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巨浪 >

第180章

巨浪-第180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六艘战列舰都有不同程度的严重损伤。根据海军情报局的初步分析,六艘战列舰各需要三到八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修复,而且这还得看美国的船厂有没有足够的工人,以及足够的备件。
  因为没有更多的情报,所以暂时无法确认另外两艘战列舰已经在“关岛海战”中战沉,还是去了美国本土西海岸的船厂,没有进入珍珠港。另外,美国战舰的具体维修时间也无法确定,毕竟海军情报局只能根据谍报人员的报告来分析美国战舰的受损情况,在拿到照片,或者更准确的情报前,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七日后,第二份情报送到。
  经过简单的伤损处理之后,“加利福尼亚”号与“科罗拉多”号离开了珍珠港,在二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的护送下前往美国西海岸。几个小时之后,“内华达”号与“宾夕法尼亚”号也在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护送下离开了珍珠港,踏上返回美国东海岸的航线。
  根据这份情报,海军情报局初步判定,没有返回珍珠港的“新墨西哥”号与“马里兰”号已经在“关岛海战”中战沉。当然。仍然需要更多的情报才能最后确定这两艘战舰是否已经战沉。如果这两艘战舰只受了轻微损伤,很有可能现行返回了美国西海岸,或者东海岸的船厂。
  另外。根据美国战舰维修工作地安排情况,海军也能初步断定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大型战舰修理能力。很显然,当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船厂只能同时维修四艘战舰,不然不会让相对较老旧地两艘战列舰返回东海岸进行维修。
  这些情报看上去与战斗无关,实际上却直接决定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
  战舰在战斗受损,返厂维修的时候,基本上等于“战沉”。如果每次维修都需要返回美国本土东海岸地区。其往返一趟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因此,其维修工作所需时间就多出了三个月,战舰执行战斗任务的时间就少了三个月。以帝国海军战舰受损的“频率”计算,美国战舰返回东海岸维修之后,其战舰的平均利用率仅仅只有帝国海军地三分之二。因此,美国海军要想与帝国海军保持同等的战斗力,就必须多建造一半的主力舰。
  由此可见。修船能力直接决定了海军地战斗力。
  当然。很多情报都证明。美国正在全力提高太平洋地区地船舶修理。甚至建造能力。当时。珍珠港已经有两座大型船坞可以为主力舰提供服务。另外。旧金山与圣迭戈也各有一座大型船坞。美国还在扩建旧金山与圣迭戈地修船能力。并且打算在洛杉矶、西雅图与阿斯托里亚各建造一座能够维修主力舰地船厂。
  等这些扩建与兴建船厂在两到三年内陆续投入使用之后。美国在太平洋上至少有十二座可以维修主力舰地大型船坞。以及四座用于建造主力舰地大型船台。当然。很多配套地基础与工业设施也在兴建之中。
  十一月十三日。海军司令部获得了第三份重要情报。
  “内华达”号与“宾夕法尼亚”号到达了巴拿马运河。只是暂时没能通过运河。因为被帝国守军炸毁地船闸还没有完全修复。无法让这些“庞然大物”通过。
  在此之前。海军情报局已经收到消息。“加利福尼亚”号与“科罗拉多”号已经分别到达了圣迭戈与旧金山港。并且在到达当日就被送进了船坞。
  由此,海军情报局做出最终推断,“新墨西哥”号与“马里兰”号战沉。
  其实海军情报局的推断并不完全准确。
  到次年年初,海军情报局做了修正,在“关岛海战”中战沉的不是“马里兰”号。而是“西弗吉尼亚”号。当时。被部署到太平洋舰队地是“西弗吉尼亚”号,而“马里兰”号一直在大西洋舰队服役。
  战时辨别战舰的具体身份。特别是同一级战舰的具体身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战争时期,战舰不会涂舷号,而同级别战舰的外形相差并不是很大,各国海军为了麻痹敌人,做到保密,往往在电报与文件中不会直接使用代号,而不会用其真实名称。因此,搞清敌人战舰的具体身份,是对情报机构地重大考验。
  到此,才基本上搞清楚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具体情况。
  显然,四艘在太平洋这边维修的战列舰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那两艘返回东海岸的战列舰恐怕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重新形成战斗力。除掉两艘战沉的战列舰,在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服役之前,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没有可以使用的战列舰了。
