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巨浪 >

第359章

巨浪-第359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顿那么小心谨慎。就不会不留下侦察舰。而且第四舰队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能够在不损失一艘战列舰的情况下全歼第21舰队(当时,第21舰队仅有“文森斯”号逃走了。其他的四艘战列舰,七艘轻巡洋舰与八艘驱逐舰全部战沉),已经算是了不起的胜利了。如果不见好就收。在追击中付出惨痛的代价。到时候想后悔都迟了。
  至少。白佑彬没有忘记秦宝献在马赛港外的惨败。
  打捞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当天傍晚。负责搜救的战舰一共捞起了三千七百多名美军官兵。其中有近百名校官,三百多名尉官。
  中午的时候。白佑彬就率领第四舰队的主力舰踏上了返航的航程。
  可以说。为了获的这场胜利。第四舰队付出的代价并不小。
  八艘战列舰全都遭到重创。其中损伤最严重的是“台湾”号、“武宗”号与“世宗”号。这三艘战列舰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战斗力。恐怕的花上半年。甚至八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修复。另外五艘战列舰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估计。回去之后都要接受为期三到四个月的大修。
  当然。第四舰队在“第二次加的斯湾海战”中取的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英国本土舰队还有三艘战列舰。而且英国海军的另外三艘战列舰也能在年底前重新服役。但是协约国集团已经丧失了反攻欧洲大陆的能力。随着第四舰队的战舰修复。到时候只需要留下一支作战舰队在北大西洋上活动。就能确保欧洲大陆的安全。在此情况下。白佑彬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在第四舰队了。
  最重要的是。美国海军失去了增援太平洋舰队的能力。
  随着第21舰队覆灭。在第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服役之前。美国海军只能在太平洋战场上采取战略防御态势。如此一来。帝国海军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新喀里多尼亚与新赫布里底群岛。并且在夺取了前进基地之后,向澳洲大陆进军。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六十八章 … 疑惑不解
  九月五日上午,第四舰队通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地中海。
  因为直布罗陀港的容纳能力有限,而且只能为一艘战列舰提供全面维修,所以大部分受损战舰都转向去了马耳他。问题是,马耳他港的扩建工作还没有开始,根本无法为战列舰提供维修服务。
  到达马耳他之后,白佑彬先让舰队官兵对受损战舰进行简单修补。
  以往,白佑彬基本上不用为舰队的后勤工作操心,在太平洋战场上,除了他手下的参谋军官之外,严国荣总会为他提供“额外”的帮助。现在,白佑彬却不得不为舰队的后勤工作费神。钟长生还在柏林,而且很有可能在几天之后就调回海军总参谋部,无法帮他解决后顾之忧。蓝凌波在直布罗陀负责相关的工作,赵赙礼也不太懂后勤保障方面的事情,杨定方要忙着处理第42舰队伤亡官兵的善后事宜。阮文彪已经率领第43舰队进入了北大西洋,负责威慑前往拉科鲁尼亚的英国本土舰队。如此一来,白佑彬只能亲自负责舰队的后勤保障,以及受损战舰的维护工作。
  七日上午,白佑彬就把第四舰队的具体受损情况回了海军司令部。
  按照他的调查结果,八艘战列舰都得大修,其中至少有三艘得返回帝国本土进行大修,另外五艘也要前往亚历山大港。
  因为战列舰的全面维修工作会对造船厂产生影响,而且还需要调集各种物资设备,所以一直由海军总参谋部下设的后勤部门负责,舰队司令官只负责汇报战舰的具体损伤情况,然后按照后勤部门的安排进行调配。
  除了战舰的维修工作之外,抚恤伤亡官兵,奖赏有功人员也同样重要。
  这些事情,都让白佑彬真正体会到了作为舰队司令官。绝不仅仅只是率领舰队出海作战,还要负责舰队各个方面的工作。
  直到此时,白佑彬都没有意识到,他刚刚获得了一次极为关键的胜利。
  “第二次加地斯湾海战”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大西洋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二战期间海洋战争的转折点。
  卫延年在收到捷报之后。立即就去找到了陈锦宽。
