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花间一梦 >

第78章

花间一梦-第78章

小说: 花间一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玉冷笑道:“她这般说,瑞哥儿也忍了?”

紫菱道:“忍了,怎么能不忍,如今二房的一切花销都指望菊姐儿呢。菊姐儿倒是一片苦心,拿出银子给瑞哥儿请了极有学问的代儒来讲授,又红袖添香,亲自督促他读书。谁想瑞哥儿却不领情,他原先还有几分上进,如今被老婆一逼,倒厌恶起读书来……唉,倒是难为蕙菊妹妹了。”

婉玉道:“处处压着夫君一头,拿捏着婆家把柄说嘴,哪个爷们能忍呢,只怕如今忍了,日后倒闹出什么大事。”心中暗道:“杨蕙菊仗着杨家有几个钱就不将丈夫公婆放在眼里,可见心性了,万幸未跟达哥儿成亲。她盼着瑞哥儿功成名就荣耀加身,可瑞哥儿哪是能刻苦读书的人。”正想着,丫鬟进来报吉时已到,婉玉便出去观洗三之礼,不在话下。

却说婉玉回至家中,将柳府所见与吴夫人和紫萱讲了,紫萱道:“柳家太太看着是个精明人儿,怎把女儿嫁到柯家了?娟姐姐待人是极亲厚的,如今这光景也让人揪心。”

吴夫人道:“你有所不知,珲哥儿和娟玉是打小儿订的亲,当时柯家还有几分家底,没想到才几年的光景,竟败成这样了!”

婉玉道:“达哥儿还跟柯珲交好,旁人怎么劝都不听,还是混一处吃喝玩乐。”

吴夫人忙道:“这话可别让你父亲听见。”又蹙了眉说:“达哥儿自小就是有主意不服管教的,幸好他进了翰林院,在里头让有学识的大学士和教习们管教管教,收收他的性子也是个好事。”

婉玉听吴夫人提到翰林院,不由想起杨晟之来。当日杨晟之进京之前曾在珍哥儿的袄里塞了个字条给她,说她若有心便等他些时日,不出今年定会来梅家提亲。婉玉暗道:“晟哥儿因杨家认捐得了皇上的召见,正是招眼的时候,若此时立刻上门提亲,未免让人说三道四,说他拿了银子替岳丈家和自己买名声,吹到皇上的耳朵里也不干净,应该沉一沉的。”婉玉将字条看了两遍方用蜡烛焚了,愈发一心一意的等待起来。

这段时日杨家三天两头的派人过来给珍哥儿送东西,必给她也备出一份,或是精致的吃食,或是上等的绸缎,或是金银首饰,或是什么精巧稀罕的猫儿狗儿,样样都合她心意。前几日又送来一对儿泥人,一男一女,孩童模样,可爱讨喜,形容质朴,一看就知是京城才有的货色,婉玉本想摆在博古架子上,但留神一瞧,只见泥人底下分别刻了一个极小的“婉”和“晟”字,她心里明白,登时羞得满面通红,不知往哪儿放,最后用个紫檀木的盒子装起来放在床头,睡前才敢偷偷取出来看一看罢了。

婉玉正想着,忽觉肩膀被人一拍,紫萱揶揄道:“妹妹方才想什么呢,我唤了你两声都没听见,莫非是在想情郎罢?”

婉玉脸上滚烫,忙掩了紫萱的口急道:“作死呢!母亲还在这儿,胡说什么!”

紫萱吃吃笑道:“母亲方才早就走了,你只顾着神游太虚,朝思暮想,没发觉呢。最近杨家总往家里来送玩意儿,原先珍哥儿住在咱们家都没瞧见杨家来得那么勤呢,我还同你哥哥说,是我们沾了你的光。”

婉玉涨红了脸,啐了一口道:“呸!胡说八道,这种事能拿来浑说的?回头我告诉哥哥去!”说完站起身便往外走。紫萱在她背后笑道:“你哥哥才不管这些,妹妹别急,慢着些走。”婉玉听了脚步愈发快起来,一摔帘子便走了出去。

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提前交作业,这章写得匆忙,回头再仔细看一遍,修一遍

第三十九回【上】有心人登门成佳缘

闲言少叙。且说甄士游贪污一案风波平息,梅家人心初定。待到了九月中旬,紫萱产下一子,家里愈发添了喜气。因家谱恰排到鸟字辈,紫萱又曾梦见仙鹤入怀,梅海泉便赐名“鹤年”,故人人都称“鹤哥儿”。吴夫人得了孙儿,自然也心满意足。

等紫萱出了月子,婉玉便将家事交给嫂子,在一旁帮衬一二,闲暇时不过教一回珍哥儿,再跟父母兄嫂说笑一回,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或描鸾绣凤,或斗草簪花,不知不觉又过了两三个月。冬节前后,翰林院有一个月的假,梅书达归家,一家人倒也和乐悠然。

这一日婉玉正靠在碧纱橱里的填漆床上跟怡人说话儿,听见门口有丫鬟道:“大奶奶来了。”婉玉抱着手炉下床穿鞋,只见紫萱已带了两个丫鬟走了进来,穿着姜黄色狐狸毛斗篷,便笑道:“嫂嫂这几日忙得很,总也没来我这儿了。”

紫萱一边解下斗篷递给丫鬟一边道:“如今你将一摊家事推给我,自然能讨清净躲闲儿了,我刚理完事,把对牌发下去,顺路过来瞧瞧你们。珍哥儿呢?”

