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692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692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靖妻沈满愿》;梁刘孝标之《淇上戏荡子妇》,误题王筠;唐崔融之《宝剑篇》,误题北魏崔鸿。甚至以宋周密《癸辛杂识》所载女仙之诗“柳条金嫩不胜鸦”一首,题为小秦王。窜入唐人诗者,更指不胜屈也。
  △《文坛列俎》·十卷(内府藏本)
  明汪廷讷编。廷讷字昌期,号无我,新都人。其书分十类:一曰经翼,二曰治资,三曰鉴林,四曰史摘,五曰清尚,六曰掇藻,七曰博趣,八曰别教,九曰赋则,十曰诗概。所录上及周、秦,下迄明代。如无名氏之《雕传》,佛家之《心经》,俱载入之,特为冗杂。其诗概部序曰:“六朝以上去四言,无四言也。
  於唐去五言古,无五言古也。”知为依附太仓、历下者矣。
  △《寒山蔓草》·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赵宧光编。宧光有《说文长笺》,已著录。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宧光饶於财,卜筑城西寒山之麓。淘汰泥沙,俾山骨毕露,高下泉流。凡游於吴者无不造庐谈宴,广为乐方”云云。盖宧光虽号隐居,而声气交通,实奔走天下。
  此集即其山居赠答之作也。其曰蔓草,则取《郑风》“野有蔓草”之意。自序谓先简子与客赋诗,子太叔赋“野有蔓草”。至邂逅相遇,“適我愿兮”,先子起而拜曰:“吾子之惠也。”寒山投珠,实有赖焉。因以命名,亦可谓遥遥华胄。
  况其事乃赵武非赵鞅,左氏之传具在,益为数典而忘矣。
  △《启隽类函》·一百九卷(内府藏本)
  明俞安期编。首《职官考》五卷,次载《笺疏表启》,分古体二卷,近体一百二卷。近体又分二十九部,上自诸王、宰相,下逮丞簿、教职,终以婚书及募缘疏引,大旨皆为应俗设也。安期自作凡例云,江陵秉政,凡笺启中得一二警语,立跻显要。可知当时所尚矣。
  △《古文品外录》·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陈继儒编。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是书选自秦、汉迄宋、元之文,大抵沿公安、竟陵之波,务求诡隽,故以品外为名。然实皆习见之文也。去取亦多乖剌,如楚词仅取《天问》一篇,是何别裁乎?
  △《古论大观》·四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陈继儒编。前有自序,称“往者坊刻论脍,皆门生辈裒集成之。就中某一论为士大夫訾议,余不知也。兹古论多至四十馀卷,纯驳错出,安知无此类杂於其间”云云。继儒之意,盖自知去取未精,故先作斯言,以预杜攻诘之口。今观是书,不但漫无持择,亦且体例庞杂,罅漏百出。虽以古论为名,而实多非论体。
  往往杂掇诸书,妄更名目。如《史记》、《汉书》诸传之序,以及《史通》、《文心雕龙》、《新论》、《亢仓子》,其篇题本无论名,乃悉强增一论字,已自无稽。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不过於徵引典故之后,附以案语;荀悦、袁宏前后《汉纪》,司马光《资治通鉴》,不过於纪载事实之下,附以评断,亦加以论名,并各为造作题目,尤为杜撰。甚至魏文帝《典论论文》,增一字曰《典论论文论》;冯衍《自叙》,改其名曰《自论》;索靖《草书势》,改其名曰《草书论》;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亦改其名曰《草书论》,任情点窜,不可究诘。循其例而推之,将古今之书,无不可改题为论,万卷可得,何止四十卷乎!
