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157章

后汉书-第157章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八'古者史官于书事,有不知则阙,以待能者。孔子言“吾少时犹及见古史官之阙文,今则无之”,疾时多穿凿也。见论语也。
  注'九'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周而复始。”僿音西志反,史记“僿”或作“薄”。
  注'一0'伐谓自相攻伐也。
  注'一一'东观记防上疏曰:“试论语本文章句,但通度,勿以射策。冀令学者务本,有所一心,专精师门,思核经意,事得其实,道得其真。于此弘广经术,尊重圣业,有益于化。虽从来久,六经衰微,学问寖浅,诚宜反本,改矫其失。”
  十六年,拜为司徒。延平元年,迁太尉,与太傅张禹参录尚书事,数受赏赐,甚见优宠。
  安帝即位,以定策封龙乡侯。食邑千一百户。其年以灾异寇贼策免,就国。凡三公以灾异策免,始自防也。'一'
  注'一'东观记曰:“郡国被水灾,比州湮没,死者以千数。灾异数降。西羌反畔,杀略人吏。京师淫雨,蟊贼伤稼穑。防比上书自陈过咎,遂策免。”
  防卒,子衡当嗣,让封于其弟崇。数岁,不得已,乃出就爵云。
  张敏字伯达,河闲啵艘病#б唬Ыǔ醵辏傩⒘那ǎ迥辏惺椤
  注'一'啵皴菹匾病R裟
  建初中,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贳其死刑而降宥之,'一'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敏驳议曰:“夫轻侮之法,先帝一切之恩,不有成科班之律令也。夫死生之决,宜从上下,犹天之四时,有生有杀。若开兼容恕,着为定法者,则是故设奸萌,生长罪隙。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二'春秋之义,子不报雠,非子也。'三'而法令不为之减者,以相杀之路不可开故也。今托义者得减,妄杀者有差,使执宪之吏得设巧诈,非所以导‘在丑不争’之义。'四'又轻侮之比,□以繁滋,至有四五百科,转相顾望,弥复增甚,难以垂之万载。臣闻师言:‘救文莫如质。’故高帝去烦苛之法,为三章之约。建初诏书,有改于古者,可下三公、廷尉蠲除其敝。”议寝不省。敏复上疏曰:“臣敏蒙恩,特见拔擢,愚心所不晓,迷意所不解,诚不敢苟随觽议。臣伏见孔子垂经典,嚱陶造法律,'五'原其本意,皆欲禁民为非也。未晓轻侮之法将以何禁?必不能使不相轻侮,而更开相杀之路,执宪之吏复容其奸枉。议者或曰:‘平法当先论生。’臣愚以为天地之性,唯人为贵,杀人者死,三代通制。今欲趣生,反开杀路,一人不死,天下受敝。记曰:‘利一害百,人去城郭。’夫春生秋杀,天道之常。春一物枯即为灾,'六'秋一物华即为异。'七'王者承天地,顺四时,法圣人,从经律。愿陛下留意下民,考寻利害,广令平议,天下幸甚。”和帝从之。
  注'一'贳,宽也,音示夜反。
  注'二'由,从也。言设政教,可但使人从之,若知其本末,愚者或轻而不行。
  事见论语也。
  注'三'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雠可也。”注云:“不受诛,罪不当诛也。”
  注'四'导,教也。丑,类也。
  注'五'史游急就篇曰“嚱陶造狱法律存”也。
  注'六'礼记月令曰“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落”也。
  注'七'月令曰“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也。
  九年,拜司隶校尉。视事二岁,迁汝南太守。清约不烦,用刑平正,有理能名。
  坐事免。延平元年,拜议郎,再迁颍川太守。*'永初元年'*,征拜司空,在位奉法而已。视事三岁,以病乞身,不听。六年春,行大射礼,陪位顿仆,乃策罢之。'一'因病笃,卒于家。
  注'一'东观记载策曰:“今君所苦未瘳,有司奏君年体衰羸,郊庙礼仪仍有旷废。
  鼎足之任不可以缺,重以职事留君。其上司空印绶。”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一'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址,隐于屠肆之闲。
  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址都尉。
  注'一'华容,县,故城在今荆州东。
  广少孤贫,亲执家苦。'一'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太守法雄之子真,从家来省其父。真颇知人。会岁终应举,雄□真助*'其'*求*(其)*才。雄因大会诸吏,真自于牖闲密占察之,乃指广以白雄,遂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二'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
  注'一'襄阳耆旧记,广父名宠,宠妻生广,早卒,宠更娶江陵黄氏,生康,字仲始。
  注'二'谢承书曰:“广有雅才,学究五经,古今术蓺皆毕览之。年二十七,举孝廉。”续汉书曰“故事,孝廉高第,三公尚书辄优*(文)**'之'*,特劳来其举将,于是公府下诏书劳来雄焉。及拜郎,恪勤职事,所掌*(辩)**'辨'*护”也。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曰:“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夫岐嶷形于自然,'一'偅毂赜幸毂怼#Фб瞬瘟技遥蚯笥械拢峦阅辏昃悦玻渚现ヂ恰#д钣毯梗环础#模
  诏文一下,形之四方。'五'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
  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
  注'一'诗云:“克岐克嶷。”郑玄注云:“岐岐然意有所知也。其貌嶷然,有所识别也。”
  注'二'偅б艨嗉础K滴脑唬骸皞',譬谕也。”诗云:“文王嘉止,偅熘谩!
