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虎吼 >

第20章

虎吼-第20章

小说: 虎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上入秦的六十万大军损失达到了八成、南齐水师、玄武军和驻守宜阳的七万军队全数覆灭,洪峰的铁军在陈俊的龙武铁骑奔袭之下,也伤亡惨重,损员近七成,各级领兵将领也相继陨落,这些职位上的空缺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铁军战力也削弱了不止一半。
  整个南齐军方要想恢复开战前的水平,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然而最让南齐担心的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天江天险,现在在天江水面上纵横的是北秦的军队,他们随时要防备来自天江北岸的袭击,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这次南齐败得太突然了,也败得太离奇了,整个局势在一瞬间便被扭转了过来,前一天还在叫嚣着攻入北秦京师,后一天却兵败如山倒,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因此南齐朝廷要找一个替罪羊,给南齐百姓和南齐氏族一个交代,而向来不受南齐朝廷上下欢迎的洪峰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成了这个角色。他被南齐皇帝削去了军职,摘了世袭的爵位,发配到南齐京师以西的帝陵守墓,未获圣旨不得踏出帝陵半步。
  就在段虎看这份战报的同时,在北秦京城汴安的皇宫内,北秦久安帝萧炎端坐在紫晶阁的龙椅上,下面站立的都是北秦朝堂之上说得上话的人物,其中包括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六部尚书和左右枢密使等朝廷重臣,其中以丞相为首的文官站在一遍,另一边则是以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和左右枢密使,而中间则站着御使大夫和太尉。
  整个房间非常寂静,就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都像是在晴空霹雳似的,久安帝左手拿着一份和之前内容相同且更加详细的战报,仔细看着,眉头不禁紧锁,而另一只手则不停的敲打着桌面,那敲打声就像是一声声战鼓,令下面的重臣们的心也不由自主的随着敲打声而挑动。
  突然敲打声停了下来,众人的心也跟着停下来,久安帝目无表情的看着众人,而且冷静得有点可怕,缓缓的说道:“又谁能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朕与蒙大将军不惜让战火烧到荆州,让百姓流离失所,布了这个局,就是想要将南齐大军一网打尽,可为什么在形势大好的时候,会被南齐大军击败并逃脱呢?”
  众人议论了一下,丞相孙文经走了出来,挺了挺微微有点佝偻的身躯,说道:“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事主要责任是在蒙武大将军身上,就是因为他没有抵挡住南齐镇国大将军洪峰所埋伏的数万军队,所以才令到追击南齐大军的薛统领分心救援,以至万骑军不敌洪峰的铁军,至使我军全线溃败。臣以为,该严惩蒙武,以示皇威。”
  “臣不敢苟同!”兵部尚书张策向来与孙文经不和,走了出来,横了孙文经一眼,躬身说道:“洪峰所设的埋伏都是南齐精锐,而蒙大将军的守军则是一些伤兵,虽然人数占优,但是战力却远不是其对手,再加上有心算无心,被其偷袭,所以此乃必败之势,非战之罪!望皇上明察。”
  “臣也同意张尚书的话,”与张策同属一派的右枢密使郭允明也出列说道:“岂是依臣之见,此战的转折是在薛玄大统领败给洪峰之后。陈俊大统领率领龙武军已经将南齐大军打得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且军心涣散,无心应战,而薛玄大统领则率领近二十万我大秦精兵,兵强马壮,挟大胜南齐水师之势,攻击新败之师。本应全歼敌寇,大胜而归,然而却因为轻敌中了洪峰的埋伏,以至损兵折将,大败而回。孰对孰错,想必圣上心中明白,臣不再多言。”
  “一拍胡言,堂堂右枢密使竟然不知兵书中所言的人和,实在让本尚书怀疑你是否又资格做这个位置。”这时吏部尚书王章手中玉圭直指郭允明的脸,气势逼人道:“薛大统领之前连夜奔袭南齐水师,夺回武安城,又率领水师顺江而下,封锁天江水域,其后又助蒙武大将军攻破巴陵城,大败南齐大军与此。如此这般行军打仗,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承受不起,又何况使只比普通人强一点的士兵呢?如此疲兵何来兵强马壮之说,如此疲惫不堪的军队遇上了洪峰麾下号称铜墙铁壁的铁军,又如何能胜?”
