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巨浪 >

第174章

巨浪-第174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西的政治倾向在很大的程度上会损坏帝国在南大西洋上的利益。
  不说别的,如果英国海军再次派遣舰队南下,恐怕就不会去弗里敦,而是直接到巴西的港口停靠,然后直奔麦哲伦海峡。在此情况下,即便帝国海军及时行动,也难以将英国舰队挡在太平洋之外。
  更严重点,协约国甚至能够利用巴西作为跳板,攻打帝国在南部非洲的军事要塞。
  随着协约国在南美洲地区地扩张,巴西加入协约国集团只是迟早地事情。如此一来。阿根廷的态度也将受到影响,其他那些与帝国关系比较亲密地南美洲与拉丁美洲国家的态度都会有所转变。
  在此情况之下,帝国在整个西半球地利益都将受到影响。
  到时候。即便帝国海军打通了苏伊士运河,协约国的舰队也能绕道进入印度洋,威胁到帝国在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战略利益。并且进一步向南洋地区推进,最终完成合围帝国地战略行动。
  从这个层面看,南美洲的“中立地位”至关重要。
  如此一来,就必须让巴西认识到,与帝国为敌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展现实力。
  巴西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主要城镇,百分之百的重要港口,以及百分之七十以上地工业基础设施都在距离海岸线五十公里的范围之内。一支强大的舰队就足以让巴西回到原始社会。
  只是,白佑彬用来展现实力的方法确实有点“过”了。
  如果当时只集中炮击萨尔瓦多港区,问题还不会这么严重,毕竟港区属于工业与商业区,人口并不密集。另外,萨尔瓦多港确实接纳过交战国的战舰,并且为其提供了战争物资。惩罚性的炮击不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
  主要的问题就是,第62舰队重点炮击的是市区,而不是港区!
  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炮击的性质,让一场惩罚性地军事打击变成了野蛮的侵略与血腥的大屠杀。
  当然,白佑彬当时并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直到十三日,他才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地电报。随即,他就召集舰队参谋。以及各舰的舰长与主要军官,开了一次舰队高层会议。
  这次会议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但可以肯定一点,会议上,白佑彬肯定要求所有高级军官三缄其口,并且将这个指示传达下去,要所有舰队官兵在返回港口之后绝口不谈炮击萨尔瓦多的事情。
  当然,这不是白佑彬的意思,而是海军司令部的意思。
  十八日。第62舰队回到了开普敦。与以往不一样。所有官兵都留在了战舰上,只有负责物资补给的军官去港口司令部办理了相关地事宜。
  白佑彬也在当天晚上见到了第六舰队司令官聂从文中将。
  “电报是中午发来的。”聂从文将电文递给白佑彬后。又语重心长的说道,“这次的事情闹得不小,你要好自为之。”
  白佑彬点了点头,他对聂从文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两人的关系也很一般。
  扫了眼电文内容后,白佑彬立即抬起了头来。
  “谷雨号已经做好了起航的准备。”聂从文似乎知道白佑彬会感到惊讶。“另外,我已经派人给你安排了住舱,大概下个月月初,你就能回到帝国了。”
  “那舰队……”
  “我会替你指挥。当然,只是暂时的。”聂从文微微一笑,“我也要返回帝国述职,到时候会将舰队交还给你的。”
  白佑彬暗自苦笑,到时候他是不是舰队指挥官都是个问题呢。
  只是,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电报中说得很明确,第62舰队暂由聂从文指挥,白佑彬火速返回帝国!
  这个“火速”表示发生了大事,同时也表示接到征召地军人必须以最快地速度返回,不得有任何耽搁!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一章 … 喜忧并存
  明历五百七十二年(公元1940年)九月,对帝国海军来说,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烦恼的月份。
  这个月的第一天,在日本本土作战的两支陆战队就双双取得大捷。
  当天凌晨,陆战第五军突破了日军在市川的防线,占领了通往东京的门户,并且在当天下午就将战线推进到了东京市郊,从此拉开了“东京战役”的序幕。这是陆战第五军在成功登陆日本本土之后,除攻占千叶之外,取得的最为重大的胜利。
  按照余辉宏的一贯作风,他将攻打东京当作了一次极为艰难的作战行动。
  按照当时陆战队获得的情报,到八月底的时候,驻守东京的日军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万,另外还有大概二十五万临时动员起来的作战人员。也就是说,日本在东京投入了五十五万地面部队!
