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24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24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欠褚病J橹徐犊魄绱ㄊΓ妒厝试虺评鲜Γ煌疽病
  凡分六目,一经拟,二馀言,三格训通解,四质疑,五杂著,六纪闻。末有附录数则。《明史》称时熙议论切於日用,不为空虚隐怪之谈。今观其书,大抵以心为宗。即董仲舒道之大原出於天语,亦以为舍心言天,即为义外。而《中庸》之中,直训为中外之中,以与心学相比附。又谓《中庸》论道理多分两截,具两景,不如《孟子》之直截。又谓子夏、子游之言,皆主务本,皆有支离之病。又谓危行言逊及文质彬彬,皆非圣人之言。犹是姚江末派,敢为高论者也。
  △《心斋约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王艮撰。艮字汝止,泰州人。王守仁之门人。《明史·儒林传》附载王畿传中。此书皆发明良知之旨。中有称先生者,皆指守仁。《明史·艺文志》载《心斋语录》二卷,此本改其名曰《约言》,又止一卷,亦《学海类编》之节本也。
  △《一菴遗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王栋撰。栋字隆吉,号一菴,泰州人。嘉靖中由岁贡生补江西南城训导,迁深州学正。初,王守仁良知之学有泰州一派,始於王艮。栋为艮从弟,故独得其传。所至皆以讲学为事。集分二卷,上卷曰会语正集、续集,下卷曰论学杂吟及各体诗文,并其门人李棧浅弦馕蚀鹬铩;谱隰恕睹魅逖О浮烦⒊疲耙夥切闹⒁挥铮赖米谥肌6治教┲葜笔辈宦λ担嫫赧年贾兀迈已裘鞫啤
  △《绪山会语》·二十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钱德洪撰。德洪有《平濠记》,已著录。《明史·儒林传》称四方士从王守仁学者,皆德洪与王畿先为疏通其大旨,而后卒业於守仁。事守仁四十年。尝刻《阳明文录》。故称王氏学者以钱、王为首。又称德洪彻悟不及畿,畿持循亦不如德洪。然畿竟入於禅,而德洪犹不失儒者矩矱。是编为其子应乐所刊。前四卷为会语讲义,五、六两卷为诗,七卷以下为杂文,第二十五卷则附录墓表志铭。
  虽其诗文全集,而大致皆讲学之语,故仍总名曰《会语》。今亦著录於儒家焉。
  △《东溪蔓语》·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曹煜撰。煜,浮梁人。嘉靖丙戌进士。其仕履未详。据书中自言,则尝为县令者也。其书皆讲学之语,持论颇淳正。然多抄撮二程之言,以乡曲之私,推吴与弼过甚。於石亨一事,至以孟子称孔子者称之,殊为曲笔。又如居家友爱,居官德感,及近来进益诸条,皆自暴所长,殆浅之乎为人矣。
  △《诸儒语要》·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顺之编。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编采诸儒之言。十四卷以前以人分,凡周子、二程子、张子、谢良佐、杨时、胡宏、朱子、张栻、陆九渊、杨简、王守仁十有二家。十五卷以下以类分,其为某人之言或注或不注,阅之殊不甚了了。
  △《洨滨语录》·二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蔡叆撰。叆字天章,号洨滨,宁晋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河南。叆少从韩邦奇湛若水游,故讲学宗旨,不出二家。其论周礼,谓遗公孤而详细职,详略失宜。又谓六卿之上皆有惟王建国,体国经野数语,亦觉繁复。
  则一隅之见也。
  △《廉矩》·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王文禄撰。文禄字世廉,海盐人。嘉靖辛卯举人。此编凡十八章,皆以训廉为主。其文似箴似铭,欲摹古而适成赝体。其义则了不异人。其必十八章者,殆欲合《孝经》之数,为《忠经》之重佁,特未敢自题曰经耳。
  △《道林诸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蒋信撰。信字卿实,常德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贵州提学副使。尝师王守仁,又师湛若水。《明史·儒林传》附载湛若水传末。是编乃其卜筑桃冈时与诸弟子讲学之书,而其门人章评所刊者。首古大学义,专释《大学》。次桃冈讲义,摘取论孟诸条,附以论断。又桃冈日录,则与门人问答语录也。桃冈训规,则读书日程也。传疾录,则疾痛时记也。史称信初从守仁游,时未以良知教。后从若水游最久,其学得之若水者为多。又称其践履笃实,不尚虚谈,盖犹未尽入於禅者。卷末有附谈一则,称评为斗阳子,读书九山者二十年,有太乙丈人者哂之,无名先生者论之,惝恍无凭,斯则末流放失,全入於二氏者矣。
