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684章

再造神州-第684章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处都是战鼓声,到处都是爆炸声,到处都是呼啸声,视野内全都是敌人的身影,那种压迫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那种绝望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
  不知是谁第一个丢下兵器,也不知是谁第一个跪下,总之在者勒蔑抬起头的时候,举目都是跪地俯首的人影,那种姿势他很熟悉,也曾经多次见到,不过那都是在他的敌人身上,他从来不相信,在自己的部下身上会看到这种姿势。
  草原的争战从来没有断绝过,故老相传之下,草原中有种通用的降服姿势,一个部落如果放弃抵抗,认输投诚,就会跪在地上,将头低下,双手向上张开,表示彻底的臣服。跟随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过程中,他见过无数的部落跪俯在他们面前,以至让他脑海中有这么个印象,这个姿势就是他们敌人的专利,只要蒙古大军所至,所有的敌人都要俯首认输。
  此刻他见到这种姿势,却感到无比的陌生,无比的悲愤,他不明白,这是这么啦,未和敌人一战己方就放弃抵抗,这不是他知道的蒙古人,也不是他了解的蒙古战士,他们应该是勇敢的,是顽强的,是凶残的,唯独不该是跪下的。
  他推开卫士的拉扯,跳起来大声喝骂着,激励着,诉说着蒙古的荣誉,让身边的号手吹响迎战的号角。可是他没有叫醒战士的勇气,却叫来呼啸的尖鸣。一阵剧烈的爆炸之后,他所在的雪地只剩下一个个深坑,以及散落四方的血肉,谁也不能分辨出,这里面那块是属于者勒蔑,这位蒙古赫赫有名的大将。
  一只折断的牛角号从天空落下,落到那群跪地投降的蒙古战士中间,没有人去瞧上一眼,以往让敌人惊惧,让自己兴奋的牛角号,此刻毫无意义,他们已经失败了,没有任何可能战胜的机会,他们的敌人太强大,强大到让他们连抵抗都感觉害怕,他们的身心都被恐惧笼罩,只能借用跪地来稍微安抚一下惶恐的内心。
  巨大的压力可以让人奋发,也可以让人崩溃,显然这支蒙古人崩溃了!他们不再是勇敢的战士,只是一群丧失了勇气的可怜虫!
  蒙古的荣誉在这一天被彻底的玷污,在大宋国,在利州省,在成州府,有一支蒙古主力骑兵投降了。
  大宋和蒙古交战这么久,只有宋军地方部队向他们投降的,可从未有蒙军主力向宋军投降的。如今他们却做到了,让一支骄傲的蒙古主力骑兵,低下了他们的头颅,向自己投降了,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也是一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胜利。
  者勒蔑,这位蒙古大将的部队,投降了!
  巨大的胜利让参战的各部宋军军心大震,远远的都可以听到他们的欢呼声,那种热烈的喧闹,轰然传上天空,带着一种骄傲,一种自豪,在苍穹中回荡,响彻于四面八方。
  威风临世,浩浩长空!
  第十四集 第八章 新的转折
  第十四集 第八章 新的转折
  宋军的兴奋如此激烈,又是如此毫不掩饰,就算隔了这么远,岳雨还是清晰的听到,那种热情的喧闹声,只是听听,就让人感到振奋。
  所有人都感到高兴,交相议论,畅谈心得,不时还对主帅投去崇敬佩服的目光。因地制宜,简简单单的几个火雷就让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失魂落魄,惊心丧胆,这样的谋划,这样的功绩,除了岳雨大将军,谁能做到?
  大宋第一武将之名绝非虚传!
  他们是热烈的,也是兴奋的,但主导了这次战斗的岳雨却无丝毫高兴的意思,如水的面容看不出一点端倪,沉沉的,让前来禀报的战士惶惑不安,不知是不是自己说错了什么,惹的这位大将军连打了胜仗都不高兴。
  “你去通知杨安抚使,让他负责打扫战场,刘整协助!”
