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巨浪 >

第502章

巨浪-第502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情报局的数千名官兵也在做相同的工作。
  也就在白佑彬与陆少丰、彭鸿飞讨论的时候,一名潜伏在美国海军部的谍报人员出了一份非常关键的情报。收到这条消息之后,雷霄霆立即以密电的方式转给了姜瑞麟,然后再转给了白佑彬。
  美军计划在七十八年(46年)一月一日炸沉“澳大利亚”号战列舰。
  为了确保炸沉战舰,美国海军部直接安排了这次的行动,并且抽调了一个由爆破专家为的爆破小组去执行这个任务,以确保彻底炸沉,并且炸毁“澳大利亚”号战列舰,避免让帝国海军在占领新奥尔良之后将其打捞起来。也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情报局的谍报人员才获得了相关的消息。如果当时是由驻新奥尔良的美军指挥官,或是港口司令部的美军安排与负责这次的行动,恐怕帝国海军情报局就无法获得任何相关消息了。
  情报中还明确提到,爆破小组将在元月的最后一天下午到达新奥尔良。
  当时,陆少丰与彭鸿飞还在“胜利”号上。白佑彬立即找到了二人,并且商议了一番终将时间确定在了元月最后一天的夜间十点半。第五大队先夺取船闸,随后秦孝东率领的舰队进入庞恰特雷恩湖,协助第五大队夺取“澳大利亚”号战列舰。舰队的炮火支援将从傍晚六点三十分开始。
  如果一切顺利,整个行动能在新年第一天的上午九点左右结束。
  为了确保作战部队全部撤离,舰队的炮火压制将持续到新年第一天的中午,并且在“澳大利亚”号被拖离之后,尽可能的摧毁新奥尔良港。
  而此时,距离行动开始时间已经不到四十个小时了。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二十章 … 偷天换日
  夜幕下,建立在二片沼泽地之间的船闸显得格外的突兀。
  与其他的湖泊不一样,庞恰特雷恩湖的水平面比海平面低,而不是比海平面高。因此,船只从外海进入庞恰特雷恩湖的时候是将船闸内的水放掉,而不是向船闸内注水,所以进入时所花的时间相对少一点,而离开时所花的时间相对多一点。
  其实,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冲积平原处的新奥尔良的大部分城区都在海平面以下。
  最初的时候,新奥尔良在密西西比河的河道上建立了港口与造船厂,只是因为河道过于狭窄,且泥沙的堆积速度太快,所以难以扩大船厂规模。在上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在面向庞恰特雷恩湖的方向上兴建了新的港口与造船厂,并且在湖东的地峡上建立了这座足以让十万吨级船只通航的船闸。为了修建这座船闸,路易斯安那州与联邦政府一共投入了上亿美元。幸亏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应付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奉行凯恩斯主义,大举财政赤字,有足够的资金修建基础设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新奥尔良兴建的造船厂立即派上了用场。
  在正式参战之前,美国各大造船厂除了依照海军的订单,为海军建造战舰之外,主要的工作就是为盟国建造运输船只,并且翻新一部分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建造的老式战舰,使其能够在未来的战斗中派上用场。新奥尔良的二座造船厂都参加了相关的工作,为三艘老式战列舰进行了改造服务。很快,新奥尔良就发展成为了美国在墨西哥湾地区最大的造船工业中心,周边的配套工厂也迅速建立了起来。
