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83章

后汉书-第83章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二二页七行擢章为羽林郎将按:黄山校补及沉家本后汉书琐言皆谓“郎”上疑夺“中”字。 后一页
  后汉书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 第十四
  *子廖子防兄子严族孙棱*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一'
  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二'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罗反,被诛,'三'故援再世不显。'四'援三兄况﹑余﹑员,'五'并有才能,王莽时皆为二千石。'六'
  注'一'马服者,言能服驭马也。史记曰,赵惠文王以奢有功,赐爵号为马服君。
  注'二'东观记曰:“徙茂陵成欢里。”
  注'三'重合,县,属勃海郡,故城在今沧州乐陵县东。马何罗与江充相善,充既诛,遂惧罪及己,谋反,伏诛。事见前书。
  注'四'祖及父不得为显任也。东观汉记,通生宾,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
  使君生仲,仲官至玄武司马;仲生援。
  注'五'东观记曰:“况字长平,余字圣卿,员字季主。”
  注'六'况,河南太守。余,中垒校尉。员,增山连率。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一'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二'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三'会况卒,援行服儙年,不离墓所;敬事寡□,不冠不入庐。'四'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五'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六'转游陇汉闲,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藳。
  注'一'东观记曰:“受齐诗,师事颍川满昌。”
  注'二'东观记曰:“援以况出为河南太守,次两兄为吏京师,见家用不足,乃辞况欲就边郡畜牧”也。
  注'三'从其所请也。
  注'四'庐,舍也。
  注'五'王莽置司命官,上公已下皆纠察。
  注'六'续汉书:“援过北地任氏畜牧。自援祖宾,本客天水,父仲又尝为牧*(帅)**'师'*令。是时员为护苑使者,故人宾客皆依援。”
  王莽末,四方兵起,莽从弟卫将军林广招雄俊,乃辟援及同县原涉为掾,'一'
  荐之于莽。莽以涉为镇戎大尹,'二'援为新成大尹。'三'及莽败,援兄员时为增山连率,'四'与援俱去郡,复避地凉州。世祖即位,员先诣洛阳,帝遣员复郡,卒于官。援因留西州,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注'一'涉字巨先,见前书。
  注'二'王莽改天水为镇戎,改太守为大尹。
  注'三'莽改汉中为新成也。
  注'四'莽改上郡为增山,连率亦太守也。莽法,典郡者公为牧,侯称卒正,伯称连率,其无封爵者为尹也。
  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嚣使援往观之。援素与述同里辏б唬嗌疲晕戎恋蔽帐只度缙缴鍪⒊卤菸溃匝釉耄话堇癖希钩鼍凸荩贫疾嫉ヒ漏p'二'交让冠,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述鸾旗旄骑,'三'警跸就车,磬折而入,'四'礼飨官属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五'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六'如偶人形。'七'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八'因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九'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注'一'说文曰:“辏桃病!倍旁ぷ⒆蟠骸瓣,闾门也。”
  注'二'东观记*(曰)*“都”作“荅”。史记曰:“荅布千匹。”前书音义曰:“荅布,白叠布也。”何承天纂文曰:“都致﹑错履﹑无极,皆布名。”方言曰:“禅衣,江﹑淮﹑南楚之闲谓之褋,关之东西谓之襌衣。”
  注'三'解在公孙述传。
  注'四'磬折者,屈身如磬之曲折,敬也。
  注'五'哺,食也。史记,周公诫伯禽曰:“吾一沐三握发,一食三吐哺,犹恐失天下士心也。”
  注'六'言若布帛修整其边幅也。左传曰:“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度,使无迁。”
  注'七'礼记曰:“谓为俑者不仁。”郑玄云:“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也。”俑音勇。
  注'八'稽,留也。
  注'九'言述志识褊狭,如坎井之蛙。事见庄子。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援至,引见于宣德殿。世祖迎笑谓援曰:“卿遨游二帝闲,今见卿,使人大臱。”援顿首辞谢,因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一'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
  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二'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援曰:“天下反复,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三'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帝甚壮之。援从南幸黎丘,转至东海。及还,以为待诏,使太中大夫来歙持节送援西归陇右。
  注'一'家语曰:“君择臣而任之,臣亦择君而事之。”
  注'二'东观记曰“援初到,□令中黄门引入,时上在宣德殿南庑下,但帻坐”,故云“简易”也。
  注'三'盗犹窃也。
  隗嚣与援共卧起,问以东方流言及京师得失。'一'援说嚣曰:“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二'每接燕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嚣曰:“卿谓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三'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嚣意不怿,曰:“如卿言,反复胜邪?”然雅信援,故遂遣长子恂入质。援因将家属随恂归洛阳。居数月而无它职任。援以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
  注'一'流犹传也。
  注'二'东观记曰凡十四见。
  注'三'此论语孔子自言己之所行也。
