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342章

大宋权相-第342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句老实话。我这个战术,如果换成是鄂州之战时,我是绝对不敢用地。”贾老贼的声音益发凝重,沉声说道:“为什么呢?那时候我们大宋军队不团结,人才也少,我的命令未必能得到坚决执行——就好象范文虎、孙虎臣和夏贵那些人,处处拥兵自重。保存实力,看到有取胜良机也未必敢去冒险。可你们俩不同。庭芝你是我的学生,高达你是我的老友,对大宋忠心耿耿,看到我身处险境,你们可以用命来换我的命,看到大宋军队有全胜良机,你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而不会计较个人得失!所以正是有你们俩、还有曹世雄、向士壁这样的忠正之将,我才敢用这个计划,因为我坚信,当我在襄阳城下创造奇迹、制造出反攻良机时,你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我地命令,全力争取这个胜利地机会。”
  “太师。”“恩师。”高达和李庭芝被贾老贼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心头暖洋洋地,鼻子也有些发酸。贾老贼又笑道:“再退一万步说,如果我的这个战术失败。被鞑子困死在襄阳,随时有生命危险,你们会不会重新组织军队杀入襄阳,不惜一切代价救我?”
  高达和李庭芝凝视贾老贼良久,半晌后,李庭芝忽然说道:“既然老师坚持此计。那我们自然服从命令。可如果这个计划失败——老师不幸为国捐躯了,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提拔我取代老师的平章军国重事之职?”高达则接着说道:“你才多大年纪,就想当平章军国重事?当个枢密院使就勉强了,平章军国重事,我才够资格。”
  “你们两个混蛋!我还没死,你们就算计继承我的官位了?是不是还想算计我的遗产?!”
  “绝对没有,哎,贾太师你腰上这块玉佩挺不错地,留下我帮你保管……?”
  “老师,你家里还有四万多亩良田。不会全交给君实继承吧?我也是你的学生。你可别太偏心……”
  “混蛋!我砍了你们!”
  ……
  贾老贼咆哮声中,宋军的进军策略终于敲定。而接下来,宋军做出一连串让蒙古军君臣目瞪口呆的兵力部署。高达率七万江西军赶赴江陵,在江陵登岸北上荆门,摆出了从荆门陆路北上襄樊的架势;夏贵之子夏得进和青阳梦炎率军三万,也是沿江而上,直接扑向归州,从归州登岸,通过房州迂回到汉水上游的均州,在均州与向士壁军会师。而贾老贼留陈宜中、刘孝忠和王大用率军一万守鄂州大本营,贾老贼自己则与李庭芝率领剩下的十四万宋军沿汉水北上郢州,摆出了贾老贼在东、高达在南和向士壁在西、三面包夹蒙古军的架势。宋军之中陆地机动力最强地曹世雄军则向蒙古军侧后翼移动,但只是进驻了当时规模还很小、仅有几百户人家的桐柏县城后就按兵不动,似乎在等待什么机会再行进军。一时间,东起信阳、西至均州,南到江陵、北至桐柏,方圆数千里的土地上,各大水陆要道中都回荡着宋军军歌《满江红》,朱红色的旗帜也在地图沙盘上将蒙古军的蓝白旗帜三面包围。
  “贾老贼疯了?”看完斥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侦察到的宋军动向报告,忽必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脱口叫道:“他一定是疯了!他的总兵力本来就不如我军,竟然还敢兵分四路?他不怕朕把的四路分兵各个击破?”
  “兵分四路?佛爷我那个缺德弟弟在搞什么鬼?”饶是子聪足智多谋,此刻也被宋军的疯狂举动弄得摸不着头脑,疑惑道:“贾似道老贼又想把我军包围歼灭?可他兵力明显不足啊?难道他做梦没睡醒,以为自己是武安君白起转世,能够以少围多?他这么做,到底是有什么企图?”
  “管他什么企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忽必烈爱将阿里海牙大声说道:“大汗,既然贾似道老贼连出错着,分兵进逼,我们也不用客气。末将建议,先集中优势兵力,吃掉其中一路,挫一挫蛮子的锐气!”