  文王闻太姒之贤则美之。言大邦有子女,譬天之有女弟,故求为配焉。
  注'三'左传曰“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也。
  注'四'易曰:“涣汗其大号,王居无咎。”刘向曰“汗出而不反”者也。
  注'五'形,见也。
  时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广复与敞、虔上书驳之,曰:“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一'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二'
  书载稽疑,谋及卿士;'三'诗美先人,询于刍荛。'四'国有大政,必议之于前训,谘之于故老,'五'是以虑无失策,举无过事。窃见尚书令左雄议郡举孝廉,皆限年四十以上,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笺奏。'六'明诏既许,复令臣等得与相参。窃惟王命之重,载在篇典,'七'当令县于日月,固于金石,遗则百王,施之万世。诗云:‘天难谌斯,不易惟王。’可不慎与!'八'盖选举因才,无拘定制。六奇之策,不出经学;'九'郑、阿之政,非必章奏。'一0'甘、奇显用,年乖强仕;'一一'终、贾扬声,亦在弱冠。'一二'汉承周、秦,兼览殷、夏,祖德师经,参杂霸轨,'一三'圣主贤臣,世以致理,贡举之制,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徱戾旧章,'一四'便利未明,觽心不猒。'一五'矫枉变常,政之所重,而不访台司,不谋卿士。若事下之后,议者剥异,异之则朝失其便,同之则王言已行。臣愚以为可宣下百官,参其同异,然后览择胜否,详采厥衷。敢以瞽言,冒干天禁,'一六'惟陛下纳焉。”帝不从。
  注'一'即明四目,达四聪也。
  注'二'左传曰,齐晏子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注'三'稽,考也。考正疑事,谋及卿士。见尚书。
  注'四'诗大雅曰:“先人有言,询于刍荛。”注云:“询,谋也。刍荛,薪采者也。言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也。”
  注'五'国语叔向曰:“国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于耇老,而后行之。”
  注'六'周成杂字曰:“笺,表也。”汉杂事曰:“凡髃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
  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章者需头,称‘稽首上以闻’。谢恩陈事,诣阙通者也。奏者亦需头,其京师官但言‘稽首言’,下‘稽首以闻’,其中有所请,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台,卿校送谒者台也。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臣甲乙上’。”
  注'七'礼记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尚书曰:“王言惟作命,弗言,臣下罔由禀令。”又曰:“令出惟行,不惟反。”
  注'八'诗大雅也。谌,信也。斯,词也。天之意难信矣,不可改易者天子也。
  注'九'前书陈平设六奇策以佐高祖。
  注'一0'说苑曰:“子产相郑,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从政也,择能而使之。晏子化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晏子请改道易行。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晏子对曰:‘臣前之化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君反以罪臣。今则反是,而更蒙贺。’景公下席而谢。”
  注'一一'史记曰,秦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闲之地。甘罗年十二,使于赵,说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闲,秦乃封罗为上卿。说苑曰,子奇年十八,齐君使主东阿,东阿大化。礼记曰:“四十强而仕。”
  注'一二'前书,终军年十八,为博士弟子,自请愿以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上奇其对,擢为谏大夫,往说越。越听命,天子大悦。贾谊年十八,以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召为博士。
  注'一三'宣帝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理之。”
  注'一四'徱,削也。戾,乖也。
  注'一五'猒,服也。
  注'一六'瞽,无目者也。不察人君颜色而言,如无目之人也。孔子曰:“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干,犯也。
  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臣闻德以旌贤,'一'爵以建事,'二'‘明试以功’,典谟所美,'三'‘五服五章’,天秩所作,'四'是以臣竭其忠,君丰其宠,'五'举不失德,下忘其死。窃见尚书仆射胡广,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六'忠贞之性,忧公如家。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七'十有余年,心不外顾,志不苟进。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宁方国。'八'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
  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颓俗,使束修守善,有所劝仰。”
  注'一'旌,明也。书曰“德懋懋官”也。
  注'二'能建立事则与之爵。
  注'三'明白考试之,有功者则授之以官。舜典、咎繇□皆有此言,故云“典□所美”也。
  注'四'五服谓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五者之服必须章明。尚书咎繇谟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秩,序也。
  注'五'丰,厚也。
  注'六'柔而不犯谓性和柔而不可犯以非义也。
  注'七'密勿,僶勉。
  注'八'诗云:“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复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农。
  汉安元年,迁司徒。质帝崩,代李固为太尉,录尚书事。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以病逊位。又拜司空,告老致仕。寻以特进征拜太常,迁太尉,以日食免。复为太常,拜太尉。
  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诛,广与司徒韩演、司空孙朗坐不恚Ч约跛酪坏龋峋敉粒馕恕:蟀萏写蠓颉⑻!>拍辏窗菟就健
  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复封故国。以病自乞。会蕃被诛,代为太傅,总录如故。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一'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二'
  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三'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四'及共李固定策,大议不全,'五'又与中常侍丁肃婚姻,以此讥毁于时。
  注'一'盛弘之荆州记曰“菊水出穰县。芳菊被涯,水极甘香。谷中皆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七八十者犹以为夭。太尉胡广所患风疾,休沐南归,恒饮此水,后疾遂瘳,年八十二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