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战国谋妃 >

第21章

战国谋妃-第21章

小说: 战国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孟蝶心里松了口气,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来。
“胡兵来势凶凶,势不可挡,代郡虽城墙坚固,但却兵力不足,若从各地调兵,一则影响前方战事,二则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若向邻国借兵,一则灭太子威风,长他国盛气,二则请兵容易,送兵难,邻国若乘火打劫,岂不陷赵国于更大的危难之中。”
孟蝶短短几句话就把此时的现状分析得十分透彻,调兵不行,借兵也不行,那么唯一可行的就是靠自己的力量袭败林胡。这一点赵雍岂能不知,可十天下来,胡人的攻城越来越猛,守城将士死伤甚大,众人却无计可施,赵雍瞧着跪坐下侧的小儿,心里突然有了些期待,只听她又言道:
“兵者,诡道也,小人的计策乃为诱而引之,乱而取之。胡兵虽猛,然却性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满速因报仇而来,势必急燥,若以一师出城迎战,诈为败走,胡兵必追,从而诱敌深入,吾军可在城内设伏,以待之,追兵遇伏,必骇而奔,军心大乱,吾等奔而逐之,从而乱中取胜也。”
孟蝶一口气说完,平静的看着赵雍,赵雍的脸色只能用惊喜来形容,只听他喜言道:
“此计甚妙!一师伏于东,以遏其前,一师伏于西,以逐其后,首尾攻击,万无一失。”
孟蝶接着又道:“我军还可在东西两侧各挖暗坑,此坑须深五米,长十米,坑内布满刀剑,周边埋伏弓箭手,携上火油,只待敌入从东西两侧而入,必落入此坑,此至万箭齐发,火油引燃,定叫他有去无回。”
“妙,妙,哈哈…。”赵雍不仅连连称赞,小儿之策果然没让他失望,小儿之才也让他实为叹之。
赵雍十分高兴,正欲呼唤帐外之人安排作战之细节,却见孟蝶再次稽首言道:
“小人还有一事,望太子允许。”
“何事?”
“此战若能擒得满速,望太子交于小人处置。”
“哦?”赵雍对孟蝶的要求自是了然于心,但仍旧挑眉言道:
“此乃军中之事,小儿岂能报以私仇,况且又如何处置?”
“小人与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得剥其皮,削其骨,饮其血,食其肉,然小人不是残暴之人,小人不敢乱之军营大事,小人只想取之首级祭奠家人。”
“小儿之意莫是要回吴邑?”
“正是,亲人离去,仇人伏诛,小人应为父母守孝三年。”
赵雍听言,心里顿时不悦,好一个小儿!借孤之力,报灭家之恨,再抽身事外,把孤当成何人?再者,她说要离去,为何心中纠结?
赵雍不露声色,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言道:
“小儿献此良策,若能事成,定交于汝处理。”
“果真?”孟蝶脸上一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赵雍淡淡而言。