  “集中优势兵力吃掉一路?”忽必烈有些心动。那边刘整却摇头说道:“大汗,吃不掉,如果我们主动进攻,一路都吃不掉。西面向士壁有均州可守,南面高达也有荆门可守,这两座城池都在吕文德当年主持长江防线时修筑并加固,光靠步兵骑兵很难在短时间内攻破。大型攻城器械又难以运输,等我们把攻城武器运到城下。已经失去了先机。曹世雄军全是骑兵,机动灵活,随时可以撤回信阳,贾似道老贼地主力兵力最大,短时间内更不可能将之歼灭。所以说,除非宋人主动进逼,否则我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歼灭其中一路。”
  看着沙盘仔细一想。忽必烈立即泄了气,苦笑道:“刘将军所说不错,贾似道老贼这四路分兵看似冒险,其实都有章法可依,我军在短时间内,主动出击是无法吃掉其中任何一路。”
  “这么说来,贾似道老贼很可能是在打这么一个主意。”伯颜分析道:“贾似道老贼的主力从汉水水路北上增援襄阳,待入城拖跨我军或者从正面击溃我军后。宋人的三路分兵就会从三面包夹过来,曹世雄的骑兵也会挥师向东,切断我军归路,继而歼灭我军。”
  “有道理,小僧也认为贾似道老贼是在打包围和歼灭我军的主意,否则他地兵力不可能如此布置。”子聪附和道。忽必烈背着手在金帐中转了几圈。突然狞笑道:“想要包围和歼灭我军?他贾似道算盘打得挺好,不过他也未免小看朕了,就他那十五万军队也想正面击溃朕地四十万大军?只要他敢从龙尾州进攻,朕就让他有来无回!”
  “刘整,史天泽,朕命你们主持修筑地龙尾州防线,现在准备得如何了?”忽必烈厉声喝问道。史天泽出列禀报道:“回禀大汗,我军除了加固龙尾州到鹿门山沿岸与汉水河心岛原有地弩台、炮台外,又加筑了两百多座弩炮台和修筑了老贼炮专用地石质炮台六十座、床子弩、回回炮和老贼炮的射程都可以覆盖整个河面。拦河木栅也进行了加密加高,并添加大量铁链加固。宋人的船只光是想冲破这道障碍。至少也得花上一天的时间!”
  “还有火船。”谈起自己的得意之作,刘整难免眉飞色舞。“末将精选了一千士卒,准备了两百余艘小船,满载茅草、硫磺和……人油等引火之物,全部布置在水流遄急的白河口,贾似道老贼的船队即便突破拦河木栅,微臣地火船也可以迅速南下,火烧贾似道老贼的船队。”
  “不够,远远不够。”史天泽和刘整都很得意自己的工作,忽必烈却毫不满意的连连摇头,大声说道:“上一次龙尾州之战,我军的沿河工事效果已经暴露,贾似道老贼何等奸诈?他既然还敢走这一条路北上,就一定有了防备之法。所以我军炮台和和弩台还得多修,火船数目也得增加,起码增加一倍。还有龙尾州最大那个河心岛,可以在江心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是我军与宋人争夺的焦点,若是失守,我军的龙尾州工事就会出现缺漏,也不能轻视,得加派军队驻守。”
  “大汗,末将愿再往江心岛驻守。”上一次龙尾州之战中表现出色地郭侃出列,主动请缨去守最危险的江心岛。忽必烈大喜道:“波斯天神愿为朕去守此岛,朕可高枕无忧矣。这样吧,河心岛原有驻军两千,朕再与你三千精兵,务必要替朕守好此岛。”郭侃大声答应。忽必烈又命令道:“从今日起,我军主力全面渡河扎营,加固虎头山、万山和龙尾州防线,不使宋人各路军队有丝毫入城机会。”
  “遵命!”蒙古众将齐声答应。子聪答应之后却又皱眉向忽必烈低声说道:“大汗,我军主力全面渡过汉水,是不是太冒险了?如果我军水战不利,宋人的水军封锁了汉水河道,那我军……”忽必烈一惊,这才想起自己的命令过于冒险,但仔细一想后,忽必烈又摇头道:“没关系,宋人的各路兵马都是依城而守,距离襄阳颇为遥远,即便水战不利也有时间从容过河。”
  “贾似道老贼,快来吧,朕都有些等不急了。”看着地图上的龙尾州位置,忽必烈嘴角露出狞笑,喃喃道:“朕倒要看看,你那十五万大军,到底能不能冲破朕地龙尾州伏击圈?”
