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436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436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寒闲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末自跋,称辛酉三月二十五日记,署曰德水。又有钱塘厉鹗跋,谓是书颇有可观,而疑德水为德州卢氏子。盖以卢世氵隺字德水也。案御史题名曰,卢世氵隺,山东德州左卫军籍,直隶氵来水人。前明进士。顺治元年起福建道御史,以病乞归。其书多录前人佳事隽语,然颇推重李贽。
  △《山居代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凡胪列山居、园居、舟居、游居、瓢居、独居、酣居、宵居、睡居、病居十目,下引前人闲适之语以应之,意以示客,故名代譍。其所引书有明末陈继儒《岩栖幽事》,而序题丁亥夏五,则当在国朝顺治四年也。
  △《枣林杂俎》·(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谈迁撰。迁有《海昌外志》,已著录。是书分类记载,凡十二门。曰科牍,曰艺篑,曰名胜,曰器用,曰荣植,曰颐动,曰幽冥,曰丛赘,曰彤管,曰空元,曰炯鉴,曰纬候。多纪明代轶事,而语多支蔓。其名胜一门,杂引《志乘》及《里巷齐东》之语,漫无考证。艺篑亦多疏舛。其馀大抵冗琐少绪,亦不分卷。
  疑杂录未成之本也。
  △《读书偶然录》·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程正揆撰。正揆字端伯,孝感人。前明崇祯辛未进士,官尚宝司卿。入国朝授光禄寺丞,官至工部侍郎。是编乃其读书劄记,议论考证,兼而有之,间出新意,而颇不免踳驳。如以武王上祭於毕为毕星,引《苏竟传》为证,未免牵合。论联句诗二条,一以为始於柏梁,一以为起於式微,一书之中,自相矛盾。
  又解杜甫《丹青引》,据先帝天马玉花骢句,以为至尊含笑,圉仆惆怅,乃深讥肃宗不轸羹墙之念,而斥旧说之非。则不考明、肃、代三朝受终年月,而臆为穿凿,尤固於说诗矣。
  △《见闻记忆录》·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余国桢撰。国桢字瑞人,别号劬庵,遂安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官富顺县知县。是编乃其入国朝以后家居所作。自序称生平卷帙,尽佚兵火,偶举所忆,惝恍都如梦境。后其子中恬分为五卷:曰记文,曰记人,曰记物,曰记异,曰杂记。本随笔纂录之本,大抵皆明末琐事,间涉荒诞,无关考证。又所作杂文并厕其中,亦非得体。
  △《馀菴杂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陈恂撰。恂字子本,本姓曹,海盐人。前明崇祯壬午举人。是书杂说经义诗文,兼载碎事。其论禹治水顺行一条,全攘郑樵之说,不言所自。其引伊世珍《嫏嬛记》一条,以范睢裹足不入秦语为女子缠足之证,亦失之不经。
  △《冬夜笺记》·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国朝王崇简撰。崇简字敬哉,宛平人。前明崇祯癸未进士。入国朝补选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是编成於康熙乙巳,皆其随笔劄记之语。所述格言,多先儒名论,亦间摘录古事及同时耳目所见闻。然徵引旧闻,皆不载其出典,亦或偶然记忆未真。如伯夷、叔齐姓名一条,云出《吕氏春秋》及《韩诗外传》,今二书并无此文。案《论语疏》所引乃出《春秋·少阳篇》也。
  △《樗林三笔》·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是书分三种。樗林闲笔一卷,樗林偶笔二卷,樗林续笔二卷。闲笔所载多息心养生之论,偶笔上卷多讲学之语,下卷皆论史事,续笔则援引先儒,间参己见,亦颇及明季时事。裔介以讲学名,而是编多以二氏为宗,殆不可解。至续笔内称杨嗣昌起复入都,白帢布袍,所过驿传蔬粳而已。剿杀流贼,不遗馀力。襄阳之破,郁郁而死云云。未免为之回护,则亦不尽公论矣。
