月27日,麦克阿瑟将军从日本人那里收复马尼拉后,就正式把行政权力移交给塞尔吉奥·奥斯梅纳,让他担任光复的菲律宾共和国政府的总统,并宣布说:“我的国家恪守信用。”
  这个群岛在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的摧残,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三年的日本军事占领和暗中的或不起什么作用的抵抗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后果,可能使国家更加虚弱,因为这要比物质上的后果所引起的虚弱更加难于恢复。
  因此,尽管日本的占领在政治上的影响并没有象在印度支那或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影响那么严重,但是它给菲律宾人民遗留下了贫困、苦难和社会动荡。它也使菲律宾人对日本侵略者产生很深的仇恨,因为在日本所征服的民族中,除了中国人之外,菲律宾人受难最深。
  (五)暹罗
  暹罗是日本的唯一伙伴,它没有遭到全面征服而处于屈从地位,而且几乎是日本的一个真正盟邦。自从1932年政变和随之在退罗建立起一个军事寡头政权以后,它的头目们把日本看作是实现其民族统一的一个可能的支持者。他们还把日本看作是对抗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的一支补充力量;鉴于在暹罗的华人少数民族数量不小,他们预计这方面可能会有危险。然而他们决不愿意在日本的命令下被卷入对西方国家的战争。他们发现自己结果还是卷入了战争,部分原因是由于总理、实际上的独裁者披汶·颂堪(即銮披汶)元帅于1940—1941年期间执行的政策所致。法国的灭亡,印度支那的孤立和日本的侵入东京(越南),在他看来似乎是暹罗收复它在老挝和柬埔寨的领土的一个极好机会,这些领土是在1893—1904年期间暹罗被法国逼迫而让出的。但是尽管印度支那的力量遭到削弱,它仍然相当强大,足以抵御暹罗。同时,这两个国家相互间的纠纷给日本提供了机会,对这两个国家强行调停,并将暹罗和印度支那都拴在大东亚的战车上。
  总的说来,暹罗政府不喜欢这种处境;暹罗自古以来的政策,是在列强之间的冲突中保持中立,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竞争,来维护暹罗的独立。而且,退罗政府中的亲月派遭到那些倾向西方(主要是倾向英国)的人的反对。但是,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南部后,使倾向西方的这批人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当时强大的日本军队集结在暹罗边境,如果没有别人援助,暹罗是毫无希望对他们进行抵抗的。
  暹罗向伦敦和华盛顿发出了求援的呼吁,希望他们提供武器,包括飞机和弹药。
  但是英、美无力提供。
  根据当时驻曼谷的日本大使坪上贞二自己的供词,1941年12月1 日,他接到政府指示,要他作好准备去同暹罗政府谈判,要暹罗政府或者同日本签订一项同盟条约,或者至少要允许日本军队通过暹罗领土,去和马来亚与缅甸作战。12月7 日,他从日本的南方战区司令官寺内将军那里接到明确的命令,要他这样做。当时披汶·颂堪总理不在曼谷,他的同僚们不顾寺内关于日本军队第二天清晨就要越过边境的警告,仍然表示不愿接受坪上的要求。结果,日本军队果然开始行动了,起初他们遭到了抵抗。但披汶匆匆赶回首都,命令停止抵抗,并与日本大使达成一项协定,规定日本军队可以和平地通过暹罗领土。就这样,他选择了一条同日本共命运的道路,而日本与暹罗之间同盟条约的谈判也立即开始了。这个条约于12月21日签字,条约中规定双方互相尊重主权和独立,任何一方一旦与第三国之间发生冲突时,另一方应给予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全面援助,并且规定签约国中的任何一方不得单独与他国缔结任何停战或和平条约。条约还附有一份秘密的议定书,其中规定,日本将帮助暹罗收复丧失给英国的领土,而暹罗则答应在日本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给日本以条约第二条所规定的一切援助。这一条约取代了12月8 日的协定,给予在暹罗的日本军队比原先所取得的单是允许通过这个国家的权利更多的特权。1942年1 月25日,暹罗履行协定中所承担的义务,采取了第一个步骤,向英国和美国宣战。
  当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