  到美国参战地时候,新奥尔良的新船厂已经开始承担快速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了。
  到此时,该造船厂已经建造了二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二艘“罗得岛”级战列舰,并且为至少十二艘快速战列舰提供了维修服务。另外,该造船厂还承担了近十艘大型巡洋舰的建造工作。
  显然,论重要性,新奥尔良在墨西哥湾地区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也正是如此,扼守着庞恰特雷恩湖出口的船闸也备受重视。
  在三年前。帝国海军情报局就曾经设法炸毁这座船闸。阻止正在建造地二艘战列舰进入墨西哥湾。结果。这次行动秘密破坏行动非但没有收到太好地效果。反而让美军加强了船闸地保护力量。
  到帝国海军杀入加勒比海地时候。船闸附近驻扎了一个营地美军警备部队。
  随后。警备力量提高到了一个加强营地水平。如果不是周围地环境过于糟糕。没有办法扩建军营。美军很有可能继续加强警备力量。
  当然。一个加强营有六百余名官兵。已经不算少了。
  该部队地首要任务是守住船闸。如果确实守不住。则要在最后关头炸掉船闸。阻止敌人地舰艇进入庞恰特雷恩湖。
  当时。美军已经在船闸地关键部位安放了爆炸装置。
  引爆器直接连接到了船闸控制中心,也就是警备部队指挥中心。只需要压下电闸,美方在船闸各个关键部位的上千公斤烈性炸药就将引爆。
  而控制中心附近有三道警戒线,别说人,就算是老鼠都别想溜过去。
  按理说,这样地警戒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几乎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问题是,此次美军要面对的是一群在战场上奋战了六年,身经百战的侦察兵。而早在五年前,这批侦察兵就在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战斗中,用实际地行动证明了其强悍的战斗力。随后,又在瓜岛争夺战中让美军作战部队闻风丧胆。至今,第五大队都没有输掉一场战斗,他们更不会在这个时候败下阵来。
  随着一阵冰冷地海风吹过,几个埋伏在暗处的哨兵被悄无声息的干掉了。
  一阵异响之后,几个黑影迅速从船闸北面的沼泽地里爬了起来,以飞快的速度冲到了船闸的附近,并且再次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船闸地南面,同一幕也正在上演。那些自以为隐蔽得很好的美军哨兵都在毫无征兆地情况下被消灭掉了。
  趁着美军机动巡逻部队经过的间隙时间,十多名身着夜间作战服地侦察兵冲进了船闸的控制中心。在几次微弱地闪光,以及沉闷的枪声之后,船闸控制中心内再次恢复了平静。此时,已经有数十名侦察兵控制了船闸的各个重要地点。
  当美军机动巡逻部队再次绕回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已经是微声冲锋枪的弹雨了。
  前后仅仅十分钟的时间,五十名侦察兵就控制了船闸。而此时,距离船闸不到五百米的美军营地里的士兵还在睡梦之中。
  随着一无声的电波划破夜空,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海面战舰上,灾难无情的降临了。
  突然,猛烈,且非常短促的炮击让营地内的数百名美军在睡梦中见了上帝,而侥幸逃过劫难的美军官兵还没有能够冲出营地,就被一颗颗子弹射中,倒在了营地外的沼泽地里。
  此时,针对新奥尔良的炮击正在进行之中。
  在守卫船闸的部队没有发出消息的情况下,驻扎在新奥尔良的美军根本就知道船闸已经被占领了!
  十一点十五分,船闸东面的两扇大铁门缓缓打开,四艘驱逐舰以两两并排的方式缓缓的驶入了船闸。秦孝东就在前方左侧的那艘驱逐舰的舰桥内,当他看到那些趴伏在船闸两侧的侦察兵时,也不得不心生感叹。幸亏,这些侦察兵都是帝国军人!
