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都是地府惹的祸 >

第258章

都是地府惹的祸-第258章

小说: 都是地府惹的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像是鬼魂附体?那就奇了怪了,可我看那里的人,怎么有点奇怪呢……”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鬼魂附体的人,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完全像正常人一样,只是……”
  “只是什么?”范畴忙问。
  “只是他们的脸上,都笼罩了一层淡淡的黑气,平常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但我知道,那是一种……死气。”
  “死气?那是什么状况……”范畴倒吸一口凉气,这词听着就惊悚,死气,难道是死亡之气?
  窦娥脸色严肃起来,缓缓道:“脸现死气之人,都是将死之兆,你说那些人行为古怪,说不定就和此有关,只是如此大范围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依你看,那些人还能活多久?”范畴这回也知道大事不妙了,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一个工厂,恐怕少说也有几百号人,如果都出事了,怕是难以收场啊。
  窦娥想了想说:“这个倒是还好,我仔细看了,他们脸上虽然现出死气,但是,还不算严重,通常来讲,怎么也得过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呈现死相,如果等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麻烦大了。”
  范畴暗暗松了口气,既然还有几个月缓冲时间,那就还好,不管怎么说,只要别赶在眼下这节骨眼上出事就行。
  不过范畴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问窦娥:“窦窦,你确定你看清了,不会有什么差错吧,要知道人命关天,何况是那么多人,既然这事被咱们知道了,那就得搀和搀和,能把人救下来,也是大功德啊。”
  窦娥一笑:“先生放心,我从不说没有把握之事,我说他们还能活几个月,那就一定错不了,当然,也不排除这中间出现其他状况,但你所说的,被鬼魂附体的事,应该是不存在的了。”
  范畴点了点头,又皱了皱眉,继续问道:“那你说,这死气是从何而来呢,为什么那工厂里会出现大面积的状况,偶尔一个两个人,还算是正常,可几百人都中招了,这得多少冤魂作祟啊,难道说那工厂……以前是个乱坟场?”
  窦娥摇头:“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事情发生的突然,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先生,你怕是任重道远啊……”
  “唉,是啊,我是任重道远,天底下什么倒霉事都能让我赶上,现在想想,我老爸当年真是英明啊。”
  “你老爸?这跟你老爸又有什么关系?”
  “嗨,他老人家二十五年前就猜到了我会有这犯愁的时候,所以给我取名范畴,这也算以毒攻毒,用心良苦了啊……”
  俩人说着话,旁边吕布却已经催着凤姐上了菜,不时的翻着白眼瞥着他们俩,刘备心眼多,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一边慢吞吞地摆着碗筷,而阿香勤快,早楼上楼下的到处跑着喊人吃饭了。
  不一会的功夫,泰山和芙蓉姐姐就下楼了,机灵鬼也从范畴房间抽屉里出来了,若凡和小鬼从u盘里出来了,凤姐叫了小童从冰箱里也出来了,加上刘备、窦娥和吕布,这就算是把人都凑全了。
  范畴看着这些人,和满桌子的菜,不由心中感慨,这才叫群鬼聚会啊,要是把五鬼童子聚齐,再把喜气鬼也叫来,那人就更齐全了,还有,要是把崔命也叫来……不行,那样的话大家该拘束了,嗯,如果花小鑫和小鱼都能过来,还有上官、郭瘸子、紫龙道长他们,咳咳,那可就算是大团圆了啊。
  可惜,这只是个想法,现在也还不是大团圆的时候,所有人都坐了下来,机灵鬼在旁边挨个给倒上了酒,范畴端起酒杯,看了看众人,想说两句场面话,又不知从何说起,旁边吕布却一脸焦急地让他快点说。
  范畴一着急,语无伦次地说:“今天是吕哥的生日,本应应该好好庆祝,我想,咱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每个人也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过生日了,下次轮到谁了都提前说一声,我好预备生日蛋糕,但是今天惨了点,蛋糕也没来得及买,就将就了吧,不过有一点,生日蛋糕上面就不插蜡烛了,吕哥这都一千好几百岁的人了,真要插那么多蜡烛,估计那蛋糕也不能吃了……”
  吕布在旁边不耐烦了:“你哪那么多废话,赶紧喝酒吃肉,吃哪门子的蛋糕!来,我提议,咱们同归于尽!”