  △《西田语略》·二十三卷、《续集》·二十九卷(内府藏本)
  明樊深撰。深有《河间府志》,已著录。此书皆杂抄先儒语类,以多为贵,无所发明。
  △《识仁定性解注》·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何祥撰。祥字克斋,内江人。嘉靖甲午举人。是编后有罗节跋,称祥以丁未入太学。时欧阳德为祭酒,传阳明之学。祥获师事之,日究奥义。尝阅性理,得明道先生识仁论,定性书,好之不忘,遂为注解。今检此书,卷一为识仁定性解,卷二则自警语十条,自警箴七则,南野语录七段,太洲语录六段,复麻城刘鲁桥书一篇。据王任重序,尚有恤刑、弹劾、反观诸论,及五官问答等篇,而书中无之。盖非完本,其总名惟称《识仁定性解注》,亦不该括,莫详其义也。祥之学出於姚江,此书所论,皆发明心学。
  △《薛方山纪述》·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薛应旂撰。应旂有《四书人物考》,已著录。此其平日所钞先正格言。前有自识,称凡所闻於师友,辄为纪之。间有自得,亦附书焉。置之几案,少裨循省。曰述者,明非己作,不敢冒立言之责。书分上、下二篇,上篇皆论性命之理,下篇则论治道也。
  △《薛子庸语》·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薛应旂撰。是编乃其讲学之语。分二十四篇,各以首二字为篇名,而每条冠以薛子曰,大意欲如扬雄之拟《论语》。其门人向程为之音释。
  △《二谷读书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侯一元撰。一元字舜举,乐清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此编乃其读书杂记。多推阐四书之义,大抵前人所已言。中间谓阳明之学遗却格致本旨。又谓朱子谈理过於分析,阳明起而病之,由於相激而成,亦颇有见也。
  △《礼要乐则》·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阮鹗撰。鹗,桐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事迹附见《明史·胡宗宪传》。此书乃其以御史督学直隶时所作,以教诸生者。礼要分冠、昏、丧、祭、饮、射六门,引三礼原文於前。凡四书中涉及礼制者,亦酌取之,皆人所共知,别无发明之处。乐则分五伦为五门,取《诗经》数章以实之。
  如君臣则载鹿鸣、皇华诸篇,父子则载凯风、小弁诸篇,先列经文,而节取集传数语附其下。后又有所颁僚属吏民约一篇。
  △《学蔀通辨》·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陈建撰。大旨以佛与陆、王为学之三蔀,分前编、后编、续编、终编。每编又自分上、中、下,而采取《朱子文集》、《语类》、《年谱》诸书以辨之。
  前有嘉靖戊申自序云:专明一实,以抉三蔀。前编明朱、陆早同晚异之实,后编明象山阳儒阴释之实,续编明佛学近似惑人之实,而以圣贤正学不可妄议之实终焉。按朱、陆之书具在,其异同本不待辨。王守仁辑《朱子晚年定论》,颠倒岁月之先后,以牵就其说,固不免矫诬。然建此书痛诋陆氏,至以病狂失心目之,亦未能平允。观朱子集中与象山诸书,虽负气相争,在所不免,不如是之毒詈也。
  盖词气之间,足以观人之所养矣。
  △《格物图》·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孙丕扬撰。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介。
  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分四篇,一曰格物图,二曰明物解,三曰原物辨,四曰人物镜。意其原有总名,传写佚之,而以第一篇为总名也。其图分物始、物格、物终为三。物始、物终皆画一圆圈,如周子之无极。物格则大圈中画一小圈,小圈之中书圣人成能字,小圈四旁分列天清、地宁、物阜、民安八字。大旨辟王守仁良知之说,而谓道无可名,名之曰物。然守仁求之无定之心,而丕扬又求之无物之道,其说虽变,其实一也。
  △《论学篇》·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孙丕扬撰。丕扬既撰《格物图》,复为讲学三篇。一为格物工夫,一为良知明辨,一为心学始终,皆申明《格物图》中之意也。
