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铁血大明 >

第315章

铁血大明-第315章

小说: 铁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川家光握紧了拳头,语气激动地说道:“明朝人若是敢来他们就死定了。”
  “怕就怕明朝人不走上野原,改走南方海岸线啊!”青山忠俊忧心冲冲地说道,“将军大人,我关东集群军的主力大多集结在了上野原,后方江户只有少量军队驻守,一旦明朝人不走上野原,改走南方海岸线,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不会。”土井利胜自信满满地说道,“明朝人绝不会走南方海岸线。”
  青山忠俊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土井利胜道:“早在江户的时候我就说过,明朝人故意选择大阪登陆,就是要给我们足够的准备时间,他们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明朝人的目标是我幕府大军,而不是某一座城池,所以我敢肯定他们一定会走上野原,而不会趁虚去偷袭江户。”
  正说间,掘田正盛气喘吁吁地上了断崖,禀报道:“将军大人,有消息了。”
  德川家光急道:“快讲。”
  掘田正盛喘息道:“据探马回报,明朝大军离开名古屋之后,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两天前就已经翻越木曾山脉进入浪合山道了,从行军速度估计,大约再有三天就能翻越赤石山脉,再过七天就能进至上野原了。”
  青山忠俊有些吃惊地看了土井利胜一眼,低声道:“明朝人还真的来了?”
  “啥?”德川家光闻言却是大惊道,“明朝大军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
  德川家光原本还想着要在峡谷谷口修筑一座要塞呢,可眼下明军加快了行军速度,最多再有七天就能杀到了,这么短的时间要想修筑一座像样的要塞那是绝无可能的,德川家光也只好放弃这个念头了。
  “将军大人不必吃惊。”土井利胜淡然道,“明朝大军突然加快行军速度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眼下我幕府大军已经集结到了上野原,明朝人的目的已达到,当然就不需要再故意减慢行军速度了。”
  德川家光想了想,又问道:“酒井大人的关西集群军有没有消息?”
  掘田正盛恭声应道:“将军大人,酒井大人已在京都集结起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其中还有三千铁炮队以及五百佛朗机雇佣兵,眼下正往上野原方向开进,如果不出意外,肯定能在明朝大军开进峡谷之后截断其退路。”
  “唔。”德川家光点了点头,回头问土井利胜道,“土井君,接下来怎么办?”
  土井利胜不假思索地应道:“继续召集军队,筹集足够的粮草辎重,准备与明朝大军决一死战!这一战不但关乎我幕府的生死存亡,更关乎我大日本帝国的生死存亡,关乎我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
  中南半岛最南端,淡马锡。
  上千名土著劳工正在工地上忙碌,一座简易的军事要塞已经略见雏形,施琅在第二舰队几名将领地簇拥下正在视察工程的进展,王爷说了,淡马锡要塞是大明帝国海军、中央军向南、向西开拓的前哨站,施琅可不敢有任何疏忽。
  施琅只是奉命而为,他其实并不知道淡马锡的军事价值。
  事实上,要不了多少年,淡马锡将成为一座极其重要的军事堡垒。随着大明帝国的日益强大,以及在极富侵略性的政策引导下,帝国的触角势必会想伸向更远的东南亚、南亚、澳洲,甚至是中东和非洲。
  随着帝国不断向外开拓,淡马锡也将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帝国殖民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驶往西方的商船,还是满载着陆军的运兵船,或者是海军的舰队,经过淡马锡地时候,都必须在这里休整,补充淡水以及新鲜的蔬菜、粮食。
  淡马锡对大明帝国来说,就相当于历史上南非据点在西方列强的地位。
  看到施琅,负责监工的军官疾步跑上前来,敬礼道:“将军。”
  施琅回了军礼,皱眉道:“进度太慢了,再过半个月,第一批驻军就要抵达了,淡马锡要塞却还是这个样子,怎么住人?”
  负责监工的军官叫苦道:“将军,这些土著猴子太懒了。”
  “懒?”施琅不高兴道,“你手里又不是没有皮鞭,不会驱赶他们吗?”
