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铁血大明 >

第215章

铁血大明-第215章

小说: 铁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ㄅ此稻允敲鸲ブ至耍∪绻绦诹某呛屯跗佣灾畔氯ィ喽蛴值P淖约夯嵯瘸挪蛔 
  要不要分兵回京加强北京的防御?
  这个念头在多尔衮脑子里一闪即逝。
  现在多尔衮手下还剩四万多八旗兵和九万多蒙古骑兵,有了这十三万精锐,多尔衮有足够的信心挡住明军的进攻,可如果分兵回援京师,哪怕只派出五万蒙古骑兵,多尔衮也觉得聊城的平衡局势就会被打破。
  如果只派一两万蒙古骑兵回去,则不足以扭转北京的局面。
  多尔衮感到很窝囊,自己手下明明有十三万八旗精锐,却拿王朴区区四万多明军毫无办法,还要反过来时刻提防明军的进攻,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只能进行被动的防御,光想想就能让人疯掉。
  多尔衮正冥思苦想,试图破解眼前困局的时候,多铎忽然气急败坏地走了进来。
  一看多铎气急败坏的样子,多尔衮的心头就猛地一跳,心忖坏了,肯定是北京出事了!
  果然,多铎进了门就大叫道:“十四哥,坏了!”
  多尔衮吸了口气,沉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多铎道:“吴三桂以八百里加急向京师送了急递,说是大同总兵姜瓖准备造反!他奶奶的,早知道这样,当初追剿流贼进入山西的时候,真应该顺势打下大同,把这个混帐王八蛋一并剿灭了才是。”
  多尔衮闻言心头一松,准备造反和已经造反是两回事!
  只要姜瓖还没有正式造反,事情就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多尔衮是什么人?他对姜瓖、王承胤、唐通这些反复小人太了解了,只要聊城之战还没有分出胜负,他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是绝不会轻举妄动的。
  “报……”多尔衮刚刚松了口气,门外忽然响起了凄厉的号子声,旋即有戈什哈急步入内,跪地打千道,“主子,真定府急报。”
  “真定府?”多尔衮急声道,“真定府怎么了?”
  戈什哈喘息道:“河南贼酋红娘子带着至少五万贼兵北渡黄河,接连攻陷了广平、顺德两府,现在已经杀进真定府了。”
  “什么?河南贼兵!?”
  多尔衮、多铎同时大吃一惊,哥俩真没想到河南的流贼会在这时候插上一杠,河南不是闯贼的地盘吗?闯贼和吴三桂是血仇,河南的流贼就算出兵也应该配合李自成围攻太原的吴三桂才对,怎么反而会北上进攻北京呢?
  多尔衮、多铎吃惊之余又感到大惑不解,他们不知道红娘子已经和闯贼成了仇人,更不知道红娘子已经和王朴好上了,陷入爱情的女人是毫无理智的,现在只要王朴一句,让红娘子干什么她都愿意。
  这个意外情况一下子就打乱了多尔衮的全盘计划。本来,各方势力已经陷入了战略僵持,多尔衮和王朴在聊城对峙,吴三桂和李自成互相牵制,姜瓖、王承胤、唐通在聊城之战分出胜负前不敢轻举妄动,只等范文程挑起南明朝廷的党争,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王朴就会被迫撤兵。
  一旦王朴撤兵,虽然多尔衮不可能趁火打劫歼灭掉王朴的军队,可他至少能够腾出手来收拾掉姜瓖、王承胤和唐通,先扫除后顾之忧,再加上有吴三桂牵制住李自成,多尔衮就能集中精力对付南明和王朴了。
  可现在河南军突然向北进攻,却一下子就把这种战略僵持打破了。
  就凭河南贼酋红娘子的几万贼兵也许不足以威胁北京的安全,可多尔衮真正担心的却是因此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受到河南贼兵北上的刺激,原本就已经蠢蠢欲动的姜瓖、王承胤还有唐通会有什么反应?
  一个可怕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姜瓖他们肯定会起兵叛乱,从背后给建奴捅上一刀。
  怎么办?现在多尔衮必须做出最后的抉择了!
  “大哥,撤吧!”多铎急得快跳脚了,“河南贼兵大举进攻,姜瓖、王承胤、唐通这三个白眼狼肯定会跟着起师叛乱,到时候四路大军合攻北京,北京就危险了!趁着局势还没有失去控制,赶紧回北京吧。”
  多尔衮沉吟了半晌,陡然喝道:“不,都到了这节骨眼上了,绝不能轻易言退!老十五,你带五千正白旗铁骑马上赶回北京,让十二哥到聊城来!北京就交给你了,十四哥送你四个字,坚守不出!”
