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铁血大明 >

第207章

铁血大明-第207章

小说: 铁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瘢辉谝郧翱蠢钛业氖焙蛴泄
  红娘子似有所觉,回头望着李虎道:“虎子。”
  李虎赶紧起身,很勉强地向张和尚抱拳见礼。
  红娘子又道:“虎子,从今天开始新军就由和尚兄弟来训练,你就专门负责镇压各府士绅武装的反抗了。”
  山西、陕西交界,孟门关。
  李自成的流贼大军和建奴、关宁联军已经在这里恶战好几天了。这几天一直是吴三桂的关宁军在打头阵,几天激战下来,流贼固然死伤惨重,可关宁军同样损失惨重,可多铎却还是按兵不动,丝毫没有让八旗军参战的意思。
  建奴大营,多铎行帐。
  建奴豫亲王多铎正在帐里饮酒作乐,火盆里燃起通红的炭火,把大帐烘烤得温暖如春,两名掳来的汉族歌女披着薄薄的轻纱,正扭着腰肢在帐中跳舞,两名山西妓女簇拥在多铎怀里,争相用樱桃小嘴往多铎嘴里度酒。
  多铎左拥右抱好不快活,在建奴所有亲王中,多铎的好色是出了名的,每到一地,他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搜罗美女供他淫乐,多铎还有个很恶劣的嗜好,掳来的美女被他奸淫之后就会被斩首,还会挖出心肝下酒!
  清史稿说大西王张献忠杀人成性、喜食活人心肝并且屠灭四川,其实完全是污蔑之词。
  张献忠的确杀人如麻,也的确在青羊宫杀了四川不少读书人,可他很少杀害老百姓,真正杀人成性,把四川七百多万百姓屠得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人的刽子手不是张献忠,而是满人何洛会。杀人成性、喜食活人心肝的恶魔不是张献忠,而是多铎。
  张袜这些奴才为了讨好奴酋康熙,迫不得已才用移花接木之法把多铎的野蛮嗜好和何洛会屠灭四川的劣迹转嫁到了张献忠身上。
  急促的脚步声,血透征衣的吴三桂径直奔着多铎的行帐而来。
  守在行帐外的两名戈什哈铿然拔刀拦住了吴三桂的去路,厉声喝道:“站住!”
  吴三桂抹了把额头上的血水和汗水,急道:“奴才有急事要见主子。”
  “你等着。”
  一名戈什哈从鼻孔里闷哼了一声,转身进帐去了。
  足足过了好半晌,那名戈什哈才重新出帐,对吴三桂说道:“主子爷说了,如果你想喝酒赏美人就请进,如果是讨救兵那就免了,主子爷还说了,我们大清兵车马劳顿,眼下正在养精蓄锐,不宜出战。”
  “嘿。”
  吴三桂跺了跺脚,转身去了。
  吴三桂刚刚离开建奴大营,一骑快马就风驰电掣般冲进了辕门,马背上的建奴骑士翻身落马,对迎上前来的八旗兵喝道:“京师急递!”
  与孟门关隔黄河相望就是李自成的流贼大营。
  李自成不是傻瓜,牛金星也不是白痴,两人都知道关中对义军的重要性,现在关中已经成了义军唯一的根基,一旦失守,义军就要重新回到以前流离失所的老路上了,这是李自成万万不能容忍的。
  李自成几乎把他能调集的军队全部调集起来了,铁了心要在孟门关与建奴和吴三桂决一死战。
  和建奴比起来,最让李自成恨得咬牙切齿的还是吴三桂这个狗汉奸!如果不是吴三桂降而复反,建奴怎么可能进关?如果不是吴三桂引建奴进关,此时的李自成早已经是君临天下的大顺皇帝了,又怎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还有,从北京败退到孟门关,这一路追杀义军的一直就是吴三桂的关宁军,几乎所有的义军将士全都是死在吴三桂的手里。
  “吴三桂这个狗贼!”
  李自成握紧了手里的大海碗,颔下的虬须就像钢针一般根根竖起,圆睁的怒目更是杀气腾腾,咬牙切齿道,“总有一天,老子要剥了他的狗皮,抽了他的狗筋,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人!”
  刘宗敏、李双喜、田见秀等流贼将领个个情绪低落,义军面临的情形非常不妙,他们看不到反败为胜的希望。丞相牛金星同样神色凝重,他现在其实有些后悔了,杀掉李岩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呢?如果有李岩在河南威胁北京,建奴还敢这样肆无忌惮地进攻陕西吗?