  这是个什么概念?
  战争爆发前,东京的总人口还不到三百万。
  正是如此,余辉宏认为,不大可能顺利攻占东京,陆战第五军的二十多万将士面临着一场艰苦,而且必然充满血腥的战斗。
  结果,陆战队占领了市川之后,余辉宏就下令暂时停止进攻。
  作为一名“稳重”的陆战队将领,余辉宏不会打无把握的仗。当时,他除了要求尽快为陆战队补充弹药物资,提供一批专门用于攻坚作战的装甲车与重炮之外,还要求第14舰队尽量炮击东京,打垮日军的斗志。
  在此期间,余辉宏将一些作战部队全都撤了下来,换上预备队去守卫防线。
  按照他地观点。既然东京是一座坚固地堡垒。就应该在做好了充足准备之后才发动进攻。换句话说。不打则已。要打就一定要打下!
  与余辉宏相比。陆少丰就要“激进”得多了。
  陆战第七军在一日下午攻入北九州。发现日军地抵抗并不顽强之后。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与修正。陆少丰就让原本作为攻城预备队地二个陆战师挥师南下。杀向了大分。准备彻底切断九州岛上地日军与四国岛地联系。
  此时。陆战第七军正在三条战线上作战!
  西面。攻打佐世堡地战斗还没有结束。北面攻打北九州地行动还在进行之中。南面又在向大分进军。当时。陆战第七军在九州岛上地总兵力也就只有八个陆战师。另外四个陆战师都因为伤亡过重而留在长崎。准备乘船返回帝国本土进行休整。而答应为其提供地四个陆战师最快也要在九月十日才能投入战斗。
  毫无疑问。这种打法很符合陆少丰地性格。
  据说,当时至少为陆少丰准备了十辆军用吉普车,而这些车辆的作用只有一个,即随时将陆少丰送到他想去的战场。
  也就是说。陆少丰不但在后方指挥三条战线上的作战行动,还经常去前线视察情况。
  显然,当时压力最大的不是陆战队的地面作战部队。而是为其运送弹药物资的后勤保障部队,以及为其提供炮火支援的舰队。
  为此,祖寿清不得不把刚刚分到艘的几艘战舰全派给了第1舰队。
  另外,原本计划动用八十艘商船为陆战第七军提供后勤支援,到此时已经动用了一百二十艘商船,而且仍然无法满足陆战队的作战需求。长崎港的后勤保障人员数量从五千八百人增加到了一万二千人。运送物资的车辆从二千五百辆提高到了四千辆。这些,仍然填不饱陆战第七军的“胃口”。
  当时,陆少丰发回来的电报中,提到得最多的就是“物资”。
  打到这个地步,日本战败开始倒计时了。
  好消息也并没有就此结束。
  六日,第62舰队在卡宴港外击沉“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三艘英国驱逐舰地消息更让陈锦宽喜出望外。
  当第62舰队击败了英国远征舰队之后,陈锦宽还一度担心白佑彬不会追击“反击”号。作为海军元帅,陈锦宽很清楚放跑了“反击”号的后果。另外。第62舰队不可能一直在南大西洋上活动。“果敢”号已经受伤,而且必须回国修理。两艘“南海”级战列舰追不上“反击”号。如此一来。必须抽调至少一艘快速战列舰去南大西洋上对付那艘英国的战列巡洋舰。
  这对整个太平洋战场上地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反击”号逃脱之后,还会助长英国舰队再次南下的“野心”。到时候,不但第62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得留在南大西洋战区,帝国海军还得考虑是否向南大西洋增兵,这样一来,势必再度削弱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实力。
  结果,白佑彬不但没有放过“反击”号,还用一次漂亮的突袭,在几乎没有受到损伤地情况下干掉了“反击”号,彻底的打垮了英国远征舰队。到此,陈锦宽可以放心大胆的将第62舰队调回太平洋战场。在伤疤愈合,忘记痛苦之前,英国海军也不会再次派遣舰队进入南大西洋。
  接下来的烦恼,就让陈锦宽有点始料不及了。
  首先是十一日,第62舰队在没有任何征兆,甚至没有向海军司令部报告的情况下炮击了萨尔瓦多,而且造成了十多万平民伤亡!
