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虎吼 >

第446章

虎吼-第446章

小说: 虎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婆门教圣子联军退入西部帮郡后,吠陀王族军队开始直接面对以逸待劳的月护军。双方在之前婆门教和吠陀王族的战场上展开了激战,吠陀王族显然无法抵挡由段九灵率领的月护军。之后段虎直属白虎军受命听命吴娲儿加入战斗,不利的战局一面倒的压向了吠陀王族,使得他节节败退。
  后来南部邦郡总督罗什曼那带兵北上,原本吠陀王以为自己这个小舅子是想要帮助他,却没想到罗什曼那已经和月护军达成了协议,悍然进攻诧异无准备的吠陀王大军,而吠陀王妃悉多纳吉也在吠陀王毫无防备情况下,将其刺杀,然后连夜逃到了月护军中。被重创的吠陀王残军在吠陀大王子的率领下,冒险南下,跟南部邦郡一些支持王族的城帮城主汇合,准备抵挡来势汹汹的罗什曼那军进攻。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和罗什曼那关系不错的修罗色那独立军竟然宣布独立,建立修罗色那国,然后毫无征兆的进攻罗什曼那掌握的南部城帮,令罗什曼那无力在对吠陀王族残军进行清剿,南部邦郡陷入了三国鼎立的状态。
  这一切都是段虎事先安排的,他就是想要吠陀这样四分五裂,即使段九灵有实力将整个吠陀统一,在他看来一个统一的吠陀,远远没有一个分裂的吠陀对中原百姓来得更加有利。
  第564章
  在汉齐之战的第三年,汉国民生逐渐安定,虽然说不上是***丰,但吃饭穿衣这些衣食住行最低的要求还是能够达到的。不少逃亡江北的南方百姓世家也开始逐渐前往汉国在南方的吴、云、黄、扬四州和南疆,不过即便有这些人迁入,整个南方地界除了十几个靠近天江的大城以外,其余地方依然不能和北方的繁荣相比,越是南下,越是荒凉。特别是台州附近的地界,更是盗匪横行,各种势力纵横交错,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像是乱世战国一般,大有当年秦国西靖州大草原马贼纵横的架势。
  这此年在段虎的主导下,汉国大力推行农务,个个粮仓开始有了屯积粮食,汉国的三大军仓地开始堆积起来。段汉下各部人马虽然比起以前就数量上要少很多,但是就整体战略而言,却绝不比当年差,而且所有的军队士兵也都装备上了铁甲利刃,正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就当所有人都认为段虎会再次起兵统一天下之时,在段虎参加完曾经五小将之一白山的葬礼后一个月,一纸简单的退位诏书由苍陇派出上使的下发到治下各个州郡以及汴京和齐国。
  这样一种权利移交显得那么的突然和快速,就连汉国治下的百姓官员也全都感到有点莫明其妙,甚至感到有点荒唐和疯狂。然而正如段虎本人的疯狂一般,紧随其后段冰的继位诏书,以及新的王印图章和段冰汉贤王的王号也传到了地方官员、各部统领的手里,他们这才明白汉国已经换天了。
  对于段虎退位,各方反应截然不同,汴京和齐国可以说是举国欢庆。段虎治下地地方官吏则平静对待,只有汉国各部统领对此颇有异议。但谁都没有认为段虎的退位是非自愿地。其实比起其他人,对于段虎如此草率退位,意见最大的就是柳含嫣,在她看来段虎退位、段冰继位至少要举办一次大祭。然后召集各方大吏统领,在朝堂之上慎重其事的举行大典,方才合适。
  然而段虎没有准备给柳含嫣这个机会,在下发了退位诏书后的第三天,他便带着林湄娘与从吠陀回来地吴娲儿、展轻灵、吉迦尹和悉多纳吉这对吠陀姐妹花,前往早己建好的玉门城王府,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段虎麾下的直属大军,这一刻也一分为二,白虎军、上五部的扞死玄甲军全都迁往吠陀,辅佐段九灵。而五部兽骑兵、下七部扞死玄甲军和御林甲士军全都留在了中原,归于段冰掌握。
  不知为何,段虎在离开了汉国权利中心后,并没有带走柳含嫣,如今的汉国权利架构之中,柳含嫣依然在文官体系中有着绝对的权利。
  段虎退位后第二年,大秦柱国蒙武终于病逝,享年九十三岁。在玉门隐居的段虎这一年来首次离开玉门。孤身前往汴京,参加了蒙武的葬礼。这个时候谁都明白大秦的国运已经到头了。