  第二百三十八章 浑水摸鱼
  “十四哥。”多铎急道,“北京都快保不住了,还守着聊城这个小破城做什么?”
  “老十五!”多尔衮皱眉道,“忘了文程先生说过的话了吗?如果这时候撤兵回北京,不但北京保不住,就连十几万八旗精锐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多铎道:“小弟不信,范文程这个奴才不过是在危言悚听罢了。”
  “绝非危言悚听。”多尔衮道,“老十五你想过没有,假如我们就这样撤了,王朴会善罢干休吗?他追上来怎么办?”
  多铎道:“王朴他敢追吗?只要他敢离开大营一步,小弟带着八旗铁骑兜头就杀回来,只要一个突击就能把他的四五万人全收拾了!除非明军能用火药把运河河面的冰全炸了,然后与水师交替掩护前进,不过明军有那么多火药吗?”
  多尔衮的神色阴沉了下来,说道:“老十五,你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多铎扁了扁嘴不说话了,他只是嘴硬罢了,要是建奴的八旗铁骑真能撕开明军的防御,聊城之战也不会陷入僵局了!
  “行了。”多尔衮没好气道,“老十五你赶紧回北京吧。”
  “喳。”
  这回多铎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向多尔衮打了个千转身匆匆去了。
  目送多铎的身影远去,多尔衮长长地叹了口气,心忖范文程要是没办法挑起南明朝廷的党争,没办法迫使王朴退兵,那这一仗可就真的要凶多吉少了!范文程啊范文程,你从来就没有令本王失望过,这次还能让本王如愿吗?
  化名程文范的范文程怀揣着朱常芳写给左良玉的亲笔信,又走水路又走旱路,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十天之后赶到了武昌。
  武昌,宁南侯府。
  左良玉目露凶光,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青衫儒生。那青衫儒生神情从容,也用他清朗的眼神回望着左良玉。
  左良玉身经百战,不知道有多少流贼和蛮夷死在他的刀下,杀的人多了,神色间自然就会有一股无形的杀气,胆量不够地还真不敢正视他的目光。看到那青衫儒生丝毫没有畏惧局促之色,左良玉不由哈哈大笑道:“先生好胆魄。”
  青衫儒生抱拳笑道:“侯爷好气魄。”
  “哈哈。”左良玉长笑两声,随口问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青衫儒生拱手应道:“在下程文范,忝为潞王府詹事。”
  左良玉伸手道:“潞王书信何在?”
  程文范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书信递给左良玉,恭声道:“潞王亲笔书信在此。”
  左良玉接过书信,看也不看就递给了身后侍立的一名幕僚,说道:“柳师爷你看看,是不是潞王的亲笔信?”
  程文范的目光不由落到了那名师爷身上。只见那师爷身量倒是挺高,约模有六十出头的年纪了,还长了一脸的大麻子。
  那麻脸老师爷从左良玉手中接过书信,随便瞄了几眼就肯定地说道:“侯爷,确是潞王笔迹。”
  左良玉这才信了,向程文范勉强抱拳一揖,傲然道:“程詹事,刚才多有得罪。”
  “哪里。”程文范歉恭地笑道,“侯爷处事谨慎,也是应该的。”
  “先生能谅解那是最好。”左良玉点点头,又问那麻脸师爷道,“柳师爷,潞王亲笔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麻脸师爷道:“侯爷,潞王在信里说……”
  麻脸师爷犹豫了一下,没敢接着往下说。
  左良玉皱眉道:“说什么了?”
  程文范接过话茬,淡然道:“当今天子并非先帝骨血,是人假冒的!”
  “你说什么?”左良玉勃然色变,厉声喝道,“你敢对万岁爷如此不敬,就不怕被诛灭九族吗?”
  程文范昂然道:“下官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左良玉眸子里又有凶光一闪而过,沉声问道:“你敢肯定当今天子并非先帝骨血?”
  程文范道:“曾有人亲眼目睹先太子已经死在闯贼刀下,难不成先太子还能死而复生前来南京继嗣大统?侯爷,当今天子不过是个冒名顶替之辈,不过是孙传庭、王朴用来把持朝政的工具罢了!”