  “没用。”军官苦笑道,“卑职都已经砍了上百号土著了,可这些家伙还是半死不活的。”
  施琅道:“那就多找些土著来。”
  军官无奈道:“卑职已经把两个联队的兵力都派出去了,这附近的土著猴子差不多已经抓光了。”
  “附近的土著人抓完了,你不会到爪哇、苏门答腊岛上去抓吗?”施琅冷然道,“总之上哪抓足够的土著猴子那是你的事,我只要你在半个月内修好这座简易要塞,让即将抵达的陆军弟兄们到了这里后有地方住,有饭吃,还有干净的水喝。”
  军官叭地敬了记军礼,朗声道:“是!”
  遥远的西伯利亚,此时正处在天寒地冻之中。
  恰克图虽然是大明帝国往西伯利亚深处殖民的前哨站,此时却仍旧只是个小小的聚居地而已,总共只有三户北部牛仔在此落户,老孟家只有一个儿子,老宋家有三个儿子,最牛的是老丁家,有九个儿子,不过大多都只是些半大孩子!
  这三户北部牛仔在恰克图拥有几百亩庄园和上千亩林地,还有几十个鞑子奴隶帮工。平时这三户人家的男人在外拓荒,女人在家种地,可这会儿大冬天的没啥农活可干了,牛仔们就开始外出打猎。
  西伯利亚森林里到处都是豺狼虎豹,只要你够胆,野味有的是,要是运气好猎到了熊瞎子和东北虎,将熊掌和虎皮拿到几百里外的集镇上去,一准能卖个好价钱,没准又能换回好几个鞑子奴隶。
  这会男人们都外出打猎去了,女人们也赶集去了,村口外只有三户人家的七八个半大孩子正在玩耍。
  就在这时,村口的哨塔上突然响起当当当的警钟声,正在玩耍的七八个半大孩子立刻跑回了村子里,一个个从家里翻出猎枪,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村子外围的围墙上,看这些孩子的熟练劲,明显不是第一回遇到这种事情了。
  很快,茫茫雪原上就出现了十几辆雪橇,雪橇上人影幢幢,雪地狗的吠叫声还有驭手的呵斥声已经清晰可闻。七八个孩子中以老宋家的大儿子最年长,可也只有十四岁,见状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些该死的俄罗斯人又来了,有六架雪橇,二十几个人!”
  其余的孩子已经动作熟练地关上寨门,拉起了吊桥,然后举起了手里的猎枪。
  “你,你。”宋家长子指着其中两名最小的孩子说道,“去村中高塔上点燃烽火。”
  两名小孩疾奔而去,很快村子中央的高塔上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因为草堆上添加了的狼粪,产生了大量浓烟,浓烟扶摇直上,几十里外都清晰可见。不到片刻功夫,几十里外的另一处聚居点也燃起了滚滚狼烟……
  很快,六架雪橇就冲到了聚居点外。
  宋家大儿子一声令下,几个孩子同时扣下了扳机,寂静的雪原上顿时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两个俄罗斯人应声从雪橇上一头栽了下来,别看这些孩子年龄不大,可他们玩枪的时间却不短,百十步内一打一个准。
  剩下的二十几个俄罗斯人慌忙从雪橇上翻了下来,各自寻找树木、石头当掩体,然后与院墙上的小牛仔们展开了激烈的枪战。俄罗斯人虽然在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在枪战中他们却丝毫占不到上风。
  因为小牛仔们所使用的猎枪都是从中央军中退役的燧方后膛枪,装填的虽然是纸壳弹,可无论是射程还是精确度,都远远超过了俄罗斯人使用的老式火绳枪。这天寒地冻的,俄罗斯人的火绳枪还常常死火。
  枪战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远处雪原上就响起了隐隐约约的狗吠声。
  明朝人的救兵即将赶到,俄罗斯人情知偷袭已经失败,只好抛下几具尸体跨上雪橇逃走了。围墙上的小牛仔们神情镇定,丝毫没有欢呼雀跃的意思,在这里,这样的场景几乎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上演一次,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王朴当初颁布杀胡令的初衷正逐渐成为现实,要不了几年这些孩子就会成年,以中央军的强大号召力,只需一纸征兵令,这些孩子就会毫不犹豫地应征入伍,可以想象,这些小牛仔入伍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未来的大明中央军将会变得多么的可怕。
  六天之后,大明中央军顺利进至上野原,此时峡谷外已经集结了十六万幕府军队,还有另外一支庞大的幕府军队影子般跟在大明中央军身后,距离始终保持在五十里左右,即不过分接近,也绝不让明军拉开距离。
  面对不利的地形,面对幕府军队的前堵后追,大明中央军却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停留,在最高统帅王朴的率领下一头开进了狭窄的峡谷。大明中央军刚刚开进峡谷,尾随身后的幕府军队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从身后堵住了西侧谷口。
  峡谷东侧谷口,十六万幕府军队已经等候多时了。
  幕府军大营,德川家光行帐。
  德川家光正和土井利胜、青山忠俊等人议事时,掘田正盛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单膝跪地禀道:“将军大人,明朝大军已经进入峡谷了!”