  …………
  ……
  久安帝神色冷然的看着下面那些相互指责、相互陷害的所谓同僚,心中不禁产生了一阵厌恶之情,用力一拍文案,喝道:“够了,全都给朕闭嘴!你们的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你等在这个决策军政大事的地方,竟然像是在泼妇骂街一样互相攻击,成何体统,你们还有没有一点大秦官员的自律?莫非你们当官当够了,想要尝尝当草民的滋味,若是这样的话,就更朕说一声,朕必应允。”
  “臣有罪!”
  …………
  “臣万死!”
  …………
  “皇上息怒!”
  …………
  见到上面这位龙颜大怒,众人皆惶恐的匍匐在地上,连声告饶,万死之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磕头磕得是梆梆作响,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然而在这里面却有两人没有跪下,也没有讨饶,这两人就是卫列三公的御使大夫苏钝和太尉刘文瞻。
  久安帝看着下面人人惶恐不安,觉得怒气消下来不少,于是让众人起身,随后又转头对从刚才开始就一言不发的御使大夫,问道:“苏爱卿从刚才就一言不发,莫非已有定计,说来听听,让朕参详一下,”
  苏钝看了看身边的刘文瞻,缓步上前,说道:“臣以为蒙武大将军和薛玄大统领都有罪,都该罚,而没有罪的只有张孝则将军和陈俊将军,他们二人都该赏。”
  久安帝想了想,说道:“若是如此,朕该如何下旨呢?”
  苏钝后退一步,躬身道:“臣不敢妄言。”
  久安帝挥了挥手,道:“说吧!恕你无罪。”
  “那臣就斗胆说了!”苏钝挺胸昂首,说道:“臣以为蒙大将军虽然无大过,但他却是大秦军的统帅,大秦这次作战虽胜犹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他不再适合当大秦军的统帅,应该将他调回京师,剥去他车骑大将军之职,改为枢密中丞,以其威望领枢密院各级官员,绰绰有余。而薛大统领大败与洪峰之手,有损国威,但他攻陷南齐水师,收复武安城,击败南齐中军,功绩卓越,可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南征大军可暂时由壮武将军张孝则暂领军务,稍适修整过后,在返回京师,提交兵权。”
  听到苏钝的建议,久安帝皱眉沉思,手中反覆的把玩着文案上的白玉狮子镇石,过了半晌后,抬头问道:“秉笔宦臣何在?”
  从门外躬身走进来一个苍白脸色的宦臣,下跪道:“奴婢在!”
  “拟旨。”久安帝将镇石放下,说道:“车骑大将军蒙武有负圣恩,着削去车骑大将军之职,改任辅国大将军,兼枢密中丞。薛玄历来骄狂傲慢,此次轻敌而败,罪无可恕,然其历经数战,功绩卓众,以功低过,现削去万骑军大统领一职,改为暂代万骑军大统领,以待静观,再行官复原职。龙武军大统领陈俊赐爵搏望侯,领一千石,四门行走,见官不拜,壮武将军张孝则赐爵开元男,领三百石,着张孝则暂代蒙武职位,任南征将军,统领南征大军,原地修整之后,剿灭荆州境内匪患,不得有误,卿此。”
  众人见久安帝心意以决,便不再劝阻,齐声唱道:“皇上圣明。”
  第022章 势力
  久安帝拟完旨意后,让禁军侍卫快马将其发送出去,之后又重新翻看这份战报,没多久,当他翻看到其中一页时,停了下来,口中喃喃道:“段虎?这个段虎还真是个趣人!他竟然只是凭借不到一千人的扞死军士和一万威武军,便攻下了有五万人把守的武安城,而且折损不到两千人,那些南齐军也大多数被其俘虏,至今无人反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臣也知道这个人。”与蒙武向来交好的太尉刘文瞻早就从蒙武那里得知了段虎的消息,也知道蒙武非常赏识他,并向自己推荐他,让自己在朝中出把力。于是刘文瞻趁此机会便将段虎的经历述说了一遍,当讲到段虎一人行刺杨彪,独自抵挡万骑,两合打败薛玄等等事情时,众人皆发出惊叹声,唯独孙丞相却一言不发,脸色及其难看。
  “什么是他将杨彪的头颅拿下的?”久安帝愣了一愣,疑惑道:“爱卿,你说的这些可是真的?”
