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名门 >

第87章

名门-第87章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动手时候了!”朱泚停下脚步,冷冷地看着形容枯槁的张良,在他眼里,这个大唐的太后和街头的疯妇没有什么区别,一个被恶梦吓得疯疯癫癫地女人是成不了大事,渐渐地,原本和她一人一半的合作份子已经变成了三七开,他拿七成,张良拿三成,由他下命令,张良来执行。
  谁动手?”张良有些诧异地抬起头,不解地看着朱她已经适应了朱泚对她地命令口气,也忘记了他们之间原本是君臣关系,她对朱泚想法也慢慢由利用而变成了倚赖,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地士兵守在门外她才能睡着,更关键是除了他,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自己。
  朱泚的话让张良产生了歧义,是对张焕动手还是对崔小芙动手,或者还是对李系动手,这三个人地重要性依次在她心中排列,所以她的第一个反应便是对张焕动手。
  “当然是对李系动手,难道你忘记我们的计划了吗?”朱泚口气中有些不满她的健忘,这说明她这几天并没有考虑此事。
  张良这才想起,当初他们是策划毒死李系,嫁祸给崔小芙,再由朱泚杀死崔小芙,最后三岁太子登基,就由她张良垂帘听政,虽然这是她一直渴望,但张焕身份的暴露却打乱了她的心思,张良叹了口气,低声道:“这几天我的心很乱,没有考虑此事。”
  “你没有考虑不要紧,我只想问你,你还想不想做这件事?”
  “想当然是想,可是又该从何入手?”似乎明白了什么,一抬头紧紧地盯着他,“难道你有安排?”
  “当然!”朱泚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小的纸包,阴险地笑道:“这包药他只需喝一口,便会中毒,会在一个时辰后毒发身亡,那时他应该回到了大明宫,剩下的事情就由我们来做,你明白了吗?”
  “可是我怎么让他来?又让他怎么喝下这包药?”
  “很简单,你就说推说自己病重,让他来看望你。”泚包向张良面前轻轻一推,冷冷道:“我们的机会就在他为你亲口试药之时。”
  张良默默地点了点头,半夜里,太后寝宫里忽然发出一声尖厉的叫喊,令人毛骨悚然,所有的宦官和宫女都被惊醒了,灯被点亮,大群侍卫奔来,布控在太后寝宫周围,十几名御医匆匆忙忙拎着药箱赶来,宫人们紧张地在宫殿内来回奔跑,将桃木剑、镜子、剪刀之类辟邪之物悬挂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太后遇鬼的消息很快地便在太极宫传开了。
  。
  天依然是黑沉沉的,此时还是三更时分,东内苑的天骑营便在紧张地收拾东西,干粮、水、毛毯,早已经准备好,一刻钟之后,二千名天骑营的将士已经全副武装地等待出发,在帅帐里,张焕身着黑色的明光甲,头上的银盔在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他站在大帐门口,目光凝重地注视着大明宫方向,一个时辰前他接到了崔小芙的密令,太极宫发生了异变,他立刻明白,交锋的一刻即将来临。
  出发的时间到了,张焕一挥手,低声下令道:“出发!”
  一队队骑兵仿佛一条条黑色的溪流汇拢成一条河流,向营门外急速驶去,战马的四蹄皆包着厚厚的粗麻布,密集的蹄声就仿佛数百面已经破损的小鼓在同时敲响,声音低哑而震人心魄。
  东内苑一共有两个门,正南面是延政门,东北方向则是偏门,出了偏门是一条宫内御道,一直向北走两里便是大明宫的左银台门,若继续向北走则是禁苑,出了禁苑便是低缓的山岗,大片大片的密林延绵数十里,那里就是长安城之外了,当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便是从这里逃出了长安城。
  左银台门也是被天骑营控制,这里有五十名士兵把守,除了这五十名士兵,今晚还有一千名天骑营士兵当值,散布在大明宫的每一个角落,由李横秋统一率领。
  张焕慢慢勒住了缰绳,后面贺娄无忌飞马上来,他向张焕点了点头,按计划贺娄无忌率领一千人从左银台门进入大明宫,而张焕则率领另一千人从大明宫后面的重玄门入宫,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保护崔小芙,更重要是控制住玄武门,不让驻扎在西内苑的龙武军从玄武门进入太极宫和大明宫。
  “我们等会儿玄武门见!”张焕笑着拍了拍贺娄无忌的肩膀,他一挥手,一千士兵俨如冰山裂开,跟着他迅疾地向禁苑方向驰去。
  夜色深沉,乌云低垂,黑漆漆地没有一点星光,地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霭,一股凌厉的杀气已经悄悄将整个皇宫包围。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玄武门之变(中)
  刚亮,崔小芙便匆匆来到西凤宫,这里是田惠妃的寝是原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女儿,田承嗣在河北被回纥骑兵大败,他本人被杀于乱军之中,他死后,女儿田心便被收养在宫中,前年被封为惠妃,只有二十岁,是李系最宠爱的一个妃子。
  “娘娘,皇上和田妃还在就寝中,请娘娘回避。”一名大宦官拦住了崔小芙的去路,虽然崔小芙是后宫之主,但近十年来她从不干涉李系的私生活,也从不去其他妃子的住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大家适应了习惯,那习惯就会成为规则。
  崔小芙看了看这个宦官,冷冷道:“本宫是后宫之主,难道来不得这里吗?”
