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803章

再造神州-第803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九集 第十五章 神棍该死
  第十九集 第十五章 神棍该死
  大宋神始二年,注定是不会平静的一年。
  年初,历经半年的西北亲征刚刚结束,国内就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叛,建康朝廷更经历了一场隐秘的大清洗。好不容易叛乱平复下来,没等这些惊魂未定的官员喘口气,举国上下就开始抗洪。
  恰在这个时候,又爆发了金国使节完颜云花偷窃一案,就在闹的沸沸扬扬,大宋上下绷紧神经的时候,宋金又突然发表共同声明,表示遵守和约的决心。这个声明,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无论怎么说,今年不会再打仗了。
  虽然宋金冲突被消弭于无形,但接下来的大洪水,让宋国上下又提起了心思,特别是进入四月后,雨水不停,不少河流的水位都提升起来,看着奔腾的水流,就算再无知的人,也知道今年的洪水不会小。
  只是现在不是临安当政,朝中也不是那些狼心狗肺,不顾百姓死活的权奸秉政。司马风也算一代能臣,不仅智谋出众,其指挥协调能力也是出类拔萃。
  在他的总指挥下,整个大宋都为这场洪水运作起来。那些肯定不能避免遭遇水灾的百姓,按照预定路线,将老弱妇孺有组织的安排到高地山坡。那些有可能受灾的地方,就让百姓先将家中财物全都做好标记,并一一进行登记,放到一处地方集中保管,由选出来的百姓代表和地方军队共同看护,然后组织民壮。保护河堤,准备抗洪。
  这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官员趁机贪墨百姓财产地,也有别有用心分子煽动抵制的,还有不少固执的百姓死活不同意离开家园的,总之,千头万绪。极为杂乱。
  最让人想不到的还是在两淮行省,有十多个经常遭遇洪水的村子。竟然对这次救济行动,采取了坚决抵制。不仅胡乱散播谣言,还对前去帮助他们的官员士卒进行辱骂和攻击。这几个村子加起来足有千人,如果使用强硬手段,肯定不能避免伤人,如果放任他们,那就是看着他们送死。
  两淮总督孔仕林将此事告知墨如兰后。墨如兰又亲自前去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村子在周边臭名远扬,知道这些村子地外村人,一提起这几个村子,就恨的咬牙切齿,痛骂不已。这让墨如兰感到好奇,化装进入这几个村子实地观察。结果,还真让她发现一件事情。
  原来这些村子都信奉什么“龙神”。每年要发洪水地时候,就会举办什么“酬谢龙神”大会。实际上就是几个神棍和村子中的大户勾结起来,利用几条经过训练的小蛇,伪装成龙神,对这些无知的村民进行诈骗和勒索。甚至还在当地建立什么“龙王庙”,有一群什么“龙王法师”。经常对这些无知的村民进行洗脑。
  被蛊惑的村民都相信,只要他们虔诚的信奉龙神,洪水就不会来冲毁他们地家园。而这些神棍们和当地的大户勾结,采取种种欺骗手段,将这些村民辛苦一年的血汗钱骗到手。
  此事已经在当地流传多年,以前的地方官员收到他们的贿赂,所以对此事不闻不问,就算有不信者告到衙门,也没人管这事。结果让这些人越闹越凶,发展的人数越来越多。还采取种种明的暗的手段。将那些不信者孤立起来,甚至还鼓动村民。将这些人绑起来,扔到河中,搞所谓地“祭龙神”。这番动作下来,这些村中再也无人能和他们抗衡。
  就这样,每年要发洪水,这些人就趁机敛财。最让人气愤的是,如果今年水灾小,村子没有遭灾,就说是“龙神保佑”,如果遭了灾,就说是有人触怒神灵,要用童男童女祭龙神,然后就鼓动一些村中无赖,吆喝些村民,到别村去偷绑些孩童过来,然后扔进河中。若有周边村民前来询问,这些人就用龙神那一套忽悠他们,如果对方不相信,他们就翻脸动手。
  为了此事,这个地方发生过多次殴斗,让这些村子“臭名远扬”。因为他们买通了官员,就算告到官府,也被当作一般的村民械斗处理,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去上告,而是将他们孤立起来,让这些村子越发闭塞,让这些神棍越发猖狂。
