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72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72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文主管》·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首题明昌元年司天台少监赐紫金鱼袋臣武亢重行校正。盖金章宗时经进之书。
  案《金史·百官志》,司天少监秩从六品,而武亢姓名不见於纪传。惟王鹗《汝南遗事》曰,哀宗天兴二年,右丞仲德奏,前司天台管勾武祯男亢(原注曰,徐州人氏),习父之业,精於占候。上遣人召之,既至,与语大悦,即命为司天长行。亢数言灾咎,动合上意。是年九月,敌人围蔡,亢预奏十二月初三日攻城,及期果然。上复问何日当解,亢曰,直至明年正月十三日城下无一人一骑,明年正月城陷,十三日撤营去。其数精妙如此云云。则亢乃哀宗末人,不应章宗时已为司天台少监,校正此书。疑其出於托名,故时代舛异也。其书诸家皆未著录,惟晁氏《宝文堂书目》有之。所载恒星及五星次舍占说,皆颇明晰,而绘图舛错者多。末附《周天立象赋》,及《五星休咎赋》各一篇,题曰李淳风撰,其词亦不类唐人。钱曾《读书敏求记》有明李泰《天文主管释义》三卷,称依丹元子《步天歌》分布垣舍之星为主,当即诠释此书而作。然不言及此书,殆曾偶未之见耶?
  △《戎事类占》·二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李克家撰。考《江西通志》,李克家,字肖翁,南昌富州人。至正末,任本学教谕,迁辽阳儒学提举,即其人也。是书取兵家占候,采辑成编。卷首为天象图、分野图,中分天类,日类、月类、星野类、星类、风类、云气类、蒙雾类、虹霓类、雨雹类、雷电类、霜露类、冰雪类、五行类、时日类、厌胜类凡十五门。
  夫天远人迩,非私智小数所能窥,此甲彼乙,徒荧众听,至於厌胜,尤属鬼谋。
  郭京六甲神兵,岂足以拒金源耶?此真妖妄之言,法所必斥者也。
  △《天文秘略》·(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旧本题新安胡氏撰,不著名字。其书杂采占候之说,而附以《步天歌》所陈测验,大抵牵引傅会,纯驳溷淆,不出术士之技。前有刘基序,当为元末、明初之人。然词旨肤浅,基集亦不载,殆妄人所依托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刘基撰。基有《国初礼贤录》,已著录。此书乃洪武中奉敕所作。案星土之说本於《周礼》保章氏,而其占错见《左氏传》中。其法以国分配。汉、晋诸志,少变其例,以州郡分配。以天之广大,而仅取中国舆地分析隶属,本不足信。
  基作此书,更以一州一县推测躔度,剖析毫厘,尤不免於破碎。特其不载占验为差胜术家附会之说。然既不占验,何用更测分野,於理均属难通。盖附会相沿,虽以基之学识,亦不能尽破拘墟之见也。
  △《白猿经风雨占候说》·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明刘基注。是书前有洪武四年基自序。案《明史·艺文志·天文类》载有《白猿经》一卷,不著撰人,疑即是书。书中专论风雨雷电霪旱晦明之兆,末附以日星云气图,殆好事者於《天文祥异》书中掇拾而成。注文及序均浅陋,亦决非基作。考沈士谦《明良录略》曰,基以洪武八年四月卒,以天文书授子琏,使俟服阕进。且戒之曰,无令后人习也。然则基之术数且不肯传其子孙,又安有此种注释流传於世乎?