  同年十月。痴迷于炼丹术地林湄娘因为偷偷误服有毒丹药,身中丹毒。田七和毒宗长老老头子对此束手无策,就连段虎的万古金蚕蛊也无法将毒药吸出来。服丹后的第三天林湄娘死在了段虎的怀里,享年二十八岁。两天后,伤痛欲绝的段虎分别给段冰、柳含嫣和黄列、严勇等各部统领,写了一封信,然后便携带着林湄娘的遗体,与吴娲儿、展轻灵和吉迦尹姐妹,迁出了玉门王府,去往极北冰原。在段虎进入冰原之后,驻守冰原的蛮族人宣布封疆,外面的人和冰原蛮族做生意只能在冰原外地圣天城交易。
  第二年,开春,段冰下达了他继王位后的第一个军事王令,着令白义、薛刚以及关山月三人率领本部人马攻打汴京。三人军马刚刚到达了汴京城地外围关卡,段虎留在汴京城地棋子相继站出来,丘平关守备黄门令崔国起兵归顺汉国,七星关守备林峰和蒙毅起兵归顺汉国,雍关守备陈衍被赵炎用计诱出关城,灭于关外,大秦陈家就此灭族,剩下的只有林凡这一个改姓地陈家人。同时上官宏率领南衙禁军起兵归顺汉国,攻打汴京内城,镇远关关守韩擎试图回兵救援,被其副手反叛,未能一战便被擒获。
  三天后,孝成帝不再抵抗,献城投降。孝成帝连同汴京的大秦文武和后宫嫔妃,全部押解到苍陇外的小镇曾县暂居。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汉贤王段冰事后封赏之时,丝毫没有提到其他任何的功绩,而是将所有人的功绩全部加在了丝毫没有动过一兵一卒的关山月、白义和薛刚身上。三人都被封为了世袭王爵与段冰齐平,还将汴京得到的战利品分给了他们一半,但却又解除了他们的兵权,让他们留在苍陇任职。这种明升暗降的做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白义和关山月都没有多说什么,接到王令后,立刻解除兵权,举家迁往苍陇,而薛刚则没有尊令照办,依旧停留在原来驻地。在段冰下达封赏王令后的第五天,薛刚副将孟九突然袭击薛刚府邸,在其家中搜到一些涉及造反的信件,并且以此为由将薛刚一门杀绝,至此幽州薛氏一家完全灭族。
  之后,段冰以从薛刚家中搜到的信件为依据,对涉及的将领进行大肆整顿,其中牵扯进去的人就包括了张孝则和纪维谦等一方统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汉国军方对于段冰这次对军队的大清洗没有任何反应,黄烈和吕梁的军队始终盯着南齐,以防它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作怪,就连张孝则和纪维谦等人在解除兵权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抵抗,全都乖乖的接受王令,举家迁往苍陇。
  段冰对汉**中队的重新洗牌进行得异常顺利,有人下马,自然也有人上马,张诩、林峰、蒙毅、铁战以及孟九等一些年轻将领开始崭露头脚,成为了汉国军方的新贵将领。
  孝成帝被囚禁苍陇后的第三个月,宣布自感无力支撑大秦基业,决定禅位给汉贤王段冰。段冰在经过形势上的再三推辞后,“勉为其难”的接受孝成帝的帝位,立国大汉,年号开元,帝号贤帝,是为汉太祖。在立国之后,段冰立记得追封段虎为圣天德威至尊大帝,是为汉上祖。柳含嫣为孝德皇太后,林湄娘为孝敬皇太后,吴娲儿为孝端皇太后,展轻灵等皆追封为太妃。黄烈、严勇等四大将封为上柱国,其次文官中丁喜、贾渊、林重师等人皆被封公,大赦天下。吠陀的月护国女皇段九灵则递交国书,表示归汉,为其属国。
  开元二年,大汉朝举兵七十万攻打南齐,以赵炎、吕梁和黄烈三人为主力,张诩、林峰、蒙毅等从旁辅佐,同时皇家直属兽骑兵和七部玄甲军由周义臣率领南下攻打御天公主控制的海州。
  开元二年六月,齐国都城望城告破,齐国二帝与大军杨继相继自尽,赵静虽然投降,但之后被随赵炎出征的长孙冕当做安民心的工具,当街车裂,而已经下葬的杨继业,也被他连同杨家祖坟一同被他挖出来,鞭尸当街。如果不是赵炎阻止,只怕心怀怨恨的长孙冕连齐国皇陵也要一同挖了。
  开元二年七月,周义臣全线攻破海州诸城,御天公主被困海州淮安城。初六,御天公主强行登基。自立为秦景安帝,年号正源。初十三。淮安城被破,当了七天皇帝的前秦御天公主服毒自尽于她的皇宫之内。八月,台州被黄烈清剿,大小盗匪相继被灭。至此天下得以一统。于是群臣上表汉贤帝,改年号为统御,定都汴京,并且改汴京为长安,意思就是长治久安,并且下令重建建安,立建安为南都,立玉门为北都。