  弄到现在,这些村民自己就会编一些鬼话流传,整日互相欺骗。因为这种欺骗,让他们对所谓“龙神”越发信仰,上供的也就越来越多,甚至倾家荡产都在所不惜。于是,这些村子信仰的越虔诚,就越穷困,除了那些神棍和几个大户,每家每户无不是穷困到极点。
  这次官府迁移行动破坏了这些神棍和大户的敛财,于是他们就煽动这些村民抵制,将官员和士卒赶走,意图用这种手段维持住他们在村中地地位。
  真是又可怜,又可恨。
  墨如兰了解清楚后,将此事加急传回,询问我的意见,并提出“查办首恶,胁从不究”的处置方法。
  但此事我却有不同看法,召来司马风等人商议,没想他们的意见和墨如兰类似,这让我很不满意,将奏折暂时压下,拉起紫暄到御花园散心。
  走了一圈,心情还是没有好转,紫暄见此,突然提议在御花园中举行烧烤。这让我大感兴趣,不仅马上同意,还派人通知姿儿,念雪她们过来。
  姿儿来的时候,还将风飘然也带来,据说她也邀请了明月,但明月身子不适,就没过来。
  我对此到没在意,让人搬来东西,兴致勃勃的亲自动手。
  食材准备的相当丰富,见我亲自动手。紫暄,姿儿,念雪,道清,小筠,竹她们也感到有趣,纷纷动手。风飘然到没加入我们,坐到一边调琴。偶尔对我们这边望上一眼。
  我虽然多时不下厨,但一些基本东西都没忘记,见这群娘子军们没人烤乳猪,就亲自动手——转动烤架!
  被前后贯穿地小猪身上抹着一层调料,滑腻的油光逐渐涌出小猪皮,在滋滋的脆响中,逐渐变地金黄。一股诱人地香味慢慢飘荡开去……
  我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小猪,根据火候,不时转动摇把,恰到好处,嗯,加上一个皇宫御厨偶尔出声指点一下。
  在我面前这个烤乳猪大半变成金黄色地时候,紫暄端来一杯茶水,轻轻递给我。柔声道:“陛下,先喝杯茶,休息一会。”
  闻声转头,恰好和她双目相对,犹如一抹秋水,清澈动人。纯净无暇。
  呆了一下,才接过茶杯,示意旁边地御厨接替后,站起身,来到风飘然所在凉亭中。
  风飘然正要站起行礼,我已经先开口道:“不用,朕现在心情有些不好,可否弹奏一曲。”
  微微一笑,风飘然又轻轻坐下,随手拨动了琴弦。
  “咚咚”几声。一缕美妙的琴音开始低沉徘徊。
  我抿了一口。坐到凉亭边,毫无形象地将腿放到身前的坐位上。看着她,静静聆听起来。
  风飘然的琴技已经达于化境,但见她弹、抹、切,捻、勾、挑,滑,诸般常用不常用的技法纷纷出场,纤纤玉指在琴弦上轻动,时快时慢,偶有停顿,却又闻妙音在空中回荡。
  突然一声尖音,声音迅速拔高,如剑划丝绸,裂帛之声贯耳,一种畅快抒怀,冲破陈规的豪迈澎湃涌出,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琴声也逐渐开始变化,忽而激烈纵横,高昂雄烈,如同千军万马,冲锋陷阵,惨烈威武,惊心动魄;忽而雄鹰展翅,傲志凌云,一冲而上九万里,翱翔天际;忽而如珍珠落玉盘,空灵静美,带有丝丝怅然的惋惜;忽而泉水过山涧,草绿花香,落英纷纷……无数种意境夹杂在琴声中,飘飘荡荡,直入人心,最后化为亲人之间地关怀,似爱人之间的呢喃情话,逐渐低沉……
  一曲终了,所有人都没警醒过来,直到飘然轻轻提醒了一句,我才倏然而惊,大为感叹道:“飘然的琴声真是天音入凡,能闻之,真是三生有幸。”
  道清移前两步,目光一转,也由衷的赞叹道:“今日烧烤,本以为对风大家有所影响,没想,还能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
  姿儿到是说的中肯:“飘然的琴技早已过了外物影响的阶段,已经能够和天地相合,如今这个场面到是一般般而已。”
  风飘然谦虚地一笑:“这是感受到陛下和诸位娘娘的情绪,方能如此,若是平时,飘然也弹奏不出。”
  “算了,飘然的琴声当然没的说。”我招呼众人一句,“姿儿,你带飘然过去看看,有没有她喜欢的口味。”
  姿儿将风飘然轻轻一拉,退出亭外,道清等人看了我一眼,没说话,也跟着离开,只有紫暄留下来。
  望着远处的那些窈窕婀娜,我地心思逐渐开朗起来,笑了笑:“看来朕还真是太坚持,一千多人,怎能说杀就杀?每个人都有父母妻儿,他们也只是想过的好而已。算了,将那些神棍和为首者,以及参与绑架幼童的村民处死外,其余人不用治罪,将他们押送到临洮去吧。通知孟珙,这些人要分开安置,如果再有人敢传播邪说,斩。”
  紫暄松了一口气,问了一句:“让谁去处理?”