  传令兵连连应是,一溜烟的逃开。
  岳雨的目光又转向远处,那里正是凤州的方向。
  赵昀遇刺昏迷,尚懿劝他担当重任,若是以前,他肯定想都不想的答应,可是这次他却感到犹豫。
  这次西北大战,几乎全都是赵昀策划的,分派大将,调集兵力,全都是他一手安排,整体作战计划只有他一人知道。包括岳雨在内的方面大将,也只需要完成赵昀下达的作战任务。其中孟珙是负责消灭窝阔台,堵截蒙古人的后路。而岳雨地十万西南军团,就是负责西和州到沔州一线,不仅要切断蒙古几支部队间的联系,还要抵御蒙古骑兵向南深入,蒙古遇到的那些骚扰,偷袭,伏杀等等。都是他指挥的。至于成吉思汗,则是赵昀亲自负责。
  去川中前。岳雨就向赵昀要求过指挥西北之战,可是赵昀当时说的很清楚,这场战斗非他不可,最重要的是,赵昀不想岳雨指挥这次大战。岳雨的西南军团,其根底就是赵昀当初派到川中地那些部队,训练精良。战力不俗。这次秘密出川也是按照赵昀的策划,将兵士伪装成后勤运输地民夫,混杂于真正的民夫和难民中调动。不仅解决了后勤民夫不足的问题,也让蒙古的情报系统产生错觉,进而让耶律楚才做出错误判断,认为川中大军正聚拢兵力自保,以至成吉思汗在分兵攻掠上出现漏洞,让各路宋军得以个个击破。
  甚至利用地道和火器。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也是赵昀的提议,岳雨因地制宜,加以发挥应用。可以说,岳雨能在西北立下功劳,主要还是赵昀的成全。按照他地本意。他此刻只想尽快赶到赵昀身边,但尚懿说的有道理,如今大战正是关键时刻,放眼西北诸将,也只有他担得起这个重任。
  可担上之后了?
  岳雨和赵昀之间的关系并非外人想像的那般有了隔阂,相反两人非常亲密,赵昀一直把岳雨视为最重要的一个知己和朋友,很多事情都不瞒他,所以岳雨对赵昀的手段多少知道一些。他从知道赵昀对付成吉思汗的计划起,就知道赵昀绝对不是想简单的战胜蒙古。
  者勒蔑被自己所灭。完成了陛下地命令。可是这今后到底该怎么做?陛下的计划已经完成大半,蒙古失败几成定局?陛下到底对蒙古是什么打算?是全歼还是放过一部分?或者就此谈和?毕竟此刻和蒙古决战。得利的只会是西夏和金国。
  这些东西都不是岳雨想的到,他是一位优秀的将军,可他不是赵昀,不知道赵昀的心思,不知道赵昀对战争地谋划。此次作战赢得胜利已经是肯定,从才能上来说,孟珙,岳风指挥都可以取得,选他接任,更多还是考虑他在宋军中的威望和影响,这一点,在整个西北,除了赵昀,的确没人能和他比。他接任宋军总调度,指挥宋军取得胜利毫无问题,但若因为他的指挥,导致赵昀的后续计划出现重大缺漏,那赢得荣耀的将是他,而损失的不光是赵昀,还有整个大宋。
  换句话说,他岳雨到时候就成了损国肥己的小人,既不忠于国,又背义陛下,这和岳雨的人生准则,理想信念全都是背道而驰,他真的做不出来。
  现在地战争已经不是简单地胜负问题,而是涉及到诸国博弈的政治层面,赵昀以战争促进政谈,以政谈赢得战争,这些手段岳雨心知肚明。这也就决定了西北大战不是简单地胜负,而是四国在此的一场较量,胜负不仅关乎宋蒙,西夏和金国也牵涉其中。
  很可惜,岳雨连宋国到底该在这场博弈中做到那一步都不清楚,这些赵昀都没和他说过,包括尚懿,他给岳雨的计划只有简单的一些调动计划,关于如何对付成吉思汗,赵昀只写了八个字:
  既打也看,胜卷在握!
  怎么打?怎么看?这个胜卷是指的什么?他都不知道。按照尚懿的说法,先将蒙古人消灭再说,可陛下只是昏迷,还没到最危急的时刻。
  若他消灭了蒙古人,引起某种不可知的变化又怎么办?
  这些东西真如一团乱麻,让他无法立刻下定决心。
  踌躇间,雪光剑陪着一脸振奋的秦九韶过来。
  此次作战,宋军的火炮弓弩能够如此有效而准确,全都是秦九韶的功劳。
  “都督,九韶的计算出现一点误差,这些神兵利器的威力比九韶计算的还要厉害一些,需要修正一下具体数据。以后再有类似战斗,九韶可保证让蒙古人再度俯首称臣!”
  岳雨微微点点头,随口问了一句:“九韶。如果一事久思未得其解,该当如何?”
