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166章

大宋权相-第166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十分有利,想要上书皇上执行,你们看看可行吗?”
  廖莹中双手接过陈宜中那封书信,展开与众人同看,见陈宜中所提出的公田法主要内容是针对南宋土地兼并严重地问题。建议贾老贼在接掌政权后颁布法令。限制大地主的田土额度,超过部分的三分之一由官府收买为公田。公田交由佃户耕作,然後以其佃租作为军粮,借以弥补南宋朝廷财政上巨额亏空,同时还能使流民有田可耕,有粮可吃,降低农民暴动的可能性,使南宋朝廷能腾出手来全力应对蒙古威胁。(注1)
  “虽然陈宜中在临战指挥上有所欠缺,但本官觉得他这一条建议还是相当不错的,利国利民,对国计民生都有莫大好处。一旦实施,我们大宋军队军需也就有了保证,再也用不着加重税赋,使百姓苦不堪言了。”众心腹看信的时候,贾老贼滔滔不绝的说道:“如果皇上同意这项法令,本官打算以身作则,把皇上赐给本官的良田中拿出一万亩来,献给朝廷充作公田,号召百官一起拿出土地,缓解国家财政地危机……”
  “你们怎么了?怎么一个都不说话?”贾老贼自言自语的说了许久,总算发现自己的几个心腹都不说话,而且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便开口询问道。贾老贼的几个心腹走狗彼此对视几眼,交换眼色,最后狗头军师廖莹中咳嗽一声,首先说道:“少傅,请恕小人说一句难听的——你太心急了,如果你颁布这项公田法,那你的右丞相也算做到头了。”
  “什么意思?”贾老贼满腔为国为民地热情被廖莹中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一张脸立即拉了下来。廖莹中精乖,马上闭嘴,其他人更不敢开口,仅有张世杰说道:“少傅,末将不懂民政,但末将也觉得这项法令不错,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你如果颁布实施,末将第一个……”张世杰还没把话说完,与他关系最好的陆秀夫便拉了一下他的袖子,示意他住口。贾老贼见状更是恼怒,愤愤道:“怎么?你们都觉得公田法不好吗?”
  “少傅,公田法好是好,可……可……”宋京吞吞吐吐半天,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可太得罪人了!手里土地的人,全是达官显贵。王公大臣,少傅你用公田法逼他们出血,他们不恨死你才怪。到那时候,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逼你下台,这么多权贵集体反对你,只怕皇上也保不住你。”
  “是啊。”宋京先开了口,翁应龙也有了胆子。小心翼翼地说道:“现在我们大宋什么人的土地最多?皇上的亲弟弟——忠王爷的亲生父亲——荣王赵与芮手里的土地最多!公田法一旦执行,他首当其冲损失最大。他不恨死你才怪。”
  “本官可以试着说服荣王,劝他拿出一批土地来捐给朝廷。”贾老贼鸭子死了嘴不烂,硬着头皮给自己辩解道:“荣王的儿子赵禥正在能不能当上太子地关口,本官劝他,他多少得给本官一点面子。只要有他和本官一起带头捐田做榜样,下面地阻力会小很多。”
  韩震、宋京、廖莹中和翁应龙等人一起苦笑,虽然明知道贾老贼好大喜功执政过于急噪。却因为本性阿谀不敢坚决反对。仅有陆秀夫不怕让贾老贼不高兴,站出来大声说道:“贾少傅,请恕下官直言——你这公田法倘若执行,不但会得罪朝中权贵,更会殃及百姓,使黎民更加苦不堪言!”
  “公田法为国为民,如何能殃及百姓?”贾老贼大怒,厉声质问道。陆秀夫毫不惧色。大声说道:“贾少傅,你可还记得王安石的青苗法与常平法?王荆公变法,何尝不是为国为民?可他地法令到了地方官吏手里却变了味,既使贪官浊吏多了盘剥百姓的手段,又使黎民百姓负担更重,更加困苦。最终导致变法失败!而少傅你的公田法,就与王荆公的青苗法、常平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意为国为民,最终却只能害国害民!”
