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75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75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别传之别传矣。末纂左氏传繇象,并郭氏洞林,皆主占验之学者也。卷首有甘士价序,称为七卷,而此书实十卷。其第九卷帝王经世甲子,内载至国朝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则当是后人有所增入,故卷数加多耳。
  △《大易通变》·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乔中和撰。中和有《说易》,已著录。是书一名《焦氏易林补》。取焦赣《易林》删其词之重复者,而以己意补缀其阙,凡一千馀首。焦《易》四千九十六变,传世既久,字多讹误,如以怏为快,以羊为缶之类,宋黄伯思、薛季宣已极论之。然古书讹误,岂后人所可续貂!况焦氏之学虽所称源出孟喜者,施雠等力斥其诬,而占验无讹,要於易外别传。自有专门授受,非儒生研求卦画所可臆推。中和之术不闻出赣以上,乃竟刊补其文,殊昧於度德量力之义矣。其曰《大易通变》者,焦氏旧本有唐王俞序,称曰大易通变,故中和用以为名云。
  △《易数总断》·(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新安和玉山人程汝文撰。不著时代。详其版式纸色,盖明人书也。其书分一千八十局,立三奇、八门,而上方则附以易卦爻词。盖方技之家以六壬奇门假易义以立法,非易之本法也。
  △《易冒》·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程良玉撰。良玉字元如,歙县人。是书所论,皆以钱代蓍之法。自序称五岁丧明,究心卜筮,初作筮类五十篇。康熙己卯适楚,遇枯匏老人,得其秘旨,因增定为九十章。然皆术家常论,无他妙旨。至家宅章以六爻兼断六亲荣枯得丧,如兄弟旺则劫财,父母旺则克子,官爻旺则灾病,其说胶固难通。所论鬼神、诸星两章,穿凿支离,尤无理解。婚姻章内不根五行生克,不究用神衰旺,惟据卦名之美恶而论,则更乖谬矣。
  ──右“术数类”占卜之属,二十四部六十二卷,内二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相掌金龟卦》·一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鬼谷子撰。其法用草一茎,五指各自尖量至穷坑,复自拇指比至中纹,逐一截断,排列成龟,用以推断其成格。左右手共图三十四,以格之全与不全判人祸福。盖俚俗猥鄙之谈,托之古人也。
  △《贵贱定格三世相书》·一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鬼谷子撰。其法以十二辰分属贪狼、巨门、廉贞、武曲、破军、文曲、禄存,而各为之像。又冠带、临官、帝旺诸星亦有像,盖术数家之俚浅者也。
  △《易衍》·二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汉东方朔撰。而其歌括皆作七言律诗,则伪妄不待辨也。其法推言禄命,以六十甲子值日,一日分十二时。如甲子日子时命如何,丑时命如何,盖今世所谓八字者,此书仅用其四。考唐李虚中《推禄命》,尚论日不论时,朔乃先论时乎?
  △《贵贱定格五行相书》·一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唐袁天纲撰,盖依托也。其说谓春夏秋冬十二时各变移部位,而曰某时生居黄帝之头,某时生居黄帝之手,某时生居黄帝之足,怪妄殊甚。又一条记所相一云,正月生人,四月受胎。前生京西路来,曾舍牛一头入僧寺,今生衣食丰足云云。益诞谬不足诘矣。
  △《五星要录》·(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书中多载梁成大、乔行简、华岳、真德秀等星命,盖南宋人所辑也。其布宫推象,皆前代旧法。故危月兼得子宫,亢金具在辰位,此在当时,亦或有所验,而以今法例之,则全不可施用矣。书首有阙文。其星象赋一篇,铨述颇详,而奥义精言,阐发尚鲜。如二主临财主富,官福居垣主贵,此则星家所共见,何待缕陈。至其论时人星命,虽间有特见,而附会处亦复不少也。
