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虎吼 >

第211章

虎吼-第211章

小说: 虎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控制了一支马贼,专门负责打劫那些西域行商和为许家走私西域商品,另外还有一些许家给二长老的信中提到了一些朝廷的军事动态,让其可以避开锋芒,光凭这点就足以扳倒这个关陇望族了。
  另外让段虎感到疑惑的就是这些精通此道的扞死亲卫中搜查的这样仔细,竟然没有从大长老的家中找到一点对大长老不利的东西,反而有许多的信息透露这个大长老的为人是如何的正直,如何的和善,几乎都快要与圣人齐平了。对于这样一个能够将自己的权势欲望隐藏得如此之深的人,段虎第一次感到有点无从下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嘱咐乐山提防大长老,另外就是给这几个长老敲一下警钟。
  或许是因为大势所趋之故,长老们不再干涉族中青壮年投军入伍,他们向段虎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不能让那些家中只有独子的人入伍。对于这个无论怎么说都十分合理的条件,段虎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这也是令到铁赞轻骑大幅减员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铁战也在族里拉人,虽然他说了段虎的训练伤亡会很大,但是不少青年人想到一通过训练就能够成为梦想中的铁骑,便如同潮涌一般向铁战要求加入,最后经过武力淘汰和长老们的筛选,最终被铁战拉到了七千多人。看到这样的结果,着实让段虎感到了哭笑不得,最终还是抽调了一批善于骑射的族人加入铁赞轻骑,凑足六千人的整数,剩下的五千多人,段虎派人领路绕道并州,再由并州进入荆州武安。
  到了正午时分,军营内所有人都在修整行装,恢复体力,这时悟回到了军营,将自己查到的消息写下来交给段虎。段虎看了手中的纸条之后,这才明白忽巴亥之所以会被萨满神殿驱逐出北疆主要是因为女色。在忽巴亥的承接教派中有一种极为神秘的大欢喜术,是一种男女双修的秘术,但是这种秘术与萨满教最基本的教义苦刑洁身相违背,当时忽巴偷偷的修炼这种秘术,谁曾想被萨满神殿发现,最终被驱逐出了北疆。
  忽巴在离开北疆进入靖州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愈发变本加厉,利用自己无可比拟的威望,修改萨满教教条,让自己可以合法合理的拥有妻子,在数十年里娶了十三个妻子,其中有七个妻子已经因病去世。同时忽巴也的确尝到了大欢喜术的好处,因为他成了他们这一教派中活得最长久的人,其他大祭司都在四十五岁之前就死了,而他已经快七十了,并且他也是吸收历代大祭司修为最多的人,这也使得他不遗余力的继续寻找合适自己的女人。
  忽巴这种对双修之术痴迷的态度,看在段虎眼中无疑是个极大的破绽,而且段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可以借此破绽掌握萨满教的计划,不过这个计划还要等和丁喜他们商量以后才能执行,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不再让与这个计划有关的人露面,免得以后被忽巴亥认出来。
  下午黄昏,段虎将铁赞一族的事务向乐山交代了一番,然后便下令让木华、胡小娘和云天壮继续往东围剿马贼,不过策略从一律清剿改为了剿抚并用,同时段虎还授予了木华召集收编靖州异族各部的权力,让其将散落再靖州各地的异族部落集中起来,以免他们在大战开始时出来搅事。
  第278章
  段虎将靖州诸事吩咐了一番之后,准备下令拔营出发,可是这时几乎是同时接到了三个不同地方的密信或军报,其中有好有坏,让他喜忧参半。
  第一封是长乐长公主向他这位北行道行军大总管的例行军报,军报是两天前发出的,大秦朝廷设在西靖州的信隼衙门收到后,立刻由信使快马送到他手里。上面用非常正规的官方语气汇报了一下他们东面的攻势情况,现在九戎国在陵关以东的大部分城市都被攻陷了,正由朝廷派人接收,只有靠近陵关的八座连环寨还未攻陷。其次特别提到了他们的兵力已经损失严重,特别是自漳州调用的一部分兵马几乎全军覆没,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九戎国内不知何时多了一支堪比异族狼骑的骑军,大半的军队都是折损在他们的手里,要求补充兵源。