  △《耿子庸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耿定向撰。定向有《硕辅宝鉴要览》,已著录。是编为所著语录。凡七篇,首绎经,次冲言,次辑闻,次比弦,次学筌,次牧要,次切偲。定向之学出於泰州王艮,本近於禅。然有鉴於末流之狂纵,不甚敢放言高论。故初请李贽至黄安,既而恶之,而贽亦屡短定向。然议论多而操履少,遂不免有迎合张居正事,为清议所排。讲学之家,往往言不顾行,是亦一证矣。
  △《胡子衡齐》·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胡直撰。直字正甫,泰和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之学出於欧阳德及罗洪先,故以王守仁为宗。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上,辑其问答之语为是书。分言末、理问、亡锢、博辨、明中、徵孔、谈言、续问、申言凡九篇,篇有上下。其名《衡齐》者,意谓谭理者视此为均平云尔。其大要以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意在疏通守仁之旨。然守仁本谓我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无有碍隔,故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而直乃谓吾心所以造天地万物,匪是则黝没荒忽而天地万物熄矣。是竟指天地万物为无理,与守仁亦不相合,未免太失之高远。其文章则纵横恢诡,颇近子书,与他家语录稍异。盖直少攻古文词,年二十馀始变而讲学,故颇能修饰章句,无弇陋粗鄙之状云。
  △《大儒学粹》·九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魏时亮编。时亮字敬吾,南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史称时亮初好交游,负意气;中遭挫抑,潜心性理。是书取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及陆九渊、薛瑄、陈献章、王守仁九家之言,人各为卷。大旨谓孔子之道,颜以敏悟,曾以鲁得,濂溪、明道、象山、白沙、阳明则颜子之入道可几焉,伊川、横渠、晦菴、敬轩则曾子之入道可几焉。要之,道无二,学无二,其所至亦无二也。盖主调停之说者。本传称其官兵科给事中时,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仁并从祀文庙,犹是志也。
  △《三儒类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用检编。用检字鲁源,兰溪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是书汇录薛瑄、陈献章、王守仁语录,分类排纂,厘为五门,曰志学,曰为仁,曰政治,曰性命,曰游艺,其大旨亦与魏时亮同。
  △《李见罗书》·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李复阳编。皆其师李材讲学之书。材字孟诚,丰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事迹具《明史·本传》。材尝患世之学者每以朱、王两家格物致知之说争衡聚讼,因揭修身为本一言,以为孔、曾宗传。而谓知止即知本,又谓格物之功散见八条目中,以朱子补传为误。其学较姚江末派稍为近实,故顾宪成颇称之。然材在郧阳,侵营地为书院,至於激变诸军,狼狈弃城,仅以身免。及被劾遣戍,犹用督抚仪从赴谪所,为当代所非。黄宗羲《明儒学案》记之最详,则亦何贵乎讲学耶?是编凡大学古义一卷,道性善编一卷,论语大意四卷,书问九卷,门人记述四卷,而以旧本序别缀於末为一卷。复阳为无锡知县时所刊也。
  △《心学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方学渐撰。学渐有《桐彝》,已著录。是书专明心学,自尧舜至於明代诸儒,各引其言心之语,而附以己注。其自序云:吾闻诸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闻诸孟子,仁,人心也。闻诸陆子,心即理也。闻诸王阳明,至善,心之本体。
  一圣三贤,可谓善言心也矣。盖学渐之说本於姚江,故以陆、王并称。而书中解人心惟危为高大意,解不愧屋漏为喻心曲隐微,解格物为去不正以归於正,大意皆主心体至善,一辟虚无空寂之宗。而力斥王畿《天泉证道记》为附会。故其言皆有归宿。宪成序其首曰:假令文成复起,亦应首肯。盖虽同为良知之学,较之龙溪诸家犹为近正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