  △《康节内秘影》·一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宋邵子撰,亦依托也。其术以八卦之数定人贫富贵贱。后有总论一篇,杂引古今事而有张南轩北门视草,柳翠拜佛参禅云云。则南宋以后人作矣。
  △《子平三命渊源注》·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元李钦夫撰。书末题大德丁未孟冬朔日,长安道人李钦夫仁敬注解。前有泰定丙寅翰林编修官王瓒中序,称《子平三命渊源》,得造化之妙。自钱塘徐大升后,知此者鲜。五羊道人李钦夫取子平喜忌、继善二篇特加注解,括以歌诀,消息分明,脉络贯通云云。盖专以诠释徐子平之书者。其说视后来星家亦多相仿,无甚秘奥,原本附《寸金易鉴》后,今析出焉。
  △《九宫八卦遁法秘书》·二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其说以支干配天德贵人等星,推人休咎。盖以阴阳家神煞之说窜入禄命者也。
  △《成数大定》·一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其法以生人干支合八卦之数,推寿夭富贵贫贱。盖术士变幻之谈,以易数与禄命并为一法耳。
  △《寸金易鉴》·(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首题西蜀易镜先生撰,不著姓名。后有洪武甲子跋语一则,称其书为日者松山得异人所授,世传类多舛讹,此本乃杨谦德补注,发明不少。谦德亦不知何许人也。书中以月令为提纲,案其四柱之五行,配其阴阳,取为用神,分官、财、印、煞、食神、伤官六格,察其生旺死绝,定其强弱贵贱,说理颇明,在术家为平正通达之本。然皆人所共知,别无精义也。
  △《演禽图诀》·(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明刘基撰,《明史·艺文志》不载,亦近代所依托也。其书取二十八禽各为之图,先以四时忧喜进退。次隶六甲,定其取化吉凶,断人禄命。凡一切旬头、胎命、身宫、入门起例之说,概不之及。
  △《古今识鉴》·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袁忠彻编。忠彻,鄞县人。父珙,字庭玉,号柳庄,精於相法,尝决成祖当有天下。及即位,擢官太常寺丞。忠彻传其父术,亦仕至尚宝少卿。《明史·方技传》附见珙传中。史称所著有《人相大成》,今未见。是编乃宣宗命采古来相人有验者裒为一书,至景泰二年始奏进。所录上自三皇,下迄明代,又自作象人赋一首附之。夫相术精微,心传神会,捃拾典故,仅得其粗。且其编次体例,颇嫌淆混。如以季友、老聃以上属之三代,以孔子、颜、曾而下系之列国,殊为强生分别。至宓羲蛇身人首,神农人身牛首诸说,纬书妄记,本属荒唐,亦并列之,尤失持择。若乃文君脸似芙蓉,眉如远山,亦入相法,则几於笑具矣。
  △《范围数》·(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赵迎撰。迎,巩县人。嘉靖丙戌进士。官南京工部主事。是书前有嘉靖壬辰自序,其法本之河洛,以干支配合先后天成数,推人禄命。相传以为出於陈抟。
  盖取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之数为先天,为范。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数为后天,为围。故用《易》系辞范围天地之意以命名。起於一百一十一数,而极於二千三百五十四数。其起大小运流年悉如星平家例,盖又以图书之学窜入禄命者也。
  考元贾颢先有此法,集诸家论说为书,其文颇繁,今犹存《永乐大典》中。是书自图式至流年断诀,凡十五门。详其体例,盖即约贾书以成编耳。
  △《百中经》·(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考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信斋百中经》一卷,安庆府本,不著名氏。又《怡斋百中经》一卷,东阳术士曹东野撰。其述东野之言曰,今世言五星者,皆用唐显庆历。历法无虑十馀变,而《百中经》犹守旧,安得不差?
  於是用现行历推算云云。此书所列十一曜躔次,用宋之统天,开禧会天,元之授时四数为准,而其纪年至明嘉靖中。殆术者以次续补,转相沿用,而未改旧名欤?