  △《神枢鬼藏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首题南极冲虚妙道真君,盖道家所依托。前有自序,称辑为三卷,分十二章,条陈一百一十九事。今此本只分上、下二卷,殆又传抄者所并也。上卷载风云阴晴之占,以知岁时丰歉。下卷杂述青乌家言,相第宅吉凶,推小儿年命。末及观物拆字,斩三尸,验神光,所言极冗杂不伦。自序又谓内篇有神遁天奇之秘,勿敢轻泄,附诸别录,亦夸诞不足信。中有皇明洪武语,盖明人所为也。
  △《象纬全书》·(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观卷末自跋,盖明万历中人。跋称监台畴人子弟,分科各习一艺,算者昧於象占,占者不达数意,须用象数相参,考其同异,则亦司天之官也。其书前列七政二十八宿变异,及风角星气诸术,分类颇详。然大抵杂引诸占书,参以史事,无所考正。末为太阳行度立成诸表,盖即所谓象数相参者。然言象者逾十之九,言数者不及十之一也。
  △《参筹秘书》·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汪三益撰。三益字汉谋,贵溪道士。是编采禽遁奇门诸书,裒合成编,以备兵家之占。成於崇祯己卯,杨廷枢为之序。己卯,崇祯十二年也。是时流氛方炽,庙堂主招抚,而草泽则竞谈兵,乃至方外者流亦炫鬻其术,托於异人之传。
  夫天时之说见於《孟子》,则孤虚旺相亦属旧文。然周兴纣灭,同一干支;我往彼亡,难分宜忌。军政不修而规规以小术求胜负,末矣。
  △《星占》·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刘孔昭撰。案《明史·功臣世表》,孔昭,刘基十三世孙,天启三年袭封诚意伯。是书因基所撰《在齐馀政》为之注释。其一卷论恒星,绘三垣二十八宿星座形式於前,附《步天歌》於后,於诸星悉加占语,类皆剿袭旧文,稍为损益。
  二卷论日月五星飞流彗孛天形怪异,以及分野宿次,言月蚀不及日食。三卷论阴晴风雨占候,亦皆杂采观象玩占、天元玉历诸书,无所发明考证,惟所载测天赋,较观象玩占所载之本颇有条理,而孔昭之注则仍不免於支蔓。疑其本别有所受,为熟於干支宫卦者所订也。末列雨师、雷煞、金虎、火铃、太乙、天罡访察使者诸名,全采道家之说。又附日月、星象、云气诸图,亦占书之陈迹,均无足采。
  △《天文书》·(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柯洽撰。洽字九疑,天台人。是书乃其手录天官家言,故无卷帙次序。第一册论垣宿诸星。第二册论分野。第三册论五星,皆杂采史传,缀以诸家占候之法。第四册论天地列曜交食冲犯,多采《草象新书》,而附以己意。大抵与今法违异,不足以资考核。
  △《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考《北史·庾季才传》,称所著有《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形志》八十七卷,并行於世。此书书名卷数皆与相合。然书中所徵引故实,迄於元末。又所记冬至以日躔箕宿四度起算,则明人所编辑,仍袭季才之名耳。其书首一卷至五卷论天,六卷至十二卷论日月,十三卷至十七卷论五星,十八卷至二十七卷论三垣,二十八卷至五十三卷论二十八宿,五十四卷论杂星,五十五卷至六十卷论望气,六十一卷至六十六卷为天象杂占,六十七卷至七十卷论风角,七十一卷至一百二十卷为杂占候。大抵推步纬度者少,测验祥异者多,体例亦颇冗沓。盖方技之流杂抄占书为之耳。
  △《注解祥异赋》·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专言天象祥异,凡赋七篇。占天地者曰玄黄赋,占日者曰炎光赋,占月者曰元精赋,占五纬者曰躔经赋,占彗孛飞流者曰瑞妖赋,占宫室城郭营垒气象者曰雰零赋,占风角者曰飚飏赋。各为之注。大致与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相类。
  △《天汉全占》·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上卷为步天歌,下卷为天汉经,各绘图於上,而载其说及杂占於下。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星图各施采色,颇工整可观,疑亦从明代内府本录出者也。
  △《海上占候》·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记潮汐风雨晴晦日月虹雾之类,皆有定验。乃为泛海占视者而设,故以海上为名。
  △《军占杂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载亦多行兵占候之法。其书前半已有阙佚,而后半别题神武金鉴,自相舛异。盖断烂不完之本也。
  △《占候书》·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首列步天歌,系以星象各图。次即详载诸占法,每一占为一图,而以占验附於下。所引不出史志及京房《易传》、《乙巳占》诸书,大抵附会穿凿,殊为猥杂。
  △《天文诸占》·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莫详时代。书中杂占,半出抄袭,半出臆断。如所注日影一则,谓用竿八尺,立於地中,以度其影,每於当节之日午时,测影之长短,以定丰歉疾疫人畜夭伤,不知太阳、太阴午正高度随时随地在在不同,岂能限以成法,泛言占验?又其注月影一则,谓正月元宵夜月到午中,立七尺竿子,以度其影,八尺水涝,六尺岁稔,一尺饥疫云云。是并不知日月之度数而妄陈休咎,不亦傎乎?
