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780章

再造神州-第780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期间,随着大军地四处平叛,原本烽烟四起,四方混乱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无数煽动叛乱的士绅豪门遭了殃,大批的土地被收归国有。根据最新情报。不用一月,一切又将重新回到正轨。到时很多计划都可以展开。
  得知这个结果后,我找来李碧如,想问问能不能拿一笔钱出来犒赏将士。照我估计国库现在拿不出这笔财富,毕竟西北大战和国内平叛,这些损耗到底有多大,我心中有数,若非建康新币发行顺利。信用还算可观,估计建康的财政早就破产。因为这些原因,我对李碧如多少有些歉意,毕竟大战前,建康可是国库充裕,财政盈余,我也答应不进行大战,结果事与愿违。不仅大战规模超出以往,就连时间也被大大延长,还引起国内叛乱,这对财政的负担,可想而知。
  回到建康后,我就接到李碧如上报的财政清单。上面地数字让我看的心惊肉跳,一直没有单独召见李碧如地原因,就是怕她向我哭穷,让我想办法填补这些财政窟窿。只是出乎我意料,她将这份清单报上来后,并没单独求见,只是她似乎很忙碌。几次朝会,我都觉得她有些心不在焉,朝会结束后,也是匆忙的离开。神情急切。好像有什么重要事情没处理般。
  白女几次给我提及,李碧如插手多个独立部门的资金运转。甚至将建康清洗中,没收的那些官员家产也尽数收缴,连个数字都没有,许多按照常例,本该有赏的立功人员也没得到赏赐……等等这些,让我知道,李碧如已经在采取行动弥补损耗。
  我对这个时候还找她要钱,感到很难启齿。但将士百战而归,辛苦大半年,不能没个说法,所以奖赏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甚至存下万一不行,就用这次战争的缴获,暂时应应急地想法。
  这个念头在我见到李碧如的时候越发强烈,数日不见,她显得十分疲倦,双眼也隐隐泛出红丝,一看就知道长时间没有睡好,连皮肤都显得黑糙不少,加上她原本就显得瘦弱,这个样子更是让她显得黑瘦疲累,精疲力竭的样子。
  无可否认,李碧如是个美貌的女人,虽然不算美到极致的那种,但也算上品,特别是她的气质,更是独树一帜,融刚强秀媚于一身,极为特别,是那种见过就让人忘不了的类型。
  不过,只要是女人,没有不爱惜自己容貌的,就算刚决独立地李碧如也不会例外。平日见她,总是衣着得体,修饰清雅,一幅冷静沉稳,精神饱满的样子,如今这幅疲累样,还真是我第一次见到。让我大惊下,不由自主的站起来,关切的问道:“碧如,没事吧?怎么弄成这幅样子?”
  李碧如有些艰难的笑了笑:“有劳陛下关心,碧如身子还算康健,只是最近累了些,休息休息就没什么大碍,不知陛下找碧如来有何事?”
  我闻言迟疑起来,原本想好的说辞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建康上上下下地官员都说李碧如可恶,认为她克扣各方经费,压缩各种开支,使得建康上下的官府衙门都快成叫花子。抨击李碧如的奏折从来没有断过,甚至连司马风,墨如兰,白女这样的大臣都对她腹诽不小,多次说她不是。
  但他们就没想过,李碧如为何这么做?大宋的财政一向还算富裕,以往的临安政权却总是叫穷,这又是为何?不怕收入多,就怕花销大,没有个把得牢的财政管家,一座金山都可以被这些官员们弄没了,而且还看不到做出多大的事。特别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烂帐,更是让人莫名所以,不知钱究竟到那去了。
  这些财政弊端,在李碧如上任后,得到大大缓解,不少陈年旧帐得到梳理,以往的开支不明,去向糊涂更是被杜绝。无可否认,这样地行为会对某些特别地开支产生影响,但却能最大可能杜绝那些贪墨,损耗,浪费的行为,为建康节省下大批有用地资金。
  理财,理财。要有财理才行,财政尽赤字,怎么理?空手套白狼?
