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686章

再造神州-第686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吉思汗低沉的话语在大帐中回荡,所有人都感到心头耻辱,但却无人敢应声。
  耶律楚才沉默片刻,站起身:“大汗,事已不可违,我军久停凤州,却无所作为,实和我军一贯来去如风相悖,还请大汗早日决断!”
  成吉思汗转过头看向他,脸色无喜无怒:“你也认为我率军停留凤州,是个错误?”
  这话早就在蒙古众将中传扬,但因为成吉思汗的威望太高,以至无人敢于当面说出来,耶律楚才捅破了窗户纸,当然也知应对:“我军长于机动,宋军长于守城,困守凤州城下,正是以我之短,击敌之长,智者不违,大汗为天下雄主,一时得失荣辱何足计较,还请大汗早下决心。”
  “还请大汗早下决心!”在座诸将齐齐请命,声势颇大。
  成吉思汗淡淡的看着眼前这些人,心里很是酸楚,木华黎。哲别他们都去了,今后还可以和谁讨论这些问题?
  “都坐下吧!”成吉思汗的声音不高,很是平淡,但闻者无不遵命。
  扫视了在座这些将领,成吉思汗淡淡地笑了:“你们皆为我蒙古勇士,可知今日为何我蒙古会遭此败?”
  一名壮硕的将军闻言反对,粗声粗气的说道:“大汗。如今我军只是无法攻克坚城,就此说败为时还过早。”这话引得不少人纷纷点头。很是赞同。
  成吉思汗也没反驳,转而问耶律楚才:“者勒蔑和郭宝玉他们有消息来没有?”
  耶律楚才面色露出尴尬:“从七日前,我军各部消息开始断绝,至今还无消息!”
  众将莫名所以的看着自己的大汗,不知他问这些做什么。
  成吉思汗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楚才,时至今日,你能看清赵昀地整个安排吗?”
  自从进了利州。蒙古虽有胜利,可是越胜越窘迫,越胜越糟糕,这种情况所有人都感觉不对,可又说不上那里不对,毕竟从克西和州开始,蒙古在利州,一直是高唱凯歌的。大批地宋军地方部队溃败,他们的胜利实实在在,这些都是事实。
  可为何胜利了,反到把自己陷进去,以至现在进退两难?
  这个问题不仅成吉思汗在思考,耶律楚才也在思考。很多蒙古将领都在思考。
  沉默片刻,耶律楚才开声:“楚才只是看出部分!”
  “说说看!”
  “遵命!”耶律楚才站出来,“此事要从未进利州前说起,我军在临洮和宋军交手多次,虽有所损失,可我军一直占着上风,宋军只能被迫应对。后宋军求和,让出巩州,我军集结于巩州,于宋军相持。后因发生大营一事。大汗遂行为失控。多有冲动。而宋军却在赵昀的调度下,逐步稳定住阵脚。以至让我军陷入困境。楚才妄言,请大汗恕罪!”
  如此直言指责,让不少蒙古将领面泛怒色,若非顾忌成吉思汗,只怕早就有将领跳出来喝骂。
  成吉思汗反到神色如常,甚至面色欣慰:“楚才,昔日博尔术也和你一样,对我的错误直言不讳,铁木真有你,真如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欣喜异常!”
  耶律楚才微泛惭色:“和博尔术那颜大人比,楚才惭愧,竟没事先发现宋军阴谋,实在不敢得大汗夸奖!”
  成吉思汗没接话,反而看向蒙古其他将领,厉声说道:“今后尔等见到乌图合撒尔大人,要向尊敬我一样的尊敬他,若有违背,一定严惩!”
  “遵大汗令!”无论服与不服,所有人都表示了顺从。
  耶律楚才又感到成吉思汗对他的信任,那种毫无隔阂,那种欣赏无猜,让他心中极为感动,再度立下誓为知己死的决心。
  成吉思汗又让众将落座,转而似回忆,似感叹:“我铁木真纵横草原,西征万里,原本以为天下英雄不过如此,以至狂妄尊大,终至此败,此乃自取,不得怨人。尔等不知为何留于凤州,我来详细告诉尔等!”
