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37章

后汉书-第37章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四年春二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夏五月,刘备取汉中。
  秋七月庚子,刘备自称汉中王。
  八月,汉水溢。
  冬十一月,孙权取荆州。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一'子丕袭位。'二'
  注'一'魏志曰,操字孟德,薨时年六十六。
  注'二'魏志曰,丕字子桓,操之太子。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三月,改元延康。
  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一'奉帝为山阳公,'二'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三'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
  注'一'逊,让也。献帝春秋曰:“帝时召髃臣卿士告祠高庙,诏太常张音持节,奉策玺绶,禅位于魏王。乃为坛于繁阳故城,魏王登坛,受皇帝玺绶。”
  注'二'山阳,县名,属河内郡,故城在今怀州修武县西北。
  注'三'浊鹿一名浊城,亦名清阳城,在今怀州修武县东北。
  明年,刘备称帝于蜀,孙权亦自王于吴,于是天下遂三分矣。
  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一'置园邑令丞。
  注'一'续汉书曰:“天子葬,太仆驾四轮辀为宾车,大练为屋幙。中黄门﹑虎贲各二十人执绋。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将作作黄橼﹑题凑﹑便房,如礼。
  大驾,大仆御。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立乘四马先□。旗长三刃,十有二旒曳地,画日﹑月﹑升龙。书旐曰‘天子之柩’。谒者二人,立乘六马为次。太常跪*'曰'*哭,*(日)*十五举音,止哭。昼漏上*'水'*,请发。司徒﹑河南尹先引车转,太常曰请拜送。车着白丝三纠,绋长三十丈,围七寸;六行,行五十人。公卿已下子弟凡三百人,皆素帻,委貌冠,衣素裳,挽。校尉三*(百)*人,皆赤帻,不冠,持幢幡,皆衔枚。羽林孤儿﹑巴俞嬥歌者六十人,为六列。司马八人,执铎。至陵南羡门,司徒跪请就下房,都导东园武士奉入房,执事下明器,太祝进醴献。司空将校复土。”嬥音徒了反。帝王纪曰:“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回二百步。”刘澄之地记云:“以汉禅魏,故以名焉。”
  太子早卒,孙康立五十一年,晋太康六年薨。子瑾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秋立二十年,永嘉中为胡贼所杀,国除。
  论曰: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一'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二'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三'
  注'一'左氏传王孙满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故言神之所宝,不可夺移。
  注'二'言神器至重,被人负而趋走者,斯亦穷尽之运归于此时乎,言不可复振也。庄子曰:“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有力者负之而趋,而昧者不知。”
  注'三'厌,倦;诛,责也。汉自和帝以后,政教陵彁,故言天厌汉德久矣。祸之来也,非独山阳公之过,其何所诛责乎?左传宋子鱼曰:“天既厌商德。”孔子曰:“于予*(予)**'与'*何诛。”
  赞曰:献生不辰,身播国屯。'一'终我四百,永作虞宾,'二'
  注'一'辰,时也。播,迁也。言献帝生不逢时,身既播迁,国又屯难。诗曰:“我生不辰。”左传曰:“震荡播越。”
  注'二'春秋演孔图曰:“刘四百岁之际,曪汉王辅,皇王以期,有名不就。”宋均注曰:“虽曪族人为汉王以自辅,以当有应期,名见摄录者,故名不就也。”
  虞宾谓舜以尧子丹朱为宾,*(商)**'虞'*书曰“虞宾在位”是也。以喻山阳公为魏之宾也。
  校勘记
  三六七页三行灵帝中子也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续志作“灵帝少子”。
  三六八页一行*'参'*乘*(舆)**'与'*中官俱止禁中依刊误删补。按御览卷二一九引汉官仪,正作“参乘,与中官俱止禁中”。
  三六八页六行灵帝*(建元)**'熹平'*四年改平准为中准据殿本﹑集解本改,与灵纪合。按:两“准”字原俱作“准”,径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八页一三行董卓'自'为相国据殿本考证引何焯说补。
  三七二页七行袁术遣将孙坚攻刘表于襄阳坚战殁按:校补谓案通鉴坚被黄祖部曲兵射杀,□在二年冬十月后。
  三七二页一四行董卓部曲将李傕郭汜汲本“汜”作“泛”,殿本则前作“泛”,后又作“汜”,不一律。按:通鉴作“汜”,胡注汜音祀,又孚梵反。然则作“汜”或“泛”,初无一定,亦犹汜水之又作泛水矣。
  三七三页七行太仆赵岐按:“岐”原斗“歧”,径据汲本﹑殿本改正。后如此,不悉出校记。
  三七四页五行夏五月癸酉按:“五”原斗“三”,径改正。
  三七四页一一行试儒生四十余人按袁纪作“三十余人”。
  三七五页九行献帝春秋*(曰)*喜作嘉按:“曰”字当衍,今删。
  三七六页一0行帝疑赋恤有虚按:御览八三八引“赋”作“赈”。
  三七八页二行帷帘按:“帘”原误“廉”,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三七八页一一行杀光禄勋邓泉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五行志作“邓渊”,此章怀避讳改。
  三七八页一四行少府田芬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五行志作“田邠”。
  三八0页一行封卫将军董承为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侯按:惠栋﹑王鸣盛﹑钱大昕皆谓“董承”下衍“为”字。李慈铭谓当云“以执金吾伏完为辅国将军,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纪文传写脱误。
  三八0页三行山阳公载记*(曰)*据刊误删。
  三八二页九行六年春*(三)**'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五行志作“十月癸未”。按:推是年二月丁卯朔,日食可见,“三月”乃“二月”之误,今改,与通鉴目录引本志合。
  三八四页八行袁宏汉纪*(曰)*按:“曰”字当衍,今删。
  三八四页九行济*(阴)**'北'*据集解引钱大昕说及校补引钱大昭说改。
  三八四页一一行斩其蹋顿殿本考证引何焯说,谓“其”字应衍。校补谓案乌桓传,蹋顿为辽西乌桓王丘力居从子,代丘力居立为王,是蹋顿乃乌桓王名,故何氏谓“其”字应衍,不解注何以释为匈奴王号。今按:如依乌桓传,则“其”字当删,“蹋顿”应加标号。
