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明龙腾 >

第214章

大明龙腾-第214章

小说: 大明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在秦准河上讨生活,他爷就是个大茶壶!”
  他啧啧有声,顺手操起抹布在张伟桌上殷勤的抹上几把,又以极亲近的语气向张伟道:“这些贱民都是操持了几百年贱业,一个个都坏到骨子里。也不知道汉王……”
  他轻轻打了自已一个嘴巴,又道:“也不知道今上为什么会赐给这种贱户国士的爵位。反正不管如何,四邻街坊都不肯尊他敬他,看他戴着这头巾就越发的想揍他!今儿正好被这几位秀才遇上,打了一顿,只怕还好些。”
  张伟微微冷笑,不再多问,挥手令他退下。正欲说话,却突见门外一阵嘈杂,只见一巡城御史引领着一阵靖安军士排开众人入到店来。张伟心中一动,不再说话,只看他如何行事。
  那御史皱着眉头在茶馆内寻一干净座位坐下,召来那几个儒生与少年一一问话,虽见那少年被打遍体是伤,却是不闻不问,只听那几名儒生说完,又召来茶馆内外的闲人问了话,便先向那几个儒生训道:“你们好生大胆,国士乃是今上授予的民爵,尔等居然也敢殴打。”
  见那几个儒生面色惨白,显是吓的不轻,那御史又道:“估念尔等乃是误击,并非有意为之。回去知会你们的老师领训,并不得轻易上街浪游,若再敢如此,本官绝不饶你!”
  说罢起身,轻拂袍袖,斥道:“去吧!”
  那几个儒生心中大喜,忙施了一礼,恭声道:“学生们知错,多谢年长兄的教诲,再也不敢如此。”
  “不必多说,快些回去。”
  待那几人迅即离去,那御史又向那少年道:“既然是朝廷的国士,做事也需有个尊卑体统,如何弄成这个模样?本官会知会御史台的各位都老爷,好生议一下你的爵位资历是否得当。”
  也不等那少年解释,便起身拂袖而去。众人见没有热闹再看,便也纷纷散去,只留下几个闲汉,兀自指着那少年发笑。
  见那少年愤然起身,略整衣衫昂首而出,张伟站起身来,忙追上前去,在那少年肩上一拍,笑道:“这位国士,且请留步。”
  “你也要来打我么?或者,想取笑我?”
  见他两眼瞪的血红,鼻子仍在流血不止,张伟黯然一叹,向他道:“你莫要慌,我是过来问你,你的祖先,可是当年靖难一役死难忠臣之后?”
  又命身后的王柱子取来草纸,递与那少年擦了身上血渍,见他兀自狐疑,上上下下的打量自已,张伟向他点头道:“你不需乱猜,我不是商人,不过我的身份也不会说与你知道。你小小年纪,性格到是坚强的紧,我很喜欢。不过,过犹不及,适才你要是讨个饶,何至于被打成这个模样?”
  “呸!向他们讨饶?”
  他适才被打成极重,吐出的口水还带有血丝。张伟不禁怜道:“好孩子,对得起你的祖先。”
  他此语一出,那少年眼中已是含有泪珠,只是强忍着不让它掉落下来,因向张伟郑重答道:“先祖建文朝陈迪,因靖难一役死难。家中六子皆死,止有幼子止六岁,幸得死难,却被加入贱籍,终后辈不得为正业,受尽世人白眼欺凌。”
  “那你如何又成为国士?”
  “我父亲原是花船上的管事,汉军当日南下,先父便道:既然是以靖难之事,不论真假,想必是要为祖先们平反翻案,无论如何,要助大军一臂之力。是以汉军攻城之日,父亲不顾安危,于夜里跑到城门处引领大军。我家世居汉西门外,对城内街道情形知之甚详,那夜巷战,父亲立功不小。后来不幸被明军一箭射死,功劳却是被汉军记将下来。去年授爵,便授给了我国士之爵。”
  张伟听的惨然,已是知道就里。这陈姓少年原本是贱籍之家,平日里想必受人欺凌,地位甚是低下。因父亲拼死得了爵位,得脱苦难,是以他一心想鄣显其父功劳,穿着这国士袍服穿街过市,却不料被人看的忌恨,致有今日之苦。
  也不多说,只掏出怀中一枚小小对牌,向他道:“我在宫中认识些人,你性格坚韧不屈,今上最喜欢你这样的。宫中现下正招侍卫,我看你虽不习武,身子却还壮实,你拿着对牌去宫中应试,若有一线之明得中,却不是光宗耀祖?”
