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518章

高衙内新传-第518章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扩与粘罕正看时,对面有契丹人驰到河边,喝问南朝使节何在,马扩便吩咐人持了使节前往河边,与他验看。那人回到阵中,不过片时,对面军阵中一阵欢呼,阵门开处,一人身后从骑数百,旋风般驰到河边,大声道:“南使何人?为何从女真国中来?”
  马扩应声而出,报上名号,叫道:“因奉朝旨,为辽国女真两家讲和,从登莱跨海过辽东,转道至此。今使命已毕,得向辽国皇帝还报,故而前来此地。对面可是大石林牙?”
  那人正是耶律大石。他自相助耶律余睹夺权成功,奉命率五千兵马北上探查女真情状时,便一路设法召集契丹百姓,劝以从军共抗女真之事。无奈辽兵屡败,国中百姓对辽国朝廷甚是失望,虽说现今换了个新皇帝,却也不敢轻信,耶律大石费尽口舌,也只得了些粮草马匹而已。
  他情知目下民心士气低落之极,索性便不再劝谕百姓,径自率军前抵潢河边,恰好探得女真银术可之兵前来,当即决议伏击这一股女真。黑水河与潢河之间直线距离不过三十里,却有一道大坂,道路迂回坂下,恰好为耶律大石提供了绝佳的设伏场地,当日他将五千兵马分为五队,吩咐其余四队皆在坂上埋伏,自己则亲身率领千骑,当道迎击女真。
  之后便是经典的诱敌深入战例,耶律大石佯败数十里,女真人打惯了胜仗,更不疑惑,径直挥兵追击,两千兵马在坂下的道路上迂回曲折,拖了长长的队伍。此时伏兵四起,登时将女真兵马冲作数十截,耶律大石又翻身杀回,银术可虽然亦是女真悍将,当此局势纵然奋力厮杀,也是无力回天。所聿契丹兵多为少经战阵的御营兵,不若女真兵的百战精锐,一场乱战之下,也只杀得数百女真兵,余部突围遁去。
  这一战虽然杀敌不多,却大张契丹士气,四方有志于对抗女真的契丹人纷纷来投,旬日之间耶律大石的队伍便膨胀到了万骑以上。他探得又有数千女真兵往此地来时,本以为是女真兵来为银术可报仇,故而悉众到这黑水河左近迎敌,不想一迎却迎了个南朝使节。
  当时听见马扩言辞,耶律大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半天从反应过来:“兀那南朝使人,适才可是说道为我家与女真两国讲和?”
  第十四卷 三朝北盟 第三〇章
  当日马扩辞别了粘罕,率军渡过河去,粘罕遥遥挥手作别,施施然转身便走,丝毫没有将河对岸耶律大石的万余骑兵放在眼里。倒也不是他托大,而是有恃无恐,耶律大石这一部纯是骑兵,非但没有渡河的器械,就连甲胄也不是那么完整,倘若贸然渡河来攻的话,只有给他这三千女真甲士作箭靶子而已。
  而看耶律大石上一仗的用兵和历来行事,当不至于如此鲁莽,那么现在两军隔河对峙,除了大眼瞪小眼之外,什么也作不了,不走何待?只是粘罕走了一程之后,当道却逢着斡离不飞骑赶来,一问马扩已然交到辽兵手中了,斡离不气得将马鞭都撅了,叫道:“这厮好不奸猾,走的恁快!”
  粘罕立知有事,忙问斡离不时,方知东路辽东归宋之后,双方边境上摩擦事件急剧增加,阿骨打想起马扩走的急,恐怕是大宋朝心怀歹意,故而遣他前来追赶马扩一行。粘罕了然,点头道:“既是如此,敌国之意叵测,我兵越发不可在此久留,须得尽速回返国中,方好从容定计,这便走也!”斡离不听得有理,亦只索作罢,两下合兵一处,回辽国上京去了。
  这等心思,双方的统帅其实都是彼此相知,耶律大石遥遥见粘罕走远,心中亦有些感叹,能够不把刚刚遭受的失败当成负担,进退间如此潇洒自如,足见对手亦是一员良将。粘罕这一走,却趁了他的心,只因适才马扩的那一句话,已经显示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下接着马扩一行,顾着周遭尽是军士,耶律大石强自按捺,直到回到饶州城里,安排马扩使节住下之后,方请马扩坐定了,摒却左右,问道:“适才河上言语传递不确,恍惚听得使人说及,乃是大宋为我国与女真讲和,果然否?”