  “利州一地,早就被赵昀经营地如铁桶一般,各部宋军严阵以待,我不察,落入陷阱,失了先机。我军入凤州,原本目的是和西夏一起内外夹攻大散关,不想西夏那些人如此无用,还连累了赤老温。若我军退出凤州,则赵昀的近二十万大军将从北压来,窝阔台又战败,失了巩州,我军退路以绝。我军将被逼于成州一线,这里地势虽然平阔,但机动回旋余地不大,若真如此,不等宋军来攻,我军将被四面合围,逼困于此,到时,我军除分散突围,别无他途!而我留于凤州,却可牵制二十万宋军主力,若我军能在他处获得突破,整个战局就将改观。只是如今看来,是我将赵昀想简单了。”
  大多数蒙古将军都不知成吉思汗这句话的深意,只有少数人想到一些东西。
  耶律楚才一直负责蒙古消息,当初进入利州,攻克西和州之后,他也是赞成分兵攻掠,原因就是当时的情报显示。宋军主力分布在三个方向,一是秦州,二是庆原,三是京兆一线。进利州,克西和地一个目的就是调动秦州宋军,但孟珙没上当,此时蒙古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进兵,二是退回去。
  成吉思汗选择继续进兵。当时夏蒙联军围攻大散关正急,而大部队行动过于缓慢,于是分兵就成了必然选择。为防止南面的宋军增援北面,者勒蔑和塔塔统阿被派出去牵制南面一线地宋军,而让郭宝玉率军攻克成州,如此一来,从巩州到凤州。将成为一线,保证蒙古人的后路畅通。而成吉思汗就亲率主力,直扑凤州,争取和夏蒙联军前后对攻,攻克大散关,将战线连成一片,威慑宋人,以遂己谋。
  应该说。这种分兵是很高明的,既照顾到急需目标,又防备了后路,若真能达成目的,宋军将被分为两段,互相不能支援。除了求和,别无他途。只是战局地变化显然不是蒙古人能控制的,刚进凤州,就听闻窝阔台十万大军被全歼地噩耗,当时本想一举攻克凤州,切断大散关后援,却被岳风率领的黄龙军团击退,随即夏蒙联军二十万大军覆没的消息传来。
  形式急转直下的时候,成吉思汗做出了一个决定,让主力留于凤州城下。一直停留到今日。没有人知道成吉思汗到底是怎么想的。十万大军就留在凤州城下,除了分兵攻掠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外。一直无所作为。耶律楚才一直觉得成吉思汗此次作战显得急躁,情绪非常不稳定,导致在很多决策上出现问题,因此,下意识的认为这又是成吉思汗地一个错误决定。
  而成吉思汗有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若你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地错误,或承认自己地错误,那他往往不会怪罪你,还会夸奖你,但若你背后乱说的话,那就对不起,生死就看他心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耶律楚才方才放胆直言,将失败地责任直接归结于成吉思汗本人身上。
  这话的效果很好,成吉思汗不仅不怪他,反到更信任他。让他感动之余,也再度深思起一些问题,特别对成吉思汗说地那番话仔细推敲,又联系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最后他得出一个新的结论:主力留于凤州,的确可以牵制宋军主力,但这对改善蒙古恶劣的情况,却没多大帮助。
  成吉思汗等了片刻,见没有人站出来接话,心中微微觉得失望,无奈下继续说道:“当时我军情报声称,南线宋军软弱,可破之。若我军能牵制住宋军主力,而者勒蔑当能突破南线宋军,游弋沔州,兴元州,利州等线,若真如此,我军可迅速南下,经阶州,过洮州,可回临洮,也可经沔州,兴元,到达洋州和金州,到时就可北进京兆府,从后路威胁京兆,同托雷会师,攻守之机又将转回我手。最不济,也可回师草原,来年再战。只是我低估了赵昀,如今想来,南线宋军兵力虚弱,是个假象,恐怕就是诱我军上当的,者勒蔑恐怕不可指望!”
  耶律楚才毕竟是个明白人,马上想到一种可能,脸色瞬间变地苍白,好半晌才颤抖着说道:“大汗是说南线埋伏有宋军主力,可依照我军情报,宋军主力共分三支,都在北线,南线只有一些嬴弱宋军,这个情报是反复核查过的,当无问题才是!”
  蒙古作战最重情报,若没有情报支撑,其作战能力将下降一半不止。而情报就分战场情报和战场外情报,耶律楚才就是负责战场外情报的,和敌人内部不同势力接触,了解对方兵力部署等等。当初就是他再三肯定宋军南线未有主力,以至成吉思汗做出分兵攻掠南线,调动宋军的决定。
  成吉思汗如此说,分明就是说他的情报失误,他感到十分震惊和不能置信!