  一边说,一边将对牌递将给他,却不料被他一手打落,又听那少年恨道:“我不要,我也不会为今上效力!”
  “这是为何?”
  “当年说是靖难,也追封了方大夫和我家先祖,却不肯赦免南京十几万贱民户籍,再有全江南各城之中,哪一城没有贱民?今上不管不顾,靖的是什么难!这也罢了,前一阵子说是减免田赋,我虽是国士,朝廷补帖很是有限,家中人口众多,一家子在城外租了十几亩地,原本是想好好辛苦一场,足够吃用。将来再凭着我的俸禄买几亩地,从此在城外安居,不必进城见人的脸色。谁料今上朝令夕改,又收回前命,那田主原本并不甘愿如此租地,前命一收,就立时将我家土地收了回去。现下我每天以国士的身份又重操贱业,被人轻视!”
  说到此处,他心中苦情再难止住,仰天长叹一声,大叫道:“父亲,你死的冤!身居高位的人,哪有一个说话算话,又有哪一人是真心体衅百姓的?”
  张伟被他说的面色发白,心中当真是难过之极。过了半响,方低下身子捡起那对牌,向那少年低声道:“你不必生气。据我所知,今上这几日便会有恩旨下来,赦免所有贱户,全数脱籍为民!至于爵位只是为了恩显为国效力之人,想指着养家却也是难,国家财政多有用途,需怪不得今上。你还是去考侍卫,侍卫俸禄极高,够你养家糊口了。”
  说罢,将对牌强塞入他手,自已仰天一叹,大步而行,再也不敢回头去看那少年的脸色。
  张伟兴兴头头出宫消闲,却惹的一肚皮的怒气回来。见他大步在前闷头而行,王柱子等人知他心绪不佳,各人都是不敢怠慢,均板着脸尾随其后。各人由神武门逶迤而入,过坤宁宫而不入,直到乾清宫大殿之内,张伟方停住脚步。
  “传内阁大臣、御史台轮值御史、刑部轮值法官、都察院轮值推官,应天府尹、应天靖安提刑司入见!”
  见王柱子面露难色,张伟斥道:“怎地?”
  “官家,此时已快到下钱粮的时候……”
  张伟大怒,原本坐于御座之上,此时怒而起身,逼视着王柱子道:“是我做主,还是这宫规做主?”
  王柱子急忙应道:“自然是陛下您做主。”
  说罢,转身急出殿外,至奉天门传令去也。张伟颓然坐下,心中激荡,只觉得各种想法按上去又冒出来,当真是纷乱繁芜之极,一时间竟不知道如此是好。
  闷坐了一回,殿外尚有余光,殿内却已是乌黑一片,没有得他的命令,在乾清宫侍候的宫女们并不敢上前点燃蜡烛,是以在吴遂仲等人听命赶来之后,却只得在一片昏黑中向张伟跪下行了礼。待听到张伟命各人起身的命令,各人都借着起身窥探张伟神色,只都是张大了眼,只是一片漆黑中却又怎能看清?
  只听得张伟在御座上令道:“召尔等来,却是为羽林将军王柱子上书言事,恳请废除贱籍,充准贱户科考的奏折。”
  此事虽也是重大政务,却非急务。此语一出,殿内原本不知出了何事,甚至猜度北伐战事或有失利的大臣们尽皆愕然。
  吴遂仲略一思忖,便笑道:“陛下之意如何?”
  “现下是在问你!”
  内廷召对之时,吴遂仲身为文官之首,有时候先问一下张伟的看法和意见也是常有的事。此时却被他冷冰冰顶将回来,吴遂仲不禁一呆,忙一躬身,答道:“是,臣失言。”
  又低头想了一回,方道:“陛下,这贱户原是太祖尽收北元功臣降户,充入教坊司等处充做贱奴,其后又是靖难之后,成祖尽收建文遗臣以充贱业。两百余年过来,整个南直隶,乃至广州都有此类人在。此类人不得科考,不准为官,以下流贱业为生,虽当年都是贵人忠臣后裔,然则到了今时此日,统天下的百姓都是瞧不起他们。陛下若开恩赦免贱籍,只怕天下骚然。臣以为,此事可徐徐图之,慢慢改变人心,尔后方可允准贱户科考,一视同仁。”
  说毕,躬身退后,只等张伟发话。却听得张伟又问道:“卿等之意若何?”
  “臣等皆是赞同首辅的意思,此事不可急迫而行,弄的天下读书人为之骚然,却又何必?”