  △《秦汉文脍》·五卷(内府藏本)
  明陈继儒编。是编杂选秦、汉之文,如《战国策》、《史记》、《汉书》之类,皆不标本书之名。又如留侯致四皓定太子,霍光废昌邑,李陵降敌始末,苏武出使始末,更杜撰篇目,不用原书标题。改《管晏列传》为《管仲传》,改《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传》,改《滑稽列传》为《淳于髡传》,尤多所窜乱。
  至於魏文帝《典论·论文》、曹植《求自试表》、锺会《檄蜀文》,列之秦、汉,更无理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六十卷(通行本)
  明周珽编。珽字无瑕,海宁人。初,其曾祖敬,辑《唐诗选脉》一书,刊未竟而毁於倭变。珽辑缀残稿,续成是编。其持论以高棅《品汇》、李攀龙《诗删》为宗。每体之中,各分初、盛、中、晚。又笺释其字句典故,名之曰证。发明其词意脉络,名之曰训。而以诸家议论及珽所自品题者标於简端,是为评林。
  大抵贪多务博,冗杂特甚,疏舛亦多。
  △《秦汉文钞》·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冯有翼编。有翼字君卿,杭州人。是书前后无序跋,不知刊於何时。其版式则万历以后之坊本也。凡秦文二卷,西汉文五卷,东汉文三卷。冠以楚词,惟录《卜居》、《渔父》二篇,题为秦人,是不足与论矣。
  △《师子林纪胜》·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释道恂撰。师子林在苏州府城内。元至正中,天如禅师居寺中,倪瓒为之叠石成山。地址逼仄,而起伏曲折,有若穹谷深岩,遂为胜地。顶一石,状若狻猊,故名曰:“师子林。”胜流来往,题咏至多。道恂裒而编之,以成是集。自翠华南幸,绘图题句,奎藻辉煌,一邱一壑,藉以千古。回视斯编,又不啻爝火之光矣。
  △《三僧诗》·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峰诗稿》。
  考《千顷堂书目》有智观《中峰草》,注曰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吴兴双髻峰。其二僧则未详。然其《高松诗稿》中又附书启数首,三僧均有酬倡之作,盖同时人。中峰诗内有陈继儒、汤宾尹、文震孟、姚希孟诸人,则皆当明季也。
  △《西曹秋思》·一卷(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
  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倡和诗也。道周有《易象正》,养河有《罗溪阁诗》,皆已著录。廷秀字谦斋,濮州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事迹附见《明史·道周传》。是编皆七言律诗,依上下平韵各为三十首。养河子师吉随侍狱中,合而编之。前有廷秀小引,后有师吉跋。考《明史》道周本传,道周以劾杨嗣昌贬为江西按察使照磨。久之,江西巡抚解学龙荐所部官,推奖道周备至。大学士魏照乘者,恶道周,拟旨责学龙滥荐。帝发怒,立逮二人下刑部狱,并究党与。词连工部司务董养河等,户部主事叶廷秀救之,皆系狱。案道周照磨之贬在崇祯十一年。后之系狱,史不言何岁。今以此编跋语考之,盖十四年辛巳也。
  △《古文奇赏》·二十二卷、《续奇赏》·三十四卷、《三续奇赏》·二十六卷、《明文奇赏》·四十卷(通行本)
  明陈仁锡编。仁锡有《系词十篇书》已著录。是书初集,自屈平《离骚》至南宋文天祥、王炎午,依时代编次。前有万历戊午自序,谓折衷往古,有一代大作手,有一代持世之文,有一代荣世之文。其目录内即以此三者或标注人名之下,或标注篇题之旁。而於汉文中又各分类标题。或以人为类,则分天子、侯王、郡守相、皇太子、藩国、将帅、边塞、学者;或以事为类,则分应制、荐举、弹驳、乞休、理财、议礼、灾异、筹边、议律、颂冤、治河、策士、奏记;其最异者,又别立一代超绝学者,一代超绝才子之目。自汉以后,又改此例,仍以时代为序。
  体例殊为庞杂。其续集序称,“文章有杀生而无奇正。杀生奇也,奇外无正。文,兵也。兵,礼也。始武经,继戴礼,终《文苑英华》以此。盖武事之不张,由文心之不足”云云。其议论纰缪,编次亦甚不伦。其三续则题曰《广文苑英华》。
  序称“旧有《古文类》一书,盈数百卷,大率仿英华而广之。偶得之故家,各从其类,删成一书”。分类尤为琐碎。其《明文奇赏》,自宋濂、杨维桢以至陈勋、王衡,凡一百八十馀人。去取亦多未审。盖务博而不精,好分流品而无绪,悉不免冗杂之失云。
  △《古文汇编》·二百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明陈仁锡编。以经、史、子、集分部,然所配多不当理,如《水经》属地理,当列之史。《太玄》当列之子。乃因其以经为名,遂列於经。而《左氏春秋传》反列诸史。又芟削《周礼》,而颠倒其六官。体例庞杂,无足观者。考仁锡尝刻古《周礼》,不应此选自乱其例,其托名欤?