  秦九韶想都未想,张口就答:“先放下,以后也许自明!”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岳雨感觉豁然开朗,暗骂自己一味探究陛下此战目的,考虑胜负之间地得失。反到忘了陛下只是昏迷,自己只要维持个不胜不败的局面就好。一切可以等到陛下醒了再说嘛。
  瞬间,所有的疑虑一扫而光,岳雨精神大震,笑着拍了一下秦九韶,感叹的道:“当局者迷,九韶,谢谢你!”
  秦九韶莫名所以的看着他:都督今日怎么啦?
  岳雨此刻未管他。心情瞬间好转,心中马上浮现出几个应对方案,确定个大概框架后,转而对雪光剑说道:“你去通知都护府的各部官员前来议事!”
  雪光剑点头离去,秦九韶也说句要去继续测量一些数据,跟着离开。
  岳雨背负着双手,望着凤州方向,那里还有蒙古十万人马。以及他们的统帅成吉思汗!
  ……
  ……
  宋国利州行省,西和州!
  临时城守杜杲正列队迎接孟珙地到来,二人相谈了两句,双双进入西和州。孟珙似丝毫不知他的身份一般,和杜杲并肩而行。进入临时城守府后,两人并未按地位高下入座。而是分主客坐下,孟珙坐在客位,不时和杜杲笑着谈论一些彼此感兴趣地话题,让两人逐渐熟落起来。
  杜杲也逐渐放下心中的担心,明白孟珙绝非那种少年得志,行为张狂的浅薄之辈,相反,仅凭他对当前战局的清晰认识,以及谦和温驯的态度,就足以证明他不可小觑。
  而孟珙也对杜杲极为好奇。整个西北战场。能够在战场上立下功劳的地方主力屈指可数,虽然他们处于第一线。但每每为宋军带来的都是耻辱,以至孟珙听到杜杲地事情后,第一个念头是不相信,以为是谎报战果。按照他的猜测,很可能杜杲侵吞了西南军团的战果,毕竟按照战场规划,消灭郭宝玉,聚歼西和州都是西南军团的任务,事前岳雨也给他通过信,要求他适时出疑兵迷惑西和州的塔塔统阿,方便西南军团行事。
  郭宝玉被擒后,在他得到的战报上,西南军团反到成了陪衬,没他们什么事。这就让他暗自生疑。等最终确定消息真实无误后,他就对这个杜杲产生极大的兴趣,很想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恰好此时临洮地战事基本完结,窝阔台逃窜无踪,估计还在那个小山沟中躲猫猫。扫荡巩州残敌后,他应岳雨的要求带着几万部队做为疑兵,出巩州,进入西和州,消灭了几支小部队的蒙古残余后,他得到西和州也被收复的消息。
  这次到听到西南军团派出两万人参战,但好像只是收尾之战,首功还是杜杲。这就让他对杜杲的兴趣变成一种见面的渴望。此时临洮一线地战事基本完结,除了分派兵力堵住蒙古人的撤离道路外,就没什么大事。于是孟珙也就前来见见杜杲,想实际了解一下,他是何人?为何在诸多地方主力尽败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取得如此大的战功。
  此时和杜杲见面后,他觉得这个杜杲老沉稳重,雅量宽和,是个很不错的长者,随意和他聊的一些军事策划,行军战阵,他也可以说出一番独到的见解,让孟珙越发满意。
  彼此欣赏下,两人越谈越投机,最后谈论起当前的战局:
  孟珙虽不知赵昀整个计划,但他却知道几个大将的分工,随口说道:“此次西北大战,全都有赖陛下运筹帷幄,调度得宜,相比之下,我等只是按照陛下之令行事,只是侥幸不失而已!”
  杜杲露出温和的笑容,扫了他一眼,摇头道:“将军客气,杲也曾仔细了解过将军歼灭窝阔台一战。以杲而论,此战最关键地就是时机掌握,其次就是兵力调动。这两样都有赖于主将临机决断,与其说陛下筹划地功劳,反到不如说陛下识人之能!”
  巩州一战,孟珙若发动的早,成吉思汗就有改变计划地可能。若发动的迟,又可能让成吉思汗得到大营支援,进而产生新的变化。而窝阔台分兵两处,看似平常,实是陷阱,其凭借就是蒙古的机动能力,若孟珙不察。真一头撞进去,能仅以身免就应该烧高香。而参战各部宋军。虽都为精锐,但皆属各个系统,若不能让他们上下一心,如臂使指,此战结果就在两可之间。
  杜杲的话的确正中问题核心,此战若非孟珙,绝不能胜!
  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赞誉。让孟珙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笑着推辞道:“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