  “报……”
  凄厉的号子声中,一名流贼细作就像得了羊癫疯似的,跌跌撞撞地冲进了李自成的行帐,然后仆地跪倒在地,喘息道,“禀报大王,吴三桂退兵了!”
  “你说什么!?李自成霍然站起身来,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吴三桂这狗贼明明已经占据了上风,更要命的河对面还有十万建奴大军按兵不动,从形势上看义军处于绝对的劣势,吴三桂和建奴有什么理由退兵?
  刘宗敏、李双喜等流贼将领也霍然起身,牛金星沉声问道:“此话当真?”
  流贼细作连连点头道:“千真万确!”
  “走!”李自成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去看看吴三桂这狗贼在搞什么名堂?”
  第二百三十章 聊城之战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大明中央军进逼聊城,严重威胁到北京的安全,再加上姜瓖、王承胤、唐通等前明降将蠢蠢欲动,多尔衮迫于无奈,只好下令吴三桂退守太原,再把山西的十万八旗大军召回了北京。同时又从漠南紧急征召了五万蒙古骑兵。
  隆武元年(1644年)正月,多尔衮留下两万八旗兵驻守北京,然后亲率十七万八旗大军和六万前明降军南征。正月十九,与博洛的两万八旗大军会师于聊城,关乎建奴和大明国运的聊城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决战,大明和建奴都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掉对方。
  对于大明来说,只要聊城之战能够获胜,建奴就会众叛亲离、元气大伤,收复北京、光复辽东就指日可待。对于建奴来说也同样如此,只要赢得聊城之战,二十余万大军就能顺势而下横扫江南,彻底覆灭南明政权。
  建奴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为了确保聊城之战能够取胜,多尔衮调集了五万建奴八旗,其中有两万人是最精锐的八旗铁骑!此外还有十万蒙古骑兵,两万朝鲜八旗,两万汉军八旗,和六万前明降军,总兵力达二十五万人!
  大明却只有王朴的四万中央军,其中包括两个火枪营和一个炮营,再加上施琅的五千水师,论兵力,建奴几乎是大明中央军的六倍,而且建奴还有骑兵之利,拥有两万最精锐的八旗铁骑和整整十万蒙古轻骑兵。
  不过明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施琅的水师!
  施琅的水师总共有五千人,拥有五十艘大型战船,每艘战船上配有十到二十门不等的佛郎机炮,船上的水师将士已经换装了中央军淘汰下来的大同造燧发枪,射程虽然没有中央军使用的最新式南京造燧发枪远,精度也差,但用来压制建奴的弓箭却是绰绰有余了。
  这五十艘大型战船就像五十座移动的水上堡垒,建奴拿它毫无办法,骑兵和步兵再牛也冲不到水里去,用红夷大炮轰吧,等你架好大炮,人家战船早就撑远了。用火箭烧吧,弓箭的射程还没有人家佛郎机炮和火枪远,没烧着人家战船却把自个弓箭手摞倒了。
  经过几次试探之后,到了隆武元年正月底,多尔衮和王朴差不多都已经摸清了对方的虚实,双方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无谓的袭扰,开始决战之前的最后准备。战争永远是无常的,你可以做最充分的准备,但敌人永远不会按照你设定的套路跟你玩,真正高明的指挥官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及时做出战术上的调整。
  聊城,多尔衮行邸。
  多尔衮正召集范文程、宁完我两大心腹幕僚还有多铎、何洛会、博洛、萨哈廉、阿巴泰等建奴将领议事。
  多铎道:“十四哥,王朴这厮太狡猾了,他把大营扎在运河边上,还在营前挖了一道五丈宽的壕沟,引水倒灌成了骑兵无法逾越的护城河,又背靠运河有水师火炮之利,我们如果发起强攻只怕会损失惨重。”
  阿巴泰道:“那我们就围着它,围个一年半载的,饿死他!”
  “这不可能。”多铎摇头苦笑道,“在运河没有切断前,明军的粮草辎重就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
  阿巴泰道:“那我们就把运河切断!”
  “谈何容易。”多铎再次摇头道,“明军有水师,我们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多尔衮把目光转向范文程,问道:“文程先生,你有什么高见?”