第28章:大败满速
孟蝶回到了太子府,久久不能入睡,她把玩着手里的匕首。匕首本在雪地遗失,想不到却落在妖孽手里,刚才又赐于她作为防身之物,此人还真是不可着摸。
次日傍晚,孟蝶担心了一天,终于听见外面炮火震天,金鼓喧嚣,孟蝶冲出房屋,瞧着黑夜里火光冲天,心情紧张而兴奋,战斗己经拉开,这一战必胜无凝。
且说代郡城外,满速众人在城下叫骂,仇夜领着一师开门搦战,胡帅大良持刀跃马,领着胡兵三千出帐迎战,双方交战激烈,两人更是交锋数十合不分上下。最终仇夜“气力不佳”,调马便走,向着东门而去,大良紧追不舍。满速见大良得胜,帅大军跟后。大良冲入东门,守门士兵未做抵抗纷纷败退,大良心中大喜,正在得意之际,忽闻城内炮声大震,杀声震天,四周皆是伏兵,如蜂攒蝇集,且先前部队突然不见了人影,原是掉入暗坑,顿时箭如蝗虫般的射来,火光冲天,众胡陷入一片火海。
大良急叫“中计!”调回马头便走,反将满速兵队冲散,大家不明原由,立脚不牢,乱着一团,一齐都奔。此时,仇夜与代郡守将又调转马头,帅兵攻来。
满速见大军己乱,令大良前方开路,自己断后,且战且走。落后者皆被赵兵擒斩。
两人帅兵绕走西门,又遇伏兵,却是楼园领众赵兵攻来,满速与大良领兵奋力抵抗,真是前有阻隔后有追兵,首尾夹攻,胡兵死伤大半。两人又帅兵向北吴邑退去,行至官道上,回顾赵兵渐远,喘息方定,谁知官道两侧喊声大举,一枝军马冲出,原是代公领着其私家军埋伏于此,满速心中愤怒,举刀迎战,纠缠片刻,满速不槐为林胡第一勇士,代公众人不敌,但赵雍与楼园,仇夜领兵己追来,大良无心恋战,拉着满速夺路奔逃,此刻,胡兵早己溃败不堪,被杀得七零八落,四散逃命,赵兵可谓乱中取胜。
混乱当中,大良被赵雍一箭,正中脑袋,坠马而死,满速眼见大势己去,含怒而逃,赵雍又举起长弓,拈弓搭箭,对准他的脑门。然而,他却向左偏了偏,羽箭飞出,却只中肩部,待再搭二箭时,满速众人己奔出数里,楼园,仇夜欲策马复追,却被赵雍呵斥住。言道:
“释满速回胡,林胡必乱,于我赵有利也。”
众人听言暗叹如此机会怎能释那满速贼人,却也不敢违抗君命,而赵雍释放满速的真正原因恐怕只有他自己明白。
至此,代郡守卫战以赵军大获全胜而结束,满速二万胡兵被擒斩一万七八,而满速也身负重伤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逃回了林胡草原。
敌军败退,众人欢呼,太子赵雍在代郡的声望日渐升高,各方势力纷纷投入赵雍门下,赵雍可谓是春风得意。太子行宫又一片欢歌笑语,却不管前方与魏之战中己陷入焦炙状态。
而此刻孟蝶却并不高兴,当她得知满速逃离的消息时是又惊又怒,他居然能逃走,他当真如此了得?可接下来自己又该如何?大仇未报,可就凭自己的力量简直是异想天开,那么唯一可依靠的还是赵雍。
孟蝶在屋里思索了两天后,才来到太子行宫的大殿,却又踌躇不前,看着前方威武的宫殿,不知怎的,她心里升出一丝恐惧。
踏进这里对她来说将会失去很多,也将会面对更多的危险,但是,却也是她报仇的唯一出路。
徘徊许久,终于见着楼园的身影,她深吸一口气,迈出了这一步。
孟蝶穿着一件灰色的葛衣,和太子府内的奴仆一样,不过她并没有梳辫,而是像男子一样把头发挽在头顶。她本身体质弱小,乍一看就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厮。
楼园领着她穿过几个走廊,来到一大殿内,这里春暖花开,丝竹声起,编钟鸣鸣,香烟袅袅,几女子在殿中广袖迎舞,大殿两侧并排着众多塌几,一旁坐着儒生打扮的贤士,而另一旁却是身着华服的贵人们,他们持爵饮酒,脸上笑容绽放,一片奢靡之色,而在他们身旁都各有一二名女子相陪,这些女子即使在这寒冷的冬天,也都薄沙披身,身子凹凸有致,胸部若隐若现,她们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与身旁的贵人嘻笑作乐。
孟蝶瞧着只觉一股热气直冲脑门,突然觉得自己来错了时候,来错了地方。她正欲弓身退出,却是赵雍的声音响起,
“兀那小儿,且上前为孤斟酒。”
孟蝶一愣,止住了脚步,回头看了看赵雍,见着这妖孽正眯着一双眼打量着她。孟蝶无奈只有硬着头皮穿过大殿向着赵雍走来。
众贵人瞧着是一小厮,却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饮酒作乐。
赵雍穿着一件暗红色的深衣,峨冠博带,环佩锵锵,典雅高贵,他俊美绝伦,也高傲霸气,他圆润洒脱,也从容淡定,他光芒夺目,也咄咄逼人。孟蝶仅瞧了他一眼,就匆匆低下了头,暗忖,妖孽就是妖孽,贵人就是贵人,天生的王者之气。
孟蝶低眉垂眼的来到赵雍身旁,为他斟酒,随后就跪坐在他的身后,一动不动也不敢离开。
赵雍瞟了她一眼,持爵一饮而尽。
赵雍身边没有美人相伴,孟蝶心里不仅一阵嘀咕,颇有一些意外,暗忖:有美人不用,真乃不懂享受也。
正在这时,只见一褒衣缓带的老者持起一四方青樽,朝着赵雍喜言道:
“此番大败林胡,乃太子之功,下臣实为佩之。”
此老者乃代公也,众人见此,也纷纷持爵相敬,满口称赞之词。
赵雍听言,微笑不语,片刻才慵懒的言道:
“此次大捷,功不在孤,乃另有其人。”
赵雍言毕,众人都是一愣,特别是跪坐在他身后的孟蝶,她微微抬起双眸,瞧着赵雍的背影,暗忖道:此妖孽为何如此一说?正在疑惑之际,只见代公向着殿下众人扫了扫,然后微笑言道:
“不知是那位贤士之策让我代郡得以解围,吾应当面酬之。”
堂下众人面面相视,相互猜测起来。片刻,只听赵雍轻笑两声而言:
“此人并非士人,也非孤麾下之人,孤之麾下食客众多,能人众多,此人不足一提。”
赵雍说完又持爵在唇边轻轻一抿,此话虽是含笑而言,却也份量十足,他并未讽刺嘲笑之意,却字字带珠,殿下众贤士听之,顿觉羞愧难当,也有些愤愤不平,其中一贤士不仅起身言道:
“主公可告之此人,吾等也想与之请教一番。”
“呵呵,”赵雍笑道:“此人不在殿中,众贤士不必在意,孤甚感众士之忠心,还望今后协助孤共谋大事。”
众人齐声应“喏,”高举酒樽掩面而饮。此时,孟蝶的嘴角微微翘起,一丝嘲弄露于脸上,妖孽狡猾甚斯,短短几句就激起众人之斗志,还彰显出自己爱才之至,怕是这殿下众人真会为他出生入死了。
闻言齐国的孟尝君食客三千,但当孟尝君逃避他国时,三千食客一哄而散,真正对他有帮助的又有几人,而赵雍对其食客的旁敲侧击,暗讽明赞,又能引得几人忠心?孟蝶暗自思索,也许这就是政客们的驭人之术吧。在这战乱时代,上位者求贤如渴,才导至众多布衣“崛起”,商鞅,管仲,吴起,就是最好的例子。
经过这小小的插曲,筵席继续热闹非凡,而众多贤士也开始了大辩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众多场合都会发生,孟蝶这位外来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盛况,自是好奇不己,她不懂什么儒家,墨家,法家,不过从夫子的书中曾得知一二,此刻她微微抬起头,颇有兴趣的观看这一幕,而赵雍则一直品酒不语,微笑聆听。
只听一贤士言:“治国应当以仁爱为先。”孟蝶听懂了,这是儒家的主张,而另一贤士则言:“非也,非也,兼相爱,天下治。”这又是墨家的主张了。于是众人就针对“仁爱”与“兼爱”展开了争辩。
儒家的仁爱主张爱有等级之分,差别之分,而墨家的兼爱正好相反,不分亲疏
贵贱,等级,差别一视同仁的爱。众贤士口悬河汉,舌摇山岳,唇枪舌剑,令孟蝶叹为观止,对这耍嘴皮子的功夫自叹不如。
儒家贤士又谈起了礼乐治天下,而墨家贤士呲之以鼻,反驳道:“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为乐非也!”
众人还在争论不休,久而久之,孟蝶觉得甚是无聊了,不由得叹了口气,却不料被赵雍听见。只见他转过头去,似笑非笑的言道:
“小儿为何叹气,可有高见。”
赵雍言毕,殿内顿时鸦雀无声,纷纷看向高位上的太子和他身后的小儿,不明其由。
孟蝶也着实吓了一跳,这个赵雍非要把她推向风口浪尖。
面对众人的注视,孟蝶吞了吞口水,暗忖,反正也要走这一步,也许此时正是一机遇。于是她抬起双眼,眼神无比镇定的瞧着众人言道:
“众贤士之言,都颇有道理,小人不敢驳之,然,如今战乱时期,小人唯独对商鞅之政赞同一二。”
轰!孟蝶言毕,众人都哄笑出声,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矛头对准了孟蝶,有的贤士还直言道:
“如此小儿愚昧之极。”
“简直胡言乱语。”
“那商鞅乃世人唾弃之人,居然有人赞其政绩。”
……
众人议论纷纷,然而孟蝶对其嘲笑却不以为然,她低头不再言语,心里却嘲笑道:儒家,墨家,道家,仁爱,兼爱,无为在这乱世有个屁用,还不如法家的刀剑来得实在,可用,秦国不就靠此而统一六国的吗?
众人还在嘲笑,代公却露出一丝疑惑之色,这个小儿他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太子身边何时有了此人的存在,他看了看孟蝶又瞧了瞧赵雍,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小儿提出此言,莫非经太子的默许?或是直接代太子而言?代公心里突然感到一些不妙。
而赵雍也把众人的神色都一一看在眼里,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朝着众人言道:
“无知小儿,果真愚昧。”随后又朝着身后的孟蝶厉声言道:“还不快快退下。”
孟蝶心有不平,暗想自己是不是又着了妖孽的道,却也不得其解,只得弓身退出大殿。




第29章:孟蝶成士
孟蝶候在赵雍的寝宫外,被告之不能离开,须等太子回来。此刻天己黑暗,四周点起了宫灯,走廊上晕晕暗暗,数十个黑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