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花都高手 >

第70章

花都高手-第70章

小说: 花都高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络上的事件太多,真实性无从评判。

    鑫浪这篇报道,虽然主要是为了他们维博宣传的,但是南周刊和杨灿是无比欢迎的,这可是一个免费的、效果却非(提供下载…)常好的广告。

    虽然杨灿没有在维博上主动说明相关的报道,可是他还是很狡猾的让自己手下那些炮制事端的人,注册了无数的马甲,有意无意的在更大的回覆中反复的提到了南周刊的名字,渐渐大家都知道了,那位神秘的麻辣记者就是属于一家叫南周刊的杂志社的。

    所以,这般的氛围下烘托下虽然南周刊这两期的内容普通,销量反而节节上升的效果,这让杂志社内部都大为惊讶。

    在罗成与徐阳他们的预估中,如果直接刊登出洪灾的相关报导,销量达到8000就是个很理想的数字了,万万没想到竟然虚晃两枪就有如此惊人的效果。

    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新的一期南周刊终于刊登了那篇长达整整十页的《围堰乡洪水中的谜团》的深度报导,与此同时,无论是省委政府,还是各大媒体高层也都把注意放在今天出版的这则周刊上。

    杂志社到渠道是早上6点,杨灿提前出门,到了市中心的一家贩卖报纸杂志的报摊这里,由于这次事件完全是由他自导自演,所以他心里也有些想亲眼见证下这次的结果。

    这个报摊点虽然不大,但是确实南城媒体公认的最具代表的销量采集点之一,前面是车站,背后靠着地铁站。

    综合性杂志与报纸一样,主要受众群都是上班族居多,这里密集的人流量使得这个摊位购买人群络绎不绝。

    杨灿买了二两锅贴在面前蹲着,一本一本的数着旁边这个点到底卖出了多少本南周刊,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期待自己孩子优异表现的父亲一般,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突然感觉到背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转头就看到了夏檬那张文艺气息浓郁的清秀脸庞。

    “嗨,麻辣记者~你这个大人物今天怎么出窝了~”穿着小背心与超短裙的夏檬带着股香气,依然笑意盎然很自然地坐到了杨灿身边。

    “我刚好没吃早饭~”夏檬一边作势欲抢杨灿手中的筷子,杨灿却已经敏捷地闪开了道:“抱歉,我这个人有洁癖~不习惯与人分享口水了~”

    “哎呦~我们什么关系啦,好歹也传过绯闻啊~你还嫌弃我。”夏檬皱着小鼻子有点的不乐意的样子,伸过手到杨灿的背后去抢杨灿的锅贴,完全不顾都快搂腰抱上了,两人在路边的长凳上纠缠到一起。

    “现在的年轻人啊,也不注意下形象。。一点都不注意影响。”旁边晨跑的一位老太太忍不住了,瘪嘴抱怨着,夏檬连忙吐了下舌头,有些尴尬地躲开了。

    “你也是来看销量的?”杨灿看着夏檬问她,看来这丫头不是第一次来了。

    夏檬恩了声,神态有些哀怨:“我每个星期一都来,看看《南楚时经》销量有没有增加,我们公司可是按照销量提成的,如果卖得好我的工资就能多拿些了。”

    看杨灿神态有些同情的样子,夏檬马上就洋溢地笑容挽起了杨灿的胳膊:“说起来,上次多亏你杨大记者了,你那天给我的报导,让我拿个封面~我也风光一回。”又往杨灿身上挤了挤:

    “你现在可是小名人了,网上好多人都知道你,以后要提点我哦~”

    “那我什么好处。。?”杨灿眼睛一翻有些不乐意了。

    “这。。。我让你潜规则不行吗。。罢了~你就彻底包养我吧~牺牲我这青春肉体。。成全你的兽欲~”

    夏檬眼睛里满是委屈,装模作样地叹了口,眼睛却盯着杨灿的锅贴不放,那意思是包养了食物你要先负责。

    杨灿连忙抽开手严正地提醒:“别~咱很纯洁,只追求纯洁的肉体,不牵扯经济问题,绝不学你们台商在我们大陆的爱好~~”

    两人打闹着,杨灿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杨秀雅的短信。

    “怎么样,忙完了吗,你的报导今天登出来了吧?这期也是我的封面吧?”