  马扩到了辽兵之中,已是一身松快,不过他现下还不晓得斡离不来追他,知道的话更要庆幸了。当时听到耶律大石问讯,便道:“确是如此,好教大石林牙得知,某在贵国上京外见到女真国主阿骨打,申明我大宋不欲两国交兵之意,那阿骨打亦不加留难,其意已许,现有国书在此为凭,只是私相授受,国礼不容,恕不能交于大石林牙观看。”
  耶律大石见说,已是信了八成。急道:“如此说来,那女真兵马便要退却回国?却不知上京曾否失守?”
  马扩叹息道:“某到彼处时,上京已失数日。女真兵肆行无忌,其状难言。只今阿骨打既许罢兵,不日即当东归,大石林牙诚能率军收复上京,亦是大功一件。”
  耶律大石闻言,且悲且喜。悲者上京已然失陷,自己终究是兵少不得冒进,女真劫掠屠杀之残酷,他素所知闻,听马扩说道女真兵肆行无忌,正不知上京城郭人民受了何种涂炭,心中怎不悲愤?
  喜者,好歹敌兵退去,辽国粗安,若能收复上京,招谕流亡,有几年时间生聚教训,辽国中兴大有希望。现今大宋得了辽东,与女真接壤。两国之间有了地缘关系,自然也就有了利益纷争,再不是辽国两面作战的局面,变做了三国逐鹿,其事尚有可为者。
  当下谢过了马扩,请他早些安息。自己出得房来,却听军中颇有哭泣之声,他唤过身边军士一问,方知上京失陷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军中,往常虽有流言,却无着实消息,因此耶律大石为免动摇军心,下令一律不许谈论。现今从宋使随行人员的口中得了确信,众军士心中悲愤,号泣者处处可闻。
  耶律大石心叫不妙,这一支兵并不是他一手拉起来的嫡系,底子是御营兵,新近又收了许多契丹人从军,本质上来说和乌合之众相去也不远,纯粹是凭他的一己手腕,再用救援上京为号召,才能够凝聚起来。现今这么一哭,这军心大有可能就此散了,如何得了?
  当即下令吹起号角,命各部俱到饶州城下集结,又命人在城楼点起若干大火把,照得几里外也见得亮光。待得诸军毕集,耶律大石换了一身戎装,仗剑登城,望着下面一万多人的目光,大声道:“适才听得军中相聚哭泣,说道上京已失,我部无所归,是也不是?是哪些人在哭的,好汉敢作敢当,都与某家站了出来!”
  这一声喝,气凌三军,众人亦知耶律大石军法严酷,犯者立斩,想起他前日才有军令,不许谈论上京城守之事,适才众人相聚哭泣,大是犯法,心中都是恐惧,不敢开言。
  耶律大石见群心稍定,此时方好说话,便道:“军情反复,素为常事,尔等多人初从军征,不识此理,亦不为怪。今念在尔等亦是为国悲凄,非为己身,姑且不用军法,尔等可心服么?”
  众人见这般说,方松了一口气,忽然有人在下面叫一声:“林牙大人,听闻上京已经失守,其事果然否?”
  耶律大石应声道:“不错,尔等听真,今有南朝使节自上京而来,确知上京已于半月前沦于女真之手!”众军士听他这般说,登时又鼓噪起来,有人大声道:“我等相从大人,只为打回上京去,如今上京既失,我等当归何处!”
  耶律大石提气丹田,喝一声:“我等既为辽人,自当归于上京,复有何难?明日某便要渡河去收复上京,尔等若果真心存报国之志,敢随我同往否?”
  他这一嗓子,回荡在万余大军头顶,久久不绝,诸军仰望城头,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隔了片刻,方有人叫道:“大人,此话当真么?”
  身后燃着熊熊火烛,甲叶被映衬的闪闪发光,耶律大石在万众瞩目之下,抽出腰间刀来,一刀斩在城垣上,溅起数点火星,大声道:“不错!契丹历代祖先在上,某身为太祖皇帝八世孙,决计不容祖宗龙兴之地亡于敌手。纵使尔等皆无斗志。只得某家一人时,亦要前去和女真决一死战,不收复上京,誓不罢休!”
