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星际花匠生活 >

第139章

星际花匠生活-第139章

小说: 星际花匠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灵与冬明今天不为参观而来,下车悠然,也没往游客中心去。姜灵在站台上就发现了一个旅游示意图。结果姜灵看完示意图,就发现了那奥妙:“学校选在这种地方,还布局成这样子……也只有军校了。”

“最初捐款建校的几个人,要求这样布局‘他们的面前、他们要征服的,是荒漠、是敌人;他们的背后、他们要保护的,是绿洲、是琪雅。’后来就延续下来了。”

“出钱的人最大哎!”姜灵调侃了一句,走下站台;但她又突然止步、倒退,看了看上面的告示牌,顿时转头看冬明:“这儿除了飞车航线,还有员工校车?”

冬明无辜:“唔,我可没来过……”但他的唇角却弯了起来。姜灵眉毛一挑。冬明眼睑往下一扇笑了,他瞅瞅姜灵、朝姜灵虚按了按,投降了:“好吧,没来过,但我知道这里应该会有……我只是觉得,你愿意送我来,那也挺好。”

姜灵无言了,旋即莞尔,拍了他一下,小声嚷嚷:“你是不是恨不得没班车呀?”

冬明没回答这问题:“其实几十公里的路,开雷列号小题大做。”

这就是理性上否定、感情上默认。所以姜灵乐坏了,推着冬明、挂在他身上,往校门口去。

……

正门站着值班的岗哨。两人在岗哨旁的仪器前一晃接入仪、刷了身份,就进去了。

军校内也有小飞车,姜灵的学生优惠在校际串门时候也有用。于是姜灵终于如愿以偿,刷了一次卡。

以后了解这儿的机会不少,所以这一次,他们只是悠然坐车过去,沿路大致领略一番,穿过校区,去军校“背后”,看教员住宅。

教员住宅与一般社区差不多,独立住宅,带花园,有的还带个泊舰坪就是没种树木花卉的平坦草地。

这儿的花园比互动社区的大一些,但是种东西还是局促,树苗小还好,大了就挤不下。而且房子是公房,不给买卖,只给本校教员入住。一旦本人调迁,作为福利,它就会中止提供。

这令姜灵没安全感。她不求流传万世,但至少终生享有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别人的!

冬明对此倒是无所谓。不过姜灵不喜欢,那他也就换别的;而且他一转眼,还找出了个很大的理由:“其实这儿的软环境,只怕不太适合你。”

姜灵懵:“呃?软环境?”

冬明点头:“能来这儿当教员的,不考虑特殊专长,收入已经足够一家支出。所以,很多家属只做兼职与义工。他们关心的东西,与你很不同,你们恐怕难有什么共同话题。”

姜灵能理解,可没体会,半知半懂点点头。

“既然种东西,邻居也是农场会比较好。”冬明自己却是知道的。他,以及凯西凯辛,与蓝斯号上的一般军官之间,就是这样。军衔、补贴,他们也关心,但怎么也没法那么看重。与一般军官对自己福利的那种自豪满足的优越感,差了很多,始终隔了一层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补贴,他就只约略记得个概数,只怕还漏了好几样小的……别人却是清清楚楚,并且精确到个位数!

……

最终,他们只是在教员住宅前,走马观花一看,便去了绿洲深处的小镇,询问当地的农场。

绿洲农场分两种。一种是绿洲内的,一种是边缘的。内部的种植条件好,但比较贵,并且有不少限制,譬如不能破坏农场内的某些植被。这一条主要限制砍伐乔木与原生林地。而绿洲边缘的种植条件不好,当然便宜。

当地私人农场有出售。不过更多的,却是待售的地琪雅政府、米泰星域政府共同监督,向私人出售的荒漠地。

前者有绿洲内的,有绿洲边缘的;后者价格更便宜,但全在荒漠上,其中最靠近绿洲,也是外部边缘了。

政府出售这个,就是鼓励农业人员来这儿改荒漠、变良田。或者牧场森林也行,凭个人喜欢。

在琪雅,荒漠变良田这件事,技术加时间、资金加设备,是做得到的。但全部由政府来,一者财政支出的负担太大,二者效率难以最高。所以开放,市场化,政府只指导、扶植、监管、补贴等等。哦,还有征税……