第437章 县志
  吕布这生日过的有点莫名其妙,其实也没人真正把这当成生日过,在阳间一共就能待上一年,过了这回没下回,有什么好过的?徒增伤悲而已。
  不过大家也就全当家庭聚会了,这些日子太忙太乱,好久没有这种齐聚一堂欢乐融融的感觉了,不光范畴高兴,这些鬼客户们也都挺高兴,能吃的直接上嘴,不能吃的就用鼻子闻,连小毛都上桌了,范畴特意给它预备了一个盆,里面除了肉还是肉,把小毛吃的摇头摆尾,混了个肚皮滚圆。
  一家人热热闹闹,度过了十月十八,吕布的生日,窦娥就已经在为范畴的生日张罗了,范畴却苦笑着说:“什么都不用准备,等我生日那天,我还指不定在哪呢,到时候给我煮俩鸡蛋,就算过生日了吧!”
  接下来,范畴满脑子都是那家工厂,他上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得知了这家工厂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国营企业,叫做红星粮食加工厂,现在早已改为私营,大约拥有员工三四百人,规模不小,在本市也算颇为有名。
  他又查了这工厂的历史事件,但网上却找不到,他就去上官那里,把这件事暗中对上官讲述了一遍,然后以查案为名,两人跑去档案局,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范畴的本意,是想调查一下,这家工厂过去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恶性的群死群伤事件,或者在工厂附近。是否有过其它死伤事件。不过这一番查阅下来,他发现这工厂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么多年一直是安全生产,只有前几年有个工人违规操作,被玉米堆活埋致死,后来工厂也做了赔偿,又对家属做了工作安排,算是妥善处置了。
  这位大哥死的很奇葩,也有点冤,不过既然处理好了。应该不至于闹鬼,再说就算闹鬼,他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闹的全厂几百人都脸现黑气。
  范畴甚至在想,这几百人是不是集体食物中毒了?或者是化学气体污染?但想想又不可能,食物中毒通常是闹肚子,闹不到脸上去。又是粮食加工厂,粉尘污染倒是可能有,化学气体应该没有吧?
  这工厂的历史档案没查到有用的东西,范畴又跑去查县志,现代的没问题,就看古代的。或者是民国的,他觉得,一定会有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这样。
  在折腾了整整一个上午之后,昏头涨脑的范畴。终于在厚厚的县志里面,发现了这样一条蛛丝马迹。‘3‘u‘w‘w‘。‘c‘o‘m‘
  这条县志很短。只有寥寥数语,说的是,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城西南有一处村庄,依湖而建,村民靠打鱼为生。一日,湖水爆发,转瞬间倾覆了整个村庄,无一逃生,后,湖泊干涸。
  这条县志,就这么两句话,并没有任何后续,而翻遍县志,再也没能找到和这条县志有关或者类似的东西。
  莫名其妙,没头没脑,轻描淡写,就好像这一个村庄的覆灭,并不足为重,甚至连笔墨都懒得多用。
  可是做为一个村庄来讲,至少也有二三十户以上的人家吧?过去人家里孩子都多,就算每户四个人,这也是差不多最少一百条人命啊,居然连来龙去脉都没有写一下?
  湖水爆发,通常都是洪水导致,比如连降暴雨,水位上涨,或者与湖水相连的上游有洪水倾泻,否则湖水总不可能平白无故就爆发,但这县志里并没有写清湖水爆发的原因,也没写受灾情况,只说人全死了,湖水干涸了,就给这一百多条逝去的生命,和一个消失的湖泊划上了句号。
  还有一点让范畴觉得蹊跷,村庄覆灭,为什么湖水就干涸了?是过了多久干涸的?人死之后就干涸了,还是过了很久之后干涸的?
  “后,湖泊干涸。”
  这个“后”字,含义太多了,汉语本就是这样,一个字,能衍伸无数个意思,一天后,一年后,十年后,百年后,这都是后,但到底是哪个后?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个工厂的位置所在,其实就是在城西南,当然,现如今和过去的位置对比已经不可能了,毕竟那村庄早就没了,湖泊也干涸了,又没有参照物,怎么对比是不是一个地方?
  范畴把这条县志拿给上官看,上官看后也觉得有些蹊跷,但她并不是本地人,对城里不熟,于是找来一份档案馆里的老地图,和现在的地图,根据县志里的蛛丝马迹,一点点的比对起来。
  但是到最后,俩人还是失望的放弃了,这根本没法比对,现在的城市规模面积和形态,和一百多年前完全不同了,那时候县志里标注人口才六万多人,再看看现在,都四十多万了,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望着用过去的地图比对现在的,简直就是缘木求鱼一般。
  这县志记载的内容还是太过笼统和模糊,地图更是不靠谱,要想真正了解当时的情况,恐怕……
  范畴把目光缓缓从地图上移开,看着上官说:“看来,队长大人,得麻烦您老人家微服私访了……”
  上官皱了皱眉,看了一眼手表,说:“我恐怕是没时间了,市里还打击封建迷信呢,待会我还得去一趟现场,因为下午就搜查到地缘堂了,这帮家伙早就听说了严打的风声,特意找到市里领导,硬生生把我们的计划拖延了一个上午。”
  范畴道:“那他们会不会趁机转移什么东西?比如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等你们下午去的时候,岂不是要扑空?”
  “转移?哼,这几天对他们的监视就没停下过,只有今天凌晨四点,一辆车从地缘堂开出,往东去了,我们的人随后跟踪,不过,到现在还没消息。”
  “到现在都没消息?会不会出什么意外?”范畴担心道。
  上官未知可否地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却对范畴说:“你这件事看起来也挺重要,不过,你要调查可以,但我觉得还是别耽误了十月二十三。”
  范畴点头道:“不会的,土地爷那边已经表示,他自有把握,这几天不用我们操心,只要到了那天,出手相助就可以。”
  “好,那我们就分头行动!”