婉玉道:“今儿个一早去母亲那里请安,叫母亲留下解闷了。你来刚刚好,天儿越来越冷,我身上懒,针线懒得拈,纸笔也不愿碰,就窝在被里头犯困呢,你跟我说说话儿。你也上炕来,咱们叫丫鬟烫壶酒吃。”

紫萱听了也脱了鞋上床,银锁在二人当中摆上紫檀螺钿炕桌,采纤端来四碟子果品,婉玉道:“前几日吃的青梅酒还剩半坛子,快拿出来烫了。”

紫萱抿着嘴笑道:“还以为你这儿有什么稀罕玩意儿,不过是个青梅酒。这酒夏天喝才好,清热解暑,生津和胃,这会子喝它做什么。”

婉玉笑道:“我素来不好这杯中物的,皇上南巡时从宫里赐了八小坛酒,母亲给了我一坛青梅,放在柜儿里没少落灰。前几日才想起来,让丫鬟烫了,我吃几盅觉得暖胃。你若不爱,我让人再去厨房取一坛别的去。”

紫萱道:“别忙了,我这儿有。”扭头说:“香草,回去把合欢花浸的酒拿出来两坛,再到厨房要几个小菜,我跟妹妹喝一会子。”又对婉玉道:“你哥哥从上个月便睡不好,我让人用合欢花浸了酒,每日都让他饮上两盅,正好也送你一坛。另外还要向妹妹讨些你亲手做的百卉香,就是攒心形的那个,昨儿晚上我焚了一个沉星,看你哥哥睡得比往日要沉。”

婉玉忙道:“这东西要多少都有,你只管拿去。”说完一叠声命丫鬟去取,又问道:“哥哥怎的睡不好了?若是身上不爽利,赶紧请个大夫来看看。”

紫萱叹道:“倒不是身上,衙门里公务也忒多了些,我问他是不是嫌知县官儿小,他日日夜夜操劳想早些立出事业早日把官职升一升,你猜猜他说什么?‘我原本就是五品,若想高升还不容易?父亲要我做一方知县,就是要我好好历练一番,我岂能辜负他的苦心?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就是父母官应当应分的,若只将百姓情怀做了表面文章,这官儿不当也罢,我还不如回翰林院编纂几册史书来得痛快些。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问心无愧也!’”

紫萱垂着眼皮,拧着眉头,一番抑扬顿挫,将梅书远的神态语气学了个十足,婉玉撑不住“扑哧”一声笑了,上去拧紫萱的脸道:“都当了娘亲的人了,真真儿这张嘴还让人咬牙!”

紫萱一拍婉玉的手,嗔道:“莫非他忧国忧民时不是这个模样?脸皱得跟酸梅干儿似的。我这几天让厨房悄悄在汤里加点何首乌,生怕他一不留神就愁白了头,到时候看着比公爹年岁都大,你说说这成什么道理!”婉玉听了又笑,丫鬟们听了也都抿着嘴,想笑又不敢笑。

紫萱喝了口茶又道:“这些时日他愈发魔怔了,对着鹤哥儿念什么‘能以礼让为国乎’,鹤哥儿才多大?只会蹬着腿儿尿炕,留着哈喇子跟他老子傻乐,懂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他却不管,说他读书的时候,鹤哥儿也跟着摇头晃脑,嘴里依依呀呀的。由此可知儿子求知若渴,跟他正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婉玉听了愈发笑得撑不住,用手直揉肚子,紫萱说着说着也忍不住笑了。婉玉笑了好一阵才止住了道:“哥哥一心为公是极好的,但治理一方百姓也非一朝一夕的事,万万要留心保养身子。”

紫萱道:“谁说不是呢。”

一时丫鬟端了酒菜上来,婉玉吃了两盅便觉得五脏六腑都暖了,与紫萱说笑了一回,正在兴头上,只见文杏走进来拍着手道:“巧了,正要找你们两个,没想到竟在一处,娇杏还去大奶奶哪儿呢,只怕要扑空了。”又往桌上瞧了一眼,笑着说:“真是好享受!不知有没有我一盅酒吃。”