  △《秦汉文尤》·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倪元璐编。元璐有《儿易内外仪》,已著录。元璐气节文章,震耀一世。
  而是书庞杂特甚,殊不类其所编。其以屈原、宋玉列之秦人,既乖断限,且名实舛迕。疑亦坊刻托名也。
  △《国玮集》·六十一卷(通行本)
  明方岳贡编。岳贡字禹修,穀城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其官松江府知府时所刻,故徐孚远、李雯、陈子龙、宋徵璧共为校雠,而张采为之序,皆松江人也。据其凡例,盖所录自秦、汉以迄南宋,即《公羊》、《穀梁》二传及陆贾《新语》、贾谊《新书》、桓宽《盐铁论》诸子书,班、范以下诸史赞,亦皆摘抄。而此本仅有唐文二十八卷,宋文三十三卷。殆刊刻未全之本,或有所散佚欤?
  △《经济文辑》·三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陈其愫编。其愫字素心,馀杭人。是编选明代议论之文,分圣学、储宫、宗藩、官制、财计、漕輓、天文、地理、礼制、乐律、兵政、刑法、河渠、工虞、海防、边夷十六目。书成於天启丁卯,所录皆嘉靖、隆庆以前之文。大抵剽诸类书策略,空谈多而实际少。其斯为明人之经济乎?
  △《唐诗解》·五十卷(通行本)
  明唐汝询撰。汝询有《编蓬集》,已著录。是书取高廷礼《唐诗正声》、李于麟《唐诗选》二书,稍为订正,附以己意,为之笺释。书影曰:“唐汝询五岁而瞽,默坐听诸兄佔毕,而暗识之。积久,遂淹贯。尝解唐诗,掇拾古文,以为笺注。溯流从源,蒐罗略尽。必先经后史,不少紊淆。虽诗赋之属,亦从年代次序之。如某字某句,秦、汉并用,则必博采秦人,不以汉先。人推挹之甚至。”
  然所注实多冗芜,不尽得古人之意,亦不尽得其所出。徒以幼而失明,乃口授耳治,博通群籍,且能著书,实为亘古所稀有。故世以为异,至今传之耳。
  △《古诗解》·二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唐汝谔撰。汝谔有《诗经微言合参》,已著录。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惟《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今体,此则分为五类:曰古歌谣辞,曰古逸杂篇,曰汉歌谣辞,曰乐府,曰诗。其训诂字义,颇为简略。所发明作意,亦皆敷衍。又乐府之类,声词合写者,汝谔不究其源,一一强为之说,尤多牵强。其凡例谓五言起於邹、枚。考枚乘之说,见《文心雕龙》及《玉台新咏》。邹不知其所指,亦不知其所本。汉郊祀歌注,邹子乐名,又非五言,所言已为荒诞。又以十九首冠於苏、李之前,不知“冉冉孤生竹”一篇,《文心雕龙》称为傅毅作,毅固东汉人。“去者日以疏”、“客从远方来”二首,锺嵘《诗品》称为旧疑建安中陈王所制,则时代尤后。乃俱跻之苏、李以前,殊为失考。所注解抑可知矣。
  △《古今濡削选章》·四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李国祥编。国祥字休徵,南昌人。天启中官开封府同知。是书选录四六书启,以官制为类。每类之首,载官制考一篇。所选上起六朝,下迄宋、明,而宋、明尤详。国祥及其弟鼎作亦附焉。大抵为应酬而作,其体则总集,其实则类书也。
  △《滕王阁续集》·十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李嗣京撰。嗣京,扬州兴化人。崇祯戊辰进士,官南昌府推官。巡抚解学龙属其取明中叶以后滕王阁中赋咏,编成此集。盖以续正德中董遵所辑也。
  △《金华诗粹》·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阮元声编。元声有《南诏野史》,已著录。此书辑自梁迄明婺人所作诗二百五十四家。自乐府迄六言,皆以体分,每篇后间附评语。蒐辑颇富,而略远详近,未免失之泛滥。
  △《古文正集二编》(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葛鼐、葛鼐评辑。杨廷枢、顾缃二序及鼐自为序,言皆不及鼒,文中评语亦止载鼐字。盖鼒为鼐兄,附名其间,实则鼐作也。鼐字端调,吴县人,崇祯庚午举人。是书题曰二编,当以先有初编,此为续集。所录凡二十二家:曰颜真卿、曰陆贽、曰李德裕、曰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