  “陛下改的了户籍,却一时扭不转人心。只需恩旨免除禁锢,尔后几代之后,原本操持贱业的都成了清白人家,那才候才可以允准科考。明朝旧例,某家有一人为戏子,其家所有上下人等概不允准科考,比及三代之后,方可参加。这便是例,请陛下慎思。”
  “王将军其意虽美,却是一介武夫,不解民情。且陛下早有成规,武人不得干政,请陛下驳回其议,严加申饬。以杜武人干政之弊!”
  张伟虽看不真切,却也知道此时说话的乃是刑部尚书张慎言,因冷笑一声,答道:“王某虽是武人,却又有宫廷近侍的身份,并不是汉军的将军,司徒太过敏感了。”
  众人都知道那王柱子大字并不识几个,哪能上什么奏折给他?今日之事,想必是张伟自已的意思。只是在殿上召对的多半是大儒文士,一时间让操持了几百年下九流职业的贱民可以参加科考,公然奔行于国家抡才大典的科场之内,这是让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廷斌兄,你如何看?”
  自张伟称帝后,唯一还能与他互称表字,言笑不忌的只有何斌、陈永华等寥寥数人。何斌感其厚意,操持起户部之事来却又是更辛苦了几分。这阵子大军过江,种种后勤补给银钱划拨大半都落在他肩上。此时累的两眼发黑,浑身疲敝,听得张伟问话,他便有气无力答道:“这事情我不懂,既然陛下问了,那么依我看来,佛法云众生平等;孔夫子当年也曾云有教无类。诸位大臣和我不同,我是个商人,不是孔门弟子,未知各位对孔圣的话如何注解?”
  虽看见各人的神色,料来是有些尴尬,何斌又懒洋洋道:“各位先生说人心难以短期内扭转,我看是各位自已就先是很不舒服吧。陛下都不计较门弟出身,偏此时各位到是顾虑甚多。这殿上的诸位,哪一位是高门士族出身?不都是寒门子弟么!若是魏晋时,只怕别说做到中央部阁重臣,就是寻常的小官儿,各位也是休想。何某言尽于此,请各位大人慎思之!”
  张伟却是想不到何斌竟能说出如此条理分明,还夹杂着圣人语录的奏对来。因大喜道:“这话说的近乎情理。廷斌兄,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呀!”
  正喜悦间,却有一近侍奔到张伟御座之前,向他低头说了几句。张伟立时喝道:“来人,掌灯!将他带上来!”
  他一声令下,早有准备的宫女们依次上来,穿花蝴蝶般的在殿内穿梭奔走,一盏茶功夫不到,这大殿内所有的宫灯都被点燃,一时间烛火通明,明亮如白昼。
  众阁臣和受召而来的都察院及靖安司的官员们这才看清张伟神色,只见他神色安然,倚靠与御座之上,目光却不是看着众人,而是若有所思望向殿外。各人正纳闷间,却见张伟嘴上露出一丝笑容,向着大殿门前一努嘴,笑道:“现下过来的这一位官员,却正是我的好大臣,御史台和南京府尹选的好御史。”
  各人扭头去看,却见那御史被一队如狼似虎的大殿侍卫捆住臂膀,官帽歪了,领口撕裂,就这么狠狈之极的被押上殿来。此人神色惶急,胸口还有些酒渍菜汁之类污垢之物,显是在饮宴之时被逮了过来。看他的神色模样,哪有半分张伟所言的:“好大臣”风范?
  正纳闷间,却听得张伟狞笑一声,向那官儿道:“灯红酒绿之时,莺歌燕舞之际,却突然被捆至此处,心中是何感想?”
  那人却也强项,向张伟亢声道:“陛下非礼待臣,臣不服!”
  “你不服?!来人,把他在那茶馆的所为说给诸位大臣听听!”
  早有一巧笑侍卫奔上前来,将张伟带同各侍卫在汉西门内茶馆的见闻口说指划,向殿内诸大臣一一道来,他到是嘴巧,将一桩小事说的异彩粉呈,高潮迭死。只听得众人时而一惊,时而大怒,张伟看到众人脸色随那侍卫譬说而阴晴不定,一时间忍将不住,只欲笑出声来。
  “启奏陛下,臣处置是有些慈软。然事出有因,那几人乃是误击,臣命他们到学校接受师长训诲,也觉得尽够了。”
  “还敢强辩!国家早有明言,敢辱及民爵及军爵者,主犯死罪,众者皆流,其家产籍没。有敢包庇放纵者,与主犯同罪。”
  见那官员脸色苍白,还要辩解,张伟不由他再说出话来,立时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