婉玉笑道:“来我这儿还客气什么,哪能没有你的酒水吃。”说着自取过床头摆着的一个粉青色哥窑小酒盅,给文杏满满斟了一杯道:“嫂子刚送了我两坛子合欢花酒,我就借花献佛,做个人情了。”

紫萱拍着床沿笑道:“快来坐。怡人,给你文杏姐姐添双筷子。”

文杏接过酒盅笑道:“菜就不吃了。”说完一饮而尽,轻轻一捏婉玉的手,压低了声道:“先给姑娘道喜,杨家的老爷方才带了位京城里的阁老大人,一位宫里的贡太监,另本地有头脸的两位长者给他家三公子提亲,老爷方才已经点头了,如今这几位正在前宅花厅里喝酒。”

婉玉听了心尖儿一颤,只觉得腿发软,紧接着脸就红了,低了头捻着裙带子。紫萱喜得一推婉玉肩膀道:“道喜道喜!称了心愿了!”

文杏道:“太太让大奶奶到库房里张罗几样礼品给京城里来的大人们和同来提亲的大人们。”又扭头对婉玉道:“姑娘随我到太太房里走一遭罢。”

婉玉听了便穿上一领大红猩猩毡斗篷,手里仍抱了手炉,跟在文杏身后出了门,待到了廊下,文杏道:“因老爷允了婚事,太太心里不痛快,脸儿也阴阴的,姑娘乖觉警醒些。”说着亲手打起帘子道:“进去罢,外头怪冷的。”

婉玉点头道:“多谢你提点。”说完进屋一瞧,只见吴夫人正用帕子拭泪,梅书达正站在吴夫人身边,见她进门悄悄松了口气,又对婉玉龇牙咧嘴的使眼色。

吴夫人瞧见婉玉,眼里的泪一时又溢了上来,道:“我的孩儿,老爷糊涂了,竟然允了杨家提亲了,你若不愿意,我拼死也替你拒了这门亲事!”婉玉急忙上前拍着吴夫人后背替她顺气,吴夫人哭道:“上次杨家的小畜生就害你险些……幸亏老天有眼,你又回到我身边儿了……你爹真是糊涂了,怎能又把你往火坑里推。”

梅书达道:“什么火坑不火坑的,爹爹只怕也是没法子。杨老三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央告到淑妃娘娘跟前去了,闹得太后也知道。太后立时就下了口谕要保媒拉纤儿,派了个公公出来……若这一番全是杨老三的主意,他也委实忒精明了些。”

吴夫人道:“早知如此,我该早早给你妹妹把亲事订下来。”说着又流泪。

梅书达满面无奈,从丫鬟手里接过一条帕子递到吴夫人跟前,压低声音对婉玉道:“母亲这会儿工夫都哭湿两条帕子了,你还不赶紧劝劝。”

婉玉一愣,又想了一回,轻声对吴夫人道:“母亲只管放心,日后在杨家女儿绝不受一分委屈。”

吴夫人知婉玉这般一说便是拿定心意了,刚欲开口劝几句,只听门口有丫鬟道:“老爷说杨家要接珍哥儿回去住几日,要把东西准备好了,也不必多带,杨家都有,只管把心爱之物打点了就是。”

婉玉扬声道:“知道了!”又坐下来款款劝道:“既是太后保媒,不嫁也要嫁了。母亲宽宽心,这杨晟之跟他哥哥是不同的,他原先在家里连个体面的下人都不如,如今竟挣到这样一番前程,可见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什么做得什么做不得。”

吴夫人皱眉道:“可杨府上上下下一大家子,有哪个是省事的?我怕你再受委屈……”

婉玉道:“若是嫁到大户人家,多多少少是免不了的,只要能日日瞧见珍哥儿,也就值得了。”

吴夫人听了又长叹一声,哽咽的说了声:“我苦命的儿,怨我当初识人不清,连累你再活一世也不得安生……”婉玉一时也勾起情怀,跟吴夫人一同落泪,相顾无言。

梅书达却受不住了,连忙道:“姐姐,不是珍哥儿要到杨家去,你赶紧盯着丫鬟婆子收拾东西,哪个该带,哪个不该带。母亲也快些收一收泪儿,也不是杨家个个都像杨昊之那个小畜生一般,我看这杨晟之八成就是个好的。”

吴夫人擦着眼泪道:“你怎就知道杨晟之是个好的了?”

梅书达肚里早就想好了一篇,道:“杨晟之上京,身边就有几个小厮、长随和老妈子,连个丫鬟都没带,小厮也都是看着粗粗笨笨的,单这一点就跟杨老大不同,杨昊之那小畜生离了女人只怕一天都活不下去。”梅书达一边说一边悄悄给婉玉打手势,婉玉知其意,趁这二人说话的工夫悄悄退了出来,回绮英阁打点珍哥儿所用之物,又将方才的事情想了一遭,只觉犹在梦中。

过了一炷香的工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