  他身边自有百余亲兵。听他说得慷慨时,齐齐在城上跪倒,都叫“愿随林牙死战!”城下诸军原本听说上京失守,亦是心中悲愤,见耶律大石刚勇豪气,皆为之感奋。也都跟着下跪,口称愿相从死战。
  耶律大石见状大喜,晓得这军心算是暂时安定了,却还不算完。他随即便要亲兵持了火烛。自行走下城头。来到城下的军士当中,众军士不明其意,仍旧跪在当地不肯起来。
  耶律大石择了一块较高的空地,吩咐亲兵将火烛插好,一摆手道:“大好契丹男儿,莫要跪在地上哭泣,都坐定罢!”说罢也不待众人反应,自己一屁股就坐在地上。
  众军士见状,亦都三三两两地坐定了,只看他作何说辞。却听耶律大石道:“女真肆虐,果为劲敌。你等心中怕否?实不相瞒,我心中是怕的,前日与女真银术可战时,我便怕的几乎要从马上摔了下来,幸而你等将士英勇,杀败了敌军,否则的话,今日某便已作了女真的阶下囚了。”
  他这么一说,军将们的心也都松弛下来,便有人叫道:“林牙为军帅,心中亦恐惧么?”
  “我亦人尔,与你等相若,如何不晓得恐惧?”他正了正身子。将声音提高:“虽然恐惧,然而契丹乃我故国,养我恩重,如今国家危在旦夕,哪里有我心怀恐惧,便畏缩不前的余地?诸位须知,今日之势,正是忠臣烈士用命之时,我生则国亡。耻也;我亡而国存,荣也!不趁今日与女真死战,难道要去作那女真之奴么?”
  这等剖心沥胆的言语,比刚才的喊话更加打动人心,周遭许多契丹人听得热血沸腾,有的默默流泪,有的身上甲叶俱都锵锵作响,显然抖得厉害。
  大石见火候差不多了,方立起身来,团团一抱拳道:“某身为太祖八世孙誓与契丹共存亡,宁死不为女真奴。却是古语云,蝼蚁尚且偷生,尔等若为己身计,不欲战阵上亡命时,可于今夜自行离去,某决不留难,明日留在此间者,便得与某家协力杀女真去,可依得么?”
  话音刚落,一员将跳将起来,将头盔向地上一掷,叫道:“大人能为国如此,某义不独生,便是与大人一同为国而死,亦落得痛快!”一夫呼,百夫应,众军士一起大声鼓噪起来,兵器甲胄敲的山响,吵得沸反盈天。
  马扩正在营中歇息,也是他连日来疲累不堪,先前耶律大石和诸军说话,他居然一直未醒,直到此时方被吵醒,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有从人进来禀报,说道契丹全军在城外说话,好似要誓师打到上京去。
  马扩侧耳听了一回,渐渐明白过来,暗道:“这大石林牙果是将才,如此一来,这班军士便是为他死了,眉头也不会皱一下,怪道当日相公大兵十万,亦险些儿为他所困。”
  忽听从人道:“大夫,这些契丹人说什么要打回上京去,莫非要坏了和议?”
  马扩笑道:“你把耶律大石作莽夫么?凭他这些兵马,再多十倍也杀不败女真,如今只得一股血气之勇而已。况且我料女真此时已经弃了上京而走,耶律大石到彼处唾手可得一座城池,既成其大功,又得了军士之心。此人之心计,当真了得。”
  那从人听说,方才服了。到了次日,马扩诸人起来,街道上不见契丹人,城外却依旧吵闹非常。等到马扩出得城来,却见当地搭起一座高台,耶律大石站在上面,正用剑刺了一匹白马,而后将血沥在酒坛中,以此与诸军盟誓,誓杀女真。
  这一幕,在短短十几天中就传遍了整个草原,契丹人为之大受鼓舞,纷纷前来投奔,耶律大石的队伍随之膨胀到两万人以上,故而这一次盟誓影响深远,人称为石桥之盟。在此后向上京进军,并且最终收复上京的征途中,各方前来投奔者更是络绎不绝,等到耶律大石抵达上京时,其声望立时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此乃后话不提。
  当日耶律大石盟誓已毕,自以脱身不得,便遣一支兵马护送马扩一行南下。途经中京大定府时,马扩有幸成为第一位觐见辽国新帝天庆皇帝的宋朝使节。而他所带来的女真已经同意罢兵的消息,又大大震动了这个辽国朝廷。
  其实现今辽国的主要问题,是信心的丧失,一方面国土大片大片的沦陷,随之实力也便锐减。另一方面女真满万不可敌这句话叫的山响,要知道那时候人迷信得很,这等似是而非的谚语最是让人沉迷,这种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谁能抱持信心?当上京危在旦夕的时候,悲观情绪弥漫一时,就连耶律大石手下那些刚刚战胜了一队女真人的士卒都作如是想。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