  “这个。宦官心中一阵慌乱,他急忙后退一步,低声道:“皇上昨夜很晚才睡,老奴怕过早打扰会惊了皇上的龙体。”
  “很晚才睡?”。他们在干什么?大唐天子五更就必须起床,现在天已经亮了,他还有个天子的模样吗?
  “你去把皇上叫起来,就说太极宫有大事。”
  “太极宫发生了什么事?”刚刚穿好衣服的李系从内室转了出来,他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眼圈有一点青淤,很明显是有些纵欲过度了。
  “太后昨晚遇樂,受了惊吓,太医说很严重,已经三次派人来通知。难道陛下不知道吗?”
  “朕确实不知道。”动,低着头一声不敢吭,他笑了笑便道:“既然有太医在,朕去了恐怕也没什么用。”
  崔小芙摇了摇头,“太医说太后是心病,并不是药物能治好,陛下还是去看一看吧!”
  李系有些诧异地看了崔小芙一眼,她和太后从来都不和,怎么今天却如此关心?崔小芙仿佛知道他地心思。淡淡一笑道:“如果太后由此大去,陛下却不在她身边,臣妾担心会落人话柄。”
  李系恍然,他微微一笑道:“皇后说得不错,这个时候朕是该在她身边。
  ”
  说完,他转身令道:“摆驾,朕要去太极宫。”
  崔小芙眼睁睁地看着李系的龙辇渐渐消失,她的眼睛里忽然迸射出深深的痛苦,泪花慢慢在她眼睛里涌现,这一别。就将是他们的永别。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带着一丝嘲讽的笑声,“怎么。娘娘这把年纪了,还这样留恋皇上吗?”崔小芙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这是一个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狐狸精,仗着皇上的娇宠,她便一直想取自己而代之,她重重哼了一声,没有理她。
  “其实年纪大也挺好的。至少晚上可以安静一点。”
  一句话激起了崔小芙对李系的恨意,是地!丈夫已经快两年没碰自己了,却夜夜和这些狐狸精们鬼混,她眼中的痛苦立刻转成了仇恨,一直盯着龙辇消失,她才冷冷道:“既然你喜欢安静,那本宫就成全你。”
  说罢,她轻轻笑了一下,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太极宫。李系在大批侍卫和宫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太后的寝宫,虽然是白天。但寝宫里格外亮堂。挂满了近百盏大灯笼,把寝宫的每一个角落都照到了。甚至一些阴暗了百年的死角也暴露在明亮的灯光下。
  李系走见宫殿,只觉宫殿里格外灼热,气息有些憋闷,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他头疼的是寒光闪闪,一面面的小铜镜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陛下!太后情况可能有些不好。”李系一进内宫,首席太医冯元才便迎了上来,他眼中十分焦虑,“这些天,太后地精神已经十分衰弱,昨晚再被猛烈刺激,恐怕她很难熬过这一关了,臣已经尽全力了。”
  “朕知道了。几个法力高强的道士来。”
  就在这时,一个面容长得异常精致宫女快步从内宫出来,她先向李系施了一礼,随即对冯元才道:“冯太医,太后醒来了。”
  冯元才一拍额头,欣喜地说道:“陛下真是洪福齐天,太后居然醒了。”
  他一转身,便急命那名宫女和手下的医官道:“快!快去煎药并把它端来。”
  李系有些惊讶地看着那名宫女,在太极宫内居然还有如此美貌地宫女,他一直目送她的背影消失,这才定了定心神,随冯太医进内宫了。
  煎药室便设在宫殿右边的一间小房间里,医官随身带的一只小红泥炉燃烧着火炭,专门煎药的医官则小心翼翼地把握着火候,在他旁边,刚才那名宫女正端着两只小盅耐心地等侯着,她自然就是李翻云,自从和张焕达成默契,她便沉寂了,耐
  候着时机的到来。
  就在昨天晚上,张良的寝宫周围忽然多了数百名龙武军士兵,随后士兵簇拥一人离去,她便意识到,张良要行动了,紧接着张良遇鬼受惊,而天不亮时,一名宦官将一张纸条悄悄地塞给了她,纸条上笔迹娟秀,只有一句话,要她绝对相信太医冯元才。
  药罐中咕噜噜地沸腾起来,药香弥漫着整个房间,煎药医官紧张地把握着火候,十几名侍卫紧紧地盯着他地一举一动。
  “好了!”煎药医官低沉地喊了一声,动作异常敏捷地用一把弯钳将药罐夹起来,李翻云迅速上前将托盘递上去,就在医官正要滤药之时,旁边的侍卫头领却低声喊道:“等一等!”