  我一向认为,这些人是不当家不知金钱贵。李碧如对他们苛刻,没有半分是为了自己。无论从那个方面说,那些天天哭穷的官员们,没有一个比李碧如有钱。但都比李碧如过地要好,至少他们的薪俸可以让他们过上大方得体的生活。家里至少也有两三个仆从。而李碧如出身豪富李家,又是家族继承人,家里的财富足够几辈人挥霍,但她身边除了一个照顾她起居的丫鬟,就只有配给她的护卫。日常生活也极为简单,担任财政院掌院以来,连件新首饰都没买。就我所知,她的衣服都还是从李家带过来地。
  她自小锦衣玉食,家中又富有,无论何等享受,也是无可厚非的。这么做,无非是避免瓜田李下,毕竟她所处位置过于敏感,加上得罪地人又多。如果自身不能端正,很容易遭人毁谤。其实比起其他很多官员,李碧如从政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自身的价值和理想。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姿儿退出朝政后,她并不能很好的和后党官员们沟通。也无法很好的为他们争取政治权益,就算有我和姿儿的默许帮助,她也只能成为后党名义上地领军人,那些出身商户的后党官员,大多还是以姿儿马首是瞻。这个情况,只能说明她的政治才具不足,不是靠权势就能解决的。
  如今见到李碧如这个样子,更是让我越发坚定自己的想法,她是一个优秀的实事者,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领导人。如今建康的空缺这么多。若她真有心。应该利用和我地特殊关系,为后党官员多争取几个职位。而不是沉浸到工作中,忘记一切。
  但这也让我对她更满意,沉默片刻,我才迟疑着说道:“云倚虹在你那里还好吧?”
  李碧如微微皱皱眉头,想了想才说道:“论工作,她不算最杰出,但也算不差,碧如觉得,她的长处应该是和官员扯皮周旋之上,让她进财政院,实在是大材小用。”
  这话说的含糊,但我还是听出来了,李碧如不满意云倚虹,不是因为工作,看来是她们性格不和。
  “这个,你的性格过于刚强,云倚虹恰好可以弥补些,今后你可以给个大致底线,让她和那些要拨款的官员们周旋,相信会有不少效果。”
  “碧如明白。”
  说完这句,我一时找不到如何切入话题,正在筹思如何开口的时候,李碧如突然说了一句:“陛下,碧如听说平叛大军就要回来,不知这次犒劳需耗费多少?”
  见她主动提及这个问题,我也不再掩饰,直截了当地说道:“是啊,这次数十万大军,若以新币折算,犒劳的耗费当在亿万之上,不知……”
  李碧如略带些傲然的一笑:“请陛下放心,碧如早有准备,决不让有功将士劳累无赏就是。”
  啊,让我为难这么久的问题,却被李碧如轻描淡写的解决,让我有些不能置信。
  也许是看到我目光中的怀疑神色,李碧如进一步解释道:“碧如这些日子大致清点了陛下带回来的缴获,加上没收谋逆官员的一些家产,碧如有个新的犒赏计划,正想奏明陛下。”
  “讲!”
  “碧如觉得犒赏无外乎金钱实物两种,这次陛下缴获的物资中,有大批女子幼童,而这次谋逆官员以及参与叛乱地士绅豪强手中握有大量地契。碧如觉得,陛下完全可以将这些分成不同等级地赏赐,按照功劳高低赏赐将士,若是未婚的,可以让他们和这些女子成婚,若是成婚地,可以分配些土地,若不想要土地的,还可以在城内为他们安排居所,实在想要金钱实物的,也可以赏赐金钱实物,只要如此一来,国库不仅不会因为犒赏出现大量赤字,说不定还会略有盈余,解决目前的财政困难。”
  我听的目光一亮,瞬间想到另外一个思路,如今建康财政的主要困难是,因为动用资金过多过快,资金流出现断裂,但同时,建康却也收回大量土地,不说别的,就算临洮凤翔,那里的土地都不少。如果能够让将士在那里安家,不仅可以解决赏赐问题,还能增强临洮凤翔的实力,甚至可以配合内政改革,让一些在基础建设中,立下大功的民夫也过去安居,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当我将思路一说,李碧如也目光一亮,连说可行,这让我信心大增,和她两人就新的犒赏方案商讨起来,等到大致说定,李碧如算了算,这样一来,建康只需要出少量的启动资金,大部分将士的犒劳问题都可以解决,剩下的那些高级将领和地方官吏,大多数已经有田产家室,这部分人可用加官晋爵,赏赐实物的方法解决。
  几个方面大将,比如岳雨孟珙等人就以一些珍贵的器物为奖励,不过这些鼓励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对他们来说,这么做反而是最好的。
  原本横亘心中的问题就这么得到解决,让我心情大为舒畅,邀请李碧如留下,和姿儿叙叙旧。那知她想都未想的拒绝,并以事务繁忙为由,匆匆离去,让我感叹不已。找来姿儿,让她私下拿些皇宫密藏的补药过去,算是慰劳她的辛苦。
  姿儿刚刚离去,吴武又急风似火的跑来求见,行完礼的第一句话就是:“陛下,彩云公主要回京。”
  我听的一怔,不明白的反问道:“彩云回京是好事啊,但也用不着这个样子,你怎么啦?”