两人到弗杜的市政府……姜灵发现弗杜绿洲竟然还真是一个市!辖区面积还不比瑟伦少,可惜人口就比瑟伦少得多了。

两人到弗杜的市政府,去询问卖地事项。

“地契哦?”除去博古馆的历史纪念品,姜灵从没见过这东西,不由先把虚拟的膜拜了一下。

“唔……”冬明见过,所以他不觉得这个有什么。

地契意味着永久使用权。地面上的,分盖房子与种东西两大类,地面下的,则是开采权。这三种,可以一起买,也可以只买一种。绿洲这里不出售地面下的开采权,因为那会破坏绿洲的地下水源。

把一片绿洲边缘外的荒漠买下来,改造成绿洲,继续保持也好,再卖掉也好,都很好。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像希白研究所那样,有那么多资金设备、高新技术、最新适宜品种,在背后支持的。

但姜灵有秘诀哎!技术、品种,当然要用,可最重要的,还是“白雾”……而且,路林带来的物种里,姜灵在水果中,只来了一项“大推广”。其余的几个“大推广”,则在作物方面。

所以姜灵砰然心动。

※※※

在琪雅上学,路程方面,非常轻松的。不仅因为飞车,还因为理论类课程大多直接开在星网上。当然学生也可以去学校上,不过那同样是在星网上进行的。好处在于,上完课能够与教员、同学交流一会儿,而后聚个便餐之类。社交嘛。人脉在哪儿都是财富。

技术到了这个地步,星网上、星网下,已经无碍交流。然而,实验实践类,由于设备与场地的关系,是没法在家里上的。而像军校这种地方,则是因为性质不一样。它实行军事管理,所以学生必须住校。

最后,还有一些自由选修的辅助课程,那是专门把学生往学校勾引的……比如交谊舞,那个可不是虚拟跳舞。比如摄影基础,那个总是拉出去采风。反正,唔,那个促进年轻人见面,还是社交嘛!

因此,姜灵不用天天去学校;然而冬明,却要天天来军校。所以呢,两人住在绿洲这边,总体而言,会省事一些。

……

而弗杜的市政府,对买荒漠地、用以耕作的人,非常很热情。至于证据,那很明确,还活生生的该项事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

接待他们两个的,是一个魁梧粗犷的中年男人,叫汤古。

汤古举手投足之间,还带着明显硬朗,军人作风。但不知为何,他虽然招待得热情周到,却不大喜欢冬明与姜灵对冬明倒还好;可姜灵直觉,汤古有点厌恶她。

对此姜灵并未在意,也没露出来:会被冬明热爱、会被提仑追,自然也会被别人讨厌,比如妮琦、比如汤古,各人喜好而已……多么公平的事!

另外,她姜灵戴了翻译器、还有推在头顶上的旅游用品太阳镜,这谁都看得到,而在异乡、为异客,总会有一点不便。

……

由于军校在弗杜绿洲东边,面朝日出的方向,汤古调出地图后,姜灵立即去看绿洲东边的待售土地她自然想要个靠近学校的。

汤古对此称了几声好。可他没什么诚意,因为姜灵也没多问他意见。

然而,冬明查了下气象资料,一小会儿之后,他摇头了:“东边不好。这里的气候,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三月,有时候会刮大风,都是从东北、东面而来的。要种东西,有绿洲的林地挡一挡,会好些。”

第39章 购地

冬明说完,看了一眼汤古,也没说什么,调出弗杜私人出售的农场地图往上一合并……因为他们打算买个现成的小农场,边缘可以扩展的那种。住荒漠里可不好。

而姜灵一听,立即换了个思考角度,重新去审视地图。这一看,姜灵才发现,政府出售的荒漠地,紧挨绿洲西南边缘的,被占满了一大半。更多的,要到边缘之外,才能有。而另一边,空的就多了。

显然,当地人其实很熟悉这每年刮风的气候情况。另外,开荒这种事,爱干的人也不少。特别是白手起家的那些人。不过,这些白手起家的人里面,也有人正挂售他们的土地。

姜灵不由缓缓看了汤古一眼作为售地接待人员,即使不是本地人,也会清楚这些情况。

然而汤古并无愧疚,他甚至能直迎姜灵的目光。这令姜灵由微恼升为微怒。如果说之前,汤古对姜灵而言,只是一只臭虫,那么现在,这家伙在姜灵心目中,已经升级为赖皮野狗了……

不过姜灵没在这件事上多花精力,也没进行什么投诉,难以说清,尤其还费时,不值得。姜灵采取了更简单直接的做法。她看了看汤古他们的工作日程安排为表明每一个雇员的必要性、表明政府雇员数量不臃肿、雇的人不是白拿薪水不干活,这些都是公开的而后,姜灵对冬明道:“那么,我们先去谈私人农场?”

