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铁血大明 >

第30章

铁血大明-第30章

小说: 铁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场。
  半个时辰之后,下水的百余名水鬼纷纷浮上了水面,领头的水鬼大叫道:“将军,小人和弟兄们已经搜遍了整艘沉船,附近的河段也搜过了,并没有发现女刺客的尸体,那两个建奴女人也不见了!”
  “什么?”王朴愕然道,“建奴女人也不见了?”
  “将军!”王朴话刚说完,又有一名水鬼冒出了水面,兴奋地大叫道,“将军,小人发现了一条秘道,秘道的入口就在这里,不过在水面以下!”
  “水下秘道?”王朴听了恼火不已道,“他娘的,我说这俩女刺客是怎么进的城,原来是从水底秘道进来的!”
  守在王朴身后的黄得功喝道:“将军,末将这就带人下水去追。”
  “追!”王朴厉声道,“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这两女刺客逮回来。”
  第四十五章 回京
  紫金城。
  济宁失陷,漕路阻塞的消息一经传开,朝中百官顿时就炸了锅。
  左都御史刘宗周率先出班奏道:“万岁,济宁失陷,漕路阻塞,京师九边将有断粮之忧,臣以为应该把山东总兵刘泽清即刻押解进京,还有举荐刘泽清出任山东总兵的陈新甲,也该一并问罪。”
  刘宗周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这的确是事实,可清官并不一定就是好官!有时候清官犯起浑来,比贪官、奸臣更可怕!比如现在的情形,这些正人君子们首先想到的永远都是追究责任,而不是先解决实际问题。
  崇祯皇帝脸色阴沉,默然不语。
  陈新甲吓得脸色煞白,却不敢为自己辩白半句。
  现在的崇祯皇帝已经不是十四年前刚刚被扶上皇位时的信王殿下了,十四年前的崇祯皇帝年少无知,血气方刚,既能轻易地相信袁崇焕‘五年可平辽’的空口白话,也能在盛怒之下把大明脊梁熊廷弼传首九边。
  然而现在,崇祯皇帝却绝不会再偏听偏信任何人的话了。
  崇祯皇帝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在等,等聪明的大臣揣摩出他的心思,然后替他把话都说出来。
  百官寂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内阁首辅成基命。
  成基命默默地垂下了脑袋,他真不知道万岁的心思,也不敢贸然发表意见。
  终于,站在成基命下首的内阁次辅周延儒出班奏道:“万岁,济宁紧扼京杭运河,事关大明国运,此事非同小可,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赶紧从九边各镇调集重兵前往镇压,尽快收复失地、疏通漕路。”
  崇祯皇帝轻轻颔首,朝中百官也只有周延儒能懂他的心思啊。
  陈新甲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虽然昨天密奏的时候万岁并没有发怒,只是严斥他调兵前往镇压,可谁也不敢确定今天早朝的时候会发生些什么?如果朝中百官异口同声讨伐他,万岁会不会力保他就难说了,今上的心思……是越来越难以揣摩了。
  “陈新甲。”崇祯帝威严的目光转向陈新甲,说道,“周爱卿的话你都听见了?”
  “启奏万岁。”陈新甲急出班跪倒在丹墀下,禀道,“臣已经调兵前往山东,不日即可收复济宁,疏通漕路。”
  “报……济宁塘报!”
  陈新甲话音方落,忽有小太监双手举着一份塘报匆匆进了大殿,秉笔太监王承恩赶紧上前接过塘报,崇祯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喝道:“念!”
  “奴婢遵旨。”王承恩哈了哈腰,拆开塘报尖着嗓子念道,“臣大同总兵王朴上书我主万岁御前……”
  王承恩玲珑七窍心,念到这里故意顿了顿。
  朝中百官的目光刷地集中到了王承恩身上,连崇祯帝也情不自禁地从御座站起身来,急声说道:“快念,接着往下念!”
  王承恩清咳一声,接着念道:“臣率五千军血战三昼夜,大败白莲、流贼五万联军,斩首万余级,白莲余孽望风而遁,济宁已复,漕路已通!我主万岁勿以漕运国是为念,臣大同总兵王朴顿首再拜。”
  “济宁收复了?”
  “漕路也通了!”
  “仅用五千官军就打败了五万白莲、流贼联军!”
  “还斩首万余级,不愧是王总兵啊!”
