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772章

再造神州-第772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行进到中央广场的时候,激动兴奋的心情到达顶点,不顾姿儿和司马风等人的劝阻,就站在马车上,对着潮浪般的百姓发表了一番即兴演讲。
  向他们阐述西北地胜利,将士的英勇,在看到民众如痴如狂的反应后,我也按奈不住如火如荼的情绪,将我在庐州想到的一些对民众有益的方针公开出来,引起更大更激烈的反应。
  到了后来,我干脆下了马车,在紫暄和一众护卫的陪同下,来到这些民众中间,对这些普通民众频频挥手致意,间或和某个激动的老人微笑交谈几句,更是和几个看起来德高望重之人握手交谈,称赞连连。
  我的这些举动引起民众越发高昂沸腾地欢呼,这些建康地百姓,似乎从来没想过,一个帝王,却可以和他们距离如此接近,只要伸伸手,就能触摸到我,只要张张口,就让我听到喊声。这种新奇的零距离接触,让他们不再将我当成高高在上,坐在朝堂,和那些泥塑菩萨一般地神明,不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在我的有意引导下,他们逐渐接受我的亲切表示,自觉不自觉的对我表示出巨大的热情。一路走过,欢呼声沸腾喧天,不绝于耳。
  到了后来,这些百姓甚至组成水泄不通的人墙,挣着要和我交谈。最后在紫暄的严重抗议下,我才放弃继续步行,走回马车,在奔腾的欢呼声中,绕行一圈,才回到皇宫。
  我不知道自己这个举动算不算冲动之下的失态,但我却从这些欢呼的民众身上看到他们寄予我的信任和希望。相信我的这种即兴演讲,公开承诺,零距离接触会给这些普通民众一个深刻印象,只要我能完成那些承诺。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印象就会逐渐变为一种威望和期待,将会为我赢得自下而上的支持和拥护,到了那时,我的地位才真正的牢不可破,没有任何外在内在的力量能够挑战我的威权。
  也只有这样,我才能将改革推行下去,真正深入到普通民众中间,让他们享受到改革的好处,继而拥护这种改革,保护改革成果,只有将这种利益和自豪深深融入到民众之中,才能最终提升民族的精神,才能真正的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成果,战争获得的利益,不能有效确实的分流到民众手中,那无论是改革,还是战争,都将是社会动荡的源头,因为这些改革和战争,将没有任何道义支持可言,那就注定会威胁整个社会的稳定,近而威胁整个国家稳定。
  整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和利益分配,这对相互矛盾,却又彼此促进的孪生兄弟。
  对此,我深信不疑!
  第十八集 第一章 大殿之上
  第十八集 第一章 大殿之上
  暖日温照,和风轻吹!建康皇宫巍峨雄壮的宫殿群沐浴在日光的清辉中,幻化出七彩琉璃光。
  透蓝天空,洁白云朵,彩旗遍布,随风招展,将今日的皇宫粉饰一新,一扫冬日的灰暗死沉,变的扬眉吐气,生机勃勃。
  议政大殿上群臣云集,文官,武将,世勋,贵胄齐聚一堂。
  自从我离开后,这个帝国政治核心所在的议政殿,已经久未有如此热闹过。如今见我回来,只要有资格列席的官员贵胄全都过来,真是人头涌涌,重臣荟萃,让我看的大为欣慰。
  一时颇为激动,不顾仪态的扶靠在龙椅上,有些有趣的打量着底下群臣!
  虽然我身下的龙椅是经过无数能工巧匠呕心沥血,费劲心机精制而成,绝对可称巧夺天工,举世无双,但因为主要设计思路是照顾到威严华美,富丽堂皇,就对舒适性略微有了那么一些不重视,坐上去不能说难受,但要说舒服,那也是骗人的。
  有些不自然的扭扭身躯,轻咳一声,将群臣注意力吸引过来后,才缓缓扫视一圈。从我这个位置上看下去,所有人都在我的俯视之下,一股至高无上的感觉涌上心头,那种满足和傲然,绝非言语所能形容。生杀在手,权力在身的自信萦绕缠胸,让我在看台阶下的群臣时,竟然有了一种奇异的疏离感,好像我和他们是两个世界地人。和我在广场上,和民众接触时的那种感觉截然不同,甚至是南辕北辙,让我心神为之一震。
  微微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再度看向群臣时,那种隔膜和疏远消淡了不少。这让我起了深深戒忌。知道方才因为一时放纵,差点让自己的心神沉浸到权力的遐想中。险些丧失内心的清明。
  若真是陷入权力不可自拔,那还真是一件糟糕无比的事情。
  我不觉想起这个问题,脑中竟然分神,考虑起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兴起这样一种念头,以往高坐于此的时候,为何没有这种感觉?