  我想了想,说道:“望雪因为没有抓到完颜云花很是有些沮丧,这次就让她和梦雪去吧,当散散心也好。”
  紫暄拿来笔墨,我写了一道上谕,就让人去交给望雪。
  送上谕的侍卫刚走,菊拿着一本奏折匆匆过来。
  “又是什么事?”我皱着眉头接过奏折,翻看一看,顿时笑了:
  “征倭大军要回来了。”
  第十九集 第十六章 军团回归
  第十九集 第十六章 军团回归
  神始二年,四月末,远征倭国的大军终于回师。我亲自到港口去迎接,给予最高规格的礼遇。
  水师舰队已经进港,举帆遮目,桅杆如林,穷尽视力,也只能看到片片云帆,密布长江。
  为首的一艘大船九桅十二帆,长近百米,阔达50多米,体势巍然,巨大无匹,正是远征军中的旗舰——扬威号。
  此刻扬威号早已停靠入港,虽然因为体型巨大,吃水深,离岸边还很有一段距离,但早已经搭好栈桥,直通港口的青石地面。见到我龙旗,礼仪部队发出震天的呼喝,让所有人知道我到来。
  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钟响,整个江面突然喧腾起一阵巨大的声浪:“参见陛下”之声掀波逐流,震荡天际。
  扬威号的甲板上已经站了一群衣着光鲜的将领,还有几个服饰特别的倭人夹于其中,为首的就是倭国远征军总指挥,平倭大将军,扬威军团军团长成大继。
  看到我后,成大继连忙带着众人走下船头,通过栈桥,来到近前,恭身参拜道:“末将成大继见过陛下。”成大继身后的将领也纷纷参拜,那几个倭人更是五体投地,大礼拜见。
  我的眼角瞥了他们一眼,发现老熟人吉田利家也在其中,笑了笑,让他们起来后,一把抓住成大继,激动的说道:“将军远征万里,扬威于万里海疆。立下不世之功,朕决定加封将军为一等镇海伯,今日朕亲自主持宴会,为众位将士接风洗尘。”
  成大继连忙谦虚道:“这次远征倭国,多亏将士浴血奋战,相比之下,末将只是坐享其成。实不敢得陛下如此厚赐。更何况,末将回程之时就已经听说。陛下亲征西北,大败强敌,收复临洮和凤翔两路,获百年未有之功勋。和陛下的敌人相比,倭国实在不堪一击,得到如此厚赏,末将实在惭愧。不敢厚颜愧领。”
  我知道,事实绝对不如成大继说地这样轻松,大军远征海外,孤立无援,岂会有轻松可言?不过我却没有反驳他的话,目光一转,看到许多熟人,平倭先锋将。黄龙军团忠武将军,万人长独孤胜,负责外交的房遗,野心勃勃,却敢作敢为的云家家主云雄,还有其他熟悉将领。看到这些人,我的心里越发高兴。故意忽略了成大继的赞叹,大声说道:“诸位将士远征辛苦,朕宣布,远征军将士从今日起,休息十日,此月军饷加倍。至于其他赏赐奖励,等统计完此次战功,再行宣布。”
  此语很快就被传播开去,引起远征军上下的同声高喝。热烈地气氛再度拔高。犹如过节一般,每个人都兴奋热烈。昂然激动。
  对其他人点点头,我拉着成大继坐上特制的马车,让他站于我身旁,夸街耀武。
  一路之上,热情地建康百姓,山呼海涌,激情万分,甚至还有一些外族定居的女子,将手中的鲜花投掷到远征军将士身上,偶尔回头,看到体型健美,相貌英俊的独孤胜一连被数朵鲜花投中,惹的周围将士哈哈大笑。
  我也觉得有趣,和面带不安的成大继低声说了几句笑话,略微打消了他的拘谨。
  接下来,我又带着远征军地主要将领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一直到晚上。随即,我在皇宫大摆宴席,为他们洗尘。
  席间,我再次表示要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