    啧啧她也会关心人了,夏檬凑过来看,一看短信的昵称是“杨大美女”,有些不舒服了,把手机抢过去了看自己的昵称竟然是:“夏小丫头。”立刻就不服气了。

    “好你个大老粗,你这不是歧视人吗?为什么杨秀雅是大美女,我就是小丫头!?什么道理?”这显然完全刺激了夏檬作为女性的尊严,很愤慨地盯着杨灿的眼睛

    “我哪点小拉~哪点比她小拉~”夏檬那台湾腔腻腻的,明媚的脸庞满是不服气,挺着高挺胸部像是要证明着什么,差点把杨灿从长凳上挤下去。

    “有人卖杂志了~”杨灿有些头疼一手指向报摊,夏檬立刻就恢复了理智,哼了一声,转头看向那边。

    就见一个人走过来,拿了本南周刊端详了半天,又把南楚时经翻了几张,摇了摇头,还是拿了旁边那本《王牌周刊》,杨灿与夏檬都有些无奈,互相苦笑了起来,这就是来做采集数据的人必经的痛苦,要看着比自己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成功,自信心实在会被大大的打击。

    还好旁边又有路人经过,看了下拿起了本南周刊,稍微翻了翻,突然看到了洪水的那页,立刻被照片吸引住了,付钱买走了,杨灿稍微松了口气,这可比他在部队里等测试成绩要紧张地多了。

    夏檬惊喜地连连直拍着他的手:“有你的啊~我帮你记数~!”比杨灿还要高兴一般。

    “还行吧,总算是开张了。”杨灿点燃了烟,这里的采集点大概是总销量的百分之1。2,如果这里能卖出80本就差不多了。

    随着时间过去,不少人都拿着南周刊,一早上卖出的并不多,只有47本,算是正常数字,还好到了下班的时间这个摊点的买南周刊却是越来越多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媒体人

    杨灿与夏檬坐在一旁,隐约听到了不少人都在讨论围堰乡洪水的事件,过来买的人还问摊位的老板:“这期南周刊有围堰乡的报导了吧?”还有些人本来在公交车都来了,硬是跑了两步丢下钱买了南周刊才去追车。

    更有人在买的时候骂:“妈的~!网上他娘的调人胃口这么久,终于有东西出来了,等的花都谢了。”

    而由于下班的高峰期主干道上出了一起大的交通事故,出现了大塞车,数以百计的上班族都被耽搁在了这里,有些人手上翻阅着南周刊,上面惊心动魄的照片引得周围的人都不由侧目过来,好奇心大增,不少人都偷瞄过后,都到报摊上购买杂志。

    在不知不觉间,等车人群就开始慢慢讨论那个话题,隐约都能听到人群中的争论声

    “这里面说的造纸厂是哪里的?真是我们省的?怎么都是化名?这报导怎么不清不楚的。”

    “你就不知道了吧,网络上都有人人肉出来了,里面就是讲的围堰乡的英姿造纸厂,那位什么政府官员就是副市长王海波。”

    “真的假的啊!?就是王海波?他看起来不像啊,平时形象蛮正派的。”

    “狗日的都是装出来的,那造纸厂的吴素兰就是他老相好,这两人不知道在一起都少年了,真他妈是太黑暗了!怎么能让这种当市长的。”

    “谁说不是,如果不发这洪水,这王八羔子恐怕还会躲在后面忽悠我们吧。”

    “老子要有投票权,马上弹劾了这孙子!!”“黑心的东西!”“不知道贪了我们多少纳税人的钱!”

    杨灿抽着烟,在长凳上看着这些义愤填膺的人,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骂声,他们的激烈讨论,拳头捏得紧紧地,杨灿有种感觉,他做到了他想要的了,那些在洪水中丧命的乡民,那些死在造纸厂的农民工冤魂的控诉,都在此刻得到了回应。

    他不是警官,不是法官,也不是律师,他只是把被权利掩盖的事实呈现在大众的眼前,让公众来作出他们的评判,事件中是非黑白,孰是孰非,人们心中自然有他们的一杆秤。

    此时杨灿的脑海里正回荡着父亲之前跟他说的一席他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的话:

    “一个社会,不管它是多么的物欲横流,多么的拜金媚俗,多么的矛盾重重,多么的道德沦丧,但是媒体必须永远保持着清醒,永远保持着良心,因为媒体永远是社会道德的捍卫者,是整个社会良知的守望者。