  六日的时候。陈锦宽就以帝国海军元帅的名义,正式替白佑彬向萧鼎昆辅递交了晋升令。当然,以白佑彬当时地资历,他还没有资格晋升为海军上将。作为承诺,萧鼎昆批准了将白佑彬晋升为一级中将地申请。
  可以说,这已经算是了不起地成就了。
  帝国海军历史上,仅有不到十人在三十岁之前晋升为中将,其中仅有二人为一级中将。
  另外,晋升为一级中将之后。白佑彬就有资格出任任何一支舰队的司令官,而不会受到军衔的限制。
  同期获得晋升的还有杨定方。
  相对而言,杨定方得到的提拔更为明显,直接从三级少将晋升为了二级中将,相当于一步跨过了四级。
  从这一安排来看,在决定人事晋升的时候,陈锦宽就已经打算让白佑彬返回太平洋了。
  当然,嘉奖肯定是少不了的。第四舰队司令部,以及第42舰队的绝大部分参谋军官都获得了嘉奖。赵赙礼还被晋升为上校。连蓝凌波都被提拔为三级少将。
  陈锦宽与卫延年也在这个时候商讨了人事调动地问题。
  在白佑彬返回太平洋之后。能够顶替他出任第四舰队司令官的只能是杨定方。另外,白佑彬之前没有设舰队参谋长。如果由杨定方出任舰队司令官,就必须设舰队参谋长。能够出任这一职务的人选并不少,比如在白佑彬手下担任航海参谋的苏鼎昌,第43舰队临时指挥官阮文彪,第42舰队航海参谋于右任,以及刚刚得到提拔,在之前有不错表现的赵赙礼。
  经过权衡之后,陈锦宽最终让赵赙礼出任第四舰队参谋长。
  当然,他没有“亏待”另外几名立下了重大功劳的军官。
  苏鼎昌在获得晋升之后,调任第43舰队,担任第43舰队参谋长,算是升了半级。阮文彪正式担任第43舰队指挥官,并且晋升为海军准将。于右任出任第42舰队参谋长,晋升为海军准将。
  因为第41舰队注定要返回帝国本土,所以杨定方还兼任了第42舰队指挥官。
  完成这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之后,卫延年给白佑彬去了电报。
  受损战舰的维修工作也在此时确定了下来,第42舰队的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全部留在地中海,其中“武宗”号在直布罗陀港进行全面维修,“世宗”号与“穆宗”号前往亚历山大港,“神宗”号则前往伊斯坦布尔。第41舰队地四艘战列舰则全部返回帝国本土,其中“江苏”号与“吉林”号在狮城进行维修,“台湾”号与“广东”号则分别前往高雄与广州造船厂进行维修。
  十日,在收到命令地第二天,白佑彬就率领舰队离开了马耳他。
  随同他一道返回帝国本土的不仅仅有四艘战列舰,还有第42舰队地几艘轻巡洋舰。按照海军参谋部调整之后的兵力配制,第41舰队地所有轻巡洋舰都编入第42舰队,而第42舰队的轻巡洋舰则全部编入隶属于中西战区的护航舰队,在印度洋上执行护航作战任务。
  当时,美国海军已经有四艘大型巡洋舰进入了印度洋。
  在白佑彬指挥第四舰队与美英舰队激战的时候,美国海军的破交舰队在印度洋上袭击了四支运输船队,造成七十多艘商船被击沉,损失的货物近百完吨。为了对付美军的破交舰队,帝国海军已经调整了部署,将原本计划分配给第三舰队的几艘老式战列舰全部编入了隶属于中西战区的护航舰队。只是仅凭老式战列舰很难确保船队的安全,只有在与轻巡洋舰配合的情况下,老式战列舰才能在战斗中对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
  最重要的是,随着“功臣”级轻巡洋舰大批量服役,海军有足够的能力加强护航舰队。
  直到此时,白佑彬才意识到,战场局势已经生了很大的变化。
  北大西洋上的局势已经得到了缓解,虽然英国海军还有一定的实力,且德国海军在明年中期之前很难恢复作战能力,但是在仅剩六艘战列舰的情况下,英国海军最多勉强维持住北大西洋上的战略平衡,不可能取得战略优势,更不可能反攻欧洲大陆。
  美国海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即便其第一批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能够顺利修复,到年底的时候,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多只有十二艘快速战列舰,而帝国海军拥有二十艘快速战列舰,其中在太平洋战场上至少拥有十六艘快速战列舰。如果第41舰队中的二到三艘战列舰能在年底之前修复,则帝国海军在年底的时候,部署在太平洋上的快速战列舰将多达十八或十九艘。
  在此情况下,即便美国海军的第三批“衣阿华”级战列舰能够赶在明年年初服役,随着帝国海军到时候在太平洋上的快速战列舰增加到二十艘,甚至二十四艘,美国海军必须向太平洋战场增派至少八艘快速战列舰,才能勉强维持战略平衡。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在明年的时候,无法向北大西洋派遣作战力量。
  显然,战略焦点再次转移到了太平洋上。
  让白佑彬有点疑惑不解的是,帝国海军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增强北大西洋上的力量,彻底封锁英国,迫使英国投降呢?