  大殿上霎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崇祯帝脸上也罕见地浮起了一丝潮红之色,这都是激动闹的,此时的崇祯帝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王朴带兵打仗还真是一把好手!这真是上苍赋予大明的国之柱石啊。
  不过,崇祯帝心里的担忧也更甚了。
  王朴太能干了,能干得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了,而且他是武将出身的边镇总制,并非科举出身的地方督抚啊……
  ■■■
  山东,济宁。
  黄得功终究没能追上红娘子和白莲教主,王朴只得下令把秘道给炸了。
  大队人马在济宁驻扎了三天,山东总兵刘泽清就带着五百轻骑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这家伙其实一直在关注济宁的局势,闻听王朴在济宁大败贼兵,就第一时间赶了回来准备分点功劳,这家伙带兵打仗不行,抢功劳却是把好手。
  可惜王朴也不是什么善茬,这厮早就向京师发去塘报,还在塘报中把战果夸大了五倍,刘泽清就算想邀功,也只剩喝汤的份了。
  王朴是穿越人士,甄有才久居关外,两人都不知道大明官场这潭水有多浑,有多深?他们并不知道就现在的大明官场,功劳太大并不是什么好事!两人还在使劲地想着替朝廷,替崇祯帝多立战功呢。
  向刘泽清交割完济宁的防务,王朴就率领大队人马向京师继续进发,经过东昌府的时候又遭到了白莲贼的多次袭击,不过都是小股贼兵的骚扰,根本就不足以对王朴的大队人马构成威胁。
  一路无话,半个月后大队人马终于到了通州,兵部尚书陈新甲派来接应的三千京营官军早在通州等候多时了,这三千京营本该赶到济宁去接应王朴的,可领军将领害怕白莲教,走到通州就不再往前走了。
  水师船队在通州码头泊了岸。
  常延龄、李祖述正指挥两千锦卫衣忙着往码头上搬运货物,从通州前往京师就不必再走水路了,而且黄得功率领的水师是外镇军队,按明律是不能进入京师的,到了通州之后他们必须折返南京了。
  码头上,黄得功正与王朴依依惜别。
  黄得功道:“将军,这里已经是通州了,前来接应的京营也到了,末将的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南京向史部堂复命了。”
  王朴将手中的浪人战刀递给黄得功,肃然道:“黄参将,本将军知道你不爱财物,可这柄浪人战刀请你一定收下!这是本将军从朝鲜王那里勒索来的,也算是本将军的一点心意吧,你要是执意不收,那就是瞧不起本将军。”
  “行。”黄得功爽快地接过浪人战刀,朗声道,“那末将就收下了。”
  王朴用力拍了拍黄得功的肩膀,凝声说道:“保重!”
  “将军保重。”黄得功抱拳一揖,肃然道,“末将这就告辞了。”
  黄得功说完即转身扬长而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甄有才凑到了王朴身边,低声说道:“将军,此人无论是带兵,还是打仗,都是一把好手啊。”
  王朴悠悠问道:“你也看出来了?”
  “看出来了。”甄有才颔首道,“江南民风黯弱,各卫所的军队也毫无战斗力可言,可此人手下的三千水师却称得上是一支虎狼之师哪!”
  ■■■
  乾清宫。
  崇祯帝正在批阅奏章时,秉笔太监王承恩忽然兴匆匆进跑了进来,跪地禀道:“万岁爷,来了,来了。”
  “谁来了?”崇祯帝继续专注地批阅着奏章,头也不抬地问道,“瞧把你给乐的。”
  王承恩喘息道:“王总兵,大同总兵王朴来了。”
  “是吗?”崇祯帝闻言大喜,霍地站起身来问道,“王总兵到哪里了?”
  王承恩媚声道:“已经过了通州,很快就要到广渠门外了。”
  “承恩,马上拟旨。”崇祯帝大声道,“王朴及随行将士可暂驻广渠门外,驻地营盘及一应粮饷着五军都督府妥善安排,不得有误。”
  王承恩喜道:“奴婢遵旨。”
  崇祯帝又道:“你再让人把皇极殿粉饰一新,明日午朝,朕要在皇极殿召见王朴!”
