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战国谋妃 >

第134章

战国谋妃-第134章

小说: 战国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此,赵王后惊慌的心,微微有些平静,她迎上他的目光,
“我乃韩国公主,君上处置我,将失去韩国支持。”
“呵呵呵……”赵雍听言嘲笑出声,“汝,当真认为孤会惧怕韩王?”
赵王后眉头一皱,“赵韩本乃一家,只有结盟,才能敌御强国,君上治了臣妾,岂不背判盟约?不惧他国来侵?”
赵雍扬唇一笑,笑容背后却犀利的杀意,“王后言之有理,然,王后之死,孤会宣称,乃难产而亡,谁能凝之?即使韩王有凝,奈孤以何?”
赵王后听言,再次惊恐的张大了嘴,绝望的摇着头,双手紧紧的抓住赵雍的袖摆,刚才那一份自信,早己被他绝情的言语击得粉粹,她不敢相信,她做着最后的挣扎,赵雍这样对她,尽因孟蝶而起,
“害孟蝶者韩瞿也,臣妾实不知情啊,君上……”
赵雍冷哼一声,打断了她的话,
“虽为韩瞿所为,然,汝乃帮凶,孤岂能放过?如此蛇蝎心肠岂能留于后宫?孤的孩儿不能白白受死,孤要汝等,一一陪葬。”
赵雍的声音不急不缓,最后一句,字字含诛,己是咬牙切齿,他恨不得扣上她的咽喉,扭断她的脖子。
他的眼神透着深深的恨意与厌恶,用力的甩开赵王后紧紧握住的双手,
“汝的孩子为赵氏血脉,孤暂且留之,然,不得入我赵宫,更别想入我赵氏朝堂,继我赵氏江山。”
“不……”赵王后凄凉的哭喊出声,此刻的她己瘫倒在地,身子本就虚弱,这毫无征兆的结果,让她手足无措,她爬上两步,再次来到赵雍的面前,
“你不能这样,吾要见君父,吾要见君父……”
然而,迎上她的是赵雍绝情的转身,长袖一甩,大步离去,紧接着,一护卫端上了酒樽……
次日,赵王后薨,两日后,其子赵章被送往代郡原太子行宫,代姬自告奋勇随行,赵雍允之,至此,赵宫无一妇人。
两月后,赵雍起兵十万,征伐中山。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两年后,赵国攻破中山大半城池,夺取了中山与代郡和燕国交接的土地,把中山完全裹在赵国境内,对中山进行了严密的封锁。
楼烦与中山欲夹击赵国代郡,遭到了赵军的痛击,赵雍占领楼烦大片土地,并设立郡镇,修建了两道长城,以阻止林胡和楼烦的南下。
赵国的疆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
三年后,秦国发生大事,秦王崩,两公子争权,秦国内乱,最终公子壮继位,然公子稷一党仍伺机夺权,楚,越,齐混战,燕国正在筑黄金台招贤,国破民弊,百废待兴。赵雍再次与宋国结盟,用来牵制魏韩,以防魏韩干涉他对中山国的进攻,同时,他也密切观注秦国内政。
这一年,春未夏初,赵雍入秦,一为吊念先秦王,再为恭贺新王继位。