  三八八页二行曹操遣将夏侯渊讨宋建于枹罕按:汲本﹑集解本“宋建”作“朱建”。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天文志作“宋建”,董卓传作“宗建”,三国志亦作“宋建”。
  三八九页五行三辅决录*'注'*曰按:三辅决录赵岐着。集解引陈景云说,谓“决录”下当有“注”字,赵岐卒于建安六年,不及见此事。今据补。
  三八九页五行时有京兆全祎按:汲本﹑殿本“全祎”作“金袆”。
  三八九页七行有星孛于东方按:袁纪“东方”作“东井”。
  三九0页七行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受禅碑作“十月辛未”。据裴松之注魏志,汉实以十月乙卯策诏魏王,使张愔奉玺绶,而魏王辞让,往返三四而后受也。又据侍中刘廙奏,问太史令许芝,今月十七日乙未,可治□墠。又据尚书桓阶等奏,云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受命。盖自十七日乙未至二十九日,正得辛未。以此据之,汉魏二纪皆谬,而独此碑为是也。
  三九一页五行太常跪*'曰'*哭*(日)*十五举音止哭据刊误改。
  三九一页六行昼漏上*'水'*请发据续志补。
  三九一页七行校尉三*(百)*人据续志删。
  三九二页五行于予*(予)**'与'*何诛据刊误改。
  三九二页八行春秋演孔图按:原作“春秋孔演图”,误,径乙正。
  三九二页九行*(商)**'虞'*书曰据殿本﹑集解本改。 后一页
  后汉书卷十上 皇后纪 第十上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礼王者立后,'一'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二'
  九嫔掌教四德,'三'世妇主丧﹑祭﹑宾客,'四'女御序于王之燕寝。'五'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六'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七'
  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八'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九'
  闺房肃雍,险谒不行也。'一0'故康王晚朝,关雎作讽;'一一'宣后晏起,姜氏请愆。'一二'及周室东迁,礼序凋缺。'一三'诸侯僭纵,轨制无章。齐桓有如夫人者六人,'一四'晋献升戎女为元妃,'一五'终于五子作乱,'一六'頉嗣遘屯。'一七'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一八'以至破国亡身,不可胜数。斯固轻礼□防,先色后德者也。
  注'一'郑玄注礼记曰:“后之言后,言在夫之后也。”
  注'二'郑玄注周礼云“夫人之于后,犹三公之于王,坐而论妇礼”也。
  注'三'九嫔比九卿。周礼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也。四德谓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
  注'四'妇,服也,明其能服事于人也,比二十七大夫。周礼:“世妇,掌祭祀﹑宾客﹑丧纪之事。祭之日,聭陈女宫之具,凡内羞之物,掌吊临于卿大夫之丧。”
  注'五'御谓进御于王也,比八十一元士。周礼曰“女御,'掌'□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也。
  注'六'周礼云“女史,掌王后之礼,书内令,凡后之事以礼从”也。郑玄注云“亦如大史之于王”也。彤管,赤管笔也。诗云:“诒我彤管。”注云“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也。
  注'七'列女传曰:“齐孝公孟姬,华氏之女。从孝公游,车奔,姬堕,车碎,孝公使驷马立车载姬。姬泣曰:‘妾闻妃下堂,必从傅母保阿,进退则鸣玉佩环;
  今立车无軿,非敢受命。’”注'八'诗序云:“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毛苌注云:“窈窕,幽闲也。”
  注'九'周礼内宰职曰:“以阴礼教六宫,以妇职之法教九御。”
  注'一0'肃,敬也。雍,和也。谒,请也。言能辅佐君子,和顺恭敬,不行私谒。诗序曰:“虽则王姬,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又曰:“而无险诐私谒之心。”
  注'一一'前书音义曰:“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叹而伤之。”见鲁诗。
  注'一二'列女传曰:“周宣姜后,齐侯之女也。宣王尝夜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
  姜后既出,乃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不才,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起,以见君王乐色忘德。敢请罪,惟君王之命。’王曰:‘寡人之过,夫人何辜。’遂勤政事,成中兴之名焉。”
  注'一三'幽王时,西夷﹑犬戎共攻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太子宜臼立,是为平王,东迁洛邑,以避犬戎,政遂微弱。
  注'一四'左传曰,桓公多内宠,有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也。
  注'一五'元妃,嫡夫人也。史记曰,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爱幸,立以为妃。
  注'一六'桓公六夫人,生六子。桓公卒,立公子昭,于是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等五公子皆求立,公子昭奔宋,是作乱也。
  注'一七'頉,大也。遘,遇也。屯,难也。晋献公受骊姬之谮,杀太子申生,故曰遇屯。
  注'一八'上曰衣,下曰裳。诗曰:“绿兮衣兮,绿衣黄裳。”郑玄曰:“褖衣黑,今反以黄为里,非其礼制,谕妾上僭也。”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一'爵列八品。'二'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三'高祖帷薄不修,'四'孝文衽席无辩。'五'然而选纳尚简,饰翫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六'妖幸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夡,前史载之详矣。
  注'一'史记曰:“始皇破六国,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膎上,南临渭水,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以充入之。”并秦为七也。
  注'二'前书曰:“汉兴因秦之称号,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
  注'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