冬明一点头:“嗯。这里好几个都不错。”

姜灵微微一笑,便起身了,依旧是对冬明道:“至于政府售地……这位先生后天、大后天是休息日,我们到时候再来。”汤古的休息日,另有一个叫埃尼的工作人员负责这个。

冬明唇角一翘:“换一个人,或许会好一点。”

※※※

两人丢下汤古,离开了市政厅。

汤古盯着他们背影消失,目光定在空荡荡的门口,良久没动。然后他重重关掉显示着地图的接入仪,恨恨嘀咕了一句:“卖命钱……”

……

他们看中的几个选择里,最好的一处,是两个连在一块儿的小农场。

第一个在绿洲边缘上,很小很小,才一点九公顷(1公顷=100×100平方米=0。01平方公里),比姜灵熟悉的四百米标准田径场,还略小一点田径场的椭圆场地,约二点一公顷。

所以说,它与其说是农场,不如说是住宅。不过若说是住宅,它的花园又大了些,还没什么花卉,被种满了农作物……咳,这是个人喜好问题!

另外,它的住房占地比例不大,整个房子只有一层,平坦而舒适,使用面积一百六十四。作为住房,它已经老化了。能使用,但材料设备落后了。因为户主夫妻年纪不小了。

它被出售,是因为那对老夫妻打算搬家,搬去瑟伦的养老社区;也同样因为年老退休、闲暇时间多,他们没去中介,自己在星网上挂了消息、自己接待看房的客人。

瑟伦地处平原,气候更为宜人,而养老社区周边各种设施齐全,医院商店,生活便利。当然绿洲这里也方便,但瑟伦的更方便。

而养老社区分两种,第一种是政府提供的是公寓,价格自然平宜,不过有限购年龄,姜灵就不能买。而那说是公寓,其实不是高层的“鸽子笼”,而是姜灵以前所知的联排“别墅”。配套完善,从交谊厅到棋牌室到游泳池,再到社区保健所。

第二种乃商业提供的,市场价,自然也就更高档一些。其实就是通常的商业社区,而后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在他们需要的方面,多下了些功夫,从而对老年客户群特别有针对性。

当然市区的花园会比这儿小。可那是瑟伦市区,什么社区花园都小,不独独养老院。而对这两位老人来说,关键在于,那儿还有其他老人,适合彼此串门,一起做义工,一起学新鲜玩意儿,一起结伴出去旅行,不容易寂寞,又有共同语言。不像这儿,除了来开荒的农民,就是军校生、教员家属,整天都忙忙碌碌……

……

两位老人身体很好,如果不是头发眉毛胡子都成了银丝,看不出年龄来。他们开朗健谈,非常乐于有人听他们说话,难得碰上姜灵这种温和耐心、不了解情况、又好奇的年轻人。

这两人端出一壶刺球汁来,在自家田中央的花棚下招待两个年轻人,把卖房的原因从头到尾说得清清楚楚,还算了一笔粗略的账给姜灵看。

总之呢,因为弗杜与瑟伦的房价差异,虽然政府提供的老年公寓价格平易而优惠,他们仍需要卖了这个房子,加上卖掉另一处投资性的单身小公寓,才能买一套。而后生活方面倒是不用愁,医疗等保险都齐全,退休金拿来开销就好,每年的房地产税与物业费用去不多,余下的买东西、旅游,绰绰有余。

冬明其实也不清楚情况,但他没姜灵那个好奇心……他只是坐在旁边听。

当然,聊天归聊天,这个……住宅?微型农场?微型农场的开价为十一万二千,依旧保持不动。

这个价格被皮特做了个详细的清单。其中主要乃地价及附属设施的钱。虽然处于绿洲边缘,可毕竟打了一口井,汲水滴灌、供能供暖等一系列设备到位,耕地又长期种植、养护精心,是熟地。至于房价那就小多了,占了二万多吧。更别提里面的家具了。

这价格也算平实,不高不低。星网上有所有房子的估价,附近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