  疑惑中,耳边突然传来司马风地大喊:“启禀陛下。自从吾皇亲征以来,捷报频频,最终灭蒙古蛮邦于西北,更收复凤翔和临洮两路,可谓前所未有的大捷。微臣和诸位同僚商议,决议将此消息通报天下,并建立一座功勋阁来纪念此次阵亡将士。不知陛下认为如何?”
  我清醒过来,暗骂自己一声。为何在这里会走神。
  强行收敛心神,听完司马风地话后,想了想,开言道:“通报天下可行,至于立下功勋阁,就不必。可在烈士陵园中专门修建一座纪念馆,来表彰此次大捷,祭奠阵亡将士。今后凡是对外战争胜利,都要在陵园中修建一座纪念馆,详细记录大战的过程,以及诸位功勋将士!何况,此次虽然战败蒙古,但我军损耗也是极大,现阶段,当以休养生息。韬光养晦为主。今后还要有劳总理大人!”
  司马风原本严肃的表情终于露出几丝笑容,恭身说道:“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我又看看其余面色有异的大臣,最后将目光停在叶谦身上,柔和的说道:“朕出征后,朝廷诸事多靠总理大人和诸位臣工努力,总算没闹出什么大乱子,让朕很是满意。不过有一件事情,却始终让朕耿耿于怀,叶谦,你可知是何事?”
  叶谦面容一惊,连忙上前:“微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我突然脸孔一板,冷哼一声:“朕在前线之时,建康竟然有重臣和蒙古一方勾结,不仅出卖机密军情与蒙古,还勾结蒙古,对朕行刺。叶谦,你知道此事吗?”
  此语一出,群臣齐震,所有人都不知我是何意,叶谦更是惊出一声冷汗,有些惶恐的上前说道:“微臣失察,实在有愧陛下信任,还请陛下责罚!”身为巡查院掌院,管的就是官员不法,这些事情正是他管辖地范围。何况此次犯事的官员,不少还是和他关系紧密,不要说别人,就连我当初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有所牵连。
  我沉默着没说话,去年桂如渊案后提拔的监察院掌院乔行简站了出来,宏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自从担任监察院掌院以来,多方了解,虽知某些人有不法行为,但因牵连甚广,为免打草惊蛇,没有采取行动。虽然微臣不知那些官员为何突然失踪,但微臣以为,叶谦大人清正自守,秉性刚直,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那些的官员的事情,叶谦大人也许并不知道,所以还请陛下明察。”
  叶谦向乔行简投出感激一瞥,还未说话,总理大臣司马风就站出来证明道:“微臣可以作证,叶谦大人在察觉到奸人阴谋后,立即向微臣做了揭露,相信叶大人只是和那些人有着一些平常交往,并未参与他们的阴谋!”
  司马风的话,犹如一根定海神针,瞬间就将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官员坚定起来,不少人想站出来为叶谦求情。
  见此情况,我摆摆手,望着叶谦,淡然说道:“叶谦,朕不是怀疑你。在朕当初势力微弱,被史弥远等奸贼苦苦逼迫地时候,多亏你几次周旋,方能保朕平安,这些功劳,朕不会忘记。只是你身为巡查院掌院,却不能洞彻奸贼阴谋于前,多少有些让朕失望。不过你能在最后时刻察觉到不妥,将情况告知司马总理,也算将功补过。这次朕不赏,也不罚,希望你今后能够克尽职守,为朕巡查不法,惩处奸人,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微臣惭愧。今后定当誓死以报陛下!”叶谦愧悔交集,连连谢恩。
  我对叶谦轻描淡写地处理,让殿内各大臣明显松了一口气,紧张疑虑的气氛逐渐散去,望着我的目光多了几分敬畏和迷惑,显然不知道我下面将要做什么。
  微微闭上眼睛,酝酿片刻。才睁开双眼,缓缓扫视群臣。然后用高昂肯定的语调说道:“司马风,传朕谕,通告天下——史嵩之,杨士德二人大逆不道,阴结外敌,出卖军机,煽动叛乱。惑乱天下,其罪当诛,现革去一切官职爵位,九族之属,皆要问罪,嫡系凌迟,旁系处死!二人所属同党,一律同罪。本人凌迟,嫡系家属皆不可免,男子一律处死,女子发配有功将士为奴,不得有误!”