  会隗嚣用王元计,意更狐疑,'一'援数以书记责譬于嚣。嚣怨援背己,得书增怒,其后遂发兵拒汉。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二'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三'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臣与隗嚣,本实交友。初,嚣遣臣东,谓臣曰:‘本欲为汉,愿足下往观之。
  于汝意可,即专心矣。’及臣还反,报以赤心,实欲导之于善,非敢谲以非义。
  而嚣自挟奸心,盗憎主人,'四'怨毒之情遂归于臣。臣欲不言,则无以上闻。
  愿听诣行在所,极陈灭嚣之术,得空匈腹,申愚策,退就陇亩,死无所恨。”
  帝乃召援计事,援具言谋画。因使援将突骑五千,往来游说嚣将高峻、任禹之属,下及羌豪,为陈祸福,以离嚣*(友)**'支'*党。
  注'一'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注'二'邹阳书曰:“蟠木成万乘之器者,左右为之容。”
  注'三'言为人无所轻重也。诗云:“如轾如轩。”轾音丁利反。
  注'四'左传晋伯宗妻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
  援又为书与嚣将杨广,使晓劝于嚣,曰:“春卿无恙。'一'前别冀南,'二'寂无音驿。援闲还长安,因留上林。窃见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季孟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三'常惧海内切齿,思相屠裂,故遗书恋恋,以致恻隐之计。乃闻季孟归罪于援,而纳王游翁谄邪之说,'四'自谓函谷以西,举足可定,以今而观,竟何如邪?援闲至河内,过存伯春,'五'见其奴吉从西方还,说伯春小弟仲舒望见吉,欲问伯春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又说其家悲愁之状,不可言也。夫怨雠可刺不可毁,援闻之,不自知泣下也。援素知季孟孝爱,曾、闵不过。夫孝于其亲,岂不慈于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六'季孟平生自言所以拥兵觽者,欲以保全父母之国而完坟墓也,又言苟厚士大夫而已。而今所欲全者将破亡之,所欲完者将毁伤之,所欲厚者将反薄之。季孟尝折愧子阳而不受其爵,'七'今更共陆陆,'八'欲往附之,将难为颜乎?若复责以重质,当安从得子主给是哉!往时子阳独欲以王相待,'九'而春卿拒之;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并肩侧身于怨家之朝乎?'一0'男儿溺死何伤而拘游哉!'一一'今国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与诸耆老大人'一二'共说季孟,若计画不从,真可引领去矣。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区区二邦以当诸夏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言君臣邪,固当谏争;语朋友邪,应有切磋。'一三'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一四'及今成计,殊尚善也;过是,欲少味矣。'一五'且来君叔天下信士,朝廷重之,其意依依,常独为西州言。援商朝廷,尤欲立信于此,'一六'必不负约。援不得久留,愿急赐报。”广竟不荅。
  注'一'春卿,杨广字。
  注'二'天水冀县也。
  注'三'表犹标也,言为标准*(谓)**'为'*射的也。言背畔之罪,为天下所指射也。
  注'四'游翁,王元字也。
  注'五'存犹问也。
  注'六'三木者,谓桎、梏及械也,司马迁曰:“衣赭关三木。”分羹谓乐羊也,解见公孙述传。
  注'七'媿犹辱也。
  注'八'陆陆犹碌碌也。
  注'九'谓欲封为朔宁王也。
  注'一0'字林:“并音卑正反。”
  注'一一'游,浮也。
  注'一二'大人谓豪杰也。
  注'一三'骨曰切,象曰磋,言朋友之道如切磋以成器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注'一四'萎腇,耎弱也。萎音于罪反。腇音乃罪反。
  注'一五'以食为谕。
  注'一六'商,度也。
  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一'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冘豫未决'二'。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髃议质之。'三'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觽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觽大溃。'四'
  注'一'漆,县,属右扶风。
  注'二'冘,行貌也,义见说文。豫亦未定也。冘音以林反。
  注'三'广雅曰:“质,定也。”
  注'四'第一,解见窦融传。
  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副来歙监诸将平凉州。自王莽末,西羌寇边,遂入居塞内,金城属县多为虏有。来歙奏言陇西侵残,非马援莫能定。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乃发步骑三千人,击破先零羌于临洮,斩首数百级,获马牛羊万余头。守塞诸羌八千余人诣援降。诸种有数万,屯聚寇钞,拒浩亹隘。'一'
  援与扬武将军马成击之。羌因将其妻子辎重移阻于允吾谷,'二'援乃潜行闲道,掩赴其营。羌大惊坏,复远徙唐翼谷中,援复追讨之。羌引精兵聚北山上,援陈军向山,而分遣数百骑绕袭其后,乘夜放火,击鼓叫噪,虏遂大溃,凡斩首千余级。援以兵少,不得穷追,收其谷粮畜产而还。援中矢贯胫,帝以玺书劳之,赐牛羊数千头,援尽班诸宾客。
  注'一'浩亹音告门,县名,属金城郡。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闲,两岸深若门也。诗曰“凫鹥在亹”,亦其义也。今俗呼此水为合门河,盖疾言之耳。
  注'二'允吾音狻馈
  是时,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一'涂远多寇,议欲弃之。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二'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三'则为害不休,不可□也。帝然之,于是诏武威太守,'四'令悉还金城客民。'五'归者三千余口,使各反旧邑。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六'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又遣羌豪杨封譬说塞外羌,皆来和亲。又武都氐人背公孙述来降者,援皆上复其侯王君长,赐印绶,帝悉从之。乃罢马成军。
  注'一'破羌,县名,属金城郡,故城在今鄯州湟水县西。
  注'二'无块曰壤。
  注'三'湟,水名。据前书,出金城临羌县,东至允吾入河,今鄯州湟水县取其名也。一名乐都水。
  注'四'东观记曰梁统也。
  注'五'金城客人在武威者。
  注'六'字林曰:“坞,小障也,一曰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