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299章

后汉书-第299章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两袖长三丈。又于岸际见一人乘破船,顶中复有面,与语不通,不食而死。又说海中有女国,无男人。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一'
  注'一'魏志曰,毌丘俭遣王颀追句骊王宫,穷沃沮东界,问其耆老所传云。
  濊北与高句骊、沃沮,南与辰韩接,东穷大海,西至乐浪。濊及沃沮、句骊,本皆朝鲜之地也。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蚕,又制八条之教。'一'
  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笾豆。其后四十余世,至朝鲜侯准,自称王。汉初大乱,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口,而燕人恚髌谱级酝醭剩了镉仪T吩辏Ф杈香痰扰嫌仪识送蚩谝枇啥谑簦涞垡云涞匚院?ぃ昴税铡V猎馊辏鸪剩种美掷恕⒘偻汀⑿恕⒄娣*(部)**'郡'*。'三'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骊。自单单大领已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自内属已后,风俗稍薄,法禁亦浸多,至有六十余条。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领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
  注'一'前书曰,箕子教以八条者,相杀者以当时偿杀,相伤者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音义曰:“八条不具见也。”
  注'二'武帝年也。
  注'三'番音潘。
  无大君长,其官有侯、邑君、三老。耆旧自谓与句骊同种,言语法俗大抵相类。
  其人性愚箻,少嗜欲,不请□。男女皆衣曲领。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界,不得妄相干涉。同姓不昏。多所忌讳,疾病死亡,辄捐弃旧宅,更造新居。知种麻,养蚕,作挠布。晓候星宿,豫知年岁丰约。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又祠虎以为神。邑落有相侵犯者,辄相罚,责生口牛马,名之为“责祸”。杀人者偿死。少寇盗。能步战,作矛长三丈,或数人共持之。
  乐浪□弓出其地。又多文豹,有果下马,'一'海出班鱼,使来皆献之。
  注'一'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
  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闲,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马韩人知田蚕,作挠布。出大栗如梨。有长尾鸡,尾长五尺。邑落杂居,亦无城郭。作土室,形如頉,开户在上。不知跪拜。无长幼男女之别。不贵金宝锦罽,不知骑乘牛马,唯重璎珠,以缀衣为饰,及县颈垂耳。大率皆魁头露紒,'一'
  布袍草履。其人壮勇,少年有筑室作力者,辄以绳贯脊皮,缒以大木,嚾呼为健。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髃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
  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二'建大木以县铃鼓,事鬼神。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
  注'一'魁头犹科头也,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紒音计。
  注'二'魏志曰:“诸国各有别邑,为苏涂,诸亡逃至其中,皆不还之。苏涂之义,有似浮屠。”
  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有城栅屋室。诸小别邑,各有渠帅,大者名臣智,次有俭侧,次有樊秖,次有杀奚,次有邑借。'一'土地肥美,宜五谷。知蚕桑,作缣布。乘驾牛马。嫁娶以礼。
  行者让路。国出铁,濊、倭、马韩并从巿之。凡诸*(货)**'贸'*易,皆以铁为货。俗□歌舞饮酒鼓瑟。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二'
  注'一'皆其官名。
  注'二'扁音补典反。
  弁辰与辰韩杂居,城郭衣服皆同,言语风俗有异。其人形皆长大,美发,衣服絜清。而刑法严峻。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
  初,朝鲜王准为恚疲私溆嘤偸俗呷牒#ヂ砗浦粤⑽酢W己竺鹁砗烁醋粤⑽酵酢=ㄎ涠辏肆谷怂章碚湹纫枥掷斯毕住#б唬Ч馕浞馑章碚溛毫挂鼐故衾掷丝ぃ氖背恕A榈勰p濊并盛,郡县不能制,百姓苦乱,多流亡入韩者。
  注'一'廉斯,邑名也。諟音是。
  马韩之西,海□上有州胡国。其人短小,髡头,衣韦衣,有上无下。好养牛豕。
  乘船往来,货市韩中。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一'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韩国七千余里。其地大较在会稽东冶之东,与朱崖﹑儋耳相近,故其法俗多同。
  注'一'案:今名邪摩*(惟)**'堆'*,音之讹也。
  土宜禾稻﹑麻纻﹑蚕桑,知织绩为缣布。出白珠﹑青玉。其山有丹土。气温□,冬夏生菜茹。无牛马虎豹羊鹊。'一'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镞。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女人被发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着之;并以丹朱坋身,'二'如中国之用粉也。有城栅屋室。父母兄弟异处,唯会同男女无别。饮食以手,而用笾豆。俗皆徒跣,以蹲踞为恭敬。人性嗜酒。多寿考,至百余岁者甚觽。国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余或两或三。女人不淫不妒。又俗不盗窃,少争讼。犯法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族。其死停丧十余日,家人哭泣,不进酒食,而等类就歌舞为乐。灼骨以卜,用决吉凶。行来度海,令一人不栉沐,不食肉,不近妇人,名曰“持衰”。
  若在涂吉利,则雇以财物;如病疾遭害,以为持衰不谨,便共杀之。
  注'一'“鹊”或作“鸡”。