  吴武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回禀陛下,彩云公主的火凤军团,在接收金国北伐降军后,数量暴涨,已经违背军部定下军律,不知该如何处理?”
  “你看要如何处理?”听到是这事,我反到放下心来,反问了一句。
  “微臣以为,应该让公主把这批降军送到建康来,让军部来安排,这样方才上下不误,合乎规矩。”
  我想了想,觉得他这个方法也不错,摆摆手道:“你就这个方案做出个计划来,等彩云回来,朕问问她,也许她有更好的想法也说不定。”
  吴武奇怪的看了我一眼,应了声是,什么也没多说,告辞离去。
  第十八集 第九章 何去何从
  第十八集 第九章 何去何从
  轻轻打开车帘,墨如兰的目光放在街道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上,熙熙攘攘的路人,吆喝谦卑的商贩,奇装异服的胡商,各种各样的景观尽入眼底,吵闹杂乱中充满着勃勃生气。
  看着这一切,墨如兰的目光充满复杂。最近一段时间,建康出了许多事情,流了很多鲜血,就在几天前,曾经威风无比的杨太后也病逝在宫中,但这一切,并没影响到建康的繁荣,这座城市仍然充满着活力,那种涌动的生命,旺盛的热情,充斥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似乎一切都没发生,仍然重复着以前的生活。
  放下车帘,墨如兰坐在车中沉默起来,许久,才从身边拿起一张请帖,翻了翻,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摇摇头,又重新放下。
  “兰丫头,要我看,陛下将武云公主这么晾着,只怕是另有安排。她请你相见,还是慎重点好。”
  这是接到这份请帖后,墨门二号人物,智囊墨师义告诉她的话。虽未明说,但阻止之意,已经很是明显。自己没听他劝告,执意赴约,的确有些欠考虑,甚至会坏事,可有的时候,真要考虑的这么清楚,那自己还是墨如兰吗?
  这个疑问她没有答案,也无法问人,只能埋在心底,她能做的,就只做好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就够了,其他的,她无法计较那么多。
  赵昀回京已经数日,但她一直没求见过他。只是在朝堂和剧院,远远见过他几面,她很想找到赵昀,问一些心中疑难,但每每在最后时刻打消念头,她觉得自己就算见了赵昀,也无法责问或指责什么。无论他做任何事情,无论他做的让自己如何不满和失望。但大宋越来越强盛,这是不争地事实。
  而她负责民部以来,也确实感到赵昀推行的诸多改革,让百姓得到许多实惠,虽然因为一些惯例问题,出现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可总体而言。只要坚持下去,任人得当,这些改革都是可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己和他差距太大,根本不是一个境界上的距离。
  想到这里,墨如兰在心底叹息一声,根据对赵昀的了解,她知道自己无法给自己的好朋友太多帮助。若她真地插手,结果只能更糟,更可怕的是,她已经深深认同赵昀地手段,就算这些手段让她感到浑身不舒服,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他。这才是她感到恐惧的地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竟然会被赵昀影响这么深?
  略带痛苦的闭上眼睛,将手中的请帖放到旁边,默默无言。
  “小姐,到了!”
  跟随墨如兰多年的车夫老罗娴熟的将马车停稳,回头吆喝一声。十多个跟随地墨门侍卫,不动声色的将这里控制起来,防止变故。
  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