  ……
  忽必烈认为贾老贼将率领分兵后所剩的十五万宋军全力增援襄阳,可哨探结果却又令忽必烈惊掉下巴——咸淳二年八月十八日,收到各路分兵都部署到位的消息后,贾老贼终于从郢州开始向襄阳进军,而贾老贼所亲自率领的宋军数量却是出乎所有蒙古文武预料的五万,剩下的九万大军则继续留在郢州,由李庭芝率领。——分兵之后再行分兵,忽必烈简直打破头也不敢想象贾老贼会疯狂到这地步。
  八月十八日下午申时,天气阴晦,由三百二十条大船和三千余条小船、快船组成的宋军船队离开码头,满载六万宋军和无数军需辎重从郢州水门出发,在汉水河上组成一条长龙。为了防备蒙古军使用火攻,宋军各条大船船舷都已经涂满湿泥,又绑满盛水木桶,抗火能力大为提升;秘密武器二十条炮船位于船队中前方,用油布严密包裹由伍隆起率领,是宋军攻破蒙古军龙尾州伏击圈的杀手锏!而贾老贼的旗舰位于船队正中,精忠报国大旗和帅旗在贾老贼座位两旁迎风飘展,贾老贼杖剑立于两旗之中,文天祥、杨亮节扶剑立于两侧,当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各军听令,出发!”伴随着贾老贼的一声长喝,宋军庞大地船队借着徐徐吹来东南风张帆向北,缓缓驶向汉水上游,《满江红》那悲怆地歌声也在波涛滚滚的汉水河面上回荡起来,“怒发冲冠,凭阑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九十一章 鞑虏血(3)
  贾老贼亲自率领的宋军船队走得很慢,八月二十八日下午申时从郢州出发,直到八月二十九日清晨接近卯时的时候,船队才抵达龙尾州的外围——湍滩。这倒不是贾老贼学习范大将军的逃跑精神,走得慢是为了方便看情况不妙开溜,而是贾老贼根据斥候的哨探结果和上一次龙尾州之战当事人杨亮节、朱胜报告得知,蒙古军已经在龙尾州沿岸与河心岛上修筑了大量的炮台工事,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火炮精射威力,贾老贼才选择在清晨进入龙尾州,便于炮手寻找蒙古军那些露天炮台攻击。同时船队也可以借着刮了一夜的东南风缓缓行驶,保留水军士兵体力。
  卯时正,天色微明,从微白的东边天际来看,天空云彩很少,看来刘秉恕为贾老贼计算的天气变化十分正确,阴雨连绵多日的襄樊一带将在今日放情,宋军的庞大船队也全部渡过了水流较为遄急的湍滩,进入水流较缓的汉水开阔地带。贾老贼抓紧时间下令开饭,让宋军士兵吃饱后便于厮杀,饭菜端上旗舰后,贾老贼和文天祥、刘秉恕、王文统等一干人倒是放开腮帮子大嚼,吃得极香,上一次龙尾州之战的实际指挥者杨亮节却端着碗难以下咽,勉强吃一口也是味同嚼蜡。
  “亮节,怎么不吃饭?不吃饱了一会怎么杀鞑子?”贾老贼啃着一支鸡腿,含糊问道:“是不是故地重游,感觉有些紧张?”
  “是紧张。”杨亮节倒也坦诚。老实答道:“学生一想到上一次龙尾州大战,想到鞑子在龙尾州修筑那些密密麻麻的弩台炮台,还有想到上一次在龙尾州那些为国捐躯地大宋将士,学生就既紧张又惭愧,食而无味。”
  “不用那么内疚,上一次龙尾州惨败,责任不在你。”贾老贼用牙齿撕下一团鸡筋咀嚼。赞一声好味道,又说道:“上一次的龙尾州惨败。其关键原因是我军保留实力,可以破坏鞑子的大炮没有给你一门,手雷和箭雷配给也严重不足,士卒还大部分是即将淘汰的老弱士兵——光五十岁以上的士兵就占了一半,这样的军队要是不惨败,那才叫见鬼了。你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能领着接近万人地军队撤回郢州,表现已经让我很满意了。”
  “多谢恩师宽宏大度。可想到那些牺牲的弟兄,我还是很惭愧。”杨亮节低着头,还是有些心事。贾老贼笑道:“行了,过去地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人要往前看。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就赶快吃饱肚子,一会到龙尾州多杀些鞑子,给以前牺牲的弟兄报仇。”
  “是啊。恩师不顾一些人的反对带着你再战龙尾州,就是给你机会将功赎罪,你要是不吃饱,杀的鞑子少了,岂不是更加愧对恩师?”师兄文天祥也站出来安慰杨亮节,态度甚是诚恳。好说歹说。杨亮节的心情才稍微好些,勉强吃了两碗糙米饭。文天祥又斜着眼向杨亮节问道:“师弟,今天的早饭是你安排,菜怎么这么好吃?好象不是军中大厨做的吧?”
  “不错,不是大伙房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