  此外文中还非常正式的提到了九戎国似乎早已知道了大秦会要攻打他们,每个主要城市和山道关口全都设置了重兵和城防器械,以致于他们的人员伤亡和行进速度都比预想的差很多。最后她要求段虎将陵关攻陷的时日推迟一段时间,并且增加军费,最后在攻打陵关的时候,希望可以让吕梁的天江水师入海辅佐作战。
  对于这份战报,段虎唯一想说的就是水分太多,根据六扇门等情报网传过来的消息,虽然东部的大军损失了不少,但绝非向长乐长公主所说的那样伤亡如此之多,她是想要虚报伤亡以此要求合理的招募士兵,增加兵力。其次他们刻意夸大九戎国的强大,想要借此跟段虎讨价还价,从中获得最大利益,因为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段虎在朝野的势力正在不断的蚕食他们的力量,京师以西的大部分地方全都落入了段虎的手里,现在雍州、益州也逐渐向段虎靠拢,以如此速度,等大战过后,偌大个大秦国大部分都要姓段了。他们知道现在已经无法阻止段虎的扩张,最好的打算就是巩固已有的战果,以免被段虎的势力渗透进来。
  丁喜和贾渊等人早在开战之前便已经猜到了他们的有此举动,并且预设了数个应对方案供段虎选择,而段虎也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最无害的方案。首先同意东北部征讨军招募兵员的要求,因为即使自己不答应,她也会增加兵力,倒不如以此为条件,来限制其他的要求。其次他也允许增加军费,但不是从朝廷拨款,而是将三州的地方税收交给她充当军费,这一条在长乐长公主看来也是废话,谁不知道幽燕两地乃是贫瘠之地,漳州虽然好些但也不可能支撑太大的军费,而且燕州刚刚收置了一大笔的流民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他们自己的私库里面掏钱。
  最后段虎下令不允许吕梁的天江水师参与东部战斗,解释的原因是为了预防南齐渡江偷袭,并且还严词警告他们务必再规定时间内拿下陵关,否则军法处置,按照段虎话里的意思就是既然兵和钱的要求都已经答应你了,还要推三阻四就太说不过去了。陵关与玉门关并称为东西两大雄关,地居险要,易守难攻,在段虎和丁喜、贾渊等谋士的估计中长乐长公主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攻占陵关,除了用绝对优势的大兵力强攻以外,就是用船只舰队运载足够兵力,由东海饶过陵关的防守,从后面偷袭陵关。
  这样问题就来了,大秦除了天江水师以外再也没有其他水师舰队,或者说是合法的水师舰队,长乐长公主想要按时完成段虎的军令,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漳州节度使徐猛私自建立的走私舰队。然而只要徐猛动用这支舰队,段虎的情报网就可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等大战结束后,便以此为依据攻击长乐长公主御下不严,徐猛私见水师,图谋不轨,最终结果要么是东北部征讨军的战功取消,走私舰队收归国有,徐猛免职,要么就是长乐长公主被逼提前造反,无论怎么样对段虎来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之后段虎又收到了柳含嫣写给他的密信,信中提到了朝中如今的形势和大将军府里的情况,另外也将朝廷对他们的任命提前告诉他,让他可以提前准备一下,以彰显大秦朝廷对归顺之人的恩宠。对于乐山获封铁赞王、董斌获封北月王等等人事任命都在段虎和丁喜等人的预料之内,但是段虎他竟然也被封为西北大
  这的确让他大吃一惊,在他们看来等北疆事了再获封不多,现在就封赏了,那么北征胜利后,还能封赏什么呢?封王?段虎相信即便有药物控制,久安帝也不会这么糊涂,唯一能够想到的解释就是什么都不封,来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对此猜测,段虎也不知道是否正确,而且朝廷的事情他现在不想插手太多,北征才是他的主要目标,如果北征失败,一切都是空谈。不过事先准备总没有坏处,段虎想要等靖州和并州等事稍微稳定一些,就将丁喜调回京师,让其辅助柳含嫣应对朝中诸事。
  最后一封是来自并州和连城寨的战报,此刻并州方面的异族已经开始有了动静,正在发疯似的强攻已经被黄烈他们占领的城市,使得黄烈不得不放弃已有的战果,撤退回并州三关附近,收缩兵力,来应付敌人的猛烈攻势。而黄烈会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李昊已经带领了将近七成已经训练好了的新军,去到安城,在并靖边境设置防御攻势,以抵挡并州的异族铁骑进攻。
