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巨浪 >

第489章

巨浪-第489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陆少丰的心情白佑彬完全能够理解。此时陆战第五军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科隆港附近。正在向科隆港挺进。而陆战第八军却在太子港外的美军防线上栽了大跟头。以陆少丰那从不服输的性格。他肯定不想输给余辉宏。
  问题是。有必要拿陆战队将士的性命来斗气吗?
  更让白佑彬觉得气愤的是。陆少丰将陆战队作不利的原因归结到了舰队支援上。即便陆少丰没有明说。白佑彬也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这层含义。显然。这个指责简直是子乌有。为了支援陆战第八军。白佑彬抽调了几乎所有舰队。并且调集了战区内能够找到的所有后勤保障舰船。
  此时上午。白佑彬收到了陆少丰发来的电报。
  以陆少丰的性格。肯定不会向佑彬承认错误。可他也认识到。急于拿下太子港。会让更多的陆战队将士倒在沙场上。因此。陆少丰调整了战术。让进攻的陆战队转为防御。同时要求舰队对太子港的美军防御阵地。以及后方保障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火力打击与火力封锁。削弱美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到此。白佑彬才稍微松了口气。
  吃过早饭之后。他就与郑恩博通了电话。要求郑恩博尽快按照新的战术指挥舰队作战。同时让刚刚完成了补给工作的火力支援舰队进入了锚地。开始全面炮击太子港内的美军防御阵的。
  这场炮击。持续了五天五夜。
  当时。第44舰队一共有三十二艘战舰。第61舰队有三十艘战舰。火力支舰队有三十八艘战舰。在这五天之内。第44舰队的战舰打光了三个基数的弹药。第61舰队更是消耗掉了三个半基数的弹药。而火力支援舰队则在中途进行第二次弹药补给。按照不完全统计。三支舰队一共向太子港投掷了总吨位达到了四万六千八百吨的炮弹。其中仅三百毫米及其以上口径的重型炮弹就达到了一万七千余枚!
  八月二日。陆战队再次开始推进。
  虽然美军仍然在进行殊死抵抗。但是其防线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很多防线上的美军官兵连续五天都没有休息过。还能有多少精力呢?
  次日上午。陆战队战线推进到了太子港外围。
  经过了一个白天的惨烈战斗之后。傍晚时候。一支陆战队的先头部队进入了港口。
  虽然美军凭借着港区内的复杂地形又坚持了几天。但是在外围防线完全失守的情况下。美军根本不可能守住港区。
  到八月七日的时候。陆战队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太子港的港区。
  当天下午。一支由三艘工程船与五艘运载着基建物资与设备的运输船组成的船队进入了太子港。同时到达的还有一支陆战队的专业工程部队。
  到此。陆战第八军才算基本上占领了太子港!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二章 … 舰队改制
  陆战队占领太子港的那天。陈锦宽启程离开了德黑兰。
  五日后。也就是八月十二日。陈锦宽到达了狮城。并且接到了卫延年发来的密电。八月十六日。陈锦宽到了舟山。并且立即找到了卫延年。
  “元帅。一路上还好吧?”
  “老了。坐几天船就腰酸背痛。要是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陈锦宽呵呵一笑。让卫年坐了下来。“你发来的电报我已经收到了。德国与意大利那边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你不用为此操心。”
  卫延年点了点头。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
  “其实。我们都是心照不宣。”陈锦宽收住了笑容。说道。“按照首辅的话来说。这是给德意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老大。不然的话。他们恐怕迟早都得上房掀瓦。搞的天下不宁。当然。你们做的很不错。没有给德意留下任何把柄。对了。白佑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听说。他一直在抱怨呢。”
  “抱怨?”卫延年微着了下眉头。
  “你让他当了‘后勤大总管’。他能不抱怨吗?”
  稍微迟疑了一下。卫延年就笑着摇了摇头。
  “其实。他就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你这么安排也没有问题。”陈锦宽也笑了起来。“好了。这些事都有什么好操心的。在我看来。白佑彬也就是发发牢骚。他不是那种知好坏的人。你在电报中提到了海军舰队改制的问题。具体说说。到底怎么改?”