  “仔细说来听听。”贾老贼虽然不服,却也知道民族英雄陆秀夫的见识肯定在自己之上,所以打算仔细听听。陆秀夫板着手指头说道:“如果执行公田法,第一点就是得罪满朝公卿,使少傅在朝中孤立;第二点,公田法要从地主手中买田,但国库空空。钱从何来?造楮(印法纸币)给钱?那些地主个个都是人精。怎么可能愿意要贬值不断的会子?何况滥发纸币,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其中道理贾少傅比下官更清楚,下官就不多说了。”
  陆秀夫仅说了两条,贾老贼地脸色就已经成了铁青色,吓得韩震、廖莹中等人对陆秀夫连使眼色,要他别再扫贾老贼的面子。陆秀夫却装做没看见,毫不客气的继续说道:“第三点最关键也最容易出意外——地方官员执行公田法,其中弊端太大!我朝官员吏治如何,贾少傅心里应该清楚,公田法一旦执行,不过是给地方官员从帐目中大做手脚和勾结富豪瞒报土地田亩收贿纳贿的机会,同时地方官员又可以对那些田亩数目不足交公的中小地主大施淫威,强行索贿纳贿,中小地主不给,那些地方官员就可以借公田法之名强行购买他们手中的土地,更可以借公田法之名低价强行购买良田,倒卖之后另购薄地上交国家,从中牟取巨额差价,把贾少傅你推到万夫所指的地步啊!”
  陆秀夫将话说完后,贾老贼的脸色已经难看到无可复加地地步,可就在陆秀夫做好准备迎接贾老贼大发雷霆的时候,贾老贼最终还是清醒过来,苦涩的说道:“君实言之理,你们也说得对,本官太好大喜功了。公田法的事情暂时不议,咱们还是先纠正吏治,再慢慢讨论改革公田法推广不迟。”
  “少傅明鉴,正是这个道理。”贾老贼及时的悬崖勒马,几个走狗都松了口气。不过狗头军师廖莹中比较了解贾老贼的脾气,又不放心地叮嘱道:“贾少傅,公田法的事情,咱们几个心里知道就行,你可千万不能告诉不可靠的人。否则一旦流传出去,让有心人知道了这件事情,怕对少傅不利。”
  “我又没颁布实施,能有什么不利?”贾老贼心里嘀咕一句,命令道:“去把刘长平叫进来吧,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阿里不哥的什么盟约。”
  ……
  “丁大全不能倒,他要是就这么垮台了,贾老贼同时掌控政权兵权,对我们万分不利!”与此同时的赵禥家中,全玖美目中寒光四射,象上级对下级发令一样对赵禥及赵禥一党的众官说道:“我们得想办法保住丁大全,让重登相位!否则朝中无人制衡贾老贼,贾老贼一手遮天,忠王能不能登上太子位置不仅要看他的脸色;即便忠王当上了太子乃至继承了大位,贾老贼仍然能架空皇帝,独掌朝政!”
  “王妃,丁大全罪恶滔天,天人共怒,我们如果保住了他,怕朝廷和百姓都不答应吧?”汤汉为难的向全玖问道。全玖冷笑道:“丁老贼确实不是好东西,但眼下我们需要他牵制贾老贼,暂时忍让一下有何不可?等到我们扶持起能以贾老贼对抗的新人,再把丁老贼板倒也不迟。”
  “可……”汤汉等人本来还有异议,全玖却不耐烦的说道:“不用说了,你们想说什么本妃明白。但今天地情况你们也看到了,赵孟关本来已经万劫不复,翁应弼却站出来把他保住,留他一口气继续威胁忠王——翁应弼是翁应龙地亲大哥,翁应龙是贾老贼的心腹,翁应弼表面清廉,独来独往,实际上背后也是被贾老贼操纵!贾老贼也在打用赵孟关制衡忠王地主意,难道你们连这也看不出来?”
  将汤汉等人训得唯唯诺诺后,全玖的如花俏颜上尽是冷笑,冷冷说道:“贾老贼很能打仗,让他做一条给忠王看家护院的狗就足够了,再让他掌管朝政,他这条狗还不骑到忠王头上来啊?”说到这,全玖下意识的摸一下高高隆起的小腹,心道:“不把这条狗管好,他就又要肆无忌惮的骑到他的女主人身上了。”
  注1:公田法,历史上贾老贼真实执行的一条政令,本来历史上的贾老贼执行这条政令起意也是为了利国利民,也确实在一段时间里支撑了南宋即将崩溃的财政,但是把大地主得罪得太惨,这才背上大奸臣的臭名;同时因为地方官员从中大饱私囊,间接也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让利国利民变成了害国害民。顺便说一句,在历史上摔死贾老贼的郑虎臣家族就是大地主,在贾老贼执行的公田法被剥夺了大量土地,杀贾老贼不排除出自私仇。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五十二章 翻手为云
  因为心目中早已决定的好政策公田法遭到众心腹一致反对而被迫放弃,贾老贼的心情极度不爽,与阿里不哥派来的刘长平谈完话后,贾老贼的不爽心情就变成犹豫万分了。以至于进了李妴的房间后,一向不弄到三更不睡觉的贾老贼仅草草与李妴亲热了一次便停下休息,躺在李妴旁边一言不发,弄得意犹未尽的李妴还以为贾老贼病了,摸着贾老贼额头轻声问道:“今天怎么这么没精神?有那里不舒服,要不要我给你叫大夫?”