    媒体必须永远能够正确地指引社会前进的方向,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值得歌颂的,什么是需要鞭挞的。

    一个社会不能只依靠法律来维系道德底线不被突破,因为法律能约束的只是人们的行动,而真正能让人们从灵魂深处明辨善恶是非,除了学校以外就只有媒体了。”

    明辨是非,捍卫社会道德。。这些字眼对于杨灿以前来说是多么的遥远,可现在却又是多么的真实。

    “杨灿。。。谢谢你。”夏檬望着眼前的人群,突然拉了拉杨灿的衣袖,缓缓地道。

    “谢我什么?”

    “谢谢你让我想起来当初为什么来内地的心情。”

    夏檬看着这番景象,发自内心的有些触动,她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记者,从台湾千里迢迢而来,说实在的,面临了太多太多的艰难与困苦,也无数次的怀疑自己是否有那个能力,很多次都想要放弃了。

    但是今天看着人们拿着南周刊的反应,却真真实实感受到了自己内心那股悸动,那股最初沸腾的血液。

    是啊,这才她最初的初衷。

    “你真的很棒。”阳光下的夏檬眼睛莫名有些湿润,其实她根本就不知道南周刊里报导了什么,光是人群中的气氛就让她被深深触动。

    杨灿静静地坐在长凳上,享受这些谈论着南周刊上面内容声音的环绕,那些惊叹,那些感动,那些咒骂…突然让他觉得自己之前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洪灾中种种凶险算得了什么?

    杨灿伸了个懒腰,很惬意地闭上眼睛抽着烟,聆听着什么。。。

    ##

    这天按照杨灿的计算,由于堵车这个销售点总共是卖出了168本,远远超出来预估,如果不是因为老板只进了这么多,数字还不止于此

    而第二天统计下来,首印的10000册在南城当天就告罄,下午罗成亲自监督印刷厂加印,15000,20000;25000。。

    三天之内这个数字攀登上了28900,到后面由于南周刊的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渠道上钱没有收回来,加之印刷厂负荷到了极限,就终于在这个数字上停了下来。

    这也是徐阳听取杨灿意思的策略,什么事情做到尽头并不是一定是好事,脱销的一期杂志,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宣传效应,可以让更多的人记得南周刊这个名字,

    连杂志社那些早就看过原稿的编辑,都人手留下来一本这期的南周刊作为纪念,毕竟首次的深度报导,如此犀利的题材,恐怕是以后再难以碰到了。

    “太疯狂了。。这期卖翻了。。这几天,我身边所有人都在讨论这次的洪水是应该王海波不让撤所以最后导致撤离不及时,才死了几十号人。。”

    杂志社的同事们都在午休的时候讨论不休,几天过去了依然兴致勃勃。

    “我几个在报社的同学看到都傻了,还问我们南周刊是怎么搞到那些照片与采访资料的,羡慕死我们的采编能力。。”几个资深的编辑在喋喋不休的讨论,让中午休息的显得很嘈杂。

    杨灿坐在位子,听着这些人的聊天,却没怎么觉得烦,反而有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他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这种奇(提供下载…)怪的愉悦,这真的跟他在部队里做成什么任务有天壤之别的感觉,兴奋度与成就感完全不同。

    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影响几百万人的思想导向,让他们了解真相,他就仿佛是黑暗舞台中的指挥家,用一双无人看见的手,指挥着这些庞大交响乐团,让引导着所有人演奏着不同的乐曲交织在一起,每个人感动,愤怒,哀伤乐曲,都凭借这这一双手操控上下起伏着。。

    如此美妙,且如此让人着迷~~

    旁边的同事初期的没有打扰他这个主角,让他一个人安静地坐了很久,这次有人过来拍他的肩膀,罗成用力了捏了捏他的肩膀,很干脆地点着头:“干的好!”

    杨灿平静地笑着点了点头,罗成开了个头,大家也都不自觉走了过来,一个个对着杨灿说着:“你小子这次真牛了~!”“我算是服了,确实厉害。”“小杨,发了奖金后要请客啊!”

    也一向有些看不顺眼他的刘岚记者也过来,有些五味杂陈地笑着称赞:“小杨,这次多亏你了,以后要好好努力哦~”

    这话确实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