  “啊,皇极殿!?”王承恩先是一怔,旋即回过意来媚声应道,“是,奴婢遵旨。”
  皇极殿是紫禁城中规格最高的皇家建筑,只有新皇登极,册封皇后、妃嫔、太子、亲王或者每年的元旦、冬至等重大喜庆节日才会在这里举行大朝,崇祯帝平时召对外臣一般只在平台,而这次却破天荒改在皇极殿,足见他对此次召对的重视。
  不过王承恩更明白,崇祯帝与其说是对王朴的重视,倒不如说是对奴酋皇太极的重视。
  自从辽东有事以来,泱泱帝国却被小小的建奴打得溃不成军,崇祯帝心中早就憋了口恶气,今天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当然要选择最富丽堂皇的皇极殿来向皇太极展示泱泱大明的国威。
  第四十六章 金殿召见
  一夜无话。
  王朴有心想在上朝面圣之前先巴结几个皇亲国戚或者朝中阁臣,可没有崇祯帝的圣旨他根本就进不了城,内阁次辅周延儒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有心结交王朴,可他们同样没敢私自出城造访,因为崇祯帝对朝臣结交外镇总兵是极为忌讳的。
  次日中午。
  广渠门外,王朴行帐。
  王朴褪去铠甲,在陈圆圆的服侍下披挂起崇祯帝御赐的大红朝服,整个人看上去显得格外的精神,这套大红朝服可是有讲究的,只有各都司的都指挥使,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以及佩挂将军印的外镇总兵才有资格穿。
  王朴虽然还没有正式佩挂将军印,可谁都认为那是早晚的事。
  “怎么样?”王朴得意地转了两圈,问陈圆圆道,“娘子你觉得怎么样?”
  陈圆圆嫣然一笑,说道:“相公穿上这身朝服可真威风。”
  “那是当然。”王朴挺了挺胸,大言不惭道,“你家相公可是天下最年轻、最英俊、最风流倜傥、最卓尔不凡的大将军,就凭你家相公这副身板,就算身上穿的是乞丐装,那也不是一般的威风。”
  “嘻嘻。”
  陈圆圆忍俊不禁,笑得连眼睛都成月牙儿了。
  王朴怦然心动,向陈圆圆勾了勾手指,淫笑道:“娘子你过来。”
  “不要。”陈圆圆羞得粉脸通红,“现在大白天的,再说小七他们还在外面呢。”
  两人正打情骂俏时,帐外忽然响起小七的声音:“将军,您换好朝服了没有?万岁爷派来的钦差可是就快到了。”
  “就来。”王朴扭头吼道,“催什么催,催命啊?”
  陈圆圆在王朴身上轻轻推了一下,柔声道:“相公,快去吧。”
  “行,让相公亲一下就走。”
  王朴说完搂过陈圆圆的娇躯,在她娇艳欲滴的红唇上使劲地吻了一口,双手也趁机在她滚圆的翘臀上胡乱摸了两把,直惹得陈圆圆吃吃轻笑,王朴这才得意地淫笑两声,哼着山西小调出了行帐。
  帐外,常延龄、李祖述、小七、刀疤脸、甄有才等人已经到齐,就等他一人了。
  王朴问道:“刀疤脸,弟兄们呢?”
  刀疤脸道:“都在营外列队呢。”
  “俩建奴呢?”
  “也押到营外了。”
  “没死吧?”
  “死不了,李老爹天天给他们吃人参炖肉,滋润着呢。”
  “这就好。”王朴大手一挥,朗声道,“弟兄们,走!”
  王朴带着常延龄等人慢腾腾地来到营外,只见两百来号家丁已经披挂整齐,列成了整齐的两行纵队,队列中间押着两辆大囚车,囚车里押的自然就是皇太极还有代善,两人的气色看起来相当不错,就是眼神相当不友善。
  还未出营门,从官道上就开来了一队大汉将军,簇拥着一名身穿大红锦袍的太监,站在王朴身边的常延龄脸色一变,低声说道:“大哥,这位公公可不是一般的公公,他是万岁爷身边的红人,秉笔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
  王朴闻言心头一跳,喜欢历史的他怎可能不知道王承恩,这货就是和崇祯帝一起吊死煤山的大太监啊,幸好王朴早有准备,两步抢上前来,借着握手的时机不着痕迹地把一尊玉佛塞进了王承恩手里,这玩意可是从建奴皇宫里搜出来的,怎么也值个几万两银子。
  “王公公,您老人家辛苦了,嘿嘿。”
  王承恩掂了掂袖里的份量,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谄笑道:“咱家跑一趟广渠门算得了什么呀,王总兵带着一支孤军杀入辽东,把建奴搅了个底朝天那才叫真辛苦,那才叫真英雄!咱家生平从没服过人,可今儿却不能不佩服王总兵您呐。”
  王朴赶紧赔笑道:“哎哟,公公您言重嘞。”
  王承恩道:“王总兵,那咱就进城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