  此谕一下,满殿震惊。大宋开国以来。因为宽待士大夫,从未如此残酷杀戮,大肆株连过。大宋一朝,皇位争夺鲜有唐朝那般残酷无情,就算偶有王子争位,对于押错宝地大臣也是流放了事,像我这种大规模处决文臣武将,可谓大宋头一回!就算朝廷政争的失败者,也多是流放,很少被杀!以至这些人。对我这道谕旨。感到极度的不适应,所有人面面相觑。似乎想说什么,一时又说不上来。
  安静片刻,还是司马风硬着头皮站出来,略微有些气弱地说道:“大宋自开国以来,一直以仁义治国,那些官员虽然有错,但那些家眷亲属无辜,还请陛下秉怀仁义之心,只诛首恶,不要大肆杀戮,以免百姓不安。”
  我看着他,一直到他有些不安的回避了我地目光,我才移开视线,转向他人。我知道他为何求情,他不光是为这些人,更重要的是为整个士大夫阶层。因为过于宽松的政治环境,让这些士大夫们有些任意妄为,该做不该做的事情都做了。特别是宋室南渡后,朝廷上下出现不少主和派,甚至是投降派,为了打击主战派,经常会将宋朝内部的情报泄露给金国,导致宋军在前线屡屡遭遇挫败。
  最为著名地还是南宋初年,韩世忠镇守扬州期间。朝廷派魏良臣、王绘前去金营议和,路过扬州。这两人是典型地投降派,经常干些泄露军情地事情。韩世忠接待他们后,将计就计,设下圈套,让他们得知假地军情,以为韩世忠撤营离去。等他们到达金营后,果然将假的军情当作机密情报说出,让金人将领聂呼贝勒以为扬州空虚,点兵前去偷袭,结果遭到韩世忠迎头痛击,全军被歼。魏良臣和王绘也因此被大怒的金兀术给囚禁起来,后来又被诡异的放回。关于他们到底和金国达成什么协议,以及为什么放回他们,没有记载,不过这二人回来后,官职都得到晋升,成为地方大员。
  这些情况绝非一人独有,在宋金战争期间,大宋内部的泄密事件经常发生,各种绝密军情总是会古怪而离奇的出现在金国将领手中,这种情况是导致大宋几次大规模战役失利的重要原因。
  远在我和史弥远二人较量地时候,我就发现史弥远和金国有某种特殊的渠道联系,虽然没彻底弄清楚这条渠道,但我却肯定,史弥远和金国可以有效的私下联络。孟珙的父亲,孟宗政战死,就是一次内外勾结,谋害将领的案例。
  这些投降派官员为何这么肆无忌惮的泄漏出卖军机,以至被将领用做反间计地人选,其原因是多方面,在我看来,对他们的惩处太过轻松,也是一大主因。当犯罪的收益大于惩罚的损失后,犯罪就不可避免。就是因为太过宽待这些人,所以他们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司马风为其求情,不是为了他们,而是看出我想借机改变宽待士大夫的国策,担心引发不测后果。
  他看的很准,但我此刻却是决心已下,错事能够被原谅,但坏事,一定要接受惩罚,而且是大于坏事得到的收益处罚。
  盯着司马风看了片刻,直到他不自然的躲开我眼神后,才低沉而肯定的问道:“总理大人,朕想问一句,天下是民户多,还是官户多?”
  司马风犹豫了一下,还是答道:“民户多。”
  “哦,那应该以何者为重?”
  “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当然应以民户为重。”
  “说的很好,那是朕地将士多,还是这些犯官家眷多?”
  司马风脸上露出迟疑,好半晌才无奈地说道:“是将士多。”
  “那这些人出卖军机给蒙古,让我众多将士无辜丧命,勾结蒙古刺杀朕,险些让朕回不来,弃我大宋民众如草芥,又该如何定罪?”
  司马风沉默下来,不再说话。
  “司马风!”我突然大喝一声,让他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答道:“微臣在!”
  “朕命你为行刑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