  △《雕邱杂录》·十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梁清远撰。清远字迩之,号葵石,真定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编十有八卷,卷立一名。一曰眠云闲录,二曰藤亭漫钞,三曰情话记,四曰巡檐笔乘,五曰卧疴随笔,六曰今是斋日钞,七曰闭影杂识,八曰采荣录,九曰饱卿谈丛,十曰过庭暇录,十一曰东斋掌钞,十二曰予宁漫笔,十三曰晏如笔记,十四曰西庐漫笔,十五曰晏如斋檠史,十六曰耳顺记,十七曰啬翁檠史,十八曰休园语林。皆随时笔记之文。大抵杂录明末杂事及真定轶闻,颇多劝戒之意。
  惟末年尤信修炼之说,亦间涉释氏,至谓《心经》是古今第一篇文字。盖禅学、玄学、明末最盛,清远犹沿其馀风也。间有考证,然不甚留意。如九卷载李屏山所作《西嵓集》序,称李义山喜用僻事,下奇字,晚唐人多效之,号西昆体,殊无典雅浑厚之气,反詈杜少陵为村夫子。是以杨亿事为李商隐事,殆唐、宋不辨。
  又引黄庭坚之言,谓韩退之诗如教坊雷大使舞,学退之不至,即为白乐天。是以陈师道所评苏轼词,苏轼所评陶潜诗,并误为庭坚评韩愈诗之词,颠舛尤甚。
  
  卷一百二十九 子部三十九
  ○杂家类存目六
  △《蒋说》·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蒋超撰。超有《峨嵋山志》,已著录。《蒋说》者,盖因其姓以名书,如僧肇著书名曰《肇论》之类也。而观其自序,乃转读菰蒋之蒋,已为诡僻。其书杂记闻见,别类分门,附以议论。大旨明鬼而尚俭,尤尊佛氏,至以儒童菩萨化生孔子为实。然其论时政三十馀条,欲复封建一说,尤迂谬难行。惟卷末记节烈数十条,或可备志乘采择耳。
  △《云谷卧馀》·二十卷、《续》·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习孔撰。习孔字念难,歙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山东提学佥事。
  其书喜议论而不甚考证,多以私臆断古人。又果於自信,如杜甫之诗皆为改定,左邱明之传亦为删削。此自有诗文以来无人敢为之事也。
  △《蒿菴闲话》·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凡二百九十六条。顾炎武与汪琬书,自称精於三礼,卓然经师,不及尔岐。故原跋以是编为《日知录》之亚。然《日知录》原原本本,一事务穷其始末,一字务核其异同。是编特偶有所得,随文生义,本无意於著书,谓之零玑碎璧则可,至於网罗四部,镕铸群言,则实非《日知录》之比。如曾子易箦一条,称尝见一书,说楚国曾聘曾子为相,是当时亦曾作大夫,故季孙得以此为遗云云。案《韩诗外传》称曾子仕於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又称曾子仕齐为吏,后南游於楚,得尊官。尔岐所谓尝见一书,当即指此。然韩婴采掇杂说,前后已自相违异,岂可引以诂经?顾炎武必无是语矣。其论吴澄《三礼考注》出於依托,极为精核。盖尔岐本长於《礼》,故剖析凿凿。使尽如斯,则方驾《日知录》可也。
  △《暑窗臆说》·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编则世德堂遗书之第四种也。
  前有自序,称三伏酷毒,挥汗之馀,取架上书,得明人小说百馀种,逡巡读之,随读随笔。今核其名目,似所读乃陶珽《续说郛》也。如辨《莘野纂闻》记刘球事,涉异编剿《太平广记》所载慕容垂诗,《春风堂随笔》误记元韶娶魏孝武后事之类,亦间有可采。而体例不善,宾主混淆不辨。孰为原文,孰为钺语,是则排纂之过耳。
  △《听潮居存业》·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原良撰。良字鸣喜,江西乐安人。顺治中贡生。官宁都县训导。是书分十编,各立四字标目。一曰明宗正学。前多讲学之语,后亦杂论经义,如谓孔子学问源於契及成汤、武丁,谓删《诗》存车邻为预知秦有赵高之祸,皆失之附会。
  二曰身世要则。多论世故。如阴德一条,既云阴德非惟不求人知,亦不可求天知。