  “没事,在想一些事情,有些心烦。”贾老贼顺口答道。李妴楞了一下,奇怪的问道:“心烦?你不是一向很乐观吗?我认识你快一年了,还是第一次听你这么说,为什么心烦?能告诉我吗?”
  “公事上……”贾老贼本想一贯的公务借口让从来不干预自己政务的李妴闭嘴,话到嘴边却心中一动,改口问道:“妴儿,你出身西夏,了解那边的情况。我问问你,以我们大宋目前的军队情况,如果向利州东西路(四川)、凤翔路(陕西)和西夏旧土发动进攻的话,有几成把握能夺回这三路的土地?”
  “你干嘛忽然问这个问题?”李妴被贾老贼问得莫名其妙,不过还是如实答道:“依我看很难,元丰五年你们大宋的神宗皇帝攻打我们西夏,动用了五条行路共计四十万兵力。一度把我们西夏打到亡国灭种的险境,但最终还是因为缺乏骑兵无法保护粮道,被我们西夏地名将仁多菱丁切断粮道,粮草不继而功亏一篑。那时候的大宋军队差不多是在颠峰时期,尚且不能打下西夏,现在的大宋军队比神宗时期要差得多,凭借长江天险自保也许还行。还想反攻夺回利州东西路、凤翔路和西夏旧土——说句不好听的,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而且还有一点。这些年利州东西路一直是蒙古鞑子攻打大宋的重要战场,上千万当地百姓大量被鞑子屠杀,蜀中平原人口稀少,以步兵为主的大宋军队即便拿下这些地区也无法就地筹粮,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更大。”李妴躺在贾老贼怀里继续说道:“至于四川(注1)周围地军队布防情况,你比我更清楚,北有忽必烈经营多年的汉中。南有忽必烈麾下地大元帅兀良哈台,西有臣服于忽必烈的吐蕃,大宋军队一旦入川,必遭三面夹击,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还有是财力啊,大宋现在的国库,实在再经不起一次远征了。”贾老贼哀叹起来,眉头紧锁。显得心事重重。李妴很奇怪贾老贼为什么忽然问她开始的问题,却知道这肯定涉及重大决策不敢多问,只是怕贾老贼操劳过度累坏了身体,便转移话题说道:“老爷,丁大全的事怎么办?要不要我叫上张世杰,带几个人去把丁大全做了。斩草除根?”
  “别去冒险了。”贾老贼摇头,毫不在意的说道:“负责调查丁大全案的人是吴潜和忠王,吴潜那个老顽固早就对丁大全地腐败残暴和卖国求荣恨之入骨,不用我们打招呼,他都不会便宜了丁大全,让吴潜用法典去治丁大全就行,没必要再去冒险。要是被人发现,又是一桩大麻烦。”
  “听你的,那你就赶快休息吧,明天还要上早朝。”李妴柔声说道。贾老贼顺口答应。一双眼睛却仍然睁得贼亮。盯着蚊帐的顶蓬辗转难眠,心中犹豫难决。整整一夜没有闭眼……
  ……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又到了早朝时分,终于接过民政大权的贾老贼在早朝上一改平常的低调,接连向宋理宗建议实施三道政令,一是盘查各地府库,核对帐目,纠正地方官员贪污之风——其实就是抓几个贪官出来抄家,把他们的钱收进国库;二是停止发行纸币,暂时关闭从过年来没休息过的造楮作坊,遏制会子疯狂贬值地势头;第三是对北方重开盐路,销售两淮已经囤积如山的食盐并调整食盐北上的盐税,借以缓解财政危机。宋理宗当场全部答应,三道政令立即颁布实行。虽说重开盐路有资敌之嫌,但贾老贼抗蒙功臣的名号放在那里,倒也没有人说三道四——换丁大全就不行了,以贾老贼那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德行,不马上领着一帮主战派文臣武将把丁大全的祖宗十八代骂个狗血淋头那才叫怪。
  “贾爱卿,朕让你与阿里不哥地使者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