  另外,因为巴拿马运河暂时无法通航,美国海军难以立即从大西洋舰队调遣战舰加强太平洋舰队。
  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海军总参谋部的高级参谋都显得振奋了许多。
  实际上,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情况根本就好不到哪里去。
  除掉战沉地三艘战列舰(“台湾岛”号最后没能回到那霸)之外,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也只剩下了六艘残破地战列舰,而且都需要二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也就是说,在第一批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服役之前,帝国海军只有两艘战列舰可用,那就是从南大西洋返回地“东海”号与“南海”号。
  正是如此,为“南海”号制订的改进计划不得不推迟。
  除了两艘战列舰之外,“果敢”号能在十一月十日之前恢复战斗力。只是,按照海军司令部的计划,“果敢”号将被派往第四舰队,今后其主要任务除了对付英国那两艘战列巡洋舰之外,将主要用来破坏北大西洋的海上航线。
  显然,帝国海军的主力舰数量仍然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
  在制订相关的作战计划时,这个问题变得极为突出。
  即便有足够的登陆兵力,在没有足够舰队火力的支持下,登陆作战仍然很难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另外,在陆战队发动进攻之前,美国为了获得喘息机会,必然大举加强关岛的防御。
  情报也证实了这一点,十一月十五日,一支由近三十艘大型船舶组成的船队到达了阿普拉海军基地。
  这支船队不但送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三个满员师(总兵力近八万),还送来了上百门重型岸防炮,以及近十五万吨的弹药物资。
  二十二日,第二支规模更大的,由近五十艘船舶组成的船队赶到。
  虽然这次送来的陆战队只有二个师,而且还包括了一支人数大概五千的工程部队。但是船队为关岛守军送来了至少三十五万吨弹药物资。据可靠情报,其中至少有八十门十四英寸口径的重型岸防炮!
  毫无疑问,这两次快速海运集中体现出了美国的海运能力与强大战争潜力。
  不说别的,日本恐怕半年也准备不出这么多的战争物资与重型火炮吧。
  在惊讶之余,帝国海军总参谋部,以及前来协助制订作战计划的陆战队军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美国海军没有在“关岛海战”中占到便宜,但是用其强大的海运能力,以及战争潜力部分挽回了海战失利的损失,并且让帝国首次感受到了强大对手带来的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攻打关岛就不再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就连陆少丰都感到头痛,那么多重型岸防炮,没有五到六艘战列舰根本就打不下来!
  怎么办?
  不打关岛肯定不行。等到美国海军缓过气来,关岛不仅将成为帝国海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还将成为帝国海军南下攻打澳洲大陆的绊脚石。如果再在关岛海域打一场海战,恐怕笑到最后的就不是帝国海军了。
  问题是,要打的话,怎么打?
  五个陆战师,超过十万的防御部队,其中留在关岛的不会少于五万人。
  另外,美军不是日军,美军绝不缺乏重武器。
  如果舰队不能提供持续有力的炮火支援,即便陆战队冲上了海滩,最后也会被敌人赶下大海。
  一时之间,攻打关岛成为了当时最为棘手,也最为重要的问题。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十章 … 代参谋长
  作为制订战役计划的人员之一,白佑彬也是好多天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势对帝国海军越来越不利。如果美国海军的两艘快速战列舰在年底服役,陆战队就必须在十一月底拿出具体的作战计划,并且在此之前完成战役准备工作。不然,拖到十二月份,就很有可能失去攻打关岛的机会。
  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该怎么用两艘战列舰去打下有几百门重型岸防炮的关岛。
  所谓屋漏偏逢阴雨天,十一月二十三日,一份新情报让白佑彬等人几乎彻底放弃了攻打关岛的想法。
  美国海军的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基本上完成了舾装,极有可能在十二月中旬正式服役。另外,美国海军很有可能在十二月下旬之前修好巴拿马运河的船闸。也就是说,这四艘战列舰在服役之后,就能奔赴太平洋战场!