  △《吕氏摘金歌》·(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但题吕氏撰,不著其名。其书论列五星,专以身主命主为重。案星命所系,以立命之宫所躔度为最,其次命主,其次度主,又其次身主。身主所以次於命度者,以凡人皆以月为身也。篇中於度主不甚重,未为得要。其立论间有可采者,《星平大成》诸书已多取之矣。
  △《五曜源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云,遇一老僧所传。盖术家依托之辞,不足信也。
  其书专论子平。曰五曜者,即指五行而言,非五星术也。其法以日干为主,推五行之衰旺宜忌。十干又以时分,断其休咎。持论颇平正,《三命通会》及《星平会海》诸书全录用之。
  △《五星考》·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首言安命分宫之法,次及大小行限,次及吉凶星曜神煞,次论拱夹冲钓以及穷通寿天诸局,多列图说。观其义例,当出自明人之手。其中精当者,《星平会海》俱已采掇无遗。至於二十八宿,如女自属土,牛自属金,无可疑者。而此书於一宿之中五行互用,如角初度至三度以为属水,四度至八度以为属木,九度至十三度以为属金,他宿仿此,此则务为新奇而不当於理矣。且角止有十度,而演至十四度,他宫诸宿略同,亦不知其何所本也。
  △《星平会海》·十卷(通行本)
  不著撰人名氏。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有其名,盖明人所编。前有自题,称武当山玉虚宫三逢甲子日金山人。如果甲子三逢,则年已一百八十矣,术家故为虚诞以惑人听,不足凭也。其书兼论子平五星,所撮取者不一家,而亦有合有不合。如加盘乔庙诸法,持论非不详密,而推衍家宗之,往往十失其九。且印行既久,模糊舛误,几不可句读,在坊本中又出《星平大成》之下矣。
  ──右“术数类”命书相书之属,十八部,二十九卷,内六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玄女经》·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云黄帝授三子《玄女经》,盖术数家依托所为。《隋书·经籍志》有《玄女式经要法》一卷,列之五行家。此书详於论嫁娶日辰,其发端以天一所在占日之吉凶,以天罡加临占与人期会,亦属五行家言,然无以证其即《玄女式经要法》否也。此本为毛晋所刻,字多脱误,殆不可读。
  △《洪范政鉴》·十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仁宗皇帝撰。前有御制序曰:宸宫馀暇,氾览史籍,《洪范》之说,缅然可寻,而伏、郑所编,靡闻全录。前则歆、向作传,散布群篇;后则京、夏诸儒,衍释证兆。简牍广记,颠末弗齐。不有汇分,何从质信?亦尝取书林之奏,合日官之藏,参咨迩臣,覆究曩例。遂采五行六沴,前世察候最稽应者,次为十二卷,名曰《洪范政鉴》。若语非典要,过涉怪谲,则略而不载。若占有差别,互存考验,则析而详言。君人者承天子民,必逆知未萌,前虑诸慝,庶乎嗣祖宗之构,顺阴阳之构,故因题辞,兼以自励云云。《玉海》云,康定元年十一月丙辰,内出御制《洪范政鉴》十二卷示辅臣,即此本也。其书以五行分类,自春秋以迄历代事应,采摭颇详,盖亦古帝王敬畏修省之意。然圣人钦崇永保,无刻不然,不必遇变而始警。即上天垂戒,亦从无一定之格,不移尺寸。《洪范》庶徵,约举感应之理,亦大凡耳,汉儒推衍,条目愈繁。稽其所谈,率以某灾应某事,而不能先言某事当有某灾,故刘知几《史通·书志篇》曰,肇彰先觉,取验将来,言必有中,语无虚发。苟志之竹帛,谁曰不然。若乃前事已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说,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又穿凿既甚,同异弥多。知几所谓董、京之说,前后相反。向、歆之解,父子不同。言无准的,事益烦费者,尤笃论也。虽仁宗令主,其书当存。而所言无裨於实政,今谨附存其目焉。
  △《礼纬含文嘉》·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目录后有题词曰,巳上天镜、地镜、人镜,皆万物变异,但有所疑,无不具载。此乃三才之书,共六十篇,易名《礼纬含文嘉》三卷。绍兴辛巳十一月二十九日,东南第三正将观察使张师禹授。考宋两朝《艺文志》曰,今纬书存者独《易》。而《含文嘉》乃后人著为占候兵家之说,与诸家所引礼纬乖异不合,故以易纬附经,以含文嘉入五行云云,则其书实出南宋初。然张师禹记特称易名《礼纬含文嘉》,则此名实师禹所改,原本称即其本书。两朝《艺文志》疑其乖异不合,盖偶未详核也。朱彝尊《经义考》既历引诸书所引含文嘉,证其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