  统御二年三月,被软禁三年之久的前秦孝成帝突然病逝身亡,孝成帝身边地人全都被汉贤帝下令陪葬。前秦太后林清影因为有林家这层关系。没有陪葬,但事后却被汉贤帝软禁在前秦孝成帝的陵墓旁,终生守陵,至于她地男宠也随孝成帝一同殉葬。前秦皇后鱼铃被柳含嫣接回大汉宫中,重新被封为大汉贤清公主,之后赐婚给了宇文卓君,得以善终。韩擎则在孝成帝病逝的第二天便悬梁自尽,武成义归顺大汉。被分为豫侯,妻子鱼清被封为安庆上公主。
  虽然天下得以一统。但是纷争并未从此消亡。随着大汉国力日渐强盛。汉贤帝和太后柳含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朝堂之上派系林立,分庭抗争,甚至这股矛盾都波及到了各部军方。
  统御七年九月,已经十八岁的汉贤帝突然出手,拿下了太后柳含嫣,同时清剿朝廷中地太后党,大量文官被免职、降职,被抄家的更是不计其数。丁喜、贾渊、林重师、郭媛、时进等军机大臣虽然没有牵扯进太后党,但还是相继自动请辞,但汉贤帝都没有答应,并亲自上门挽留。最后丁喜和贾渊两人归隐长安外的百花谷,当一问政隐士,林重师、郭媛和时进已久担任原职,只不过取消了他们的军机大臣的头衔。
  各地军方牵扯进太后党的李昊、高巍、杨贤以及吴兴武等人相继被抓下狱,关入天牢,终生囚禁,纪维谦也被降职,剥夺了兵权,下放南方,成了杨州守备,水师都督甘池被下旨责问,并夺去了爵位,天江水师也被一分为二,加了一个下游水师,张诩担任下游水师都督。整个大汉军方对此没做任何表态,黄烈为首的四大镇将始终都是沉默,并且严令不准任何人议论朝政,违令着当场杖毙。
  虽然汉贤帝对朝野政军进行这么大手脚的清洗,但是那只牵扯进了京官,地方官吏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事,之后因为此事而迁升者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至于整个国家,因为四大镇将的行动,使得各部人马不敢有丝毫异动,依旧保持安定。
  汉贤帝将大汉进行的不安势力全都清剿一空后,便开始了他思考已久地改革计划,随着他的改革计划实行,大汉国力再次提升,而且前朝外将拥兵自立的弊端也得到了非常好的解决。在整个事件中,最受益的则是供奉楼和扞死亲卫组建的上御司、六扇门和狗帮的下御司以及之前就存在的监察司,汉贤帝给予了这三司极大地权利,并县将这三司合为一个衙门,名为天门,由自己亲自掌管。
  被拿正反太后柳含嫣事后被汉贤帝软禁在了北都前王府地夏宫之中,不但宫中侍从女婢全部出自上御司,就连外围地守卫也都是御林甲士和扞死玄甲军中人,使她不能和外界有任何联系。太后柳含嫣除了在统御九年,汉贤帝迎娶黄烈长女黄娟为后的时候,柳含嫣在公众面前出现过一次以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夏宫。
  第565章 后记结局
  如果问任何一个大汉朝的子民,汉朝治下哪个城市最繁华,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城,所有人都会指着北方说北都玉门。的确,当年北都玉门动用了上百万工匠,历时十年,花费金钱无数,方才建成这么一座有着各方建筑特色的城市,如入城南北两边巨大的西方欧里斯圆形拱门、还有十丈高的巨型石碑,佛教、道教、萨满教以及吠陀奢那教在这里建造的神庙、祭坛、寺院以及道观等等。
  这座城市除了它那各具特色的建筑以外,另外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城内的道路和水渠,这里所有的道路都是用青石铺设,成井字形纵横交错,每一条道路都有八架马车的宽度。此外架在整个北都上空的水渠则是更是被大汉朝百姓视为天工神迹,无数清澈的山上雪水从水渠流下来,送入城内的百姓家中,多余的水则由水渠分到玉门两旁,形成处人工湖,也正是有这两座人工湖,使得北都即便是在冰封季节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
  玉门城内除了那守卫森严的内城夏宫以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