  报应缓急一条,又称天不急性,却有记性,吾辈於善念善事须忍耐为之,隔半页而自相矛盾。附以读书作文十六则,亦殊不伦。三曰史会大纲,四曰友古特评,五曰群古对观,六曰左国补议,皆史论也。但大纲多论世运盛衰,特评则品藻人物,对观则摭古之相类者论之,补议则仿吕祖谦《左氏博议》、柳宗元《非国语》而斟酌其说耳。七曰读馀志略。大致如王世贞《读书后》而弥为肤浅。如以《考工记》为三代以上之书,不宜附之於周,是并郑之削宋之斤吴越之剑诸句亦未读也。八曰元圃馀珍。剽掇旧事,略加评断,亦史论之旁支。九曰韵林随笔。皆所作诗话,如谓庾信诗为梁之特出,唐之先鞭,而《文选》少载。又谓刘禹锡、元稹、白居易与宗楚客同赋金陵怀古诗,则其他可以概见矣。十曰山野寤言。皆私撰经世之策,尤多迂阔之谈。大抵好为议论,而所学则未能淹贯者也。
  △《匡林》·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是编皆其议论之文,裒为一集。自序称读苏轼《志林》,稽诸事理,时或戾焉。因偶为驳正数段,更取他作之类似者并录之,得若干篇,名曰《匡林》。则是书立名,当为匡正《志林》之义。而与轼辨者仅二三条,其馀皆自录集中杂文与近人辨者。然则以裒聚众作谓之林,以力排俗论谓之匡。观其《小匡文钞序》,以小有所匡为说,可互证也。
  先舒尝与毛奇龄书,戒其诋诃太甚,故持论不似奇龄之獷,然习尚实似奇龄。
  但奇龄喜谈经,先舒喜谈史;奇龄好蔓引典籍,先舒好推究事理;奇龄好与古人争,先舒好与今人争耳。其中如谓《春秋》不书隐公即位,所以诛平王;郑伯克段之事,罪在段,不在郑伯;齐桓首止之盟,定王世子为大恶,皆故为高论。牵引梦与九龄之文以驳艾南英,亦颇附会。使尽如其题杜诗注之类则善矣。
  △《庸言录》·(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姚际恒撰。际恒字善夫,徽州人。是编乃其随笔劄记。或立标题,或不立标题,盖犹草创未竟之本。际恒生於国朝初,多从诸耆宿游,故往往剽其绪论。
  其说经也,如辟图书之伪则本之黄宗羲,辟古文《尚书》之伪则本之阎若璩,辟《周礼》之伪则本之万斯同,论《小学》之为书数则本之毛奇龄,而持论弥加恣肆。至祖欧阳修、赵汝楳之说,以《周易十翼》为伪书,则尤横矣。其论学也,谓周、张、程、朱皆出於禅,亦本同时颜元之论。至谓程、朱之学不息,孔、孟之道不著,则益悍矣。他如诋杨涟、左光斗为深文居功,则《三朝要典》之说也。
  谓曾铣为无故启边衅,则严嵩之说也。谓明世宗当考兴献,则张、桂之说也。亦可谓好为异论者矣。
  △《筠廊偶笔》·二卷、《二笔》·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宋荦撰。荦有《沧浪小志》,已著录。是书皆杂记耳目见闻之事。其中如回雁峰考之类,亦间资考证。然如风风雨雨送春归一诗,向谓乃无名道士诗,此独载为鬼诗。刘廷玑《在园杂志》又考校字句,辨其是非,实则明人所刊《醒世恒言传奇》中诗,不知何以讹传至是也。亦足徵小说之不足凭矣。
  △《二楼纪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佟赋伟撰。赋伟字青士,襄平人。官宁国府知府。宁国旧有北楼,即南齐谢朓之高斋。明嘉靖中知府朱大器又起文昌台,设书院其下。赋伟更为修治,题曰南楼。每乘暇游宴其间,因杂录见闻为此书。多自述其政绩及旁涉他事,不尽有关於二楼。既非地志,又非说部,九流之内,无类可归,姑附之杂家类焉。
  △《介轩遗笔》·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既济撰。既济字若川,鄱阳人。是编皆随笔记录,多志其家世本末,及江右近事。间及经史,亦罕所考据发明。
  △《复堂杂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白撰。白字坚又,鄱阳人。书中皆杂论经史之语。其解《易卦》,多尚互体,颇能复古,其馀皆习见之语。首尾仅四十馀则,盖其随笔劄记,而后人抄撮成帙者也。
  △《竹村杂记》·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白撰。亦《复堂杂说》之类,而条目稍多。其中谓《左传》、《国语》非一人所作,引黄池之会左氏作先晋人,《国语》作吴公先歃为证,颇能得间。
  解壹发五豝以中必叠双为误,解朝隮于西以朱注作雨止为误,亦颇见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