  注'二'说文曰:“坋,尘也。”音蒲顿反。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桓﹑灵闲,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年长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觽,于是共立为王。侍婢千人,少有见者,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语。居处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恚А7ㄋ籽暇
  自女王国东度海千余里至拘奴国,虽皆倭种,而不属女王。自女王国南四千余里至朱儒国,人长三四尺。自朱儒东南行船一年,至裸国﹑黑齿国,使驿所传,极于此矣。
  会稽海外有东鳀人,'一'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二'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不可往来。'三'
  注'一'鳀音达奚反。
  注'二'事见史记。
  注'三'沉莹临海水土志曰“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溪。人皆髡发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有犬。尾短如□尾状。此夷舅姑子妇卧息共一大黙,略不相避。地有铜铁,唯用鹿格为矛以战□,摩砺青石以作*(弓)*矢*'镞'*。取生鱼肉杂贮大瓦器中,以盐卤之,历月所日,乃啖食之,以为上肴”也。
  论曰:昔箕子违衰殷之运,避地朝鲜。始其国俗未有闻也,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一'回顽薄之俗,就宽略之法,行数百千年,故东夷通以柔谨为风,异乎三方者也。苟政之所畅,则道义存焉。仲尼怀愤,以为九夷可居。或疑其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亦徒有以焉尔。其后遂通接商贾,渐交上国。而燕人恚旁悠浞纾Фв谑谴佣揭煅伞@献釉唬骸胺钭陶拢猎舳嘤小!比艋又 跷奶醵眯乓澹涞檬ハ妥鞣ㄖ樱
  注'一'扃,关也。
  注'二'扰,乱也。
  赞曰:宅是嵎夷,曰乃旸谷。巢山潜海,厥区九族。嬴末纷乱,燕人违难。'一'
  杂华浇本,遂通有汉。'二'眇眇偏译,或从或畔。'三'
  注'一'谓恚病
  注'二'恚氤剩仍踊闹纾纸奖∑浔净灾镣ㄓ诤阂病
  注'三'偏,远也。
  校勘记
  二八0七页九行后芬发即位三年按:殿本无“发”字。汲本“三”作“二”。
  二八0九页三行*(持)**'得'*所弃卵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持”乃“得”之斗,博物志及御览九百四引徐偃王志可证,各本注失正。今据改。
  二八一0页二行汉兴属*'燕'*据前书朝鲜传补。
  二八一0页三行及故燕齐亡*(任)**'在'*者据汲本﹑殿本改。
  二八一0页四行因犯*'法'*为寇据前书王莽传补。
  二八一0页六行而使驿不绝按:刊误谓“驿”当作“译”。邮驿中国可有之,不可通于四夷,自前书皆言“使译”,使即使者,译则译人。
  二八一0页九行仲尼学鸟名*'官'*于郯子汲本﹑殿本“鸟”作“官”。按:仲尼学鸟名官于郯子,见左传昭公十七年,今补一“官”字。
  二八一一页四行有马加牛加狗加校补谓魏志作“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犬使”。今按:魏志“犬使”之“犬”,宋本皆作“大”。
  二八一一页七行尤治恶妒妇按:校补谓通志作“尤憎妒妇”,此“治”字亦当作“憎”,盖后人回改之失。
  二八一一页八行死则有旘无棺校补谓魏志作“有棺无旘”,通志同,此误。今按:
  百衲本三国志亦作“有旘无棺”,不误,校补说非。
  二八一一页一五行豽似豹按:原作“貂似豽”,斗,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八一二页五行玄菟太守公孙域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东观记﹑魏志公孙度传“域”皆作“□”。
  二八一二页一三行东夷夫余饮食类*(此)*皆用俎豆据刊误删。
  二八一三页三行有消奴部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消”魏志作“涓”。
  二八一三页五行古邹大加按:魏志作“古雏加”。
  二八一三页五行优台使者按:补注谓魏志“使者”上有“丞”字。
  二八一三页五行帛衣先人补注谓魏志“帛”作“皁”。今按:皁帛形近易混。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引寰宇记,“皁衣头大兄,东夷相传所谓皁衣先人也”,字亦作“皁”。
  二八一三页七行其国东有大穴号禭神按:校补谓“禭”魏志﹑通志并作“隧”。
  二八一三页一四行古邹大加高骊掌*(贺)**'宾'*客之官据汲本﹑殿本改。
  二八一四页一行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部)**'郡'*按:张森楷校勘记谓“部”字当依前书作“郡”。今据改。
  二八一四页四行句骊一名貊*(耳)*有别种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案文当云“句骊有别种,一名貊耳”。按:校补谓通志但云“名貊”,无“耳”字,此“耳”字衍。今据删。
  二八一四页七行诱句骊侯驺入塞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志“驺”作“騊”,前书王莽传作“驺”。
  二八一四页一一行国人怀之殿本考证谓魏志“怀”作“恶”。按:校补谓“怀”当为“□”之斗,古“怀”字多混为“怌”,故转写易斗。
  二八一四页一三行辽东太守蔡讽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志﹑北史“讽”作“风”。
  今按:安帝纪作“讽”,通鉴同。
  二八一五页四行尉仇台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台”一作“治”。
  二八一六页五行刻木如*(主)**'生'*校补谓魏志作“刻木如生形”,则“主”乃“生”之斗,作主不须言刻也。今据改。
  二八一六页一一行句骊复置其中大人*(遂)*为使者集解引何焯说,谓以魏志参校,衍“遂”字。今据删。
  二八一六页一一行*(贵)**'责'*其租税据汲本﹑殿本改。
  二八一七页九行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部)**'郡'*据殿本改。
  二八一八页四行山川各有部界按:校补谓魏志“界”作“分”。
  二八一八页一0行三曰弁辰殿本考证王会汾谓晋﹑梁二书皆作“弁韩”,当从改。
  今按:魏志亦作“弁韩”。
  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