  刘文瞻正色道:“臣所言句句属实,有军中各级将领为证,绝无半句虚言。”
  久安帝疑惑的问道:“此人有如此大的功劳,那为何提交给朕的功绩簿中却未曾提及,只有提到他任职扞死营领兵校尉,”
  刘文瞻看了看丞相孙文经,意有所指的说道:“功绩簿向来都是由各军的监军直接提交给丞相观阅,臣不知道此事。”
  久安帝冷冷的说道:“孙文经,你对此做何解释,如此功绩卓越之人竟然只是任职小小的振威校尉,此事若传出去必叫朕的将士们心寒,而且也令我大秦少了一位晓勇之将。”
  “皇上恕罪,此事臣亦不知情!”孙文经诡辩道:“臣只观阅将帅一级的功绩簿,而都校一级的功绩簿向来是由臣的查看无误后,修订成册,由臣一起呈交给皇上查阅。有如此功绩的校尉竟然不在功绩簿上,定然是臣属下办事不力,臣必将撤察此事。”
  “哼!”兵部尚书张策冷哼一声,道“孙丞相可真会推脱呀!若非你同意,你的属下有怎么有胆量肆意窜改干系我大秦军命脉的功绩簿呢?以臣所见可能是有人嫉贤妒能,妄图欺瞒圣上,将此人功劳给掩盖了。”
  “张尚书,你的话未免过了。”户部尚书孟允出列说道:“你这样说岂不是指桑骂槐,在说丞相大人吗?”
  “是又怎样,”张策直视孙文经的阵营,理直气壮的说道“有人既然敢做,难道本尚书就不敢直言吗?”
  “你……”
  “好啦!全都给朕闭嘴。”久安帝实在有点烦了这些党争,立刻出言制止,旋即吩咐道:“随意更改功绩簿不可恕之罪!丞相,朕命你在三天之内,找出谁是主谋,否则你就自己把头上的官帽摘下来吧!”
  孙文经知道这是久安帝在给他台阶下,连忙应道:“臣尊旨!”
  久安帝见张策像是还有话要说,挥手示意道:“此事不必在议,你们都退下吧!朕想要一个人静静。”
  张策叹了口气,和众人一起躬身道:“皇上保重,臣等告退。”
  说完,张策便毫不顾忌礼法,与身位丞相孙文经并肩而出,而孙文经此时正在想着找个替罪羊和咒骂薛玄给自己找麻烦,对比不妥之举并未做过多纠缠。
  这群人走了以后,紫晶阁又回答了寂静之中,久安帝静静的靠在龙椅上,双眼微合,像是在闭目养神,忽然出言道:“六扇门总管傅风何在?”
  “臣在!”
  从右侧的偏阁内走出一个身材精瘦矮小的中年汉子,身着一身墨绿色的大锦袍,上面用三色线绣了一头踏云麒麟,从他如同钢铸的肌肉、粗壮的双臂和厚实的手掌可以看出,此人定然是个外家高手。
  “你刚才都听到了,”久安帝直言问道:“你认为是谁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对付一个小小的校尉?”
  傅风淡淡一笑道:“皇上心中已然知晓,又何必问臣呢?”
  “哼!油滑狡诈,左右逢源,你傅总管可是好手段呀!”久安帝不悦的瞪了傅风一眼,随手将手中的战报扔给他,而后说道:“你怎么看这个叫做段虎的人?”
  “臣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神秘。”傅风捡起战报,粗略的看了看,像这样的战报他那里还有几十份,其中详细程度远远超过这份战报。
  “神秘?”久安帝疑道:“从何说起?”
  “此人出现之时非常蹊跷,而且身着异服,根本不像是北秦人。”傅风分析道:“他说自己是定州人,但是臣也派人去定州查询过,整个定州只有三个人叫段虎,一个是杀猪的屠夫,另一个是开酒楼的,最后一个则早已死了,死的时候有七十多了。”
  久安帝面色一紧,眼中杀气外溢,道:“你的意思是说他是南齐派遣的内应奸细。”
  “臣认为不是!”傅风摇了摇头,道:“若说他是南齐奸细的话,那南齐为这个奸细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不但损失了一位大都督和一位水师都督,还丢失了大部分的军队,无论怎样看都有点得不偿失。”
  久安帝神色缓和下来,道:“那依你之见,此人身份到底是什么?”
  傅风想了想,说道:“依臣之见,此人应该是一个归隐高士的传人,入世未深,有点不知礼数,像个从未接触过外面的蛮人。”
  “既然如此,那这人可否重用?”
  “此人能否重用都在皇上的一念之间,臣不敢逾越。”
  “很好,你退下吧。”
  “臣告退”傅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