  成吉思汗脸色变的很是悲伤:“我了解者勒蔑,无论碰上任何事情,他一定会按照我的吩咐行事,若非为了对付他,宋军不会切断我军之间的联系,也许……”
  众人惊疑不定,面面相觑。
  此次出兵可谓流年不利,未进利州。就损失了博尔术,察合台,速不台三名大将,丢了王妃和公主,攻进利州后,又传来窝阔台和赤老温的噩耗,如今再去了者勒蔑。那蒙古在此战可谓损失惨重,可说前所未有。
  想起这种可能。所有人都感觉有些坎坷,对前途越发不明朗。
  “尔等难道害怕了吗?”
  成吉思汗突然悲伤尽收,威严无比地呵斥起来!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等皆愿为大汗冲碎坚石,横断深水!”
  “好,这才是我蒙古地勇士!你们前去收拾行装,今夜就将出发!”
  “遵大汗令!”
  没有人问要到那里去。所有人都盲目地相信成吉思汗,相信他会带领他们冲出困境,迎接另外一个光辉的胜利。
  耶律楚才留下来,他还在思考成吉思汗地话,他想不明白,若说宋军在南线埋伏有主力,那这些部队那里来的?从宋军调动开始,他就一直关注着利州的消息。而且建康内部地消息也表明,川中虽有一个新的军团要组建,可是对方很肯定地说了,这支军团刚刚组建,而且全都在停留在各个异族地区,绝无可能参与此次大战。自己也证实了这个消息。甚至派出探子混入前往川中的难民中,沿途所见所闻,无不表明川中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只有大批的民夫运输物资。
  想了半天,毫无头绪,最后忍不住的开口:“大汗,南线有宋军主力一事,可有证据表明?”
  成吉思汗沉默片刻,摇头:“没有,昔时我轻视了赵昀。如今想来。赵昀既然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来设谋于我,岂能留下如此漏洞。南边,十有八九又是陷阱!”
  耶律楚才军事上远远不如成吉思汗,但在推理方面却不弱,想了片刻,还是觉得有问题,宋军若在那里留下几万主力不是不可能,但若要能一举消灭者勒蔑,只怕不是轻易可以做到。这样的军事调动也不是短短时日可以完成,虽然如今彼此消息断绝,但也不能说者勒蔑……
  “楚才,你不用再想啦,者勒蔑去了,我感觉地到!”声音很低沉,透着难于表述的悲伤和愤怒。
  “我军在成州留下近二十万人,岂能如此轻易失败,我看……”
  “不用再想了,我铁木真战无不胜多年,如今此败,想是长生天对我的警示”
  耶律楚才也沉默下来,过了片刻才问道:“我军当向何处?”
  “大散关!”
  ……
  耶律楚才掀开帐篷走出来的时候,想了想,就去找镇海,还未到门口,就见头上微微生了一层绒毛的镇海冲出来,两人险些撞了个满怀!
  “乌图合撒尔大人,我正要去找你!”镇海一脸振奋,拿出一张纸递过来!
  耶律楚才看了片刻,脸上也露出惊喜的表情,喃喃自语:“天佑蒙古,天佑蒙古!你和我一起去见大汗!”说完,拉了镇海就向大帐走。
  成吉思汗仍然在大营中看着地图,对耶律楚才两人进来视若无睹,镇海有些尴尬,不知该怎么做,耶律楚才走到成吉思汗身边,低声对他说了一句。
  成吉思汗蓦然睁开眼睛,精光四射,沉声问道:“消息确定吗?”
  “已经确认过,是真的!”镇海肯定的点头应声!
  耶律楚才振奋地说道:“如此一来,我军形势又将不同,不如我军南下,楚才可设法通知南边一些人,只要建康一乱,则西北定矣!”
  成吉思汗沉思有时,断然道:“不能南下,这反到是我军唯一胜机,一切仍按原定计划行事!”
  耶律楚才想再劝,可见成吉思汗面色坚决,知道劝也无用,暗叹一声,和镇海二人离去。
  ……
  ……
  当日夜晚,凤州城头。
  大宋凤州城守将,黄龙军团实际负责人岳风接到了蒙古人撤离的消息,于是登上城楼察看。
  岳风和他弟弟岳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岳风在战场上没有他弟弟那种灵活善谋。纵横八方,反到有些谨小慎微。他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