  另外连城寨方面进入了战备状态,在虎跳涧外已经集结了将近二十万的异族大军,如今正在对虎跳涧进行小规模的攻击,说是攻击其实更像是练兵,因为异族人对于攻城并不在行,而且在异族人的军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西域人。这些西域人不但运用他们的手艺,将拆散的一个个小零件很巧妙的组合成一辆辆塔车和投石车,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却足够对虎跳涧造成危险了。此外异族人还在收集泥土、石块等攻城物资,等开战之时,用来破坏城墙和填平护城河。
  薰斌已经派人向并州和北疆两地的月族将领送去了信函,劝说他们不要对这场战争过于执着,并说明这些不过是南齐人的诡计。凭借他在月族里的声望,月族不少的人都响应了他的号召,对王族下达的命令阳奉阴违,消极怠战,并且将异族大军的一些布置和行动透漏给他,令他可以在后来亲自领军成功的夜袭了一次异族的营地,烧毁了部分攻城器械,以此彰显了一番他的武功,令他月族救世主的形象更加伸入月族人心。
  虽然王族等主攻部族对此非常不满,但也不敢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月族做太过分的处罚,以免影响军心。最终铁勒只好听从洪峰的意见用重金收买了月族那些摇摆不定、惧怕董斌掌握大权的贵族们,利用他们在月族的威势,控制了大部分的月族人,同时将那些忠于董斌的月族将领和人马收束起来,赶到后方,既不杀也不放,只是看管起来,让他们没有机会在军中生事。
  在靖州一部的异族大军攻打虎跳涧的同时,异族大军本营也对玉门关展开的攻击,这种攻击不同于虎跳涧的攻击,反而显得极为猛烈,像是要正式攻打玉门关似的。由于有西域人的攻城器械的帮助,再加上是由洪峰亲自指挥整个攻城大军,玉门关内陈俊等守军应付得非常艰难,几次都被西域人组成的敢死队攻上了城墙,若不是一直表现平平的陈太素率领并州铁骑拼死防守,只怕玉门关的城门就此被攻破了也说不定。
  与此同时并州方面的月族统帅万夫长铁穆耳在接到董斌的信件后,并没有撕开看,反而是叫来了察尔术和洪峰的幕僚,当着他们的面将信件撕开,读了一遍后,让信使将信原封不动的带回去,并且将自己随身的兵器一同带去,看上去像是在下战书似的。但是董斌接到这样奇怪的回信后,却只是大笑了数声,然后便不再有任何动作,只是派人传话给段虎说等时机成熟后,他会亲自去劝降铁穆耳。
  整体上看整个占据还在按照段虎他们设计的剧本在进行着,大局似乎也掌握在段虎的手中,然而其中不安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比如并州异族方面掌握四万铁骑的铁穆耳他的态度到底如何,北征新军的训练太过缓慢,而且洪峰已经布置十多年的暗子是否只有疾风盗,另外疾风盗到底隐匿在什么地方等等因素,全都是足以左右战局。段虎现在唯一能够做得就是回到连城寨,主持大局,等待对手的下一次出招,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在对手手中。
  第279章
  段虎回到连城寨的时候已经是从他出发算起的第四天,由于是凌晨时分,段虎的一万多骑兵并没有惊动太多的人,只有董斌夫妇和一些城中守军的高级将领坐陪。当下段虎将朝廷对董斌的任命告诉了他一声,虽然他表面上显得非常平静,然而不时闪烁着精光的眼神足以暴露他内心的激动。
  薰斌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容,毕恭毕敬的躬身拱手谢道:“大将军果然是信诺之人,而且朝廷能够如此快对董某的封赏,全奈大将军从中周旋,由此足见大将军在朝势力,董某已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北月王不必如此,”段虎心安理得的受了他这一拜,并朝京城方向抱了抱拳,淡然的说道:“这并非段某之功,全都是皇上恩典,北月王请铭记这点。”
  “啊!是薰某失言了!”虽然自己好心道谢,被段虎驳斥了,但是薰斌似乎并不在意,面色不改的坐回到椅子上。
  “朝廷使者大概会在两日后就到达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