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明龙腾 >

第87章

大明龙腾-第87章

小说: 大明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将这笔钱用来募集大军,购买武器军马,与张将军会猎于江户。”
  何斌知他说的是实话,日本白银虽多,但毕竟政体与中国不同,民间财富不可以尽集于中央政权,当下伸出五只手指,笑道:“再给这个数,就成了。”
  “五十万吗?”
  “那是当然,五百万的话,阁下想来会跳起来与我拼命了。”
  见本多忠政面露难色,其余幕府家老亦都沉默不语,知道对方实不欲再拿银子出来,便又伸出一根手指,笑道:“要不然,多给一百万石粮食,也成。”
  阁内诸人顿时如释重负,连忙点头答应。这一百万石粮食在产粮大国的日本来说,当真是算不上什么。可是在流民造反,赤地千里的中国,可要比银子难弄的多了。台湾有上好的樟脑等防虫之物,张伟大建粮仓,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对粮食,他向来是多多益善的。
  见各人都点头答应,何斌又笑道:“张将军亦是知道,让贵方割让领土,委实有些为难……”
  各人都忙不迭点头,均道:“日本立国千多年来,从未割让半寸领土,请阁下见谅。”
  “是以大人在我临来前亦曾说到,日本朋友若是顾及面子,啊,这个名义上可以不需要割让长崎,改为租借好了。”
  见各人面面相殻В允遣恢狻白饨琛钡暮澹伪笕魅灰恍Γ晕萝暗挠锲蚰桓钊私馐偷溃骸罢飧鲎饨瑁褪撬党て槿允侨毡镜牧焱粒曳讲还乔肴毡九笥言萁枰皇保庾馄诿矗投ㄎ迨辍C磕旮断蛘餍缘淖饨鹑舾桑迨昶谠家宦羰橇奖叨纪庑猓蚣绦庥茫羰怯幸环讲辉敢猓蛴扇毡菊栈爻て椋魑豢慈绾危俊
  这样的理论自然是来自西方,当时的日本人自是闻所未闻,虽觉荒唐,却亦是解决争端的办法,不然的话,因长崎之事争执不下,再打起来却也是双方都不愿意的事。
  本多忠政疑道:“贵方如何能保证五十年后长崎一定归还?”
  何斌大笑道:“一则有租约在,二来,贵方五十年后以全国之力奈何不了小小台湾,那么要不要长崎,也不打紧。”
  他虽说的难听,到也切中要害。日本今日受辱,又怎会不想办法报复?看着立时神态轻松的幕府众臣,何斌心里暗暗冷笑:“果不出张志华所料!不过,你们港口被封,不得与外相通,任你以土法重新集结训练二十万大军,只怕数年之后,仍是一个惨败之局。”
  又向诸人说道:“鉴于长崎要租借多方,我们必然是要少量驻兵,以防海盗、乱民。贵方为显示诚意,切不要在九州地区驻扎幕府的正规军队,至于藩主自已的军队,我们到还没有放在眼里。”
  为难之事已经解决,九州不驻兵不过是此许小事,日方自然连忙答应不迭,双方又商讨了支付交割的细节,两日之后,于江户将军府内,中日双方正式缔结了《长崎和约》,结束了因日方驱逐张伟使者引发的这场贸易战争。
  张伟待和约签订,留下左良玉校尉领两千神策军将士镇守长崎,又在临行时大募日本民伕,将原本的长崎城翻建改护了三倍有余,留下四十门放于新筑的长崎城头,待左良玉送张伟至码头之际,张伟交待道:“若倭人反复,不必出击,倚坚城利炮而守,控制住长崎,我便能及时来援,也方便登陆。切不可贪功而出,切记切记。”
  见左良玉唯唯诺诺连声答应,又道:“我此番回去,会派行政官员过来接管此地。驻军要配合他们,不可以枪杆子在手便轻忽文官,我若知道你有违令或是纵容属下败坏军纪,定斩你不饶!”