  卫延年立即拿出了带来的一份文件。“这是我才弄好的。主要就是针对下一阶段战略作战行动。对海军现有的作战舰队。以及破交舰队的编制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战术。以及新的战略需要。”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翻开了文件。
  虽然这只是一份海军内部的文件。但是卫延年仍然写得很工整。且明细清楚。条理分明。
  按照卫延年的意思今后海军将逐渐转移到近海活动。
  如此一来。作战舰队首先要面对的不是美军的作战舰队。而是集中在近海活动的小型舰艇集群。按照雷霄霆提供的情报,从七十五年(43年)起。美国就扩大了小舰艇的建造规模。并且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加快了小型舰艇的建造速度。比如排水量仅有五百吨配备了一座鱼雷发射器。二门五英寸舰炮。仅能在近海活动的小型驱逐舰的建造期仅为一个月。仅在七十六年(44年)一年就建造了八百多艘。另外七十六年(44年)建造的鱼雷快艇更是多达一千五百余艘。
  这些集中在近海活动的小型舰艇以集群的方式行时对任何一支舰队都能够构成致命威胁。
  如此一来作战舰队在近海海域的编制与战术都得调整。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付小型舰艇的理想战舰是火力凶猛且机动灵活的驱逐舰与巡洋舰。战列舰反而难以发挥其战斗力。因此。在新的编制中。巡洋舰与驱逐舰的规模都将的到扩大。并且编入了大型巡洋舰。以增强远程遮断火力的强度。
  除了对付小型舰艇集群之外。作战舰队肯定要担负起炮击美国港口与沿海城镇的任务。
  虽然这个任务也可以交给火力支援舰队。但是在敌小型舰艇集群的威胁下。机动性不强。防御能力更糟糕的火力支援战舰的生存问题将非常突出。因此。适合承担这个任务的仍然是作战舰队。
  如此一来。就需要在作战舰队里编入更多的大型战舰。特别是战列舰。
  最后。随着协约国集团瓦解。美国成为了最后的敌人。海上封锁与破交作战的意义已经不太明显。因此。破交舰队的作战强度将急剧下降。最多只需要动用部分大型巡洋舰(主要是配备了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大型巡洋舰)就足以成对美国沿海地区的封锁。在此情况下。完全可以抽调部分大型巡洋舰(配备了三百毫米舰炮的大型巡洋舰)编入作战舰队。以提高作战队的远程打击火力。
  按照这三点。卫延年提出了新的编制体系。
  由八艘战列舰。十艘大型巡洋舰。二艘通用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足以打退任何规模小型舰艇集群。并且用一到二轮炮击摧毁美国的任何一港口。或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如果得到了加强。比如增加四艘巡洋舰与八艘驱逐舰。则能够进一步深入到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另外。如果能够提供后勤保障与支持。这样一支舰队可以在三到五天内将一座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成废墟!
  “这个想法很不错。理论依据也很充分。”陈锦宽合上了文件。“那么。具体的问题是什么?”
  “这……”稍微疑了一下。卫延年说道。“恐怕主要就是前线指挥官的问题了。”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卫延年的意思。
  按照新的编制。前线舰队指挥官的数量将削减三分之二。那么多出来的指挥官怎么安排呢?还有。新的指挥官怎么确定?再扩大一点。到底应该由北大西洋战区组建这样的舰队。还是由南大西洋战区来组建这样的舰队呢?