  最迟明年一月份,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将拥有六艘快速战列舰。
  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第一舰队最多只有八艘快速战列舰,这还得看“宣宗”号能否在二个月之内修复。
  显然,即便到时候帝国海军有八艘快速战列舰,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优势已不再明显。
  另外,即便陆战队在十二月初就登上关岛,地面战斗肯定不可能在明年一月份之前结束。随着美国海军的六艘快速战列舰(到时候很有可能还要加上四艘老式战列舰)投入战斗,攻打关岛地行动肯定会遇到大麻烦。
  当天。陈锦宽就签署了一道海军元帅令。
  这道命令是下达给各造船厂的,命令只有一条内容:无论如何,也要在新年的第一天修复包括“果敢”号战列舰在内的所有受损战舰。
  只不过,这道命令或多或少对眼前的局势都没有多大的帮助。
  即便造船厂为了完成海军下达的“死任务”,提前进行第三阶段战略动员,也只能保证在明年年初的时候,帝国海军拥有十七艘主力舰(不算“嵩山”号则只有十六艘)。到时候,美国海军部署在太平洋地战列舰将有十到十二艘(算上其大西洋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如此一来。也只能保证帝国海军在明年有微弱的战略优势。
  毫无疑问,要想打下关岛,还得靠手里的两艘战列舰。
  二十五日,陆少丰正式向海军总参谋部提出,暂时放弃攻打关岛的行动,提前展开攻打俾斯麦群岛的作战行动。
  也就是说,连这个陆战队“猛将”都认为攻打关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问题是。提前攻打俾斯麦群岛,就意味着提前展开南下战略。以当时地情况,海军还没有完全做好南下的准备工作。另外,俾斯麦群岛中最重要的是新不列颠岛(帝国称其为腊岛),只有打下了新不列颠岛,并且占领了该岛东北端的天然良港腊包尔,才有能力以此为基地,向所罗门群岛推进。
  腊包尔正是英美在俾斯麦群岛的重要军事据点。
  即便其防御强度比不上关岛,但是要想打下。肯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海军有能力支援陆战队攻打腊包尔吗?
  二十六日,陈锦宽做出了最终决策,采纳陆少丰的建议。先南下,打下俾斯麦群岛之后,再择机攻打关岛。
  相关的准备工作立即展开。
  二十九日,白佑彬就到达了高雄,以海军代表的身份与高雄造船厂协商了维修“东海”号与“南海”号战列舰地事宜。
  因为只是普通维修(主要是检查动力设备),所以工作量并不是很大。
  按照船厂的安排,十二月五日之前,维修工作就能完成。并且为战舰做好出港的准备工作。只是,因为时间太紧张,所以船厂无法为“南海”号换装更先进地主炮,只能为每座炮塔安装一部弹道计算机,并且更换战舰更换电眼丙型搜索雷达,安装一部鹰眼乙型火控雷达。
  次日,白佑彬就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任命书。
  作为第一舰队的代理参谋长,在晋升为海军准将的同时。兼任第11舰队指挥官。
  显然。这个人事安排非常奇特。虽然现在白佑彬仍然留在西太平洋战区,属于第一舰队。但是其即将执行的作战任务是开赴南方战区,到时候第1舰队将变成第31舰队,隶属于第三舰队。也就是说,他以第一舰队代理参谋长的身份指挥第三舰队的第31舰队作战。当然,在他的两个身份中,第31舰队指挥官更有分量。
  后来,白佑彬才知道,推荐他地不是江洪波,而是祖寿清。
  当时,祖寿清是推荐他出任第一舰队司令官,考虑到第11舰队即将开赴南方战区,而且白佑彬出任舰队司令官的话,至少应该晋升为海军少将。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