  说罢飘然而去,自乘船回台北去也。此番征日所获良多,数万大军经过这场大战,不但是新兵经历战火洗礼而迅速成长起来,便是那打过台南的老兵,亦是受益良多。张伟又命随行参军记下战役中的种种得失,汇编成教材,所有的伍长果尉,以及台北讲武堂的学员每人一本。这种实战中记录的战术教材,可比一百次演习都有用,张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机会。除此之外,又下令将战斗中表现良好的伍长、果尉征入讲武堂,一面学习更高深的战役理论,一面以战术教官的身份向学生讲解战术。再过两年,这些首批入讲武堂的学子毕业,便可直接以果尉职充实军队,这些经历过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军纪军规教育、火器科学教育,以及系统战役战术训练过的学子一旦加入军队,整个台湾三卫军的实力,必将大步跨越几个台阶。
  回台后半月不到,水师便护送着百余艘运输船自长崎而回,只是此番到不是运送兵员,而是满载了整船的白银及粮食而回,船队一回,便象征着整个伐日之战的彻底终结。
  接下来左右不过是犒赏三军,除了猪牛羊鸡上好美酒外,每人二十两银的犒赏足足令大半的三卫士兵笑的腮帮子疼。张伟这番大手大脚的犒赏,足足费了台湾政务署七十余万白银,若非是日本赔款送来,还当真是支付不起。何斌少不得要埋怨几句,张伟也只笑笑便罢了。那清朝时八旗绿营出征,比如征小金川一战,几年时间花了白银三千万两,动员军队也不超过十万人,银怎么用的,不过是买粮雇工,以及打了胜仗的赏银。是以清朝外战不行,内战却是近两百六十年甚少打败,何也?清朝统治者舍得花钱在军费上,不象崇祯皇帝,连军饷都要士兵自已想法子,两相对比,张伟自然知道钱要花在何处方是合算。
  除去应有花费,自日本得银仍有半数被封存在台北政务署的库房,这笔钱张伟有言在先,任何使费皆不得动用,全数拨给台北船厂造舰。征服日本后下一步自然是要剑指南洋,而南洋之战,海军的作用却又比陆军重要的多,没有一支强大到与列强周旋的海军,称霸南洋自然也无从谈起。何斌调集了工商财务署下所有积年的算账好手,将造船的成本、火炮、每船所需水手费用都算入其中,算来如同镇远级大舰可造八艘,每船配十二磅炮四门,八磅炮十二门的小型炮船十五艘,加之原本就购买建造的远字级大艘八艘,小型炮船二十二艘,计有大型战舰十六艘,小型炮船三十七艘,海军军官水手,以及岸上辅助人员,一共一万两千人。这样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当时除荷兰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在亚洲的驻防舰队。
  待预算做好,便立时拨银至船厂,买木料、雇佣人手,扩大船厂规模,原本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造船的台北船厂越发的繁忙起来。
  “廷斌,尊候,咱们的船厂规模,总该大过当年南京的宝船厂了吧?”
  “这谁能知道……宝船厂早被焚毁,当年夏原吉大学士上疏宣宗,言道南洋取宝船劳民伤财,应行取缔。皇帝准了他的奏章,从此南京的造船便停止了下来。”
  施琅答完,又长叹道:“原本泉州的造船业亦是极为发达,宋朝泉州实为天下第一繁盛之地。造的船只又何止成千上万,来往的客商比之今日,当真是多到不可胜数啊。现下一来是港口拥塞,船只渐渐向广州而去,而来朝廷厉行海禁,毕竟不如宋朝时对海外贸易那么看重和支持,船业和商业,慢慢凋弊,若不是这十数年来朝廷控制力日渐削弱,只怕连现今的规模也是没有呢。”
  三人兀立在台北码头不远处的高岗之上,那台北船厂便建筑在三人脚下,看着熙熙攘攘忙着造船的数千名匠人及民伕,由不得三人不发出兴亡之叹。
  张伟因又问道:“尊候,你军中英人教官已然尽数离去了么?”
  “没有,尚有十余人留下。言道咱们的军饷待遇比英国高的多,他们原本是下层小官儿,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升的上去,到不如给咱们卖命,直接就能做中上层的军官。”
  张伟点头道:“这些人在海上多年,考察其仁勇智信,方可任命为一舰之长。不要太过迷信英国人,他们也有孬种。”
  见施琅点头,张伟便不再多说,水师一向归施琅统率,如何用人管理,自当有施琅做主。他一来甚是相信施琅为人品性,二来所有的水师官兵家属财产皆在台北,便是有人想反,也得考虑后果。是以统领之权,他便放心交与施琅。
  又问施琅道:“尊候,廷斌兄银子给的极是痛快……”
  回头看了一眼何斌脸色,又笑着接道:“是以船厂诸般所需,不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张口便给,如此,所造诸船,要多久才能投入使用,又有多久那些水手军官,才能真正掌握战舰,投入战斗?”