  他使了个眼色,两名侍卫上前小心翼翼地同时用银针在药罐探了一下,仔细辨别银针颜色的变化,随即点了点头,示意医官继续。
  一股浓冽乌黑的药汁从滤网里流下,很快便倒了满满两杯,这时,两名侍卫再次上前,用银针探了探杯中之药,一切正常,这才结束了验试。
  李翻云不动声色地用盖子将两只药盅盖上,这才在几个侍卫的严密监视之下,端着药进了张良的内宫,内宫里十分安静,侍卫和宫人们远远地站在墙边,李系坐在榻前,正低声安慰太后,“请母后放心,朕已命段秀实从安北军挑选五千精锐南下,他们将和天骑营换防,张焕的天骑营朕决定让他去洛阳驻防,就在这几日。”
  张良叹了口气,她微微点头,表示感谢皇上的安排,这时,李翻云端着两只药盅慢慢走上前,一旁的宦官骆承恩急忙上前接过,李翻云则行了一个礼,要退了下去,李系又看了她一眼,低声问太后道:“这宫女是几时进宫地?”
  张良知道他的意思,便微微一笑道:“她叫孙七娘,是高陵县尉孙健地女儿,今年十八岁了,不久前才进地宫,很是伶俐,若皇上喜欢就带她去吧!”
  李系大喜,“儿臣谢过母后了。”
  张良笑了笑,对李翻云令道:“去!去收拾一下东西,准备随皇上回宫。”
  “是!”李翻云施了一礼,转身离去,这时骆承恩用一支细长的银调羹在药盅里搅了一下,跪下来将药盅递给李系,“请陛下试药!”
  按照礼制,当父母生病时,喝药之前一定要由守侯在榻边地子女先饮一口,这叫做试药,以示孝道,李系新得美人,心情大好,他欣然接过药盅,就在他正要喝时,旁边的宦官陈仙甫却忽然道:“陛下,这杯药有些凉了,对你胃不好,不如喝另一杯。”
  陈仙甫久居宫中,对宫中的各种阴谋诡计见得太多,别的不说,刚才冯太医说太后病危,可现在太后虽然脸色难看一点,但思路却很清晰,精神也不错,还能把宫女赏赐皇上,哪里是要死的样子,他心里便微微起了疑心。
  从李翻云进屋,陈仙甫一直便紧盯着这两杯药,就在骆承恩用银调羹拌药之时,他忽然发现骆承恩有个极为细微的动作,他的胳膊肘略略有些抬高,挡住了他手上的动作,这是个十分不合常理的动作,似乎害怕别人看见他调药的手,难道这药里有什么问题吗?
  李系微微一怔,他回头瞥了陈仙甫一眼,陈仙甫不等骆承恩动手,便一步上前端起了另一碗药,必恭必敬地递给李系,“陛下,请喝这一杯。”
  李系有些明白了,他眼睛里霎时闪过一丝怒色,但随即消失不见,他接过药看了一眼骆承恩,淡淡一笑道:“既然有两杯药,朕喝这一杯就是了,那一杯请给太后。”
  说罢,他揭开盖子吹了吹,象征性吮了一口,便把药盅放回原处,这时,张良和骆承恩同时脸色大变,张良是颓然地倒下,而骆承恩则浑身颤抖,手中的药几乎抖泼出来。
  李系哈哈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