  范文程微微一笑,说道:“两位亲王说得对,明军据险而守,我军如果强攻则大同之战的惨剧就会重演,我军势必损失惨重,就算最终赢得聊城之战,也将失去逐鹿中原的实力,因此,奴才不赞成强攻。”
  多尔衮轻轻颔首,说道:“不能强攻,那就只能长期围困了。”
  “没错。”范文程道,“不过正如豫亲王所说,如果不能切断运河航道,对明军的围困就无从谈起,而如果不能歼灭明军的水师,切断运河航道就无从谈起,因此,聊城之战胜败的关键其实只有一个。”
  多铎、阿巴泰、萨哈廉等人齐声道:“明军水师?”
  “不错。”范文程重重点头道,“能否歼灭明军水师,直接关乎聊城之战的成败。”
  聊城以南十里,运河左岸中央军大营。
  王朴的帅帐中央摆着一个临时制作的大型沙盘,聊城一带的地形都被模拟了出来,上面插满了代表建奴军队和大明中央军的两色小旗,代表建奴一方的黑色小旗密密麻麻一大片,呈扇行把代表大明中央军的红色小旗围在了中间。
  刀疤脸、李本深、吴胜兆、高进库、李成栋、刘孔和、刘洪基、李化鲸等八镇总兵和施琅、张颜麟、李昂三位水师将领正围在沙盘旁边讨论两军形势,而且讨论得非常热烈,就像热闹的菜市场。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过,王朴的身影出现在帐外。
  热烈的讨论声便嘎然而止,十数员将领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到了王朴身上,恭声道:“卑职等参见侯爷。”
  “接着说。”王朴走到沙盘边站定了,微笑道,“你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
  刀疤脸嘿嘿一笑,说道:“卑职等刚刚在说,建奴的兵力最少也在二十万以上,光骑兵就得有十几万人,拉出大营跟他们野战我军肯定讨不到便宜。”
  李成栋道:“因此卑职以为我军应该深沟高垒,与建奴打消耗战。建奴兵多,又有十几万匹战马,每日消耗的粮草数量巨大,只要拖久了,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他们,只等建奴不支退兵,我军的机会就来了!”
  “卑职却不是这样认为。”
  李成栋话音方落,刘孔和就提出了不同意见。
  王朴欣然道:“那么你的看法呢?”
  刘孔和脸上掠过一丝沉痛之色,以低沉的语气说道:“建奴都是些灭绝人性的畜生,没有粮草他们就会去抢老百姓的,因此卑职以为我军在这里和建奴对峙越久,北直百姓遭受的苦难就越深重。”
  “嗯。”王朴的脸色变得同样凝重,上前拍了拍刘孔和的肩膀,说道,“身为大明帝国的子民,你能替北直百姓着想很难得,不过身为一名领军将领,你却不能心慈手软!我们绝不能以赔上整个大明帝国的百姓为代价去拯救北直百姓。”
  刘孔和脸上掠过一丝羞愧,汗颜道:“卑职惭愧。”
  王朴舒了口气,转移话题道:“现在我们讨论另一个话题,假如你们是多尔衮,手里拥有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其中还有十万以上的骑兵,你们会怎么打这一仗?”
  这一问,就把几乎所有人都问住了。这些行伍出身的武夫最擅长的就是带人冲锋陷阵,长年累月的战火洗礼下来,多多少少也学会了一些简单却非常实用的战术,不过他们还真没有站在敌人的角度上考虑过战争。
  只有李成栋凝思片刻后说道:“假如卑职是多尔衮,这一仗只能采取围困战术。”
  “不错,建奴的一贯伎俩就是围困!”王朴欣然点头道,“大凌河之战如此,锦州之战如此,宁远之战也如此。不过本侯想知道,你打算如何围困我军?要知道我军有水师之利,运河航道完全处在我军的控制之下!”
  李成栋道:“那就先想办法消灭施琅的水师,然后再切断运河水道!”
  “胡扯!”施琅不高兴道,“建奴虽然人多,可他们还能骑着马冲到运河里来不成?他们不来便罢,要真敢来,嘿嘿,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李成栋道:“施琅,你的水师虽然厉害,可也不是没有对付你的办法。”
  施琅火道:“你有什么招,说说看。”
  李成栋道:“我用火船烧。”
  “痴心妄想。”施琅冷然道,“老子的水师船队可不是曹操的连环战船,还能让你一把火给烧了?”
  李成栋道:“那我放火箭。”
  施琅哂然道:“那是找死,建奴弓箭的射程这几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