  当铁门再次关上的时候,船闸内的海水顺着排水口迅速流入了西面的湖泊。
  使船闸内的水位与湖泊的水位相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此期间,船闸内的驱逐舰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万幸的是,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而且没有受到任何袭击。
  在此期间,彭鸿飞亲自率领五十名侦察兵登上了为首的二艘驱逐舰。
  当四艘驱逐舰驶出船闸之后,西面的二扇大铁门迅速合上。此时,要为船闸内注水,以便让跟在后面的拖船进来。因此,大概要二个小时之后,负责拖带战列舰的八艘拖船才能进入庞恰特雷恩湖。
  首先进入的四艘驱逐舰没有留下来,而是迅速向西而去。
  按照计划,彭鸿飞将在这个时候带着侦察兵去完成侦察任务,确定美军在港口内的防御部署情况,然后登上“澳大利亚”号战列舰。等到拖船赶来的时候,他们必须为迎接海军官兵,以及拖带战列舰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其实,到这一步,包括秦孝东在内的大部分官兵都认为行动已经成功了一半。
  舰队的炮击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美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南面的舰队身上。另外,在猛烈的炮击下,大部分美军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活命,而不是留意北面庞恰特雷恩湖内的情况。
  虽然舰队没有炮击新港,但是驻扎在“澳大利亚”号上的美军基本上都撤到了岸上去。
  更重要的是,美军压根都不会想到,帝国海军会派出一支连一百人都没有的侦察部队来“偷”走重达数万吨的战舰。可以说,帝国海军抢走了自由女神像,并不会让任何美国人感到惊奇,毕竟历史上,帝国海军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可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会相信,帝国海军有能力“偷”走一艘战列舰!当然,在一切都变成了事实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大概在凌晨零点三十分的时候,秦孝东将彭鸿飞等人送上了橡皮艇。
  接下来的行动,就要看这些侦察兵的了。按照计划,四艘驱逐舰将在撤退的时候负责对付湖内的美军小型舰艇,并且帮助侦察兵压制岸上的美军炮兵。而在此之前,四艘驱逐舰都要离得远远的,以免被美军发现。
  而此时,白佑彬也在“胜利”号上焦急的等待着最新的消息。
  准确的说,白佑彬不想在这个时候收到任何消息。因为,只有在行动败露,或者是遇到麻烦的时候,侦察兵才会发回消息。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侦察兵将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之间发回美军防御阵地的位置坐标,引导舰队开火。而这时候,侦察兵肯定控制了战列舰,并且正在进行拖带作业。
  也是说,此时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结果,每当通信军官从司令舰桥经过的时候,白佑彬都会忍不住投去询问的目光。反复几次之后,搞得庞晋元不得不警告手下的军官,让他们没有事就别到司令舰桥来,免得让司令官神经紧张。
  直到三点三十五分,一名通信军官才急匆匆的送来了刚刚收到的消息。
  正是第五大队侦察兵发回来的消息。
  没有用白佑彬吩咐,庞晋元就按照作战计划,将相关的位置坐标直接分发给了早已做好准备,正在擦拳磨掌的八艘大型巡洋舰。为了避免误伤友军,白佑彬这次挑选了大型巡洋舰来承担远程压制任务,而不是让战列舰来担当主角。
  而此时,白佑彬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他知道,行动已经成功了,或者说即将成功。只要“澳大利亚”号被拖离码头,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帝国海军获得这艘战列舰了!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二十一章 … 仁者无敌
  在烈日的照耀下,舰体长度超过了二百九十米的美军战列舰第一次让帝国海军的将士觉得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漂亮。也许,这还是帝国海军将士第一次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美国海军的战舰。
  严格的说,“澳大利亚”号还算不上是一艘战舰。
  白佑彬第一眼见到这艘战舰的时候,就立即发觉,美国造船厂为了赶进度,调整了建造工序,把很多应该在船台上完成的建造工作放到了舾装阶段,结果导致这艘战舰的很多基础建造工作都没有完成。
  不说别的,舰体首甲板的安装工作就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很多地方都能直接看到舰体内部的情况。而按照正规的建造工序,战舰在下水之前,肯定要完成舰体基本结构的建造,并且为战舰安装主装甲,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能将水平装甲的安装工作挪到舾装阶段。如果可以,则要尽量保证在船台建造阶段为战舰安装所有的装甲,因为只有在船台上,才能使舰体保持稳定,以确保装甲安装的精度,以及焊接(或者铆接)的质量。
  当然,这艘战舰的舾装工作也进行得很慢。
  舰桥只建好了一半,司令舰桥以上的部位都没有装配。主炮炮塔也只装了一座,且只装配了二门主炮,第三门主炮,以及包裹炮塔的装甲都没有装配到位。副炮与速射炮更是一座没有,只在舰体上留下了安装时必须的开口。二座烟囱都已架设好,却只敷设了一半的装甲。
  最关键的是,战舰的动力系统全都没有进行过调配与测试,连推进轴都没有装配完全。
  毫无疑问,这只算得上是一件半成品。虽然白佑彬不是搞舰船设计与建造的,但是以他以往的经验,特别是几次到江南造船厂出差时所见到的场面,可以大致断定,“澳大利亚”号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最多只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也许只有百分之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