  虽然陈锦宽也认为应该惩戒一下巴西政府,但是他绝不会赞同白佑彬采取的手段。
  战争是军人的战争,而不是平民的战争。
  另外,几乎所有国际法中都明确规定,交战双方不能将矛头对准敌人的平民,更不能对准中立国地平民。
  这件事还没有处理完,另外一件“大事”差点让陈锦宽地心脏病发作。
  十四日,陆战第七军在佐世堡枪决了二千五百名已经放下武器的日军官兵,而且下达命令地正是陆少丰!
  万幸地事。陆少丰干得很隐秘,而且九州是军事管制区,这件事情没有引起外界注意。
  可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十八日,陆战第七军攻占了北九州之后,再次枪决了近三千名日军官兵。
  二十一日,在占领了大分之后,陆少丰再次命令陆战队官兵枪决了五千多名日军官兵。
  当时,为了创造理由。陆战队的“行刑队”甚至用刺刀与机枪逼迫那些丢掉武器的日军官兵拿起地上地枪械!
  另外,陆少丰在提交的战斗报告中,一直声称那是些负隅顽抗的日军。
  据事后调查,当时被陆战队枪决的日军官兵基本上都以放下武器,准备投降。只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些日军官兵的抵抗非常顽强,给陆战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直接导火索则是在攻打佐世堡地战斗中,一名日军伤员在接受陆战队军医抢救的时候,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结果不但炸死了二名军医,还炸死了一名志愿上前线救治伤员的女护士。而那名女护士是当时那支陆战营里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白衣天使”。结果。全营数百名官兵不问青红皂白,枪杀了被俘的几百名日军官兵,然后又冲进前线医院,将所有日军伤员拖到广场上枪决。随着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前线作战部队开始在前线枪杀投降,或者准备投降的日军官兵。到最后则演变成了有规模。有组织的集体枪决。
  二十二日,陆少丰被调离指挥岗位。
  显然,这类恶性事件继续发展下去,迟早会被外界知道。不管是陆战队,还是海军,乃至帝国内阁政府,肯定不想再闹出一个丑闻来。
  只不过,直到战争结束,包括陆少丰在内的上百名官兵都没有接受军事法庭地审判。甚至没有受到审讯。最后。发生在九州的这些恶性事件都不了了之。直到战后五十年,随着一大批相关资料解密。这些事件才公布于众。只是这个时候,包括陆少丰在内的,参与了,或者指挥了枪决日军官兵地军官都已去世。
  其实,发生在陆战第七军的这些事情绝不是偶然现象。
  当时,就算在纪律相对严明的陆战第五军,仍然有不少官兵在前线作战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的拒绝接收战俘,而且很少让军医去救治受伤的日军官兵,反而会用刺刀或者枪弹结束日军伤员地痛苦。
  归根结底,还是一些日军狂热份子引来的麻烦。
  在战争初期,不管是在西太平洋战场上,还是在苏伊士运河战场上,帝国海军陆战队一直在帮助敌方失去战斗力,而且已经放下了武器的伤员。比如,在攻打苏伊士城的时候,陆战队就救治了上千名英国远征军的官兵,其中很多人在战争结束之后还专程来到帝国,向当年救了他们的陆战队军医道谢。
  最初,在棉兰老岛战场上,日军的狂热份子就让陆战队官兵吃了不少苦头。
  到攻打日本本土的时候,陆战第五军与陆战第七军的骨干,特别是主力部队地基层军官都参加过棉兰老岛地战斗,知道日军有多么疯狂。
  面对不怕死,还妄想在死之前拖几个垫背的敌人,陆战队地前线官兵几乎没有选择。
  与其在帮助敌人的时候阵亡,还不如将敌人送入地狱!
  只是,有组织有规模的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