  左良玉再度色变。
  程文范又道:“有道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如果当今天子真是先帝子嗣,民间怎么还会有这么多质疑呢?真假太子一案为什么还会传得沸沸扬扬呢?很显然,这是孙传庭、王朴欲盖弥彰所使然。”
  左良玉的目光再次转向那麻脸师爷。
  麻脸师爷低声应道:“侯爷,真假太子一案在江南民间的确广为流传。”
  左良玉拍案而起,抬头喝道:“来人!”
  早有亲兵应声而入,大声应道:“侯爷有何吩咐?”
  左良玉厉声喝道:“立刻召金声坦、卢光祖、李国勇、徐勇、赦效忠来见本侯。”
  “是。”
  亲兵轰然回应,领命而去。
  程文范眸子里不由掠过了一丝阴冷的笑容,看左良玉这架势好像是要起兵了。
  没错,左良玉是真的要出兵了。
  事实上,左良玉早就对孙传庭、王朴父子把持朝政感到不满了,孙王集团不过区区十万军队,而他左良玉手下却有八十万雄兵,凭什么最后入主内阁的是孙传庭,凭什么五省总督就得让王朴来当?
  论实力,左良玉才是南明各镇总兵中最强的,左良玉认为朝政应该由他把持才合理!
  左良玉之所以隐忍到现在没有起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少了个官方借口,如果没有合适的借口就贸然兴兵,那就是不义之师,那就是造反,左良玉可不想落个造反的骂名,所以他得等个合适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有了潞王的亲笔信和真假太子案在江南民间的流传,左良玉就有借口了,就算当今天子真是先帝的子嗣,那又怎么样?只要左良玉打下了南京,他说是真的就是真的,他说是假的那就是假的。
  大同,总兵行辕。
  姜瑄匆匆进了行辕,高声大喊道:“二哥,乱了,全乱了!”
  姜瓖赶紧从软榻上欠身坐了起来,沉声喝道:“老三,瞧你那点出息。”
  姜瑄吸了口气,急声说道:“打起来了,全他妈的打起来了。”
  姜瓖皱眉道:“什么打起来了?”
  “流贼!”姜瑄道,“流贼和建奴打起来了,河南流贼女头目红娘子带着好几万流贼都已经打到真定府了。还有,闯贼也在孟门关一带集结了不少军队,看样子是要东渡黄河找吴三桂的麻烦呢。”
  “不可能。”姜瓖断然摇头道,“流贼从北京到陕西被建奴一路追着屁股打,早已经伤了元气了,没有一年半载绝对恢复不过来,谣言,一定又是王朴这家伙散布的谣言,目的无非是要引诱我们出兵抄建奴后路而已。”
  “二弟,这次可不是谣言。”
  姜瓖话音方落,姜让也大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说道,“留在北京的眼线来信说,北京城内的建奴的确已经在准备守城了,还有,红娘子的河南兵已经打到保定了,而不是真定。”
  姜瑄道:“小弟的消息是从逃难百姓那里听来的,这些百姓从北直逃到大同这边差不多得十几天时间,红娘子的河南兵就算进展缓慢,也该打到保定了。”
  “哦?”姜瓖的脸色霎时变得凝重起来,“这么说流贼还真的先动手了?这倒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了。”
  姜让道:“二弟,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帮建奴把流贼给收拾了?”
  “帮建奴?”姜瓖摇头道,“现在建奴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还能给我们姜家什么好处?帮建奴那是赔本买卖,坚决不干。”
  姜瑄道:“那就趁火打劫,索性在建奴背后捅一刀,送他们上西天!”
  姜让有些担心地说道:“万一捅不死建奴,多尔衮又赢了聊城之战呢?那我们姜家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依我看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按兵不动,先等聊城之战有了结果再说。要是建奴胜了,事情也还有回转的余地,要是王朴赢了,我们再出兵北京不迟。”
  “干!老三说得对,为什么不趁机在背后捅建奴一刀”姜瓖狠狠击节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地!红娘子已经把这潭水给搅浑了,我们再不抓紧时间浑水摸鱼,等聊城之战有了结果,那就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了。”
  姜瓖想得要比姜让更远些,姜家在大同做的这些小动作多尔衮不可能不知道,一旦建奴赢了聊城之战,就算姜家按兵不动不去进攻北京,待局势稳定之后,多尔衮也很有可能会腾出手来解决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