  “哦?”德川家光闻言大喜道,“明朝人真的进入峡谷了吗?”
  “千真万确。”掘田正盛肯定地说道,“明朝大军已经全部进入峡谷。”
  德川家光急道:“酒井君的关西集群军呢?”
  掘田正盛答道:“酒井大人的八万关西大军已经从明朝大军身后封住了谷口,套用中国古代的一句俗语,眼下的明朝大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好,太好了。”德川家光大喜道,“这次明朝人是插翅也难飞了。”
  一边的青山忠俊也狠狠击节道:“太狂妄了,这些明朝人真是太狂妄了,简直是狂妄至极!明知上野原的峡谷地形对他们不利,居然还敢一头往里面钻,他们这是没把我们十几万幕府大军放在眼里呀。”
  只有土井利胜的脸色看上去有些凝重。
  明朝大军如此轻易就进了峡谷,多少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原本他以为明朝大军一定会在峡谷西端暂驻一段时间,待察看了地形之后再决定是否穿越峡谷,可让人吃惊的是明朝大军居然直接就开进了峡谷中,明朝人真的只是狂妄吗?
  德川家光铿然抽出武士佩刀,往前虚劈一下,恶狠狠地说道:“稻叶正吉!”
  一名武士装扮的大名闻声上前,单膝跪地应道:“属下在。”
  这名武士名叫稻叶正吉,是德川家光养母春日局的次子,稻叶正吉和稻叶正胜哥俩从小就是德川家光的伴读,三人虽不是亲兄弟,感情却胜似亲兄弟,德川家光上位之后,兄弟俩也就水涨船高成了他的铁杆亲信,并先后被封为大名。
  德川家光道:“率真璧藩两万大军封堵谷口,阻挡明军可能的进攻。”
  “嗨!”稻叶正吉轰然应诺,领命去了。
  德川家光又道:“户田氏铁。”
  户田氏铁应道:“属下在。”
  德川家光道:“率本藩人马,随时准备接应稻叶君。”
  户田氏铁道:“嗨!”
  德川家光又道:“松平信纲,板仓重昌。”
  又有两位大名应声出列,应道:“属下在。”
  德川家光道:“率本藩人马在谷口挖掘壕沟,设置障碍。”
  因为害怕明军改道,直到现在,幕府军都没敢在谷口挖掘壕沟并设置障碍,眼下明朝大军终于进了峡谷,酒井忠世的关西集群军也已经从身后堵住了明朝大军的退路,幕府军终于可以放心截断去路了。
  峡谷中,三万多大明中央军以四路纵队正沿着狭窄的山谷往前蜿蜒而进。
  上野原峡谷的地形说不上有多险峻,两侧的山坡上只生长了一些稀稀落落的灌木丛,根本就没办法埋设伏兵,而且山坡的坡也不算陡,炮车和辎重车辆虽然没办法上山,可步兵却完全可以轻易翻过山岭。
  不过,这里的地形对火器的确不利。
  弯弯曲曲的峡谷就像九曲回肠似的,每隔几百步就有一道转折,几万大军走在峡谷中,前后左右就只能看见几百号人,真要在这种地形开炮,打出去的炮弹铁定会被山坡给挡住,很难对敌人造成杀伤。
  还有,峡谷中几乎找不到超过十步宽的平地,中央军如果想要摆开射击列队,那就得站到两侧的山坡上去,因为前几天下了场大雪,山坡虽然不算陡,可士兵们站在上面却很容易滑倒,这样的地形要想大规模的列队射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王朴却一点也不担心。
  早期的火枪由于射速慢,精度差,所以严重依赖密集射击,以形成有效的杀伤,可眼下大明中央军所使用的却是新式步枪,有膛线,有弹匣,还有瞄准器,其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