小彦过年耍安意了,还没有静下心来写文,会更新得缓慢,罪过,罪过。



第183章:我叫白起
秦国都城,咸阳,一驿站内。
突然传出一声尖叫,惊动四周过往宾客纷纷驻足探来,紧接着又是一阵妙语联珠的责骂。
宾客又都摇了摇头,各自散去,仿佛此番景情早己习以为常。
话说这间上房内,一位十八,九岁的妙龄少女,双手叉腰,凤眼圆睁,脸色怒红,直直的瞪着面前一位青年剑客。
而青年剑客则是低头不语,做驼鸟状,眉头紧锁,一幅洗耳恭听,受教的模样。
只听这位少女指责道,
“汝乃吴子贴身剑客,如今却独自而归,吴子失去消息,汝,汝还敢回来?”
少女显得十分激动,言语也越来越激烈。
“汝,不是自称武力上乘乎?矩子弟子乎?怎奈几个毛贼也不能应付?”
青年剑客听言,嗖的抬起头来,红着脸辩解道,
“何止几个毛贼?吾等受了埋伏,分而突围,相约此处相聚,再者,吴子有句且在侧,贼人伤不了她。”
“哼!”少女抿嘴一哼,“汝归来数日,然,吴子还无音讯,明明是汝贪生怕死,武力不及,还要狡辩。”
“你?……”面对少女的不依不饶,剑客也怒眼相对,却接不上话来,几日来,他也懊悔不己,不过当时的场面实在混乱,他们一行数十人,押着二十多辆装满货物的牛车,遇上山贼袭击,队伍被冲散,好些剑客命丧贼人剑下,他也无法肯定吴子与句且是否逃了出来,此番押运,是两年来遭受最大的一次袭击,不过,句且武力在自己之上,吴子聪慧,他们定能化险为夷。
剑客不愿再与少女争吵,转身走出房子,来到院内,有些心烦易燥的扯着树上的枝条。
此剑客不是别人,正是华,而那位妙龄少女,正是当年随孟蝶从秘道而遁的小七,而他们口中所谈及的吴子,乃孟蝶也。
三年前,孟蝶与小七借着秘道逃出了邯郸城,随后孟蝶用火药封了出口,两人逃往齐国,寻华而去。
因华曾言,“他日赵雍相负,华必随蝶仗剑天涯。”华投入了墨家矩子门下,矩子乃侠士之首,隐居于齐,孟蝶花了数月,终于找到了他,并且遇上了在代郡有过数面之缘的句且,他原是矩子之弟,都是旧识,都乃豪爽侠士,孟蝶随即拜矩子为师,改名吴子,由于她的胆士,聪慧,己成为矩子门下最为得力的弟子。
从此,孟蝶终于圆了她行走江湖的梦,结交了大量侠士,以押镖为乐,即满足了行侠仗义的豪情,又走遍了诸国,三年时间,精彩而繁忙,似乎让她真正的得到了重生。
然而,在夜深人静时,那份痛苦与思念才会从心中窜出,明知不可思,不可为,却无法阻止,她走得洒脱,过得潇洒,却轻看了那深入骨髓的情感,或许将会折磨一生,一生不能释怀。
她刻意不去观注赵国的一切,然而行走江湖的她,又怎能逃得掉,赵雍筑长城防外族,攻中山扩疆土,他的每次举动,都会第一时间传入她的耳里,然而,也仅此而己,不能相守,只能相望于江湖,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话转,正当华与小七担忧无助时,孟蝶所押的货物的确被山贼所劫,连着一些剑客受俘,并囚于凌山之上,虽然她与句且逃脱,却并未赶回秦国与其相聚,而是一路探寻,准备夺回货物,救出剑客。
经过一番打探,凌山聚集的贼子即为一般游民,人数并不多,然而,袭击她们的却个个训练有素,让孟蝶不得不怀凝,她们所押之物除了齐国的食盐,还有大量的生铁,这或许就是关键所在。
生铁在那个时代实为稀物,用于制造武器,自然比青铜杀伤力更强,孟蝶看准此商机,与秦国官方买办生铁,从中获得极大利润,未曾料到会生变故。
一般山贼抢取货物,却不敢与官家作对,此番孟蝶打着官家的旗号,仍遭暗算,其中乾坤,耐人寻味。
然而,敢劫孟蝶之物,的确胆子不小,孟蝶即入矩子门下,持剑仗义,扶危济出,厚施薄望,义薄云天,受到天下剑客敬重,众多游侠,都愿追随于她,她的侠名己逐渐被众多权贵得知,自是成为他们求贤的对像,不过孟蝶生性自由,四处游历,与权贵交好,却并不依附于他们,对这些权贵而言,她乃神龙见首不见尾,己成为墨家最为神秘的游侠,她所押之镖,欲劫者,都会掂量几分。
而此番明明是有所预谋。
入夜,凌山深处,野兽怒吼,虫鸟夜啼,明月高挂,却也照不进厚密的森林,参天大树,烟雾萦绕,屏蔽了一切光明,连着四周的空气都变得稀薄。
若不是孟蝶有高超的追踪技巧,要想在这浩瀚的森林寻找贼子的藏身之处,可谓大海捞针。
突见,两个黑影,身轻如燕,寻到几间破木房,巡视的贼子轻松被放倒,或许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如此隐密之地,也会被人发觉,片刻功夫,木房被黑影搜索一遍,并无丢失的货物,也无众剑客,两人互视一眼,疑惑万分,正在这时,闻听脚步声,两人立即闪于黑暗之中。
“兀那小儿,磨磨唧唧,想吃鞭子不成?”
一阵窸窸窣窣,孟蝶微微探头,那声“小儿”的称呼让她一愣,心中倍感酸楚,回神后,只瞧见,几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各自手里提着木桶,在两个手持长剑的大汉怒视下,排成一列,朝着山上走去。