  施琅低头算了片刻,方答道:“一年。需以一年之期,一则造船便需半年,还最少要有半年让我训练水手,虽说咱们募来的水手都曾经上过船,不过战舰与商船不同,还需要重新训练才是。还需带他们出海远航,找些小股海盗打打,练练胆色和临战反应,最少得一年时间才成。”
  此时是阳历一月中旬,阴历十一月底,距离年关不足一月,张伟想了一下,距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还有五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足够自已准备了。大量的运输船只到时候可以征集商船,军队还需要扩充,还得加派探子往辽东窥探,否则皇太极改期出关,自已可就后悔不迭了。
  何施二人见他低头沉思,知道他心中又在思考大事,两人便静立一边,等他想完说话。
  张伟因向何斌问道:“库银还有多少?”
  何斌打一冷战,答道:“辽东贸易获利颇丰,此番兴军又没有动用台北的银子,全由倭人支付了,去掉日常使费留银,还有七十多万两。”
  “辽东贸易,女真人不肯卖马吧?”
  “不错,兽皮人参什么的,咱们要多少给多少,唯独马匹,那是一匹也不卖的。”
  张伟沉吟道:“看来,只有去内地买走私的马匹,所费不少啊。廷斌兄,年前便派人去内地购买一万匹,全买咱们福建的晋江马,虽然个矮,速度也慢,不过耐力很足,请兄务必要快些买来,我有大用。”
  说到此处,叹道:“可惜没有办法弄到阿拉伯马,这晋江马虽是耐力十足,不惧炎热蚊虫,不过只适合挽车、驼乘,不适合长途奔袭。”
  当下何斌皱眉道:“志华,你可是要组建骑兵?这样代价未免过大,咱们承受不起啊!一万匹马,连买带运,少说也得三十万的银子,再加上一年所耗的食料,所费当是不少。况且买的马又是晋江马,用来做运输之用还算不错,若指望用它来打仗,那是不成的。飞骑卫骑的都是上好的河曲马,是那河套地区千年来杂交的优良马种,你若是组建骑兵,干脆多花点银子,咱们还是买河曲马,如何?”
  张伟咂嘴摇头道:“骑兵自然是到了组建的时候。一点骑兵没有,那是绝对不成的。此番对日做战,若不是敌军疲敝之极,又有步兵紧随其后,仅凭张瑞的那一千多飞骑,纵然是屁股上绑上马尾,又能把那么多的敌军怎么样呢。张瑞手下若是有五千骑,我就可以不必冒险,与敌骑硬捍!不过,那河曲马不是上好马种,不必花钱大量购买了。”
  说罢连声长叹,显是还为当日决战时苦无骑兵可用而嗟叹,过了半响,方又向何斌道:“台湾现下虽是地广人少,土地肥沃,不过终究不够建立大规模的牧场,廷斌兄,那阿拉伯马你可知道?”
  “知道,当今天下最好的马种。耐力足,身量大,冲刺速度也快,只是咱们这里不好买,万里海途,能买几匹?”
  “咱们也不必派船过去买,来往于那边的商船多了,托人家带些种马回来,咱们这儿再准备些上好的母马,待将来有了适合养马的地方,再说吧。”
  施琅见他意兴萧索,忍不住说道:“我看那日本马就不错,咱们上次长崎之战拢共俘获了三千多匹呢,个头可比咱们中国的马高大多了。”
  张伟点头道:“那到不是日本本地的马,是他们从荷兰人手中购买改良的西洋马种,论起来,确实要比咱们的马种好上一些。”
  眼前一亮,在施琅肩头重重一拍,笑道:“尊候,不是你提醒我到忘了,快,派船将那些战马运回来,再派人与幕府接洽,向他们再买五千匹马,这样我的战马也有万匹,勉强可以成军了。”
  何斌问道:“那还要大量买晋江马做甚?台北台南的官道马车早就买了不少马匹,便是有不足用的,慢慢购买就是,何苦一下子买这么许多。”
  “一来岛内需用,二来,山人自有用处,现下却是不方便说。”
  两人知他夙来如此,也不逼问,又观察了一阵船厂,便各自离码头而回。何斌自去务署布置买马之事,施琅仍至船厂,日夜监督,船造好一艘,他便立刻安排水手军官上船,总之务要追赶时间。南洋战略,张伟已向他透露一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