  △《天文大成管窥辑要》·八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国朝黄鼎撰。鼎字玉耳,六安人。明末以诸生从军,积功至总兵官,入国朝官至提督。是书乃其晚年所集。以古今天文占候分门编录,大学士范文程序之。
  大旨主灾祥而不主推步。繁称博引,多参以迂怪荒唐之说。
  ──右“术数类”占候之属,二十六部,三百八十卷,内四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一百十一 子部二十一
  ○术数类存目二
  △《汉原陵秘葬经》·十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称昔因遇楼敬先生,传阴阳书三本,其用甚验。
  直指休咎之理,出生入死。遁甲之法,乾兑坎离迁宅之法,辨年月日时加临运式。
  余因暇日,述斯文五十四章,分为十卷,备陈奥旨。立冢安坟,择地斩草,冢穴高深,丧庭门陌,碑碣旒旐,无不备矣云云。盖术家所依托,所云楼敬先生,岂假名於娄敬,而其姓误加木旁欤?
  △《葬经》·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题云《青乌先生葬经》,大金丞相兀钦仄注。考青乌子名见《晋书·郭璞传》。
  《唐志》有《青乌子》三卷,已不知为真古书否。此本文义浅近,经与注如出一手,殆又后人所依托矣。郭璞《葬书》引经曰者若干条,皆见於此本,然字句颇有异同。盖作伪者猎取璞书以自证,而又稍易其文以泯剽袭之迹耳。未可据为符验也。
  △《天机素书》·四卷(通行本)
  旧本题唐邱延翰撰。延翰字翼之,闻喜人。《通志·艺文略》载延翰《玉函经》一卷,《黄囊大卦诀》一卷,无此书名。惟《堪舆类纂》载宋吴景鸾进《阴阳天机书序》云,唐开元中,河东星气有异,朝廷患之,遣使断其山。究其实,则邱延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诏原其罪。乃诣阙进师授《天机书》,并自撰《理气心印》三卷。元宗赐之爵,以玉函藏其书内廷,禁勿传。唐末兵乱,曾求己、杨益於琼林库获《玉函》,发之得《天机书》,由是杨、曾之名始著。曾授陈抟,抟授景鸾父克诚,景鸾於庆历辛巳承诏进《天机》、《心印》二书,然则《玉函》、《天机》本一书而二名也。然其说颇诞,已不足为据。是书尤词旨猥鄙,不类唐以前书。二卷以下图说参半,所谓三仙讲、五虎讲诸图,冗复牵缀,皆无意义。大抵明代地师因景鸾之说所为,又非宋人相传之本矣。
  △《内传天皇鼇极镇世神书》·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邱延翰正传》,杨筠松补义,吴景鸾解蒙。核检其文,实出伪托。
  其大例以天星二十八宿附於二十四山龙之下,以乾、坤、艮、巽为四厘极,配以炁、罗、计、孛四星,以角亢、奎娄、斗牛、井鬼分为四候,不知其何所取义。
  案《青囊序》有先看金龙一语,后人以亢、牛、娄、鬼四星当之,原属臆解。是书又云四金不以方位言,专以在地之形,应在天之象。考星野见於《周礼》,其占候略见於《左传》。《唐书》载僧一行亦以山河两戒配列宿。然第就方舆大势言之,初非沾沾於一邱一壑,指其象某宿某垣也。杨、赖诸家间借天星以代干支字面,如亥曰紫微,兑曰少微之类,特欲变文以示深隐。后人误会其意,浸以天星立说,於是亥为贵龙,艮为富曜,踵讹袭谬,异说纷纶,遂至离方位而言星象,断非杨、赖之旧法,无论邱延翰也。
  △《地理玉函纂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案《玉函》之名,相传本於邱延翰书,然其书久已不传。是本托名《纂要》,设为诸图,杂以三合长生之说,末附黑囊经口诀、捉穴心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