而走在最后的是一位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个子瘦小,满身污垢,赤着脚,如一小乞丐。
那大汉的声音,显然是对他而言。
小男孩加快了脚伐,却一个踉跄摔倒在地,手里的木桶被打翻,孟蝶瞧见,那是一桶野菜汤,还冒着热气,他们这是要送往何处?
孟蝶心下寻思,莫是剑客被囚于他处?
耳边响起了鞭子的抽打声,和小孩的哭声,大汉骂骂咧咧,小男孩赶紧提起木桶,晃荡着半桶子野菜汤,跟了上去。
孟蝶与句且自是一路跟随,约数米之外,瞧着几人进入了一山洞,洞口狭小,且有荆刺掩盖,并不被人查觉,却别有洞天,此洞犹如一个大大的葫芦,颈口细小,通过长长的甬道,偶尔传出铁器的打击声,越往内走,打击声犹为清晰,一路跟来,并无守卫,数十米后,洞内一片灯火辉煌,大约有二,三十人赤着上身,热火朝天的劳作着。
原来,这里是一个小型的铸剑作坊,居然在这深山之中。
孟蝶明白了她的货物为何被劫,可他们又是何人?
而她雇佣的那些剑客们,脚上套着链子,此刻,在众多贼人的监视下,搬运着那些笨重的生铁。
这个时期的武器铁制,铜制并存,但仍以铜为主,而这秘密的“兵工厂”又是何意?
这不由得让孟蝶想到目前秦国的内政,新王继位,众公子不服,以公子稷为首,反对声极大,如此看来,似乎一场风云又将袭来。
武器制造,装备分发各国都由专人管理,并且十分严格,此番生铁乃秦国官家所购,即新王所购,半途被劫是否与秦众公子有关?
然而,这些争斗对孟蝶而言,并不十分在意,此刻,她想的是寻回货物,交给官家,获得利润,要知道,她能得到官家这份“生意”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即是贿赂了秦国专管兵器制作的少府令,这么一大卖买,可不能有误。
于是,孟蝶朝着句且递了个眼神,两人又悄然的离开了山洞。
出了洞,两人隐于暗处,做了一番商讨,随后,分别行事。
半个时辰后,隐蔽在凌山深处的那几间破木屋突然窜起了火苗,又值夏初,火苗瞬间变成了猎猎大火,惊动了所有的贼人,他们惊慌的冲了出来,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支支从天而降的箭羽,一时间,呼喊声,风声,火声,箭入肉声,还伴着野兽的吼声,让此刻的凌山变得狰狞起来。
如此大的动静,山洞内的贼人也相继冲出了洞口,混乱之际,孟蝶再次潜入,众剑客一见是她,激动万分,孟蝶手持匕首,砍断剑客的束缚,他们纷纷夺拿起自己的武器,一场大战就此拉开。
而一些铸剑的工匠们四处躲藏,先前那位小男孩,躲在了一块大石之后。
众多贼人都己聚在了洞外,然而,却未见有人袭击,所谓的箭羽竟是粗糙树枝制成,而几间木屋己葬入大火之中,贼子气极败坏,正遇孟蝶帅领众剑客冲了出来,利器相戈,火花四溅,剑客英勇,贼子也毫不示弱,贼子众多,孟蝶不敢恋战,高喊着向山上退去,句且断后,于是乎,剑客且战且退,孟蝶领着他们向事先设计的路线退去……
山上有更多的参天大树,成了隐蔽的天然屏障,剑客退入一低哇地带,只等着句且脱险,眼瞧着贼子迎面扑来,在树林里四处乱窜,只见孟蝶拿下背上的弓,搭箭上弓,箭上点着火油,然而,她对准的目标,并不是越来越近的贼子,而是大树上若隐若现挂着的竹筒,片刻功夫,贼子瞧见了这边的火光,凶神恶煞的扑来,只听“嗖”的一声,一枝长箭划来,犹如天上坠落的流星,紧接着,一阵“地动山摇”,巨大的爆炸,犹如散开的火花,贼子还在惊鄂之中,扑入了黄泉。
接着又是一枝枝长箭射来,火花一个接着一个,爆炸声震耳欲聋,数十名训练有素的贼子,就丧身于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爆炸之中,竟无一人逃脱……
待一切归于平静,打扫战场,才发现这些贼子的惨状,缺胳膊缺腿,血肉模糊,一片狼藉,众剑客竟惊呆了,此刻,他们仍未明白,是何物竟如此神奇?
孟蝶并不作解释,冷酷的瞟了一眼这些尸体,战争就是这样残忍,虽然这还谈不上战争,但这个时代,想要活着,只能如此。
残忍吗?她真的比以前残忍了许多。
她穿过尸体,进入山洞,从暗处走出的句且,也只是瞟了眼贼子,不做多问,跟在了孟蝶的身后。
早在代郡时,句且就己见识了孟蝶的本领,她不仅救了他一命,还救了代姬一命,他是感激她的,想不到三年前,两人再次相遇,在他的引荐下,矩子收她为徒,他们成了同门中人,至此,他一心追随于她,当得知她实为女子时,那颗早无波澜的心,起了涟漪,却也只能埋入心底。
他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