第438章 葫芦娃
  于是,上官带着人走了,按照计划,打击封建迷信去了,范畴则直接奔城南而去,调查那红星加工厂。
  这回,他事先准备好了,电动车电量充足,各项工具齐全,中午先把肚子吃饱,然后才进入城南开发区,因为他知道,这一去,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回家。
  通往开发区的大路,平坦而又宽阔,这新城区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什么都是新的,天高云淡,空气新鲜,望眼望去,看哪都畅快。
  很快,范畴就再次来到了昨天的地点,红星加工厂外面,只是他没敢凑近,只是站在路上,远远的望了几眼,只见工厂里还是和昨天一样,静悄悄的,见不到个人影。
  昨天那个门房大爷也没在外面,传达室大门紧关着,站在路上,什么都看不到。这一切,给人的感觉有点怪异,就好像这工厂已经倒闭了似的,冷清清,孤寂寂,那工厂里面一个个穹顶形状的粮仓,此时看上去,却像是一排坟包。
  范畴皱了皱眉,这也看不出什么,算了,还是得找人问问,而且还得找那种本地人,上了岁数的,只有他们才能对过去的事情有所了解。
  他骑上车往前走,但路上人烟稀少,只有零星的车子来来往往,根本看不到人影,想找个人问问,也根本找不到。
  其实这也正常,一般城市开发区都是路广人稀,除了高楼就是工业区,连生活区都不好找,除非谁闲的没事做了,才会在这种地方的大道上瞎溜达。
  走着走着。渐渐到了有人烟的地方,范畴还真遇到几个人,不过都是年轻人,一个个行色匆匆的样子,范畴几次想开口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这样的年轻人。对这里的了解恐怕还没有他多,问了也是白问。
  再说也不好开口,没有由头啊,总不能上去开口就问:你好,我想打听下,听说清朝的时候这里有个村庄。后来让湖水淹没,人都死绝了,你知道这事不?
  我的个乖乖。清朝的事,也敢出去打听,这要遇到脾气好的,顶多瞪他两眼拉倒,遇到暴躁的,被人骂一顿都是轻的啊。
  但范畴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也只得按照这方法试探着开了几次口,但遇到的不是白眼就是嘲笑,都拿他当神经病了,没一个正经回答他的。唯一一个开口的,说的也是:你神经病啊!
  范畴其实也知道自己有点不正常。这要是正常人,谁会没事跑大道上逮着人就问清朝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