  如果立即向北大西洋增派一支作战舰队,哪怕只有二艘快速战列舰,都能够完成对英国的战略封锁,然后用破交舰队彻底掐断美英之间的海上航线。只要封锁持续一年,甚至只需要持续八个月,英国就将因为战略物资匮乏而输掉战争可以说,这是击败英国的最佳机会。
  只要击败了英国,美国战败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到时候,不但已经动摇了的西班牙会迅速投降,就连还在死扛的俄罗斯也有可能选择主动投降,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可是,帝国海军却没有这么做。
  最终,白佑彬只能相信,陈锦宽不是没有看清楚这一局面,而是他不能决定帝国的战略。或说,此时做决定的不是陈锦宽,而是萧鼎昆。
  如果真是萧鼎昆决定不向英国继续施加压力,那只能说明,帝国与德国的分歧很严重。
  想到这些,白佑彬不得不暗自庆幸,自己终于可以离开北大西洋,返回太平洋战场了。可他同时又不得不为杨定方,以及留在北大西洋战区的蓝凌波与赵赙礼担心。如果帝国与德国的矛盾激化,他们会不会与德国人干上呢?
  带着这些疑问,白佑彬在二十三日到达了狮城。
  将相关的工作交给了狮城的卫戍部队,以及港口司令部之后,白佑彬搭乘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前往舟山海军司令部。
  到达舟山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日了。白佑彬并不知道,一场真正的考验正在等待着他。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一章 … 继续努力
  出乎白佑彬的预料,前来迎接他的是李明博,而不是陈锦宽,或者卫延年的副官。
  白佑彬心里很清楚。陈锦宽与卫延年是“故意”让他回家与老婆孩子团聚。同时放松一下紧张了几个月的心情。白佑彬也乐于享受安逸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天中。他一直呆在家里。就连去司令部与总参谋部的人事部门报道的事情都让李明博替他去处理。
  直到十月份的第三天。卫延年才亲自找上了门来。
  虽然心里很不乐意。觉的五天的“假期”太短了。但是白佑彬还是收拾好了刚刚放松下来的心情。跟随卫延年去了海军总参谋部。
  “你的晋升令已经下来了。”卫延年似乎在故意“走漏”消息。“元帅决定亲自为你授衔。当然。等下说起。你可要装着不知道。更不能说是我告诉你的。”
  “晋升?”白佑彬有点迷惑。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海军一级中将。
  “是元帅替你申请的晋升。首辅想都没有想就批准了。只是申请的帝国议政院荣誉勋章没有批下来。大概是议政院那帮老小子不大乐意吧。”卫延年耸了下肩膀。“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下次有机会。元帅会帮你申请帝国皇室荣誉勋章。到时候就不是议政院说了算。而是首辅说了算。”对此。白佑彬也觉的没有多大的影响。
  在帝国的三种顶级荣誉勋章中。帝国荣誉勋章由内阁首辅签发,帝国议政院荣誉勋章由议政院的议长签发,而帝国皇室荣誉勋章则由帝国皇帝签发。名义上。皇帝可以向立下重大战功的军人颁发勋章。实际上早在一百多年前。为了削弱皇室的影响力。避免皇朝复辟。由皇帝掌握的授勋权已经转交给了掌握帝国印玺的内务大臣。而内务大臣又是由帝国内阁首辅提名。由议政院批准的。一个位置极为特殊的官员。和平时期。几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