  简单的说。主要就是人事利益问题。
  “看来。这事我的亲自出面解决。”沉思了一阵。陈锦宽揉了揉额头。“你帮我准备一下吧。过几天首辅就要回来了。我去京城述职之后。就到前线去一趟。亲自找白佑彬他们谈一谈。”
  “元帅。你去前线?”卫延年立即站了起来。
  “对。难道让你去?”陈锦宽笑着摇了摇头。“别这么大惊小怪的。我还没有老到无法上前线的程度。其实。你也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战争就快要结束了。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解决好海军内部的矛盾。今后就有的麻烦了。”
  “可是……”
  “这事就这么决定了。你帮我安排吧。等我从京城回来之后。立即出发。”
  见到陈锦宽态度坚决。卫延年也不好再说什么。
  而此时。白佑彬正在太子港筹备他的前线战区司令部。
  在岸上设立司令部。这只是个形式。大部分时候。白佑彬都呆在旗舰上。而且旗舰上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战区司令部的成员。并且处理战区司令部的事务。再说了。上岸之后就只能享受到陆战队的生活待遇。而在战舰上则可以享受到海军的待遇。如果不是必须在岸上设立前线战区司令部。白佑彬真不想忙这档子空事。
  当时。还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等着白佑彬去处理。
  占领了太子港之后。陆战第八军开始扫荡附近的残余美军。并且在太子港市区外围设置隔离带。
  这是陆战队对付岛屿上残余美军的新方法。
  在太平洋战场上。战队在占领了某座岛屿。或者某座岛屿上的某个重要港口之后。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对付残留在岛屿上的敌人。显然。这严重制约了陆队的作战行。也大量消耗了作战物资。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陆战队的官兵想出了很多办法。
  最后。设置隔离带为了最实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所谓的隔离带。就是用地雷。铁丝网以及机关枪组织起来的防线。虽然这样的防线在正规部队面前几乎没有多少意。但是在面对散兵游勇的时候却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新喀里多尼亚。陆战队在攻占了努美阿之后。就设置了隔离带。为对付岛上的美军残余部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时。在下一轮进的问题上。白佑彬与陆少丰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陆少丰坚持认为应该攻打圣的亚哥。或者占领新普罗维斯登岛。为进军美国本土做准备。陆少丰甚至提出了在占领新普罗维斯登岛之后。在佛罗里达半岛上发动登陆作战行动的设想。
  相反。白佑彬却认完全没有必要再攻占前进基地。
  按照白佑彬的看法。在巴拿马运河通航之前。不管是海军。还是陆战队。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作战行动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顽强抵抗的美军。而是难以为继的后勤保障。当时。主要是苏伊士河的通航能力有限。每天能够通过的船只数量太少。而且很多大运输船根本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只绕道好望角。因此。帝国必开辟第二条战略航线。才能向加勒比地区运送足够多的作战物资。
  在缺乏后勤保障的候。陆战队应该以积蓄力量为主。
  相对而言。舰队对物资的需求。别是对来自帝国本土的作战物资的需求要比陆战队低的多。比如。当时舰队所需要的燃油基本上都是土耳其提供的。油轮一般是从土耳其在地中海的港口出发。不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另外。舰队所需要的淡水与生活物也可以就近获取(比如英国)。只有弹药。战舰的零备件。以及部分药品需要从帝国本土运过来。
  在此情况下。白佑彬坚持认为应放弃地面进攻。加强舰队的活动强度。
  出人意料的。郑恩博站在了白佑彬这边。坚决支持加强舰队的活动强度。扩大舰队的活动范围。并且在第二条战略航线打通之前。暂时停止地面进攻。
  当然。要说服陆少丰并不容易。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三章 … 替人出头
  为了不激化海军与陆战队的矛盾,白佑彬最终向陆少丰妥协。
  陆战队按照进军圣地亚哥,或者新普罗维斯登岛的方案进行战役准备,只是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之前,陆战队不能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与此同时,作战舰队则扩大活动范围,封锁美国东海岸地区,并且在部分地区采取针对性的进攻行动。
  因为在新的指挥体系中,白佑彬是战区司令官,郑恩博是实际上的舰队司令官,所以在确定舰队作战行动的时候,郑恩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可以看出,当时白佑彬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郑恩博与陆少丰之间的矛盾。
  八月十八日,秦孝东与莫怀成来到了太子港。
  当时,帝国海军部署在北大西洋上的破交舰队总数达到了十二支。一般情况下,这十二支破交舰队分成了三批,其中一批在外执行作战任务,另外一批在进行后勤补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